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协和医报
2007年第一期《院报》内容
时间:2007.01.05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koujie

2007年第1期总第72期 2007年1月5日

 

第1版  2007年1月5日  协和要问

    

1、衷心祝愿医院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新年新气象、工作新局面

新 年 祝 词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  刘谦

各位同仁:

    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谨代表协和医院的领导班子向全院职工、老领导和离退休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问候,祝全院职工新年好!

    2006年,我院在卫生部倡导的“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全院职工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在医疗、教学、科研、管理中都做出了显著的成绩。

    2006年主要医疗指标,在连续多年保持稳定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全年综合门诊量约184.5万人次,较去年增长4.40%;住院病人数和手术量分别增长3.20%和2.13%;平均床位使用率91.9%,平均住院日13天,术前平均住院日5天。2006年我院在医大的统一部署下,临床学院顺利地完成了教育部对本科教学的评估,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初评。在教育改革、教研室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又向前迈进了一步。2006年进一步加强了对科研的投入、加强了医院科研平台的建设和科技体制的改革,医院取得了7000多万元的院外科研基金的资助,完成了多项科研成果的申请。2006年是我院建院85周年纪念,以院庆为契机,我院加强了"弘扬协和传统、再创协和辉煌”的文化建设,在建立治理商业贿赂长效机制上做出了一定成绩。2006年推行了预算制的医院经营管理模式,经济状况运行良好、健康发展,顺利完成了全年的收入和支出计划,医院总收入增长10.03%,业务收入增长8.27%,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为41.21%,职工平均收入有了进一步增加。2006年在医院建设、高干保健基地工程和新门急诊楼、手术科室楼的设计、拆迁工作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信息建设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体协和人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此,向全院职工表示由衷的感谢!

    2007年是全面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的一年,更是我们医院发展的重要一年。我们要在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指引下,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优质的医疗服务,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健康事业。

    首先,要在工作中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院职工要把“为患者服好务”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温馨和体贴的服务。以成立社会工作部为契机,增加医患沟通渠道,扶助社会困难、弱势群体,重塑良好的医患互信关系。全体行政、后勤管理人员要努力为一线医护人员着想,为他们解决困难、提供方便,落实“服务式的管理”。医院整体工作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既要给患者更多的关爱,也要给职工更多的关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建设和谐医院,将是2007年工作的一个重点。

    第二,坚持质量第一的观念,进一步完善质量持续改进机制。注重基础和细节的规范管理,加强常规质控与专项质控的结合,强化科室、病房的质量管理责任,从源头上更好地控制医疗风险,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第三,加大支持教育、科研工作的力度。要进一步强化教学意识,以制度为保障,巩固教学迎评成果,充分发挥专家、教授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作用,逐步建立起科学、规范、高效的教学体系,把教学改革和教学实化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逐步建立强化教学的长效机制。要继续加大对科研工作的支持,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发挥强势学科优势、支持特色学科发展、对弱势学科给予适当扶持,着力培养一支医疗、教育、科研密切结合的复合型人才队伍。要努力加强对已有人才的培养和对必要人才的引进,使我院在人才竞争上处于优势地位。

    第四,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重视加强协和文化建设,注意继承和发扬协和优良传统。建立各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强调规范与效率。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培养和锻炼管理队伍,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坚持实行财务预算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重点调整奖金分配中的不合理部分,同时配套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起良好的激励机制。

    第五,加强医院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要加速推进高干保健基地和新门急诊楼、手术科室楼两项重大工程的建设。同时,要全力以赴、力保工期,按时完成手术室改造工程。此外,年内建成门诊医生工作站,初步建立覆盖全院区的有力的、高效的信息网络。

2007年,在深化医疗卫生改革的新形势下,全院职工要振奋精神、齐心协力,为铸就协和医院新的辉煌和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成绩和贡献。我坚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协和精神的感召下,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在2007年收获更大的喜悦和成果!

 

2、我院“老年医学项目”代表团访问霍普金斯医院

 

    本报讯(记者 周玲)  去年12月上旬,鲁重美书记及老年医学北京协和医院项目负责人内科主任沈悌教授带领相关科室负责人访问了霍普金斯医学院,深入地了解了霍普金斯老年医学中心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对比中美之间国情和老年医学差异,探索协和老年医学发展道路,商议如何稳步完成CMB资助的合作项目。

    在美期间,协和访问团与霍普金斯医院、霍普金斯Bayview医学中心的院长、大内科主任等高层管理人员会面,介绍了“协和”,为老年医学项目的开展以及双方院级交流建立了高层合作关系;与霍普金斯老年医学中心负责人Linda Fried多次洽谈,了解霍普金斯老年医学的理念和发展脉络;与霍普金斯老年医学中心临床主任,以及物理康复、呼吸支持、老年看护、临终关怀服务、精神咨询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分专题讨论,并参加Bayview内科查房以及老年医学查房,参观老年医学中心,从而了解霍普金斯老年医学中心的基本运作框架和机制;向霍普金斯老年医学中心前任负责人、现任教育中心主任以及教育负责人咨询,了解到霍普金斯老年医学的教育模式,为老年医学人员培训做准备。与此同时,访问团还参加霍普金斯老年医学中心教授讲座,会见霍普金斯老年医学中心仪器设备负责人等。

    通过几天的访问,协和访问团对霍普金斯的老年医学有了更为具体的认识。霍普金斯老年医学不仅仅重视临床研究,还非常重视基础科研。协和医院要建立高起点的老年医学,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都很重要。协和老年医学项目拟先建老年病房。目前,我们不能完全按照霍普金斯的模式,建立三级转诊制度,即acute、 chronic和 long-term 病房。因为中国还没有完善的转诊体制和足够的医保社保支持。因此,协和需要按照中国国情和自己的实际情况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展工作,拟从明年开始派出高年住院医生赴美培训,同时也邀请霍普金斯方面的专家教授回访、授课,培养我院专门的老年医学人才。

    此次赴美访问为我院老年病房和老年医学学科的建立打下基础。

 

3、以“创建和谐医患关系”为主题卫生部副部长莅临我院调研

 

    本报讯 12月12日下午,卫生部王陇德等三位副部长带领卫生部调查组前来我院,就创建和谐社会、创建和谐医患关系问题召开了座谈会。20多位临床青年骨干参加了会议。会上,大家踊跃发言,就医患关系、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务人员待遇问题、晋升问题、医疗环境、医务人员所承受的压力等问题,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发表了意见。

    调查组在总结中指出:了解医务人员的情况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政府职能要转变,管理就是要做好服务。“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脚踏实地的进行。要尊重医疗机构,尊重医务人员,确立医务人员在医疗卫生改革中的主体地位。要创造一个宽松的就医环境,医务人员要有一个合理的待遇。在医疗服务当中,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如果能提高3%,患者满意度就能提高5%。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必须提高。对于此次座谈会所探讨的内容,调查组将以报告的形式向中央呈报。

 

4、北京2008年奥运会医疗服务保障工作正式启动

 

 

     本报讯  “2008年奥运会、残运会医疗服务保障启动仪式”12月19日下午2:00在解放军总医院礼堂隆重举行。奥组委、卫生部、市卫生局、总后卫生部、进出口卫生检疫局、市卫生监督所、西藏卫生厅和青海卫生厅等部门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该仪式对北京市20家定点医疗机构和1家急救中心进行了授牌,我院陈杰副院长出席会议,并代表医院接牌。这一仪式标志着北京市医疗机构为奥运会、残运会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保障的准备工作正式拉开序幕。围绕提供医疗服务保障工作所进行的医务人员技术培训和练兵活动,以及医疗服务志愿者的招募和培训工作都将随后陆续启动。(医务处)

 

第2版  2007年1月5日  医院文化

 

    编者按:钱熙国教授是新疆内分泌学界德高望重的教授。他曾于七十年代中期在协和进修半年,他说,这段经历对他一生的医学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让我们在2007年开篇之页一起与钱熙国教授分享他的《协和岁月》,分享协和精神与文化在悠悠岁月中的积淀。

5、协 和 岁 月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钱熙国

    我于1975年8月至1976年元月在协和内科内分泌组进修半年。时间虽短,得益非浅,并从此奠定了我从事内分泌专业的基础。

    当时人称协和有三大宝:人才、图书和病历。

    协和人才荟萃、群英辈出。许多专家是大师级。当时的内科主任是张孝謇大夫(协和人不喜欢叫教授、主任等职称、职务,而一律称大夫。唯独对张孝謇尊称张主任)。我有幸能跟张主任查房,终生难忘。张主任每周在各个专业病房查房一次,看的大都是普内病人。张主任说能不能让我看看你们专业的病人,也让我学习学习你们的专业,于是到内分泌病房查内分泌病人,到血液科查血液病人。

    有一个嗜铬细胞瘤的病人,长期发热不退,泌尿外科要求退热后再转过去手术,可在内科就是退不了热,于是请张主任查房。张主任查房说:这个嗜铬细胞瘤太大了(术后证实有拳头大),中间坏死,引起发热,不切除这个瘤,热是不会退的,有了张主任这句话,病人才被转到了泌尿外科。手术证实张主任的判断完全正确,瘤中央确有坏死,术后热退。

    另一个甲旁亢病人,手术中未找到甲状旁腺肿瘤,于是转回内分泌科。请张主任查房,张主任听完病人介绍,非常仔细地检查病人,最终在腹股沟附近摸到一个比黄豆略大的结节,说可能就是它了,建议切除这个结节。术后病理报告异位甲状旁腺瘤,病人也痊愈了。

