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协和医报
低碳医院,从协和开始
时间:2010.08.21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低碳医院,从协和开始
我院深入开展“节能减排”活动系列报道(三)

    本报讯(记者 陈恔)今年6月5日是第39个世界环境日,围绕“6•5”世界环境日主题“多样的物种,唯一的星球,共同的未来”和中国主题“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北京协和医院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宣传力度,旨在提高环保意识,为医院节能,为社会减负;同时,全院临床科室和职能处室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共同为医院节能减排工作出谋划策。
    确定节能目标 营造绿色协和
    面对节能减排的重任,如何让医院在低碳节能的长效机制下良性运转,发挥最大的效能?院党委书记鲁重美指出,良好习惯的一小步,就是节约能源的一大步。因此,在下一步的节能减排工作中,医院将积极开展“低碳生活周”,每天提出一项节能减排目标,诸如节约1升水、节省10张纸、少开1天车、节约1度电以及减少塑料袋的使用等,虽然都是生活中的细节,但是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犹如河决堤。
在节约用水方面,减少用水量和用水时间,同时注意用毕拧紧水龙头等细节问题;加强节约用电意识,杜绝长明灯,适当调高空调温度,提升用电效率;巩固白纸双面用,节约资源的好习惯;减少不必要包装,提倡循环利用,做好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倡导低碳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注重细节 集腋成裘
    据行政处统计,2010年1-4月与2009年同期相比:用水量基本持平,但因水费上涨,所以总用水费用上涨5.8%;用电量降低60万度,同比下降7.1%,因电费涨价,总用电费用上涨9%;由于锅炉停炉时间比2009年每天提早半小时,天然气用量下降23.2%,总费用下降26%。
    通过节能措施的贯彻落实,医院减少能源消耗已经初见成效。对此,行政处提出进一步节能减排的建议:减少变压器的空载电流损耗;利用锅炉烟筒余热给生活热水加温;控制生活热水的温度;改造业务楼供热系统;改造电容器;适时调整运行机组数量;控制自来水的供水压力;改装感应式水龙头;调整自来水阀门控制;门诊公共卫生间不供温水;专人负责公共区域灯开关;严格公共浴室管理;用湿布擦纱窗。
    此外,行政处发出节能倡议:使用空调时,注意关闭门窗;电器关机后,拔下电源插头;尽可能不使用电梯;注意垃圾分类;提醒住院病人关卫生间灯。在安全用电方面,需注意确认关闭用电设备,检查用电设备是否正常运转,不乱拉、乱接电源、插销板,不使用电炉等电器,人走断电,拔掉插头。
 

   自己动手  低碳生活

   整形外科  曹海茹

     在门诊手术中,我发现为颈部手术患者铺无菌巾时,医生经常左右为难。如果根据无菌原则,完全覆盖术野四周的部位,那么患者脸部就会被层层的无菌巾覆盖而主诉憋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设计并自制了一种手术用头架,受到了临床医师们的欢迎。
    材料与方法
    材料:1.5MM2绿色塑铜线约2.5米。
    方法:把塑铜线按照以下规格截断,35CM长度3段,65CM长度2段,按图所示连接在一起,形成长约18CM、宽约30CM、高约23CM的1/4半椭圆形。
    使用
    头架适用于颈部手术患者和半侧颜面手术患者。患者平卧后,把头架平稳放置于患者头上。消毒手术部位后,医生把无菌巾覆盖在头架上。询问患者感受。手术结束后,取下头架,用75%酒精擦拭备用。
    优点
    头架一经临床应用后,便受到医生的欢迎,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西瓜太郎”。这是因为头架有以下优点:1)头架材质轻便,不需要复杂的安装,使用方便。2)头架对无菌巾起到支撑作用,避免了无菌巾直接覆盖在患者的口鼻部,有效缓解了患者压迫、憋气的感觉。3)塑铜丝有一定延展性,手术时还可根据具体需要适当改变其形状,扩大了其应用价值。
    低碳发明感悟
    人们要实现宏大的节能降耗目标,取决于很多细微之处,这“细微之处”不只是制造业、建筑业中许多节能技术改进的细节,也包括日常生活习惯中许多节能细节。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与智慧,自己动手,改变细节,实现“低碳生活”。
    低碳小知识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方式,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由此衍生出的“低碳生活”就是在生活作息中尽量减少高碳能源消耗。事实上,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实现“低碳”是随手可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