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协和医报
MED TALK开讲“看医学——从2015到未来”
时间:2016.02.23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医学新青年

    1月13日晚六点,2016年开年第一期MED TALK(总第九期)在院史馆三层会议室举办,北京协和医院科研处常务副处长黄辉和梅斯医学董事长张发宝博士受邀担任主讲嘉宾。来自医学研究和创新各领域的嘉宾和青年医师们也就本期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本期讨论聚焦的话题为: 2015年医学研究都有哪些重大发现和2016年医学将在哪些方面会有突破性进展。
    首先,黄辉处长为与会者们解读了“十三五”医学科研要点,总结了现今我国进行医学科研的优势,预估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她还详细地介绍了《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中对于各项科研预算调整的政策要求,具体列出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的计划内容。
    她提出,在科研项目的申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跨单位团队的协同创新,这样才能保证成果质量,扩大成果影响面。
    张发宝博士为听众梳理了2015年国内外重大医学进展,提出了对2016年医学发展新变化的期待。他认为2015年国内医学领域的关键进展是: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物学或者医学奖、医疗改革蹒跚前行、HP疫苗和戊肝疫苗获得国际公认、TBX6基因可能是先天性脊柱侧凸病因、针对中国人一系列慢病的流行学调查、中国心血管研究登上国际舞台、中国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居世界第四、中国精准医学计划将启动、基因编辑人类胚胎引起争论、中国临床医生走上世界主流舞台等。在对比了2015年国际医学十项重大突破后,他发现,国内外对于医学的关注点是不同的。国内医学更注重解决疾病问题,缓解病人痛苦,而国外则更多地从环境、改变人类生活习惯、推动健康发展等大方向着手。对于2016年将出现的医学新变化,张发宝博士认为可能会在精准医学和数据计算、医疗机器人、基因测序、基因编辑、成像技术和3D打印、液体活检、移动医疗和智慧医疗项目、中国新药研发技术转化加速等发面有所突破。随后听众们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医学新青年”在“原创”、“具有重大社会价值”等关键评判标准的引导下,评选出了眼中的“十大”。敬请关注“医学新青年”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