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协和医报
十余年社区活动散记
时间:2012.07.16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苏萌

    我入住育新小区先后被群众推选为“居民代表”“协商议事委员会成员”,后又被老教协聘为“第一顾问”,不久又被西三旗街道工委聘为“育新花园社区党校校长”。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如此多的头衔代表着同志们对我的信任与支持,我也绝不能辜负大家的重托,在社区居民的大力配合下,我做了以下工作:
    一、参与改善社区周边住宿环境的各项活动
    经过我与社区团队的不懈努力,使严重污染社区周围环境的工厂搬迁,为大家重新找回了“蓝天白云”。
    2009年北京市公布地铁8号线北段线路走向示意图,西三旗东站远在育新小区一公里之外。经过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市政府适当修改北段偏西走向,并把西三旗东站命名为“育新站”。2012年元旦8号线正式通车前夕,指挥部特邀育新部分居民代表参观育新站新貌,这一举措大大方便了社区居民今后的出行。
    二、大力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育新社区的特色体现为“四个多”:老党员、老干部、老专家、老教授多;“五个好”:社区党委、居委会、协议会、物业公司、社团组织好。这“四多”“五好”是社区的主体,是社区两个文明建设的核心骨干。社区党委、居委会搭台,“四多”“五好”唱戏。
    我们组成“党校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建联谊会”。在党员群众学习中充分发挥引领骨干作用,目的是保持党员群众政治上与党中央的一致性,行动上紧跟党中央战略部署。活动中既有“请进来”也要“走出去”。近在周边,远到延庆,十多年来我们已组织近30场不同主题的报告会、讲座等。我们请来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先生、台湾地区著名学者巍锷先生等做主题演讲,深受群众欢迎。
    外事无小事。2009年我曾两次接待在“北大”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代表团,参观恰逢“中秋”,我家特地以中国传统食品为主,便餐家宴招待她们。参观后不久我接到她们中的一位美籍华人留学生反馈给我电话称:她父亲是美国洛杉矶有实力的企业家,早就有意来华投资发展,但摸不准中国对外商投资底线,一直犹豫不定,她听了我的一番介绍解除顾虑,现在她父亲已在上海投资办厂。
    30年来协和医院对我恩深意厚,我甚是欣慰,但因年老多病不能再为协和医院增砖添瓦,甚感愧疚。所以我参加任何活动,时时事事维护协和的崇高声誉。退休后继续在社区发挥余热,并以此回报协和医院对我及我的全家的关爱与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