    张主任的专长是消化,可是对内分泌有如此深厚的功底,是他博学、勤奋和长期实践的结果。我在协和进修期间,读到一本《北美内分泌和代谢临床》杂志,这是一本文献综述性杂志,1972年创刊,每年三期,每期约10篇综述。当时协和图书馆共有12期,每期我都借来阅读过,发现每期的第一个读者都是张孝謇,他阅读的数量超过内分泌科的任何一个大夫。

    我的老师池芝盛大夫,非常有真才实学,教了我许多有用的临床实践。例如怎样应用胰岛素等。说来惭愧,我到协和进修时,已是一个从事内科临床16年的医生了,可是始终调不好胰岛素。池大夫教我如何分配三餐前用量,如何用长效和短效胰岛素,配制成混合胰岛素,这实在使我受益非浅,我也把这些经验介绍给我的进修医生和学生。大概十余年后才有国外中效胰岛素进口,逐渐取代了这种土法配制的混合胰岛素。

    池大夫最使我敬佩的是他对待病人的一颗真诚之心,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当时是计划经济时代,协和每年胰岛素配量是3000瓶(新疆医学院是100瓶),但这远远不够用,当时北京大学用土办法生产了动物胰岛素,这是在计划之外的,池大夫带了病人去北大,求他们多供应一些胰岛素。病人哭,他也跟着哭,有人说他太迂腐了,我却认为他是对待病人太真诚了,作为一个医生就应该有这样一颗善良、同情之心。池大夫反复教导我:“高血糖的危害是以年来计的,低血糖的危害是以钟点来计的。”他特别强调要警惕低血糖的发生和及时处理。有一位进修医生由于对低血糖缺乏认识,延误了处理时机,险些酿成大错。池大夫在不同场合反复多次批评这件事,这个进修大夫接受不了,提前走了,于是有人认为池大夫太迂腐了,我却认为正是他可爱的一面,一是对病人高度负责,不能容忍对病人的伤害;另一方面是对进修大夫的高度负责,你从事糖尿病工作,如果缺乏这方面知识,将来会伤害到自己。爱之深,才责之严嘛!

    我在协和进修期间,另一位对我帮助颇大,使我崇敬的是朱元钰大夫。我到协和进修是计划外的,是走后门的,所以协和没有给我安排宿舍。我的同学潘孝仁替我在19楼单身宿舍找了一位去西北医疗队的某大夫的空床。后来,我才知道,这张床原先是朱大夫父亲睡的床,这使我对朱大夫心怀歉意。朱大夫当时也睡在19楼地下。于是朝夕相见。我到协和,面对如此浩瀚的英文文献,真是好象久渴的人面对甘泉,但是我的英文底子不厚,总是有些句子理解不透,一直想找个高人指点一下,我知道朱大夫是协和医大毕业的高材生,但不知她肯不肯教我,于是试探性地向她请教一些我难以理解的句子。虽然专业不同,她一看就明白,而且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于是我就一而再、再而三地请教她。如果说我在协和进修半年,英文阅读能力有些长进,那么多半得益于朱大夫的指导。

    朱大夫的医疗技术也令人拍案叫绝。我在协和见到一位自己在新疆曾经诊治过的病人,他对朱大夫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曾经住在我管的病房,每天清晨呼吸困难发作,需要端坐,大汗淋漓,我院肺科诊断为哮喘或枝扩。我认为不切实际,因为我观察到的是吸气性呼吸困难,而不是哮喘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因此我建议转到协和,那时从新疆转北京很不容易,病人到北京,住不进协和,托了人,住在某某医院,某天清晨又发作呼吸困难,该院马上把他送到协和急诊,接诊的就是朱大夫。朱大夫看一眼,就诊断为“总支气管癌”,我当时甚至没听说过这个病。后来手术证实了这一诊断。病人非常感激,在协和化疗期间送了一些新疆土特产给朱大夫,但遭到她婉言谢绝,这更使病人崇敬不已。当时朱大夫生活并不宽裕,甚至有点窘迫,每月工资才69元。

    协和的图书是全国首屈一指,无人可以比拟。首先它都是原版杂志,其他医院都是盗版杂志(我国加入WTO后,2002年取消了),原版和盗版两者时间上相差半年至一年,其次内容丰富,数量繁多,除了订阅以外,还有许多外国友人赠送的。再次,有一套很好的管理制度,新到的杂志,可以下班时借过夜,次晨归还,不还,有相应的惩罚制度。我都是星期六下班时借回来,星期天读一天,星期一归还(如今有复印机,当然不需要了)。任何人不得长期借用一本书或杂志,任何人都可以借到任何一本书或杂志,只要登记在案。我就是在协和进修期间,将《北美内分泌和代谢临床》12期全部读完。一个医师在协和进修,如果不会利用协和的图书,那将是非常大的遗憾和损失。

    协和的病历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我曾到过许多全国一流的医院参观学习,如上海瑞金、华山、北京中日友好、友谊、天津总医院、沈阳医大、湖南湘雅、武汉同济、广州中山……,每到一处总是先看病历,虽然每处都有写得好的病历,但总体上都不及协和。协和病历的管理也是首屈一指的,当时协和人称:除了孙中山的病历被日本人偷走以外,没有丢过一份病历。协和的病历是不外借的,如果要作病例分析,病案室可以把相关病历找出来,然后到病案室去做整理分析,当时我曾帮史轶蘩大夫整理过原发性甲旁亢的病例。

    协和除了上述人才、图书、病历等外部硬性条件外,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一种内在的协和精神,是一种人文气质。协和精神首先表现在对病人的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我在协和曾经管过一位胰岛细胞瘤的病人。该病人先在某职工医院手术,术中未发现肿瘤,切除了胰腺体尾部,约胰腺的三分之二。术后仍然频频发作低血糖昏迷。转入友谊医院,作第二次剖腹手术探查,仍未找到胰岛细胞瘤,后又转入协和。当时实验室检查如ECT、导管等尚未建立,全凭手术探查。为了对病人负责,协和当时著名的普外专家曾宪九、吴蔚然、朱预等四位教授同时上手术台,你摸一遍,我摸一遍,终于在胰外网膜内找到了肿瘤。手术后病人痊愈了,当她知道四位著名教授同时为她手术时,特别激动地说:“在中国除了协和,再也不可能有四个大专家为我一个人一起开刀的了。”

    协和精神还体现在有一个良好的学术气氛,即使在文革年代,读书无用论、交白卷成英雄,可是在协和仍然学术活动天天不断,往往一天有好几个。如学术报告、疑难病例讨论、基础研究进展。协和没有不读书的医生,协和没有不会外语的医生,协和没有天天九点钟睡觉的医生。

    协和的精神还表现在人的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个个拼博、力争上游的精神。

    协和精神还表现在重临床的精神,不论你有多高的学历,喝了多少洋墨水,如果没有临床实践,你必须从头开始,补上临床这一课。协和倡导的是在临床上“摸爬滚打”,与当今许多医院重文凭轻临床的观念不同,协和首先提出设置临床奖,凡抢救危重病人成功,诊断出疑难病人皆可获奖。

我一直把协和当成我的第二母校,我自称是协和的“粉丝”,离开协和多年来,我转给协和的疑难病人数十人,我送到协和进修的医生五人。现在协和的门槛太高,新疆人来进修越来越难了。

最后祝协和精神永放光芒!协和越来越强大,成为事实上全国医院的龙头老大和楷模!

 

6、Do we need more patients?

 

The Third Prize, Zhu Weiguo

from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Good afternoon ladies and gentlemen, good afternoon my honorable judges:

    As a member of pumch family, the best hospital in China, I am very excited to take part in the celebration for her 85 year-old birthday.

    At the most exciting moment, I can't help thinking who makes our hospital so famous? In fact, a hospital is just a group of buildings; it's faculties that give them life. So, it is all generations of UNION staffs that make PUMCH the best in China. But how can we maintain and strengthen our leading position?

    To my understanding, it depends on whether we can serve our patients well and attract more patients to come.

    More patients? You are Crazy! Our out-patient dept. has already been so crowded. But I am not crazy. We need more patients. Why?

    I will give you three reasons.

    Firstly, all the patients are our best teachers. They are live textbooks for not only medical students but also doctors. They can even teach us much we can not get from textbooks. We serve our patients better, we have more patients, then we have more chances to practice and improve ourselves.     

    So we need more patients.

    Secondly, patients have become the only treasure of pumch doctors. We all know we pumch doctors had three advantages comparing to doctors from other hospitals: the access to the literature, the chance to go abroad, and the opportunity to act as a Chief resident. All those three advantages have disappeared. The only advantage now is we have more patients than them. But please remember, these patients come here because of pumch's fame not because of us; because of what our professors did in the past, not because of what we are doing now.  So, for us, for pumch doctors in the future, we must do our best to retain these patients and attract more.

    Thirdly, we have stepped into the era of EBM. We are now required to solve problems according to EBM. But those evidences are mostly from the United States or European countries, not from china, not from pumch. What can we do? Just study and follow their guidelines? NO. If we should do like that, we would become the same as other hospitals in china. What shall we do then? We should try to find more high level evidences and develop more guidelines by ourselves for Chinese people. So we need to do more clinical trials. We need more patients.

