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韩冰主任医师团队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等骨髓衰竭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领域深耕多年。近期,团队在Blood Cancer Journal、Annals of medicine、British Journal of Hematology 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系列研究成果,有效提升了我国AA和PNH的临床诊疗水平。
1 Blood Cancer Journal(Q1区, IF=11.6)
(第一作者:2023级临床医学直博生王乐宇,通讯作者:韩冰)
对于不适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联合环孢素A(CsA)的强化免疫抑制治疗(IST)是首选方案。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s)如阿伐曲波帕(AVA)等联合ATG+CsA可提升疗效,但ATG价格昂贵且不良反应多,老年患者使用受限。
团队开展了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84例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 ATG + CsA + AVA 或 CsA + AVA 方案治疗。两组患者的总体缓解率(ORR)及完全缓解率(CRR)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随访结束均无显著差异(P均大于0.05,如下图)。
▲不同时间点ATG+CsA+AVA与CsA+AVA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
在安全性方面,ATG+CsA+AVA治疗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4.3%,显著高于CsA+AVA组的35.7%(P=0.009)。两组患者在复发率(P=0.667)、死亡率(P=1.000)及克隆演变发生率(P=1.000)等长期预后指标上均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
团队指出,对于新诊断的老年SAA患者,CsA+AVA方案在疗效上与ATG+CsA+AVA方案相当,但具有更优的安全性特征。
2 Annals of medicine(Q1, IF=4.3)
(第一作者:2020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生林溪涓,通讯作者:韩冰)
再生障碍性贫血(AA),特别是对多种血小板受体激动剂(TPO-RA)无效的患者群体,在临床治疗上存在显著挑战。
团队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筛选了2023年4月至2023年10月期间确诊为AA,且经标准免疫抑制剂及2种以上口服TPO-RA失败的11例难治性患者。研究者采用高剂量罗普司亭(20μg/kg/周)对患者进行治疗,有效率为72.7%,中位起效时间为1个月。在中位8个月随访期内,安全性良好。
研究结果显示,在严格筛选的多重TPO-RA治疗失败的重度AA患者中,高剂量罗米司亭方案具有潜在治疗价值。
3 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Q1, IF=3.8)
(第一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张莉,共同第一作者:刘紫薇主治医师;通讯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张凤奎、韩冰)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系统疾病,表现为慢性血管内溶血、贫血和血栓风险。团队开展了一项开放标签、随机化的II期概念验证试验,评估新型口服补体因子B抑制剂HRS-5965在补体抑制剂初治PNH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纳入26例成年PNH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HRS-5965 50mg每日两次(根据疗效可上调至100 mg BID),另一组接受75mg每日两次,持续12周。
HRS-5965在50mg和75mg两种剂量下均表现出显著的治疗效果。第12周时,50mg组和75mg组的血红蛋白水平分别较基线平均增加37.6 g/L和37.7 g/L;乳酸脱氢酶水平分别下降87%和85%;50mg组100%的患者(12/12)和75mg组83.3%的患者(10/12)实现了脱离输血;PNH红细胞克隆大小显著增加,结合珠蛋白水平上升,胆红素和网织红细胞计数下降。同时,药物安全性良好。
两组均实现了>80%的脱离输血依赖,证实了HRS-5965的强效作用。HRS-5965能够有效控制PNH患者的溶血过程,未来有望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选择。
文字/王乐宇
图片/王乐宇
审核/李剑 韩冰
编辑/董静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