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正深处的,究竟是光明还是黑暗?手执柳叶刀的我,正打开这扇引光入内的穹顶破解达芬奇密码。”这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第三季青年医师技能大赛的宣传语。9月7日,决赛在医院内科大楼多功能厅落下帷幕。
本届大赛以“回归解剖”为主题。优胜者的荣誉勋章,从“超人”、“圣斗士”,再到“super达芬奇”,协和的青年医师技能大赛总能给人带来新意。
回归解剖——“医”与“艺”的交融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有一段名言:一名外科医生的成长,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成长曲线,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定的手术悟性是需要的,但绝无那些所谓的“手术天才”之说。真正优秀的外科医生,能够做到术前判断面面俱到、运筹帷幄,手术操作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手术进程行云流水、酣畅淋漓,面对术中突发状况时冷静果敢、镇定自若,处理手术并发症时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如此,外科医生的最高境界是将手术当作一门艺术。能达到艺术级别的外科医生才是真正的大师,已然站在学术的最前沿。
这也是“super达芬奇”的构思来源。
北京协和医院青年工作部部长余可谊介绍,“达芬奇是著名画家,为了画画也经常进行解剖,练就了外科医生般的高超解剖能力。这就是医学与艺术的结合。”
他同时表示,年年创新是对趣味性的考量,但比赛还是以协和“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本。
直击现场——寓学于乐,点燃激情
必答题、抢答题,暂停卡、福祸与共卡……外科小菜鸟初来乍到,懵懵懂懂。不时面临各类出其不意的考验,只得使出浑身解数应对。
“在心外科值班时,来了个桡骨远端骨折的急诊。主刀问:这根白白的是什么?”
“他兴冲冲地上了一台whipple,主刀突然问:我刚刚剪开的是啥?”
“他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主刀在喃喃自语:切开盆内筋膜和耻骨前列腺韧带后,对耻骨联合下方的血管束一定要充分缝扎!然后突然问他:我扎的这血管束是什么?”
这是比赛的知识竞答环节的题目。将故事情节融入其中,赛事组织者可谓别具匠心。据悉,题目有一定的难度梯度,一方面考察基础,更多的是易被年轻医师忽视或误诊的部分。
除了知识竞答、体能测试、操作比赛这些保留项目,本次比赛还引入了up to date英文交班题、VR教学模拟。参赛选手以娴熟的腹腔镜模拟操作、扎实的解剖学功底、流利的英语,赢得了在场观众的掌声阵阵。
台上激战正酣,台下观战的青年医生们有些“蠢蠢欲动”。而“看到了差距”,则是被提及最多的观战感受。
冠军队长姚儒——角色变化见证成长之路
几轮精彩角逐后,机器人战队最终摘得桂冠。队长姚儒以灿烂的笑容、精彩的表现给在场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被问及参赛感受时,这位阳光帅气的男生回答:“玩得很开心”,他表示,“比赛现场的表现不是靠一时半会儿的准备,而是对日常积累的检验。而比赛本身也是协和住院医自我风采的展示。”
从第一年的台下观众,到第二年的冠军队成员,再到今年作为队长带队夺冠,青年医师技能大赛记录了姚儒成长的足迹。如他所言:角色的变化,是协和对他的培养,也是他在协和的沉淀。协和人才辈出的环境、严谨浓厚的学习氛围促使他不断砥砺前行。收获的不仅是学识、技能,还有方方面面的素养。
领导寄语——王以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王以朋说:作为一名有着30年从业经历的外科大夫,我为如今的年轻人感到骄傲。今天的题很难,比如其中一道阴茎背深静脉复合体(DVC)的题目,我学的那个时候还没这个概念,因为当时还没有腔镜。如今,科学技术在进步,知识更新速度也在加快,年轻人对知识的消化能力比我们要强。这是符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规律的。
协和青年:破解达芬奇密码,勇攀医技之“巅”
时间:2016.09.29
字体:小大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特约记者 医院管理论坛报 刘文阳 王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