    As to the clinical trials, I suggest more on treatment. Why? We were very good at diagnosis in the past. That is our advantage. But now, as CT, MRI, and other advanced diagnostic tool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all over the country, making a diagnosis is becoming easier and easier, and rare diseases are becoming really rare. Our advantage on diagnosis has disappeared. What shall we do? We should build up a new advantage. That is treatment, focus on treatment, do more clinical trials on treatment. Then for sure, more patients are needed.

    To make a summary, in order to maintain and strengthen our leading position, we need more patients and serve them better. In short, serve our patients better, make pumch stronger.

    What I said just now is only my personal view. Maybe right, maybe not. But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I believe as long as every union staff cares more about PUMCH, PUMCH will certainly have a bright future!

 

第3版  2007年1月5日医院文化

 

7、“我谈协和人的荣辱观”有奖征文(十五)

 

牢固树立荣辱观,全心全意为病人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我们广大的护理工作者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自觉做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忠诚卫士具有重大意义。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我们护理工作者来说就是要积极和谐医患关系。就是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坚持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宗旨,切实维护病人的利益,努力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费用低廉的医疗服务。就是要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养,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尊重患者意愿,设身处地地体恤患者痛苦、体谅患者困难、视病人为亲人,为患者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和热心的服务。就是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帮助患者了解医学规律和医疗特点,达到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理解。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体现在我们每日点点滴滴的工作中。护理工作是最阳光最美的职业,我们对病人的每一个细节都要体现人性化、人情味。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些外科和妇产科的病人,他们的疼痛都是对我们的一种企求,我们要千方百计去解除。在工作中,我们应重视病人面部表情的每一个细微变化,甚至我们送病人进手术室前,轻轻地握一握病人的双手,送上一句最朴实的祝福:“手术会很顺利的。”都会体现出我们对病人的关怀。特别是今天继续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疗”管理年活动中,我们更要在本职岗位上,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意识和本领。

因此,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见实际行动,重在持之以恒,重在形成机制。“八荣八耻”的论述简明、明确、具体。践行“八荣八耻”要从每一个人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使“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成为每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    每一个人努力实践的结果,必将使我们在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形成一种更加崭新的局面。

 

8、“我谈协和人的荣辱观”有奖征文(十六)

 

我为协和而自豪

护理学院 刘义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第一次真正感悟这个名字的时候,让我联想到了两个词。

    协——和谐 :因为她是一所医学院校,每年都会为社会输送着优秀的医生和护士。而这些医护人员身上的救死扶伤精神,会给许多病患带来康复的希望,给社会带来一份和谐。

    和——祥和 :因为在入学教育时,了解到协和医科大学已有80多年的历史,如果按一个人的成长历程来讲,也算是祖父母辈的。身为协和人,受着协和的教育,仿佛感受到先辈对后辈传授经验和知识时的那份祥和。

    作为晚辈,我们有责任铭记协和的历史。追忆过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20年的北京协和医院护士学校,1985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系重新恢复本科护理教育,1996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系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学校合并,成立了我国第一所护理学院。这其中随着中国母亲的命运沉浮而经历了三次停办,三次复校。然而在创建伊始,协和就确定了“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的教育方针。正是秉承着这一方针,协和虽几经沧桑变迁,但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注入新的内涵,展现出自己隽永优秀的一面。

    协和1921年建校,1941年随着中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而第一次被迫停办,协和此间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医学优秀人才,其思想也传播到全国各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中国协和医学院复校并于1947年迁回北平。第二次因为抗美援朝结束后,为了尽快赶上国际医学先进水平,协和于1953年停办,1957年复校。第三次因为国内1966年发生“文化大革命”教学工作停止,于1970年奉命停办,最终在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复校。回顾历史,祖国的命运影响着协和的发展,祖国的兴衰也牵系着协和的发展。但是在三闭三复当中,协和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不断更新思想,使其在历史发展中始终保留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成为现代医学教育和医院建设的楷模。

    春去秋来,历史绵绵。现在的协和医科大学在医学界以其独特的精神和办学特点赢得了很高的赞誉。身为协和人,听着前辈们讲述光辉历史,我们由衷地感到自豪。在即将结束的这一年学生生活中,耳濡目染着勤、慎、敬、护四字校训,感同身受着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深刻地感受着协和的“三基、三严”和“勤奋、竞争、奉献、严谨”的精神。例如:在一年学习中,感受到协和在“小而精”的办学特点下,实行严格的淘汰制,因此,我们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在学习中勤奋努力学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临床中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总结经验,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和实践,在生活中培养无私的奉献精神。正如校训所唱:“勇敢坚强扶助弱幼病伤,神圣职业赋予我们力量,中华护士勇攀高峰,协和同学奋发图强,护校精神永放光芒。

    经过一年的熏陶,身为协和人,我有信心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色,努力做到“今天我为协和而自豪,明天协和因我而骄傲”。

 

9、“我谈协和人的荣辱观”有奖征文(十七)

 

协和人的“八荣八耻”

护理学院 韩雪

    荣辱观古已有之,荣辱心人皆有之。恩格斯曾经说过,“每个社会集团都有他自己的荣辱观”。在多元价值观激烈冲撞的今天,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鲜明地表达了我们当代中国人应当具有的时代精神和是非荣辱标准。

    “八荣八耻”多么简单朴实的字眼,却寓意深刻,凝炼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精髓,标志着中华民族文化新的觉醒,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共识,也是我们每个人做人的准则。

    不同职业群体的“荣辱观”又具有他们独特鲜明的职业特点。协和人不仅感受着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的形形色色,还体味着在小家庭中为患者服务的酸甜苦辣。

    作为一名协和人,我认为协和人的“八荣八耻”是:

    1.以敬爱医院为荣,以损害医院为耻

    作为一名协和人,协和就是我们的小家,我们为她的美名远杨而骄傲,我们为她过硬的医疗质量而自豪,我们不希望为协和的名誉抹黑,而要做自己的芳名可以记载在史册。

    2. 以热情服务为荣,以敷衍塞责为耻

    给予病人精心的治疗是协和一直保持的优良传统,患者入院身体已是非常的痛苦,我们应该用我们的热情去抚慰他们痛苦的心灵。

    3. 以科技创新为荣,以平庸无为为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疾病的种类也在不断变化,只有通过我们不断追求技术创新,才能使患者重获健康。

    4. 以爱岗敬业为荣,以玩忽职守为耻

    被誉为白衣天使的我们,不同于其他职业,我们的责任重大,细微的差错就有可能危害到他人宝贵的生命,所以我们绝不能拿患者的生命开玩笑。

    5. 以团结协作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我们要一起合作努力,因为我们拥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患者重获健康而努力。

    6. 以诚心治疗为荣,以收取红包为耻

    患者是那么的信任我们,把他们最宝贵的生命重托给我们,我们绝不能用金钱利益来决定他人的生死,应该诚心对待每一位患者。

    7. 以安全医疗为荣,以推卸责任为耻

    我们应该把百分之二百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保证治疗上无差错,这样才能保证患者的安全,取得患者的信任,但人无完人,如果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差错,我们应该主动承认和予以补救,承担起应付的责任。

    8. 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

    我们应该创造节约型医院,使患者不浪费一分钱,且得到超值的治疗。

 

10、江城子乡思

 

丙戊仲春武陵渔父胡天圣于京华

 

    四月既望,春意昂然。凭栏远眺,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儿时课余嬉乐情景,犹历历在目。今余垂老,忆及仍留恋不已,乃欣然命笔,调寄江城子,藉此重温旧梦,以记当年之乐。

    危楼依栏望故乡,情意深,景难忘。层峦耸翠,游云拥松岗。芙蓉出水吐芬芳,坐卧柳,钓荷塘。悠悠漆水泛鳞光,横牛背,书声朗。翠羽丹霞炊烟绕村庄,纸鹞腾空长天翔。稚子乐,笑斜阳。          

 

儿时嬉乐情景介绍

故乡桃源,地处丘陵,山峦起伏,松林茂密,常为小片游云环绕。我家屋前有口荷花塘,塘岸左侧为一片小竹林,林中一棵老柳树,卧向塘中,我常隐坐树上垂钓。邻居有一条水牛,初小三、四年级放学后,我经常为邻居放牛,背着书包、骑在牛背,朗诵唐诗,唱山歌,故作高雅。我家屋后一条小河,俗名漆水,和风拂煦,碧波荡漾,夕阳斜照,鳞光四射,景色宜人。暮色苍茫,炊烟缥缈,春天我爱放风筝,纸鹞穿过薄云,乐极而留连忘返。妈妈常站在屋前,喊我回家吃晚饭,我便笑对斜阳小跑回家。

 

第4版  2007年1月5日        综合消息

 

1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医院党风廉政建设

 

    本报讯  12月20至2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召开了2006年医科院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汇报交流会,院校领导刘德培、林长胜、李立明、李国勤、宋学民、徐德成等领导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我院党委书记鲁重美、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方文钧以及党办、纪委的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鲁重美书记代表医院做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医院党风廉政建设》的专题汇报。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作了汇报:一、领导重视,体制健全;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三、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四、贯彻落实各项规定;五、医院管理年活动。

