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迄今,北京协和医院共完成348例嗜铬细胞瘤手术,占过去20年此类手术总例数的67.2%。嗜铬细胞瘤手术水平十年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腹腔镜微创手术(占82%)正逐步取代传统的开放手术,推动嗜铬细胞瘤手术进入新时代。该成果获得2012年度北京协和医院医疗成果二等奖。
嗜铬细胞瘤手术十年发展掠影
李汉忠 张玉石 徐琨
由于嗜铬细胞瘤分泌有血管活性的激素,会引起围手术期血压的剧烈变化,加上肿瘤血运丰富,与大血管关系密切,因此嗜铬细胞瘤手术风险极高,令许多医院的医生不愿开展。北京协和医院凝聚多科实力,迎难而上,自1982年以来共完成嗜铬细胞瘤手术518例,完整切除508例(98%),死亡1例(0.19%);尤以2002年以来共完成348例,占过去20年此类患者手术总例数的67.2%。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一些数据可以大致勾勒出嗜铬细胞瘤手术十年来取得的进步:腹腔镜微创手术正逐渐取代传统的开放手术,取得越来越好的治疗效果;术前口服药物准备时间平均缩短了8.8天;全麻术后手术间拔出气管导管率提高了3.7%;ICU停留时间平均缩短了3天;手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平均缩短了3.4天;手术后住院日平均缩短了8.4天;成功抢救术中失血量>1000ml为49例,>5000ml为4例,>10000ml为3例;1台手术中自体血使用最高记录为4600ml。
这一成绩的取得绝非偶然。除了对该病日益深刻的认识、积累丰富的手术经验、充分的术前准备之外,学科间、尤其是手术科室与麻醉科室之间的通力合作,是推动嗜铬细胞瘤手术水平迅速进步的不二法门。
麻醉科通过采用超短效麻醉药,对血流动力学以及麻醉深度进行监测,使用自体血回输等有效手段,成功处理了术中高血压危象、急性失血性休克等重大突发事件。我院嗜铬细胞瘤患者在肿瘤操作期间血压平均为143/81mmHg,心率平均为93bpm;肿瘤血运离断后1小时血压平均为115/67mmHg,心率平均为91bpm,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提升,有力地保证了术中血压的稳定及患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