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协和医报
2016健康快车光明行:到斯里兰卡的第一天
时间:2016.12.07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编者按:受国家外交部和卫生计生委的委派,“2016健康快车斯里兰卡光明行”北京协和医院医疗队于11月20日启程前往斯里兰卡共和国,计划为当地5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治疗,开展“一带一路”国际医疗援助活动。本报记者赵潺第一时间发来前方报道。                           

眼科 赵潺
昨夜在疲倦中安然入睡,11月22日清晨初醒,房间内潮湿的空气和窗外印度洋的涛声提醒我已身处异国他乡。
在去医院的班车上,医疗队成员们少了几分新奇,却因为经过一夜的休整增加了几分兴奋。根据昨日拟定的工作计划,今天我们要进行本次活动的现场宣传布置,清点并妥善安置手术器械和耗材,安装并调试手术设备,与当地医护人员商定手术流程、围手术期患者管理方案、双方人员如何配合协作等。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还计划检查一下明日手术的患者,以便对患者的整体情况作一个初步的了解。
到医院后,我们兵分几路忙活起来。董方田、张顺华、于伟泓几位教授再次详细考察了眼科门诊,并向出诊大夫表达了为白内障及各医疗队员专业方向的疑难病例会诊的意愿,以拓展该院眼科医生的视野。作为资深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专家,董方田教授还希望能够利用有限的条件开展眼底激光治疗和眼后段手术。当董教授发现眼科门诊有一台两年未曾使用的蔡司532nm激光仪,且可以配合医疗队带来的眼内激光导线实现眼内激光手术时,更是表现出了几分惊喜。
斯里兰卡常年为夏季,而且都是潮湿的桑拿天。尽管室内有空调,但由于体力活儿较多,来自同仁医院的魏安东工程师开工不一会汗水就湿透了衣服。为了不让我们的手受伤,魏工总是尽量不让几个手术医师帮忙。他顺利组装了Leica手术显微镜及录像系统,调试了Infiniti超乳机,为明天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硬件保证。郭蕾车长主要负责现场宣传布置工作,主治医师张枝桥师兄和我帮忙完成了一些需要攀爬的作业。
在室外短短几分钟,我们也已汗流浃背。当我们在住院处门口和手术室门口挂起含有两国国旗的健康快车斯里兰卡光明行的医疗队旗时,引来了不少围观群众和医院工作人员。从他们的眼神中,我们看到了友好和好奇,而我希望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能看到更多的敬意和感激。王一亦和王菲两位美女护士妹妹如数家珍地拆包、清点起了手术器械和耗材,不时地和该院的手术室护士用尽一切有助于互相理解的语言和肢体语言交流着。
语言沟通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可以想象来自于两个国家的工作人员用口音差异极大的外语(英语)交流非常专业的事情的景象:吞吐的语句背后,迷茫和困惑最终止于突然明白的惊喜。我这个大家眼中的“英语达人”,经常收到各种求助,却也经常处于无奈的境地,印度式英语的口音实在太重了。尽管沟通比较困难,我们却实实在在感受到了院方的热情,一旦明白我们的诉求,他们便会立即实现或解释。
下午3点以后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完成,我们四位手术大夫到眼科病房检查了明天手术的病人。回来后大约4点,手术室已基本完成了布置,大家谨慎地将手术设备推进手术室,继而张顺华大夫和两位护士妹妹在手术室内就手术流程和术中配合进行了现场模拟。在实际工作环境下,双方的沟通突然变顺畅了很多,改善这种局面的不是对彼此口音的适应,而是长期工作中培养起来的专业性。
明天,是我们踏上这块土地的第一个手术日,我们也将第一次参加当地患者手术前的宗教仪式。作为一名无神论者,我同样可以感受到宗教对于人性的洗涤,明天又会有怎样的现场体验呢?

 
光明行协和医疗队出发时合影              眼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