    医院党委历来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实责任制,明确党委书记、院长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科主任、职能处室负责人、总支、支部书记是各科、处室第一责任人,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群众积极参与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医院建设和发展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两手抓,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与医院发展和业务工作的“四同步”(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注重"三结合",党风廉政建设与医院发展建设任务相结合;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相结合;党风、行风建设与科室管理和业务工作相结合。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职业道德与优良传统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开展向华益慰同志学习的活动,参观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型展览,组织观看《生死托付》、《苍生大医》,大力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弘扬协和精神。

    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健全,思想发动深入,宣传培训到位,政策把握准确,建立长效机制。强化意识,廉洁从政,坚持"三重一大"制度,严格执行医院财务制度和财务开支审批权限;严格干部选拔制度,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干部问题由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新任干部采取竞聘上岗的形式,严格履行演讲答辩、民主测评、组织考察、会议讨论、任前公示等程序,干部采取聘期制和试用期制,年终对干部进行述职考核,奖优汰劣。坚持中层以上干部收入申报制度,院领导述职述廉制度,廉政谈话制度,制定《关于实行中层领导干部廉政谈话制度的暂行办法》。

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等各个咨询机构的作用,就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和医院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征求职工的意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医院建设发展中的作用。

    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诊疗常规,狠抓基础医疗质量。举办大规模的病历展览与面向全国的病案质量管理培训班,29个省市、280多家医院、近2000名同行参观展览,卫生部、市卫生局给予高度评价。创建节约型医院活动,全院动员,深入调查研究,院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到器材处、药剂科等经营管理部门或经济活动相对频繁的部门进行工作调研,与员工座谈,集思广益,各部门出台了多项节约措施,并落实在行动上。多年来,医院定期开展门诊和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病人满意度一直保持在95%左右。2005年4季度--2006年3季度全院共收到表扬信521封、锦旗、牌匾289面。高强部长对我院管理年活动成果做出重要批示:请医政司研究,整理出一套协和医院科学管理的制度、办法、风气和文化传统,向全国推广。

    医科院系统的十八家单位参会并作了汇报与交流。

    院校领导在讲话中指出,各院所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提高决策水平,加大源头治腐,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建立健全预防腐败的惩防体系。2007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有创新,要注重单位文化建设,通过廉政工作和政务公开,压缩“群众想象的空间”,实行民主决策。要健全各院所纪检监察队伍,这是党风廉政工作最重要的落脚点,纪检监察的一切工作都要服务于党风廉政工作。

院领导还指出院校明年有好多重要的发展机遇,各院所要高度重视练好领导班子内功,搞好制度建设。                      纪委

 

12、我院首届教授卡拉OK比赛圆满结束

 

      本报讯  为了丰富教授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工会于12月13日下午在我院北配楼三层举办了以弘扬医院文化、创建和谐医院为主题的首届教授卡拉OK比赛,以展示教授们的风采。

      比赛在主持人王以朋、朱珠教授的热情温馨的祝福中开始。杨玉雯副书记代表院领导讲话并率先演唱赢得热烈掌声。武永吉教授一曲悠扬的“小白杨”摘下特等奖桂冠。年近70的张建希教授的“黄河颂”、管珩教授的“青藏高原”唱出了祖国的庄严和中国人自豪,赢得大家阵阵掌声。唐福林教授的“小路”把大家带入年少时美好回忆。邱贵兴教授的“篱笆墙的影子”给大家带来无尽的欢笑。每位教授都用他们精彩的表演、优美的歌声博得大家阵阵喝采和热烈掌声,把比赛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比赛结束后,林进副教授代表评委和协和老歌星为大家即兴表演,至今使大家意犹未尽。工会

                           

13、我院2006年团干部培训班圆满结束

 

      本报讯  为了不断提高我院团干部的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医院党委关于各级党组织“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指导思想和部署,医院团委于12月8日至9日成功举办了2006北京协和医院团干部培训班。此次培训班为期1天,全院有8个团总支的30余名团干部和医院10余名党总支书记及委员参加,党委方文钧副书记和杨玉雯副书记应邀出席并讲话。

      整个培训班日程安排非常紧凑。医院团委书记陈志军同志作了关于“2006年共青团工作总结与07年工作设想”的报告,党委副书记杨玉雯同志就“医院党委对共青团干部的期望与要求”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党委副书记方文钧同志以“重视、做好优秀团员青年的培养发展工作”为题对发挥党支部、团支部两支力量,共同做好“推优入党”工作作了重要的指导,医院各党总支书记和委员们与医院团干部们进行了真挚而热烈的座谈,五官党总支书记倪道凤教授以一名老团员的身份向协和青年们赠言,鼓励他们在成材的道路上铭记“立德、立公、立严”。

      在培训班上,医院团干部们还举办了富有创意的协和“冰水相融”餐会,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到了加强团队建设的培训目的。(团委)

 

14、学习《江泽民文选》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

 

    本报讯(记者 周君)12月14日,医科院党委组织召开“学习江泽民文选”和“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工作座谈会。杨玉雯副书记代表医院党委出席会议,并就协和医院该方面工作在会上作了汇报。

    我院党委高度重视《江泽民文选》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的工作,领导班子带头学习并通过各种会议进行宣传动员、认真部署,并将学习与医院实际工作结合起来。11月份,医院党委发文,要求全体党员职工认真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的内容。11月22日下午,医院党委邀请李培林教授来我院作了题为“和谐社会建设和理论创新”的辅导报告。通过学习,广大党员和群众对《决定》有了更充分的认识,为贯彻执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5、图片新闻

    为积极推进医院新门急诊大楼和手术科室楼改扩建工程(北区工程)建设进展,12月22日下午,医院召开米市宿舍拆迁动员大会,紧急动员部署拆迁工作。刘谦院长、李学旺常务副院长、高文华副院长和院长助理柴建军分别讲话。

 

16、李汉忠教授被评为“首都十大健康卫士”

 

    本报讯(记者 段文利)  2006年度“首都十大健康卫士”评选活动日前揭晓。我院泌尿外科主任李汉忠教授等10人当选。30多万全国公众参与投票。

    据悉,这次评选活动由北京市卫生局和首都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协调委员会共同发起。今年10月,在各方面申报基础上,以现从事临床服务的医务人员为主,评出了69名“首都优秀医务工作者”。首都卫生系统各方面代表和社会监督员组成评委会,从69名“首都优秀医务工作者”中评出30名“首都健康卫士”。从11月8日至12月8日,30名“首都健康卫士”的基本情况、照片和电视纪录片采取网上公示等方式,接受社会公众评选。据统计,北京市政府的官方网站“首都之窗”网站收到有效票总数为2,883,182次,30多万人参加网上评选,其中2/3来自京外省(区、市)。

 

第5版  2007年1月5日        资讯·技术·新知

 

17、我院急诊科承办“北京首届中美‘灾害医学’研讨会”

北京为迎战2008奥运医疗服务提前练兵

 

    本报讯(记者 段文利) 自911事件以来,灾难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普遍问题。如何建设和完善有针对性的应对应急防御系统,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完成对伤员的救治,是摆在全球医务人员面前的重大课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在即,为加强北京市各级医疗机构急诊/急救人员关于应对突发事件、灾难性事件的专业能力,提高灾害医疗水平, 12月7日,由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协和医院共同举办了北京市首届中美“灾害医学”研讨会。各区县卫生局主管应急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人,全市二级、三级医院医务处负责人、急诊科负责人和骨干人员共200余人参加了培训。

    灾害在我国被称为突发卫生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并且能够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灾害性事件。北京可能遭遇的突发卫生公共事件主要有:生物病原体所致疾病、食物中毒、群体性创伤、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不明原因群体性疾病、污染所致群体中毒以及职业中毒、包括爆炸袭击、生物武器、化学武器、放射性武器、核武器等在内的恐怖袭击。专家在报告中指出,当灾害发生后,院前急救系统、消防系统、公安系统、疾病控制系统相继启动,只有这些环节都充分有效运转,北京市的灾害救助才能顺利开展,才能进一步保证奥运会的医疗安全。而医疗救助特别是医院的医疗救援,将贯穿于救助的全部过程,无疑成为救治系统中的最终环节或者说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灾害医学就是指研究应对灾难发生医学救援一般规律的学科,它对完善我国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具有理论指导作用,同时深入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建设的内在规律,又可以充实、丰富灾难医学理论体系。

    会上,来自国际著名的急诊医学教育机构——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里根急救中心副主任Jeffrey Smith 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附属医院Veronica Pei 副教授等给大家介绍了他们建立灾害医疗体系、完成灾害医疗救援等方面的经验。华盛顿大学罗纳德里根急诊研究所先后为16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生提供急诊医学、创伤医学、灾害医学等多个领域的专业培训,以帮助其改进提高急诊体系水平。北京急救中心副院长万立东教授和协和医院急诊科王仲副教授分别向大家作了中国院前急救现状分析和院内灾害急救现状分析。

    北京协和医院李学旺常务副院长在讲话中指出,协和医院作为北京市属地化管理医院,协和医院急诊科作为全国第一个急诊科,我们愿意为北京市的急诊医学事业、灾害医学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尽自己的一份力。我们很荣幸能有机会与北京市卫生局合作举办“北京首届中美‘灾害医学’研讨会”。通过这样的研讨,可以了解发达国家灾害医学发展的现状,了解灾害的应对计划确定过程以及实施过程,也有机会让我们对自己的现状进行分析和反思。

