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重大新闻
群智群策 | 协和皮肤科举办首场线上临床病理讨论会
时间:2020.06.03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晶

       2020年5月26日晚7时,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各级医生、临床博士后、在培住院医师、在读研究生50余人共同加入一场线上临床病理讨论会。会议由皮肤科主任晋红中主持,教育处副处长刘继海和处长助理赵峻、临床医学博士后办公室主任朱惠娟参会。


老传统  新形式

       “临床病理讨论会是协和皮肤科坚持多年的传统学术活动,由于疫情原因,这么多人面对面开会不大现实,很多同学还在家里,所以我们首次采用线上会议形式。”晋红中主任在开场致辞中解释了组织这次线上会议的缘由。他指出,皮肤病理是皮肤病诊断中非常重要的手段,也是皮肤科医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临床病理讨论加强了临床与病理的联系,对年轻医生学习临床技能和各级医师提高诊疗水平都有极大帮助。


▲皮肤科线上临床病理讨论会。


       当晚2个小时内,共讨论了4个疑难病例,每轮都由病例汇报、病理阅片、病例讨论和总结点评四个步骤组成。


罕见病  新发现

       皮肤科2018级专业型博士李思哲汇报了第一个病例。“一名24岁的男性,因全身红斑丘疹、头皮条索状包块2年、再发3个月来我科就诊。去年9月15日曾进行过一次全科讨论,经过两次住院病房治疗,有了一些新发现,在此汇报。”


       伴随着在线PPT的演示和娓娓道来的陈述,这位患者的病史脉络逐渐清晰。2018年1月起腹部出现淡红斑丘疹,伴严重瘙痒,之后皮疹逐渐累及全身,血常规和骨髓检查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增高。7月开始在双侧颞部出现多发条索状包块,10月在外院进行了手术切除,病理提示血管瘤伴慢性炎细胞浸润,但术后不久头部包块又复发了。因辗转多院治疗效果不佳,2019年9月患者来北京协和医院会诊并于10月被收入院。针对感染、药物、免疫、肿瘤等方面进行详细检查,都不能完全解释病情。凭仅有的阳性发现,即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和颞动脉超声提示可能存在血管炎,当时考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可能性大。给予激素和环孢素治疗,治疗期间皮疹消退,头皮包块缩小,一切向好的方向发展,患者于11月顺利出院。出院后激素逐渐减量,但是今年2月皮疹和头皮包块再次复发,2020年4月再次入院。病理会诊后考虑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患者头部外观:红色箭头所示为沿血管走向的皮下肿物;蓝色箭头所示为外院手术后疤痕。


▲患者的病情发展过程。


       “切片中最显著的改变在真皮深部区域,可以看到一个变性坏死的管腔样结构,有致密的炎症浸润,我们来放大看一下,这个区域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是这个病的一个特点。”随着王涛副教授的病理阅片,屏幕上的病理切片不断被放大、缩小、拖动、圈画,病理特点被一一明确展示。


       曾跃平副教授和刘跃华教授分别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对该病例的可能诊断进行了详细分析,晋红中教授作最终点评,也揭晓了经大量文献检索后所考虑的诊断“青少年颞动脉炎(juvenile temporal arteritis)”。这是一种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的罕见病,迄今全球范围内报道的总例数也不超过40例。40岁以下、颞动脉肿块、嗜酸性血管炎‧‧‧‧‧‧本例与青少年颞动脉炎的数条诊断标准高度吻合,让参会者有拨云见日之感。


疑难病  新思考

       一位84岁老年男性,面部红斑4年余,是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肉芽肿?一位65岁的老年女性,全身反复红斑、丘疹伴瘙痒15年,历经3次复发加重,做过4次皮肤活检,先后被诊为皮炎、湿疹、特应性皮炎、淋巴细胞增多症,诊断到底是什么?一位81岁的老年女性,因左颞部直径约2.5厘米的皮肤肿物在本院进行了切除手术,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诊断是什么?


       在晋红中主任的主持下,近20位皮肤科专家先后发言,从不同角度阐述对疾病的思考,或病理或临床,或诊断或治疗。多名临床博士后和研究生也被“点名”发言,汇报自己对疾病的诊断思路。在跨地域空间的思想交流碰撞中,每个与会者都在这种具有优良传统的学术活动中得到了提升。受邀参会的教育处副处长刘继海和临床医学博士后办公室主任朱惠娟都表示自己收获颇丰,并充分肯定了这种线上学术活动在临床教学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早在今年1月底,远程视频会议模式就开始在北京协和医院内积极开展。在4月的院周会上,医院再次强调在当前疫情常态化防控条件下,鼓励通过远程会诊、网络视频会议等形式开展临床和学术交流活动,以减少人员聚集和防止交叉感染。相信这种高效便捷、不受时空限制的新模式将得到更广泛应用,助力医院的医教研管工作在协和百年来临之际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