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重大新闻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牵头研发AI分析系统,外周血涂片异常细胞检出率显著提升
时间:2025.08.30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团队牵头研发的Cygnus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系统取得重要进展。当患者白细胞减少时,使用该系统的“全血膜扫描模式”可以精准扫描外周血涂片中所有白细胞,与传统方法相比,不仅能够节约寻找异常细胞的时间成本,还有助于提升标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该系统对于血液系统疾病的早期筛查和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使用传统显微镜对外周血白细胞数量较低的患者进行血涂片分类时,费时费力,还容易漏掉有价值的异常细胞。”论文通讯作者、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总技师长吴卫指出,白细胞减少患者的外周血涂片中白细胞密度很低,人工镜检需寻找多个视野,漏检风险高。

团队研发的Cygnus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系统可实现全血膜扫描,通过全血膜成像技术实时动态聚焦捕捉整张血涂片的白细胞信息,消除现有“抽样分析”的抽样偏差,显著提升异常细胞检出率。研究人员纳入了157例白细胞减少患者标本(WBC≤2.0×109/L),经人工镜检确认后,其中17例标本存在原始细胞。采用Cygnus“全血膜扫描模式”对17例阳性标本实现了100%的检出率。对于发现的原始细胞,Cygnus还可以大致定位其在外周血涂片所在位置,方便镜检人员在显微镜下复核。

Cygnus的软件算法能够自动提取血细胞形态本身的高维度特征,可识别更为复杂多变的细粒度形态差异,避免主观偏倚,使结果更为客观。与传统方法相比,使用Cygnus不仅能够节约寻找异常细胞的时间成本,还有助于提升标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吴卫总技师长介绍,Cygnus在2022年获得“外周血细胞图像白细胞辅助识别软件”(国械注准:20223211473)注册证,是国内首台获得体外诊断领域AI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设备,性能已达到国际前沿水平,为疾病早期筛查与精准医疗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标志着AI技术在医学检验领域进入临床应用阶段。Cygnus在红细胞、血小板、寄生虫、体液等方面的应用也在研发进程中,2024年“自动疟原虫扫描和分析系统”(DE/CA24/00120819)已获得CE认证。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坚持“打破专业壁垒、培育复合型人才、驱动信息化升级、支撑科室高质量发展”,在智慧化实验室建设领域持续探索实践,此次在形态学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是其代表性突破。未来,科室将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精准化方向继续前进,用科技创新推动形态学检验高质量发展。

from clipboard

▲Cygnus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系统

文字/郑琳 王瞳 马超超

图片/检验科提供

审核/杨启文 吴卫

编辑/董静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