    北京市卫生局金大鹏局长强调指出,即将举办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我市各级医疗单位急诊与急救人员应对突发事件或灾害性事件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国外在灾难医学方面的研究已经有40年的历史,在灾难医疗救援中的应用近20年,而国内灾难医学发展相对滞后,在灾难医疗救援对策方面尚未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制度性框架,实际操作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大多数医院对于灾害医学和相应的急救观念不到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大部分流于形式,与预案相配套的后勤保障体系、院内院外通信联络体系、管理监督体系不完善,从而使预案的操作性和可行性打折扣 ;院前和院内衔接有待完善;专科医生为主的旧的急诊模式使急诊对病人的处理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影响了伤者的综合救治 ;对于灾害医学的培训还很少。

    金局长说,我们应抓住当前的历史机遇,注重借鉴国内外的理论成果和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具体实践,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灾难医学理论体系,进一步提高我市各级医疗机构的应对能力。发展灾难医学,应近期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为基本任务,远期以构建灾难医学理论体系为根本目标。

专家指出,发生灾害后,医院的医疗救援,最重要的是建立医院灾害应急预案,包括灾害事件报告和预警系统、病人分诊时的分级方案、医务人员防护要求、急诊医疗区域的重新分布和必要时的有效隔离、急救人员梯队的组成、医疗设备和药品的配置以及病人流向和工作流程。专家强调提出,医院在灾难救治中还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救治区域的划分、救治人员的数量和专业技术能力(特别是急救技术能力和对病人的判断能力)、救治设备是否齐全、院内院外通讯是否畅通、转运体系是否流畅、管理监督体系是否得力等。

 

18、冠脉搭桥+心室重建

心脏外科对晚期缺血性心肌病治疗效果好

 

    本报讯  缺血性心肌病是指因心肌长期缺血或梗死导致心脏扩大的临床表现。终末期冠心病患者除了有心肌缺血引起的心前区疼痛不适的症状外,通常还伴有因心室极度扩张、室壁运动不协调导致的心衰等表现。通常患者左心功能严重受损,左室明显扩大、(LVEF≤40%,LVESVI≥80ml/m2)。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通常一般情况差,生活质量很低。临床资料显示 :单纯内科介入治疗或冠脉搭桥手术不能有效改善病人心室扩张、心功能不全等症状。在欧美国家,晚期缺血性心肌病是心脏移植的明确指征。但近年来因移植供体来源减少,一些心脏中心开始探索冠脉搭桥同时进行心室重建手术治疗晚期缺血性心肌病。

    近年来,我院心脏外科在冠心病外科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从去年开始,心外科在心内科、麻醉科、手术室、ICU的支持和帮助下,积极探索对于晚期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采用冠脉搭桥同时进行左室重建手术,绝大部分患者同时完成二尖瓣瓣成形或替换手术,目前已完成15例手术,无手术死亡,临床效果满意。

    心外科完成的15例均为晚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弥漫,多次、多处心梗,心室壁瘢痕形成,存活心肌减少,缺血冬眠的心肌细胞损害严重,室壁运动极不协调,左室极度扩张,同时合并二尖瓣返流。多数患者伴有严重心衰或多脏器功能不全。手术中在完成冠脉搭桥、二尖瓣成形或瓣膜替换手术的同时,切除病变、不运动的心室壁。根据患者体表面积计算出患者心室重建后的容积,对左心室进行定量重建。患者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部分患者术后在心室辅助的帮助下心衰症状减除。                   心外科 王振捷

澳大利亚Allen Kernode医生应邀来我院神经科讲学

    本报讯  澳大利亚Charles Gairner医院Allen Kernode医生应邀来我院神经科讲学,于12月19日下午及12月20下午,作了关于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的讲座。

Allen Kernode医生一直从事多发性硬化相关的临床、科研工作,有着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他的报告简洁明了,见解独到,给大家展示了详尽的临床病例和影像学资料,同时他用幽默的语言和方式阐述了独特的观点。神经科崔丽英主任、陈琳副主任主持了会议。会议气氛友好热烈。神经科的各位专家与Allen Kernode医生就多个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如视神经脊髓炎与多发性硬化的关系,影像学诊断对于多发性硬化诊断的意义,多发性硬化首选药物干扰素的使用等。研讨会还就疑难病例进行了讨论,Allen Kernode医生非常认真地、层层深入地分析每一个病例,使与会者均感受益匪浅。        神经科  刘彩燕

 

第6版  2007年1月5日  人物采风

 

19、北京协和医院王任直教授——正确认识垂体腺瘤的诊治

 

本报记者  林夕夕

    垂体腺瘤是神经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神经系统肿瘤中占第三位,约占10%,人群发病率为7.5-15/10万,近年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垂体腺瘤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而且肿瘤细胞本身发展趋势不一,给临床患者的诊断和合理治疗带来一定困难。由于垂体腺瘤常常发生于青壮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工作生活和生育功能,如果诊断治疗不当,会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影响。如何避免垂体腺瘤的误诊误治?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王任直教授。

    大多数垂体腺瘤患者不需要治疗

    王任直主任告诉记者,垂体腺瘤发病率很高,形象的说,在大街上行走着的100个人里,可能就有20个人患有垂体腺瘤,在正常死亡人的尸检中垂体腺瘤发现率为16%,而大多数的垂体腺瘤病人没有什么症状。现在,在部分患者甚至医生当中存在一种误区,认为患上了垂体腺瘤就需要手术治疗。比如有的人在体检中发现了垂体腺瘤,便马上要求医生为自己切除这个隐患;有些医生也迫于各种原因,盲目地为病人实施手术。这样做危害非常大。因为很多垂体腺瘤是不需要做手术治疗的。如果肿瘤不长,许多人可以带瘤生存,一辈子依然生活的很好,但是,一旦做了手术,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有些垂体增大属于正常的生理性增生,特别是青春期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CT检查可能会发现垂体肿大,但这是正常现象,无需任何治疗。但是,现在一些医院的医生却常常为这类情况的人实施珈玛刀或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往往原来正常的状态变成垂体功能低下,20多岁的小姑娘变得像60岁的老太太。治疗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给患者今后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从病人整体状况考虑选择治疗方案

    王主任介绍说,对于垂体腺瘤的治疗,从循征医学来看,治疗的结果最为重要。因此近年来医学界提出一个全新的观念,就是要把病人看成一个整体,采取综合治疗的办法,因人施治。这个观念打破了过去对于手术医生的评价标准,确立了新的评价准则。比如,过去评价一个外科医生的好坏,往往看他能不能切除肿瘤,特别是一些难度大的肿瘤,很多医生做不了,他能做下来,而且能切除的很干净,那么他就是一个好的外科医生。至于术后病人怎么样,则不作为评价医生的主要依据。因此常常出现这样尴尬的现象:手术前,病人的四肢都能活动,手术后,虽然肿瘤切干净了,但病人四肢功能全部消失,肿瘤没了,人却瘫了。这种情况的发生,绝非少数,曾占到手术病人的80%以上。现在对垂体腺瘤治疗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强调在治疗中,要把病人看做一个整体,治疗前要充分考虑采用什么办法治疗,经过治疗后病人能有多大的改善,怎样才能使病人得到最好的结果等因素。治疗后,要看病人的整体效果,比如,症状有没有改善,生活质量有没有改善等。这是治疗的惟一目的,也是评判一个医生的标准。

    微创方法治疗垂体腺瘤效果好

    王主任介绍说,对于垂体腺瘤的治疗,北京协和医院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神经外科尹昭炎教授完成了神经外科的第一例此类手术。在北京协和医院史轶蘩院士主持的内分泌科和神经外科、眼科、放射科、放疗科等多学科协作下,成功开展了“激素分泌性垂体腺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重大突破,该项研究曾分别获得卫生部及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垂体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北京协和医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内分泌科、神经外科、放射科、妇产科、眼科、病理科、放疗科等科室的合作密切相关。目前中华神经外科学会正在与中华内分泌学会和中华妇产科学会共同制定“肢端肥大症诊疗指南”以及“垂体泌乳素腺瘤诊疗指南”,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够规范医疗行为,提倡个体化治疗,提高我国垂体腺瘤的诊治水平,造福与广大患者。

    王主任介绍说,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在内分泌科的帮助下不断提高和改进垂体腺瘤的诊治技术,制定了垂体腺瘤手术治疗标准,已经得到国内同行的一致认可。原神经外科主任任祖渊教授主持开展的Cushing's病的扩大瘤周垂体切除,显著提高了垂体腺瘤的疗效,减少了复发率;苏长保主任主持开展的肢端肥大症治疗以及无临床表现垂体腺瘤的治疗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垂体腺瘤治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自1978以来,神经外科开展了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微创手术,目前完成手术4000多例,诊断治疗患者上万人次。在此基础上,近年来,神经外科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改良和扩大经蝶窦入路切除向海绵窦、斜坡和蝶骨平台侵袭性生长的巨大垂体腺瘤,由此突破了经蝶窦入路切除海绵窦肿瘤的手术禁区,目前已完成100余例手术,是国内、外最先采用微创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经蝶窦入路切除向海绵窦等部位侵袭肿瘤的单位之一。

    王主任介绍说,以往要切除鞍旁和斜坡巨大肿瘤时,需采取经颅入路,手术创伤较大,耗时较长,并发症较多。而改良和扩大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微创手术方法,是由手术显微镜、神经内镜、神经导航、电生理监测等多种技术组成,术中创伤少,治疗效果好,可以切除向海绵窦、斜坡和蝶骨平台侵袭性生长的巨大垂体腺瘤,对海绵窦这个原来的手术禁区是一个突破。实践证实,微创手术使80%——90%的病人术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已丧失的功能得到好转。

