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实验室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925年,我国内分泌学先驱刘士豪教授在北京协和医院建立了代谢病房,掀开了中国现代内分泌代谢疾病临床诊疗与科研工作密切结合研究的帷幕;1950年代刘士豪教授组建了国内首个内分泌实验室(本实验室的前身);此后,在国内内分泌界首位院士史轶蘩教授的领导下,1988年实验室获评为“卫生部内分泌重点实验室”。2010年实验室完成了学术委员会的换届,王琳芳院士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赵玉沛院长兼任实验室主任。在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实验室重新凝练研究方向,开展了全院范围内内分泌相关科研资源的整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实验室的整体实力得到显著提升。
卫生部每5年对所属的重点实验室进行评估一次,2011年末我们再次迎来了上级领导对本室工作的评审。自2011年8月接到评估通知以来,得到了依托单位北京协和医院领导和科研处的高度重视。赵玉沛院长、陈杰副书记、王以朋副院长和张抒扬副院长多次对实验室的迎接评估工作予以指导和关心。张抒扬副院长亲自负责本次实验室评估工作,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全面协调、有效组织、平稳推进,使本次实验室评估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医院相关职能处室对实验室评估工作给予了全力的支持,尤其是在实验室评估申请报告的材料整合方面提供了许多翔实的资料。为本次实验室评估工作提供了有利保障。
在迎接评估的初始阶段,卫生部内分泌重点实验室以内分泌科为主体,在科室领导的带领下,全科积极动员,认真总结近5年来的科研工作,撰写卫生部重点实验室评估申请书。在科学研究定位和研究方向上认真听取内分泌科老教授意见。2011年9月7日医院邀请多位领导和专家对实验室评估进行预审和指导。中国医学科学院詹启其敏副院长、沈岩院士、强伯勤院士、王琳芳院士、方福德教授和科研处高百红副处长等亲临我院,对实验室的定位、研究方向、汇报内容等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实验室的总体定位是“基于内分泌代谢疾病临床问题的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基于以上定位,结合现有的研究基础,在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实验室凝练的研究方向为:1、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风险评估、早期发现和合理干预。2、内分泌肿瘤的早期诊治及其对代谢影响的研究。3、单基因遗传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2011年12月21日在我院院长兼实验室主任赵玉沛院士的率领下,重点实验室工作汇报组向卫生部评估专家组进行了工作汇报,向各位专家完整展示了我室近5年的工作和成绩,很好地完成了评估答辩。实验室的工作得到了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并对未来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此次评估既是对以往工作的回顾和总结,又是对今后工作的鞭策和展望,它让我们看到了成绩,也认识到不足。此次评估过程也是对实验室所有成员的总动员,大家对未来满怀信心。今后,卫生部内分泌重点实验室将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再创辉煌,为我国医疗卫生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目标阔步迈进!
我院内分泌实验室顺利通过卫生部重点实验室评估
时间:2012.03.09
字体:小大
发布来源:内分泌科 作者:姜艳 聂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