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协和医报
拿什么拯救你
时间:2012.01.05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风湿免疫科 沈敏

    那个可爱的孩子走了……

    早上接到ZL电话的时候,儿子正嚷嚷着要我陪他出去玩。ZL说“你陪我去八大处康复医院看看他吧!”我想着也许情况没有这么糟糕,不过去看看总是好的。可是,怎么才能跟一个两岁多的孩子解释清楚妈妈今天不能陪他出去玩了,因为妈妈要去看一个病重的人。儿子吊着我的脖子不撒手,“儿子,乖,妈妈要去看一个哥哥,他生病了,吐血了,妈妈要去救他,给他治病……”儿子很乖,最后送我到门口“妈妈要去上班了吗?妈妈再见!”

    ZL在寒风中站在地铁门口等着我,俩人见面第一句竟然都是“真的不能跟病人合影!”一直到这个25岁的男孩出院的时候,我都拒绝与他合影,因为总听说一句话,合影之后病人多数都不好。难道真的是照片带走了他的灵魂?……

    周二的时候,这个截瘫的男孩戴着很酷的头巾,坐着轮椅专程来病房看我们,给我们展示他这两个月努力康复的成果——自己推着轮椅走到床边,很帅地双手一撑挪坐到床上,把腿摆到床上,甚至表演了下肢外展动作……让我们啧啧称赞!他还颇有些“得意”地告诉我们“我都能下地走了!戴着支具,扶着助行器,能走好几十米哩!”而最让我感动的是,他告诉我们他已经拔除了尿管,能够自主排尿了!我激动地拥抱了他:“我太喜欢你了!”只有老天知道,在这两个月的康复训练中,他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多少的汗水,才有了今天的这个成果。我们合了影。看着他那张带着欣喜笑容的脸,谁又会想到那些在他身上所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和跌宕起伏的情感……

    6月底的某天,这个帅气的男孩被轮椅推入病房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在他的胸腔中有一枚“定时炸弹”——主动脉弓假性动脉瘤破裂,破口长径达7cm!其实真应该称它为“不定时炸弹”!多少个步步惊心的日夜,多少次扣人心弦的多科会诊,只为那年轻的生命、纯净的双眼、80后少有的淡定与懂事,只为他对生命的渴求全写在他的眼里!每次走到他床前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他是个精灵,他能读懂我的眼睛,他知道我是不是在口是心非、言不由衷,我无法欺骗他!他那痛苦的单身母亲,总是在病房走廊的角落哭泣,而在她的儿子面前总是最强大的支撑力量。我多少次都在想,我要是他母亲,我一定是做不来的!生生地看着和自己相依为命二十多年的孩子一步一步地离自己远去,可能在某一天突然消失,那该是有多大的伤痛、无奈与悲怆!

    两次急诊手术留下了这年轻的生命,但却没能保住他完整的肢体。男孩前一天在ICU虽然插着气管插管却还冲我们比出V的手势,后一天当他坐起来时却发现自己的双下肢再也不能动弹……震惊,怀疑,悲哀,愤怒,回避,……太多的情绪变化!多得让我们无法去体验!他痛哭着朝母亲喊叫:“你为什么要救我?!为什么?!”母亲除了哭泣,说不出一句话。ZL去看他,男孩不说话,望着天花板流泪。ZL说:“你知道唐山大地震吗?你知道汶川大地震吗?那些掩埋在废墟里的生命,我们不遗余力地救治,却很可能截瘫或者截肢。但是,如果是你,下一次还看到那些掩埋在废墟里的生命,你还会救他们吗?”会的,一定会的,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

    男孩的心理恢复过程快得连心理医学大夫都惊讶。他甚至还安慰母亲“等我好了,咱俩去开个小店,挺好的!”

    当他离他的梦想越来越近的时候,命运却和他开了个玩笑。早上起床,当他看到自己呕在床单上的鲜血时,他喃喃的说“妈妈,我是不是快死了?我不想死……”这是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我和ZL赶到西山脚下那栋老式三层小楼的病房时,他的身体已经凉了。他蜷缩在被窝里,脸象白纸一样纯洁,安静得像一个天使。我不敢看他,也不敢看他母亲的脸,泪水夺眶而出……

    我们原以为自己能做的很多很多,最后却发现自己不能做的很多很多。我们原以为自己做的已经很好很好,最后却发现还不够好不够好。

    156天,我们陪同男孩走过了156个日日夜夜。希望这156天带给他美好的记忆,带给他母亲继续活下去的力量。

    男孩给自己的QQ名叫自由风。11月14日他发给我的最后一封邮件:沈大夫,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已经拔除尿管了,我会自己排尿了,而且还不漏尿!他还在期待着多少奇迹!还在期盼着多少幸福时刻的到来!这些都随他走了。

    下午回到家里,儿子刚睡醒,见我第一句话就问“他好了吗?”我支支吾吾“他好了。”晚上睡觉前,儿子躺在被窝里又问“哥哥好了吗?”我说“好了,好了”儿子又问“他谢谢你了吗?”我说“谢谢了”。儿子嘴角带着笑睡着了。昏暗的灯光照不见我脸颊的泪水,一个母亲却懂得另一个母亲的心痛……

    他走了,一个雪后晴朗的午后,西山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