    如何早期发现垂体腺瘤

    王主任介绍说,垂体腺瘤对人休的危害很大,由于肿瘤压迫脑组织,会引起头痛,视野缺损。虽然垂体很小,只有0.6厘米,但它的功能很多,很复杂,是人体内分泌中枢。甲状腺、肾脏腺、性腺等腺体功能都与垂体发生关联,腺体的变化又会带来整个人体的变化。因此垂体腺瘤会引起内分泌功能的改变,从而影响身体其它功能的变化。比如,垂体腺瘤分泌的泌乳素增高时,女性就会出现月经不调、闭经、不育等症状,男性就会出现性功能低下;生长激素增高时,青少年就会表现为巨人症,青春期以后就会表现为肢端肥大,相貌丑陋;垂体ACTH激素腺瘤,会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过度分泌,还会引起高血压,或因高血压造成的脑出血,骨质疏松及腰椎骨折等。

    王主任特别提示,有以下情况发生时应引起警惕:

    育龄期的妇女如果突然月经周期变长,或停经;正常的人在开车或者走路时经常发生碰撞;育龄期或者是青壮年,突然感觉性功能不好、不育、肢端变肥大、相貌变丑陋时,要考虑可能患有垂体腺瘤,需要尽快到医院就诊,除了到妇科、眼科、泌尿外科等相关科室检查外,还应该来内分泌科、神经外科检查,了解是否患有垂体腺瘤。

王任直教授的出诊时间为:每周二上午

 

[专家档案]

    王任直,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83年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到北京协和医院工作至今。1986年获得医学硕士学位。1986年赴日本北里大学医院神经外科攻读医学博士学位,1989年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归国。曾于1993年及1996年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1998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从事神经外科工作二十多年,对神经外科系统疾病及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抢救有着丰富的经验,善于处理神经外科各种疑难复杂病症,每年完成200余例各种类型的神经外科手术,尤其擅长于垂体腺瘤、颅咽管瘤、颅底肿瘤、脑干肿瘤、脑血管病、脊髓髓内肿瘤等疾病的治疗。在垂体性疾病、颅咽管瘤及脑血管病等基础及临床研究方面也有独到之处。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的“激素分泌性垂体腺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分别获得卫生部及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血肿排空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等分别获国家科技部及北京市医疗成果三等奖。近年来,致力于应用先进的基因转入技术和神经干细胞移植的方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取得很大进展,为临床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作为国家“863”首席专家,主持国家“863”课题“神经系统疾病及损伤的干细胞治疗”一项,分课题“人体遗传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一项。此外,作为课题负责人,还主持“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专项研究”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卫生部课题、首都发展基金课题等多项。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多名,撰写并发表论文60余篇,参与或主持出版著作或译著十部。

 

20、体检中心推出2007年VIP体检新举措

    本报讯 12月15日,我院体检中心东院区召开了VIP体检的工作会议,研究讨论了2007年VIP体检工作。参加会议的有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超声科、营养科等相关科室参与VIP的教授。

    会上,体检中心许莹主任介绍了2006年体检中心开展VIP体检情况介绍。她说,体检中心开展VIP体检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许多高级白领人士工作压力大,但又缺乏对自身健康状况及相关知识的了解,迫切希望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更多的针对性强的健康建议和指导。同时依托我院强大的综合优势,在健康检查评估后,若有进一步诊治需要,会主动提供转诊服务。充分体现体检中心的后续快捷化的全程服务的理念。

    2006年体检中心充分发挥协和品牌优势,积极开拓稳定的VIP体检市场,邀请我院一批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优秀医学专家亲自体检,规范体检流程,注重体检质量和体检服务,以优质的服务和质量为中国银行、中海油、邮电大学、石油建设等数家单位的VIP客户服务,截至2006年11月底,共为VIP客户248人次进行了体检。

    体检中心同时对各科参与VIP体检的专家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充分体现协和的高技术同时,也要充分体现协和高素质的服务,包括体检中、后的咨询等连续性服务。

    随着VIP体检宣传面日益扩大,VIP体检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在相关科室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体检中心将于2007年1月1日起每周三、五上午安排VIP体检,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学专家亲自体检,在独立的轻松的候诊环境下、全程全面的导医服务、提供人体成分测量及分析,并配备专业营养医师为VIP体检者打造个性化的营养咨询。

参会的各科专家畅所欲言,纷纷表示开展VIP体检前景乐观,表示将会积极配合体检中心做好VIP体检服务工作。

 

第7版  2007年1月5日医生论坛

 

21、深入理解循证医学内涵  提高垂体腺瘤诊治水平

 

神经外科  王任直教授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是近二十年来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临床学科。所谓循证医学简单地说就是遵循证据的医学,是指临床医生在获得患者临床依据的前提下,根据自己娴熟的临床经验和知识技能,分析、确定患者的主要临床问题,应用最佳、最新的科学证据做出对患者的诊治决策。患者应该充分知情并且接受和配合这种决策,从而取得最好的临床干预效果。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疾病的关注程度及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近20年来我国垂体腺瘤的“检出率”(发现率)成增高趋势,垂体腺瘤一般的发病率在7.5-15/10万人左右;尸检发现率为1.5-84%(平均14.4%);正常人群随机MRI检查时检出率为10-38.5%(平均22.5%)。由于垂体腺瘤诊治水平的参差不齐,疾病误诊、误治或者不恰当治疗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何综合临床的可靠证据来指导和提高我们诊治垂体腺瘤的水平是每个神经外科医生应该思考的问题,所以将循证医学的内涵和理念引入到垂体腺瘤诊治的医学实践中,对于提高本学科的整体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由于垂体功能及垂体周围毗邻结构的复杂性,垂体腺瘤患者既可以有垂体内分泌功能方面的改变,又可以表现肿瘤压迫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在垂体腺瘤的诊治过程中我们常常面临诸多的尴尬 :(1)面对垂体腺瘤“检出率”不断增高的趋势,是否所有垂体腺瘤都需要干预治疗?(2)非垂体腺瘤疾病(如垂体增生和垂体炎)的误诊误治 ;(3)侵袭性垂体腺瘤单一治疗方法的局限性 ;(4)医患双方如何理解和面对肿瘤的残存和复发 ;(5)如何让病人享有综合资源下的最优化干预措施等等。同时由于传统观念对我们思维的束缚,部分医务人员和患者往往存在一些误区,如:对于病变宁可信其有,不敢信其无 ;明确肿瘤诊断的情况下,总是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治疗;只要是外科治疗,就要将肿瘤彻底切除干净,而且将能否彻底切除肿瘤作为评价一位外科大夫水平的重要指标等等。这些观念极易导致“过度检查”和“过度治疗”,使术后并发症增多,病人整体健康水平差。

    如何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调整思维观念、权衡利弊得失,为患者制定一个正确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是每个神经外科医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应该明确疾病的主要治疗目的不仅仅是将肿瘤切除,而是如何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循证医学的和临床实践应该遵循的三个步骤是:准确详实的循证证据——对证据的科学评估和决策——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患者、医生和证据是循证医学的三要素。三个步骤和三大要素是保证最佳治疗效果的基础,为此,我们在诊治垂体腺瘤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三大原则。

    一、 保证最佳证据的原则。

    必须要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内分泌学等三方面的证据做出正确诊断,缺一不可。单纯影像学诊断有时并不可靠,一定要详细了解患者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判断这些症状体征是否与垂体病变相关。影像学检查发现的“垂体腺瘤”者应与其它鞍区病变仔细鉴别,必要时行磁共振垂体动态扫描或PET检查以帮助明确诊断。患者应该进行全垂体功能检查,并根据激素分泌水平将垂体腺瘤分型,必要时行激素刺激或抑制试验。值得注意的是,青春期和女性孕期垂体会出现生理性增生,而当内分泌腺的靶腺(甲状腺、肾上腺、性腺)功能低下时也会出现病理性垂体增生。生理性增生无需任何治疗,而病理性增生只需针对靶腺功能进行治疗,垂体的形态和功能会自然恢复。垂体腺瘤的诊断及分型是选择正确治疗方案的基础。唐金陵教授曾强调只有当重要的医疗卫生服务活动都是依据证据进行的,循证医学才能真正起到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的作用。

    专家意见也是证据。专家经验特别是专家将证据与经验结合而提出的观点是很有价值的,判断专家意见是否可靠,主要根据其观点是否有充分的证据基础,在缺乏研究证据时,多个专家达成的共识比个人的观点相对更加可靠。对于缺乏研究证据的少见病或复杂病,专家意见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应该辩证思维,不可强调和满足于经验,相信很多神经外科医生都有在自我经验面前失败的经历。

