2013年5月至7月,我有幸在医院“百人计划”的资助下前往纽约眼耳鼻喉医院参观学习。该院是纽约历史最悠久的专科医院,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20年。这所医院享有很高的声誉,纽约附近很多诊所和综合医院会将疑难眼病患者转诊到这里进行诊治。医院总体面积不大,门诊楼在整个曼哈顿下城的老旧建筑群中并不突出,但是其内部设施维护得很好,走在里面感觉仍然很温馨。
纽约青光眼协会是这所医院的亮点。协会由四位高水平的青光眼专家以合伙人的方式组成,诊区和医院其他部分相对独立,提供的服务也更加人性化。这四位专家分别为Robert Ritch教授、 Geffery Liebmann教授、Tello医生和Teng医生。其中Robert Ritch教授在全美青光眼领域声名显赫,是多个青光眼专业协会的创始人之一,发表了七百多篇学术论文。Liebmann教授目前是美国青光眼学会和世界青光眼协会的主席,发表了四百多篇学术论文。
这所医院医生的劳动强度很大。由于医生的声誉很高,所以每位医生每天的门诊量通常要达到60至80。医生们习惯连续把患者看完,即使是下午三、四点钟才能结束,中间也不会安排时间去吃午饭。医院的手术室也非常繁忙,每间手术室从早到晚利用得非常充分。手术医生一般从早晨连续工作到所有手术结束,中间没有吃午饭的习惯。这里每个月白内障手术量超过1500台,推算白内障年手术量可以达到近两万台。
一、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
通过参观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的应用以及不断挑战复杂疾病是一所医院保持辉煌的重要方式。
纽约眼耳鼻喉医院接受眼科诊所和综合医院眼科转诊而来的各种疑难病例,诊断困难和处理棘手的患者比例比较高,为我参观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白内障手术方面,很多中国医生比这里的著名教授做得要快要好,但是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的应用方面我们还有一些差距。在纽约眼耳鼻喉医院,最新的检查设备、手术器械及特殊人工晶体都能够及时得以应用。此外一些新产品也会选择在这里免费试用,比如一种叫做ORA的屈光辅助系统可以在术中测量患者的屈光状态,为手术医生在术中提供更多有价值信息。在青光眼手术方面,近些年新的手术方法层出不穷,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我看到了Golden shunt植入术、Canaloplasty、iStent植入术等很多新的手术方式,新的医疗产品诸如Olegan等迅速地得以应用在多种青光眼手术中。
在这里,我还看到多种复杂的、高度个体化的联合手术方案,比如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Toric矫正散光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中使用丝裂霉素)处理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等。对这些手术方式的观摩极大了拓展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治疗复发白内障和复杂青光眼的手段方法。
Ritch医生和Liebmann医生都很具有创新精神,他们开创了一些新的手术方式,设计了一些眼科手术器械,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此外他们还会试用一些被FDA批准后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产品,把手术录像以及评价及时发布到Youtube,他们的评价很可能决定了这些产品的未来,当然类似的试用也决定了他们总是可以引导潮流。
二、医疗流程和信息管理
眼科的医疗流程具有特殊性,患者就诊当天需要进行很多辅助检查,医生根据检查结果给出诊疗意见,这种模式通常会给门诊工作带来混乱。在美国也面临同样的情况。美国眼科应对这种情况的方式是同时提供五六间诊室给一位知名医生使用。病人按预约时间来到医院,被安排进入某一诊室,fellow过来问病史及做初步的检查,紧接着在辅助人员的引导下到指定房间进行视野、OCT等检查,检查结果即刻进入电子病历系统,此后患者在房间里等待医生,医生处理完别的诊室的病人,会进入这间诊室,查看病历,在电脑上翻看检查结果,给出处理意见,最后由一位护士接手完成医嘱。
另外还有以下两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预约和分时段就诊:由于采取预约和分时就诊,在纽约眼耳鼻喉医院的病人等候区,永远都只有十几位患者安静地等待,看不到熙熙攘攘的场面。预约和分时就诊可以极大地降低患者挂号所经历的痛苦以及减少患者在医院逗留的时间。
第二,电子病历系统:在纽约眼耳鼻喉医院,虽然诊室很小,设备看起来也很一般,但是他们的电子病历系统却非常好。医生可以查看患者几年甚至十几年来所有的病历和辅助检查结果,分门别类,一目了然。如果做一些临床研究,只需要坐在电脑前调取数据即可。电子病历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医生的看病效率,对开展临床研究也帮助巨大。
三、医患关系
在纽约眼耳鼻喉医院,医生和患者之间相处的方式也让我感触颇深。不管是新患者还是老患者,医生进入诊室的时候都会亲切地和患者打招呼,结束的时候还经常会给患者一个礼节性的拥抱。门诊虽然繁忙,但是始终在一种温暖的气氛中进行。在美国,医疗投诉和纠纷也时有发生,医生与患者打交道也十分谨慎,但是门诊工作中的这些友善温馨的举动对降低医疗投诉还是起到了一些作用。
念医学院和刚工作的时候,我认为医学是技术工作,但随着从医时间增加,越发感觉到医学其实是有技术因素的人文科学。从医多年之后,我在临床工作中充分意识到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修理工和汽车之间的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技术本身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忽视了情感的因素,那就是非常失败的,或者说那样只是勉强完成了医学工作的一部分。
在美国,医生技术水平高、和患者关系保持得好,就会拥有更高的声誉和更多的患者,而声誉及患者数量与医生收入直接相关。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以及医疗服务竞争的加剧,营造一种和谐的医疗氛围对于医生本人以及医院来说,也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四、教学
纽约眼耳鼻喉医院是最好的青光眼专科Fellow培训基地之一。培养人才看起来不像手术那样属于医院的核心业务,但是所有执业医生对培训的重视让我十分感动。手术医生都知道带新手做手术非常辛苦,需要高度的注意力和极大的耐心,此外还要忍受手术时间延长对自己其它工作的影响。但是在这里,声誉很高、工作极为繁忙的Ritch医生和Liebmann医生每个手术日都会安排几个手术让fellow完成,而且会亲自给fellow做助手,指导年轻医生进行手术。尽管指导工作会使他们很晚才能离开手术室,但是他们从无怨言。由于上级医生的付出,专科Fellow在一年的培训时间里有机会在指导下完成所有常见的青光眼手术,甚至有机会完成我们这里只有教授级别才能接触和完成的复杂手术,毕业后成为有独立工作能力的专科医生。
Fellow接受培训之后会离开,在其它眼科机构开始他们的职业生涯,这和我们作为住院医培训基地培养其它医院的住院医有相似之处。很多时候我们很难从培训中看到直接的效益,但是这不能成为我们忽视培训的原因。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向来协和接受培训的医生传授知识,培养出水平高于其它机构的受培训医生,必将提高一个医院的声誉及影响力,将对整个医疗行业作出贡献。
短短的两个多月,让我对美国眼科青光眼和白内障的诊疗现状以及美国的医疗体系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但了解不是目的,学习的目的永远是为了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我们以前总习惯说“中美医疗之间有差距”,但是现在我更倾向于“中美医疗之间有差异”,至少对于协和医院来说是这样的。今天我们拥有了一流的就诊环境、先进的诊疗设备,一些医生进行主流手术的技术水平甚至高于美国同行,从这些角度看我们已经有能力提供世界一流水平的医疗服务,但是在开展新技术、使用新材料、新设备方面还有一些不足,想要做得更好,还需在这些方面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