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协和医报
孔令燕:传承的力量,热爱的温度
时间:2017.11.09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孔令燕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
在藏职务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影像科主任
援藏时间 2016年7月—2017年8月

她的父亲援疆20年,伯父援藏10年,她的血液里似乎流淌着对边疆工作与生活与生俱来的向往。连续三年报名援藏,去年终于成行(“组团式”援藏前曾有3个月的短暂援藏项目)。踏上雪域高原的这一年来,她全身心地投入到西藏自治区医院影像科医教研管各项工作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真切地感受到父辈们追忆往昔时那种神采飞扬的幸福。
在医疗上,孔令燕坚持质量与效率并重。在第一批援藏队员李斌医师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她带领科室进一步缩短了影像检查预约时间,将MRI和增强CT预约时间缩减为1~2天;积极引入新技术、新项目,完成了西藏自治区首例动态增强心脏MRI检查、动态增强乳腺MRI检查及婴儿CTU检查。此外还发挥平台科室作用,参加全院多科会诊16次,审核疑难报告367例,科内疑难病例口头指导600多次,并在日常对CT血管造影扫描技术和报告书写进行指导。
作为全院绩效改革试点科室的带头人,孔令燕严格落实李斌医师制定的绩效考核方案并加以优化,以出勤率、工作量、职称、诊断准确率等为主要评价指标,逐步提升工作量的权重,进一步打破分配上的“大锅饭”,使科室绩效分配按照“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目标迈进,极大提高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科室整体的工作效率。此外,她还在筹建西藏自治区影像(质控)中心、草拟各类工作手册、完善各项制度、申购新设备、招聘储备优秀人才等方面全面发力、取得成效。
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孔令燕带领科室开展了多种方式的教学活动,定期开展专业授课共计23次;引入协和放射科传统经典的“病例讨论”式教学,启发帮助听课者巩固基础、发现不足、习得新知;签订帮带协议,以“师带徒”方式培养业务骨干;组织自治区放射学年会和第二届放射影像珠峰论坛,邀请近20位专家参会,将放射学科的前沿技术与信息传播到高原地区。
孔令燕还带领团队积极推动科研建设与基金申请,目前已申请到自治区组织部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她悉心指导当地医务人员进行论文写作和会议投稿,7篇论文入选2016年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向2017年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青年医师学术论坛及中华医学会全国放射学大会投稿4篇,使当地同道获得宝贵的参会交流机会。
一年时光,孔令燕在西藏种下的小树已经开始抽条,自己的孩子也从4岁长到5岁。一年的积淀在她的生命中已化作无限感恩,全然想不起自己的轻喘和高血压。“感恩一起援藏的领导、同事对我的指导照顾,医院大后方的支持及家人的理解与担当。在这里,我不仅能尽所能地帮助到受援科室,还能在繁忙之余领略不同的人文自然景观,并在闲暇通过看书、写作来丰富自己,是非常难得的充电机会,是一次幸福的体验”,孔令燕说。
协和有着医疗援助的优良传统,而孔令燕作为援藏援疆人的后代,也传承了她们家庭帮贫扶弱的好传统。从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家医院,都有着这种传承的力量和热爱的温度。她说,孩子进藏看望自己时,也喜欢上了这里,如果孩子长大后也选择援藏,她一定会全力以赴地支持。
(撰稿:刘晓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