    二、综合评估、科学决策、规范化和个体化治疗相结合,给予最佳干预措施,防止“过度治疗”的原则。

    垂体腺瘤理想的治疗目标是 :(1)控制肿瘤生长 ;(2)消除或者减少肿块压迫效应并防止其复发 ;(3)将激素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4)缓解激素分泌水平过高引起的并发症表现,特别是心脑血管、肺和代谢方面的紊乱。影像学治愈是指手术后影像学检查未见肿瘤迹象;而内分泌学治愈是在影像学治愈的基础上,使术前过度分泌的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后者是理想的治愈标准。规范化治疗是垂体腺瘤患者康复的保证,手术、药物和放射治疗是垂体腺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在决定哪种方法更有利于获得激素水平的控制和缓解肿块压迫效应时,治疗小组应该为每一位病人权衡风险和利益,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注意相应治疗措施的禁忌征和可能的严重并发症。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疾病的严重程度、肿块对周围结构的压迫效应、肿瘤对激素分泌水平的影响及潜在的远期垂体功能损害等,对于年轻的生育期患者更要注意这些问题。对于偶然发现的垂体腺瘤尤其是无功能垂体微腺瘤患者,随诊观察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很多垂体微腺瘤患者终生不发病,其生活质量和寿命亦不受影响。由于垂体腺瘤细胞特殊的生物学特性,有些肿瘤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即不再继续生长,形成临床上所谓的“静止瘤”。对于这些患者,任何干预措施都涉嫌“过度治疗”,有百害而无一利。只有出现明确的与垂体腺瘤相关的症状或者是在随诊观察过程中肿瘤持续增大时,才需要进行手术或采取其他措施进行干预。对于一些绝经期的女性PRL腺瘤患者,也可以随诊观察,因为雌激素水平下降可以延缓肿瘤的生长。

    三、本着充分、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保障最佳干预措施实施的原则,应该建立统一的、规范化的垂体疾病诊治中心。

    基于垂体腺瘤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治疗方法和手段的不确定性,垂体腺瘤患者或怀疑患有垂体疾患者应该到一些设有垂体腺瘤诊治中心的大型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这里能够将神经外科医师、内分泌科医师、放射科医师、放疗科医师、麻醉科医师以及专科护士等各专业人员集中起来,组建一个互相协作、会诊制度完善的垂体疾病诊治中心。同时,这个医疗中心要能够完成各项内分泌激素水平的测定 ;应配备高分辨率CT、MR、手术显微镜、C型臂、完善的显微手术器械以及相应的放射治疗设备,患者到医疗中心就诊能确保其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最佳治疗。垂体手术专业技术性极强,2000年版的“肢端肥大症治疗指南”中明确指出:术者的外科技术是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决定性因素。对于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累计手术主要并发症(死亡、视力受损和脑膜炎)的发生率不超过2%;但如果外科医生经验不足,那么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会升高3-4倍,手术疗效也会大打折扣。为达到最理想的手术效果,垂体手术最好在拥有相应专家小组的治疗中心完成;垂体腺瘤诊治中心还应该建立垂体腺瘤病人资料库,确保对垂体腺瘤病人的追踪随访,普及垂体腺瘤知识,使病人及家属充分了解垂体腺瘤这种疾病,配合医生做出正确的选择,中心应在病人治疗的全过程给予适当的指导 ;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相关的新方法、新技术也应该率先在这些具有丰富经验的医疗中心完成,这样才能提高垂体腺瘤的诊断率,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改善整体的医疗和护理质量。

    总之,在垂体腺瘤的诊治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进行诊断和治疗。综合的治疗方案应该由一个专门的垂体腺瘤治疗小组共同做出。病人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应该建立在对各种治疗方法知情的基础上,既要让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各种治疗方法的潜在缺点,也要保障干预措施能够纠正复杂的代谢紊乱、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各医疗机构应该在规范化治疗的原则下工作。

 

参 考 文 献(略)

 

第8版  2007年1月5日  资讯·技术·服务

 

22、我院骨科成功救治多名印度籍外宾

医务界为“2006中印友好年”增添炫彩

 

    本报讯(记者 余可谊) 10月23日下午5点,特需医疗部响起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原来是来自印度苏司兰能源公司驻京办事处的紧急求救电话。苏司兰能源公司是全球排名第5的风力发电公司,目前在我国有多个风力发电合作项目。10月23日下午,该公司的一俩大巴在山东滨州发生车祸,10名印度籍负责培训的工程师及技术人员受伤,其中4名伤员伤势严重,急需进一步处理。

    在接到求救电话后,医务处、特需医疗部和骨科进行了紧急协调磋商,决定将上述伤员转送至骨科创伤中心进行救治。由于是在高速公路上发生的车祸中受伤,属于高能量损伤,4名伤员的受伤程度均比较严重。其中1例左侧股骨颈骨折,1例骨盆骨折,1例左侧胫腓骨远端粉碎骨折,均于受伤当天转运至我院;另外1例左侧胫腓骨近端开放骨折同时右小腿毁损伤,当地医院先行右小腿截肢术等处理,于受伤3天后转至我院。为了确保完成这个特殊的医疗任务,在邱贵兴主任的亲自指导下,骨科创伤中心成立了以张保中教授为首的医疗小组,认真分析病情,针对骨折的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措施。其中,股骨颈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的方法 ;胫腓骨远端骨折采用胫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和腓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的方法 ;胫腓骨近端开放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植骨的方法;骨盆骨折由于是单纯的耻骨支骨折,属于稳定型骨折,因此采取了保守治疗的方法。在骨科创伤中心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这几位印度专家都得到了迅速的康复。在出院之际,印度外宾们对协和医院骨科表示了衷心感谢,骨科创伤中心的良好医疗环境、医生的精湛医术、护士的精心护理以及医护人员良好的英语水平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苏司兰能源公司的高层领导也特意前来表示感谢、与医护人员合影留念,并称赞协和骨科的医护人员以实际行动为2006“中印友好年”作出了贡献。

    

23、蓬勃发展的骨科创伤中心

 

本报记者 余可谊

    骨科创伤中心正式成立于2003年9月,首席专家为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著名骨科专家邱贵兴教授。在邱贵兴主任的带领下,依托协和强大的综合优势,3年来骨科创伤中心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目前骨科创伤中心已形成合理的学术和人才梯队,张保中教授担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创伤学组委员,负责病房的日常工作。病房共有35张床位,4个医疗小组,由副教授或高年主治医担任组长。病区拥有舒适的住院环境,有单人间床位5张,其中1张为特需床位,其余均为双人间床位,并有专门的监护床位2张。骨科创伤中心还拥有全套国际先进水平的康复设备,有专人指导患者术后康复,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实际的康复训炼上都走在了国内前列。

    邱贵兴主任非常重视骨科创伤中心的工作。既往由于床位的原因,许多骨科创伤的病人不能及时收入院,影响了协和骨科创伤专业的发展。在东西两院合并之后,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邱贵兴主任决定将西院区的骨科病房建设成骨科创伤中心。在中心成立之初,科里就派两名年轻的主治医生去国内兄弟医院学习创伤,之后又派多名医生到美国、欧洲进修学习骨科创伤,使得骨科创伤中心建立在很高的起点上,接受了许多新的理念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MIPPO技术(微创经皮钢板技术)、LCP钢板(锁定加压钢板)、LISS钢板治疗关节假体周围骨折、人工桡骨头置换等手术。骨科创伤中心在刚成立时,病人来源不够稳定,科里一方面要求西院骨科创伤中心要加大宣传,争取自身吸引足够的病源,另一方面要求东院骨科急诊所有需要手术治疗的骨折病人都要转到西院骨科创伤中心,为了保障转运过程的病人安全和避免病人流失,还专门向医院申请救护车并派专人护送病人,为西院骨科创伤中心大量“输血”。

在制度的建设上,科里也要求西院骨科创伤中心向东院骨科看齐,坚持大查房制度、术前讨论及术后阅片制度、急诊交班制度和英语交班制度等。张保中教授介绍到,正是在邱贵兴主任的严格要求和精心呵护下,在骨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下,依托协和的综合优势,骨科创伤中心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目前,骨科创伤中心在高龄髋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骨盆骨折、骨外固定技术、多发伤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治疗特色,另外在一些疑难的骨髓炎、严重的软组织缺损修复、骨折再翻修的病例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学术界和广大患者中均获得了大家认可。骨科创伤中心还将在运动创伤以及足踝外科方面重点发展。我们相信骨科创伤中心的明天会更美好,为协和骨科增加更多的实力!

