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小品里说的,“眼睛一睁一闭,一天过去了”。自临床实验室合并以来,我从呼吸科到检验科已经快一年了。回顾近一年来的经历,感觉收获良多,不仅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得到了大幅提高,更重要的是在思想认识上也有了较大飞跃。检验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首先临床实验室项目合并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利于全面统一的质量监管。以前我院除检验科外有10多个临床实验室,呼吸科实验室是其中之一。这些实验室人员较少,既做科研又开展临床检验,其质量控制和保证没有纳入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只能靠自我约束而无外部监督。临床实验室项目合并后,从根本上解决了以上问题,使检验工作的开展完全符合国家卫生管理政策,避免了政策风险。
其次,检验质量得以提高。仅以肺癌标志物检测为例,合并后检验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如右图所示。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同事们对检测质量的精益求精。记得有一位检验人说过“质量永远是检验科的生命线”。检验科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明确,对各种质量活动有相应的文件要求。专门建立了质量管理小组,实施双人双核制度;每个检验人员要求有资质和授权,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填写记录表格,检验更加规范。比如NSE的检测结果受到溶血的影响很大,肿标组的每一位人员在审核NSE高于参考值的结果时,都会观察标本是否存在溶血。如果有,则尽可能寻找同一病人的无溶血标本进行复测,结果准确后再签发。这在合并前很难做到,因为ELISA是批量测定,当天不能进行复测,也没有条件寻找无溶血标本复测。
来到检验科后,我更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工作不再是少数人分散在各处的单打独斗,而是项目小组的顺畅运行。我还记得第一次参加科会时,同事们报以热烈欢迎的掌声;我还记得排练集体诗朗诵,协和精神铭记在心;我还记得翩翩起舞在国标舞的音乐声中,让“今夜无人入睡”;记得第一天上班时有老师带我;第一次编号时有老师帮我;出现错误时有同事提醒我、包容我。
进入检验科这扇大门,我发现了一片新的天地——检验医学。这里有一部分是自己熟悉的内容,但大部分并不熟悉,需要重新学习和操作。这对于我这样年纪的人来说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学无止境,这也是我们的追求。
来到检验科,我有一个心愿,希望自己能够对科里年轻人的科研工作有所帮助。做科研也是一项艰苦的工作,特别是对于承担日常检验任务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希望能够利用现有的条件组建一个科研平台,和同事们一起培养科研兴趣,凝炼科研问题,开展科学研究。
肺癌标志物检测并入检验科前后质量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