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习有感
2010年秋季,为开阔眼界,学习先进技术,我被公派到美国参观学习。由于机会难得,我先后参观访问了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California, USC), 塔夫茨大学牙科医学院(Dental School of Medicine, Tufts)和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Upenn)以及美国牙科镇痛与镇静促进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he Advancement of Anesthesia and Sedation in Dentistry,ASAAD),以访问学者身份参加了Stanley Malamed教授和Dominic Lu教授举办的2个美国最为著名的有关牙科无痛与镇静技术培训班,并在Tufts头面部疼痛治疗中心跟随Noshir Mehta教授学习了2个月。
Malamed教授是美国牙科无痛与镇静领域最为著名的学者,其有关牙科无痛、牙科镇静与牙科急救的三本专著被多所牙科医学院校选为教科书。Lu教授是美籍台湾人,也是美国ASAAD的现任主席。Mehta教授是Tufts牙科医学院头面部疼痛治疗中心的主任,也是医院管理委员会的现任委员。得益于3人的帮助,我的访问学习非常顺利,达到了预期目标,体会良多。
我院牙科无痛与镇静治疗开始于10年前,添补了当时国内该项技术的空白,即使今天我院仍在国内保持着领先地位。此次,我赴美学习,一是为考察美国有关牙科无痛与镇静技术的应用情况,二是了解美国牙科治疗发展近况。
刚到美国,我就应邀做了有关“我院牙科无痛与镇静技术应用情况”的报告,收到良好反响。随着学习过程的深入,我逐渐认识到了对方的很多优点。
一、临床技术规范(Protocol)详细、具体,执行到位,有利于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例如术前评估中有关患者全身情况、用药以及过敏史等就多达50余项,每项医生都会逐一询问并详细填写。不论是在私人诊所还是在临床医院,治疗计划的选择和知情同意书都会详细解释给病人并征得其同意,有效地减少了医患矛盾。技术规范中,每个诊断都有详细的治疗计划,包括用药的种类、剂量以及效果的评价都有量化指标,医生可明确对照执行,尽管看似有些僵化,但大多数情况下可有效保证医疗质量。
我认为具体、详细、可执行性强的各种临床规范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继续教育、临床培训系统完备
在美国,牙科医师专业一般是四年,在接受牙科教育前大都是非医学专业毕业。四年中只有两年用来学习基础知识,所以同我国的牙医相比,基础理论水平相对薄弱。但是美国牙科对于学生的继续教育及临床培训体系完备。例如,我参加的牙科无痛与镇静培训班,学费约1万美元,每期2周,但因培训内容非常实用且有临床操作实习,学员数量很客观。这仅是庞大培训系统的一小部分,其余各专业都有众多类似的培训课程。良好的继续教育培训系统成为联系牙科院校与牙医之间的纽带。
同时,各个医院的毕业后教育(postgraduate,类似于我院住院医师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也做得非常好。例如,在保证良好生源的前提下进行开放式招生,各国医生均可报名,收费标准依据医院不同略有差异,一般在5-7万美元/年。良好的毕业后教育培训系统促进了医院的良性循环。
三、以病人为中心,多科合作方便且常见
在美国的牙科医疗系统,多科合作不仅指牙科各专业之间的相互转诊和会诊,还包括牙科专业和其他医疗专业之间的会诊,尤其在综合医院,此类会诊非常方便。各学科、各专业之间分工明确,只作自己部分的治疗,同时通过多专业、多学科会诊提高治疗水平。例如,在Tufts头面部疼痛治疗中心,除了牙科医师以外,还有兼职的麻醉医师、神经科医师、心理医生和理疗师。病人初次就诊后即可在治疗计划里预约不同的医师会诊,非常方便,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效果。中心在整个新英格兰地区和加拿大南部都非常有名,多科合作治疗是其最大优势。
总之,在美期间,我的总体感受是:发达国家的牙科治疗水平经过数百年的积累,其先进性体现在点点滴滴。虽然单从设备或一些技术来讲我们并不落后,但总体来看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尤其是细节。此次出国学习,我确实开阔了眼界,对待问题有了新的视角,对于今后的临床和科研工作甚至管理工作都益处良多。同时,通过与国外同行的交流,我发现他们也迫切希望与我们进行交流合作。我们要把握机会,创造条件,促成更广泛的合作。例如,此次我所重点学习的牙科无痛与镇静技术,不但需要牙科知识而且需要麻醉、内科、心理医学等相关知识,而这些正是我们综合医院的优势。另外,牙周病与全身疾病的基础研究、有关口腔干燥症的基础研究以及呼吸阻塞综合征的口腔治疗等方面,我院都有很多优势资源。因此,我们要把握机会。创造条件,促成广泛合作。
刚到美国的时候,一切都是陌生的,为了安排学习和工作,整个人上满了发条,精神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直到回国前几天才放松下来,那是突然感到美国的天空是如此的洁净,空气是如此清新。蓝蓝的天空,绿草如茵,风景如画。这一切得益于数百年来美国人对环境的不懈呵护以及一点一滴的努力。在美国,每一寸土地都有人管理,每一项有关环境的事情都有法规且被严格执行。可是,天空再蓝也不是自己的家园,何时,我们的天空也能如此蔚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