 

 

    许多人患了银屑病后,求医心切,又不知道银屑病的病因及病程发展等特点,再加上非专科医生的不规范诊治,使一部分银屑病患者四处奔波求医,劳民伤财,不但没有治好病,有的反而加重了。为了让患者正确认识银屑病,11月26日上午,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晋红中副主任医师在我院的健康大课堂上为患者详细讲述了患银屑病后该怎样就医,并解答了患者关心的问题。

 

24、给银屑病患者的建议--持久治疗 莫求速效

 

皮肤科  晋红中副教授

    发病原因不明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但它不是癣,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皮肤病。

    目前从疾病流行病学方面来讲,如下几种因素可以说是诱发银屑病的客观原因:

    (1)感染因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

    (2)环境因素:气候寒冷、居室潮湿等。

    (3)精神因素:包括精神紧张、抑郁、心理障碍,另外,焦虑和惊恐、突发事件也是发病的诱因。

    银屑病在自然人群中的发病率大约为0.1%~3%;不同种族、性别都有发生,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据估计银屑病患者在中国的总人数约为300万人。

    银屑病分四型:1.寻常型银屑病。2.脓疱型银屑病,又分为泛发型脓疱型银屑病和掌跖脓疱型银屑病。3.关节型银屑病:伴银屑病皮损,多侵犯远端指(趾)关节,初期红肿、疼痛,后期关节骨质破坏,关节损毁畸形。4.红皮病型银屑病:全身皮肤出现弥漫性潮红,表面出现大量鳞屑。病人常有畏寒发热、头痛及全身不适,白细胞升高。

    生物制剂疗效尚待观察

    银屑病的治疗原则是:简单有效、安全、经济,不要急于求成,追求短期治愈。

    轻型银屑病主要采取口服叶酸、若有感染加服抗生素;若瘙痒明显加用抗组胺药,也可口服中药等,再加上外用或光疗即可。

    生物制剂疗法:由于近年来愈来愈多的证据显示银屑病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免疫性皮肤病,故目前国外发展了多种生物制剂,例如针对原发刺激的生物制剂、针对T细胞增殖的生物制剂、阻断细胞因子的生物制剂等正在应用于银屑病治疗。这些生物制剂的特点是仅仅作用于免疫反应过程中的某个步骤,对全身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很轻。

    值得患者重视的是,这些生物制剂当前价格昂贵,长期应用后的副作用尚不明确,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有待进一步研发。

    不同的治疗可以明显影响银屑病的病程演变过程:初发病例使用抗癌药物以后重型银屑病增加而轻型减少,最后演变为严重银屑病是未使用抗癌药物的9倍。临床上对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应从患者的长期利益着眼,对初发的病例尽量争取转化为较轻型,重型的寻常型银屑病也有可能转化为轻型。比如一项对245名病人的研究发现,初发寻常型银屑病1/3可获长期临床痊愈;大多数病人病情较轻。

    并非"不治之症"

    由于病因不清,尚难根治。银屑病虽然顽固,但是在临床上是可以使皮疹治愈的。临床治愈后应积极采取巩固治疗和预防复发的措施,延长治愈时间、减少复发或延长复发时间。

    不宜过分夸大银屑病的危害。因为这既不符合事实,又增加了患者心理负担。晋红中大夫说,银屑病患者只要在正规医院诊断,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合理用药,及时治疗,处理恰当,并非"不治之症"。

    银屑病患者进入冬季要避免感冒引起的咽炎,注意不要滥用内服或外用药品。特别注意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持续治疗。记住四句话:认真分析广告;切勿随意用药;认清用药误区;三分治,七分养。

    患者应禁酒少吸烟

    银屑病患者的饮食问题,长期以来,众说不一。调查资料显示饮食与银屑病并无特殊关系。但是,维生素可以改善细胞的新陈代谢,银屑病患者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类的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对疾病的恢复有利。在中医界有学者认为血热是寻常型银屑病的主要发病原因。食用含辛辣类蔬菜及鱼虾肉类食物后,会助长血热而加重病情。

银屑病患者不吸烟为好,同时应禁酒。送给银屑病患者的十二字箴言:稳定心情、善待疾病、长期慢治。

 

第9版  2007年1月5日        资讯·技术·新知

25、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隆重举行纪念林巧稚诞辰105周年

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青年医师论文报告会

 

    本报讯(记者 樊庆泊)2006年12月27日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隆重举行纪念林巧稚诞辰105周年,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学术合作交流会。鲁重美书记、李学旺副院长、杨玉雯副书记等院领导到会祝贺。

    学术交流会由沈铿教授、向阳教授主持,妇产科主任郎景和教授作了“纪念林大夫,学习林大夫,承袭林大夫精神”的报告,郎景和主任指出,一年一度,我们又迎来了林巧稚大夫的105周年诞辰日。我们一直把这个日子当作一个重要的纪念日,一个神圣的节日。纪念林大夫,学习林大夫,承袭林大夫精神始终是我们妇产科的传统和责任。今年仍然有年轻医生作学术论文报告,他们都没有见过林大夫,但他们是以林大夫的继承者的名义站在林大夫的塑像前向她禀报的,是一种宣言,一种承诺。

    上海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由丰有吉院长带队,10位妇产科医师到会祝贺。他们参与了协和妇产科病房查房,病例讨论,参观了协和医院院区,宾主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进一步增进了友谊。

    在这次会议上,还举行了纪念林巧稚诞辰105周年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青年医师论文报告会,27位住院医师和1位护士报告了论文,其中3位住院医师来自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共有16 位医师和护师获奖,妇产科主任郎景和教授宣布了获奖名单。戴毅医师报告的论文“子宫内膜异位症巧囊与盆腔病灶以及疼痛症状关系的研究”及任常医师报告论文“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膨出的研究”分获一等奖,其中任常医师的流利的英文论文报告获得大家一致喝采;孙  医师、王巍医师、曹杨医师及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姚晓英医师报告论文分别获二等奖 ;俞梅医师、赵峻医师、罗敏医师、单莹医师、廖康护师及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胡蓉医师、丁景新医师报告论文分别获三等奖。上海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院长丰有吉教授,归绥琪教授,张绍芬教授等五位教授以及我科连利娟教授,孙念怙教授等十余位资深教授组成的专家评审团作了精彩的点评。鲁重美书记、李学旺常务副院长、丰有吉院长高度赞赏了各位参赛住院医师和护士的聪明才智和学习态度。会上还将新出版的第四版《林巧稚妇科肿瘤学》展示出来,这是对林大夫的又一最好纪念。

纪念林巧稚诞辰105周年,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学术合作交流会开得庄重热烈、学术气氛浓郁,参赛医护人员发挥出较高学术和业务水平,是一次继承传统、发扬风格、新人辈出、推陈出新的学术盛会。

26、急诊科近年来教学成绩斐然

 

急诊科  朱华栋  副教授

    急诊医学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新兴学科,自出现之日起,就在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重大灾难事件的救护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自北京协和医院在国内成立第一个急诊科开始,至今不过20几年的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尚处于初级阶段。但经过几任科主任邵孝教授、周玉淑教授、马遂教授和于学忠教授的不懈努力,急诊科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具备相当规模。随着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急诊科的教学工作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下面是急诊科的教学大事记:

    1998年开始,急诊科以每周二作为固定的学术讲座时间,并坚持至今。主要讲课内容为急诊的诊疗规范和学科进展,对于提高急诊学术水平起到了很大作用。1999年开始承担协和医大成教学院的急诊医学教学任务,并负责全国的急救护理学的考试命题工作。1999年—2001年急诊科作为主要培训单位参与筹划并接收了北京市全科医生的培训,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得到北京市卫生局的表扬。2002年开始承担协和医大8年制本科生的急诊医学教学,拓宽了医大学生的视野,反响良好。2004年起承担北京市急诊住院医师培训,2005年成为北京市首批急诊住院医师培训基地,也是协和医院第一个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目前共接收了7名住院医师参加培训。2005年,急诊科建立了“急诊医学示教室”,面向全院普及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得到全院赞誉。

    今年,我们在教学方面开展了更多的工作。首先,协助医院圆满完成了协和医大本科生的教学评估工作。2006年5月22日至7月4日首次接收了协和医大八年制本科生的急诊临床见习。急诊科非常重视这次见习,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师要求以及具体见习安排,以带教、集中讲授、模拟训练、病例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见习结束后,急诊科发放了见习意见反馈表,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在急诊见习非常必要,收获很大,通过见习确实加深了对急诊医学的认识。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2006年6月30日急诊科召开了第一届教学工作会议,本次会议邀请了协和医院教育处的倪超处长、北京市卫生局科教处的高坚处长和协和医院护理部主管教学的张晓静护士长,急诊科参加会议成员为科室主任、护士长、主治医师、主管护师和其他参与教学工作的成员及各个教学层面的代表。这次教学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的重要性,与会的医生、护士明确了教学工作的职责与内容。通过讨论,成立了以于学忠主任为组长的“急诊教学工作小组”,执行组长由王仲、孙红担任,朱华栋任执行秘书,组员有王厚力、郭树彬、徐腾达、杜铁宽、刘继海、胡英莉等。同时制定出教学计划,提出实行带教制,分层教学、模拟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并在年内予以实施。尤其分层教学这一创新的教学举措得到住院医师和进修医师的一致好评。因为在急诊科轮转学习的医生层次不同,对于不同年资的住院医师和进修医师进行同一内容的急诊培训,很难保证效果,为了达到个性化的培训效果,我们将住院医师和进修医生进行分层,每层有不同的教学标准和内容,带教老师多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教学培训,以期做到因材施教。

    在国际交流方面:今年先后有美国、香港、台湾的急诊医学教授来我科进行学术交流。尤其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分两次在我科进行了灾难医学、创伤生命支持的培训,使大家受益匪浅。另外还分别有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的国际医学生来我院急诊科进行交流学习,时间1-2个月不等,我科为他们指派了专门的带教老师进行带教,使他们对中国急诊医学有了充分的认识。为了解国际急诊医学教育现状,急诊科还专门安排他们进行相关讲座,从中也学到了很多知识。这些国际学生均表示在协和医院急诊科收获巨大。

    在护士教学方面,急诊护士长安排每周一下午组织急诊科护理讲课与培训,使全员达到标准CPR操作。护理培训要求急诊护士掌握急诊分诊流程,护理操作规范,熟悉医疗仪器使用等,并且能正确完成危重病、特殊病人的护理工作。急诊护理教学中还加入了护理行为的培训,做到人性化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助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急诊科护士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近期,于学忠主任和主管教学的王仲副主任又为大家绘制了美好的教学蓝图:争取建立卫生部急诊医学培训基地,建立协和医科大学急诊医学中心、成立急诊医学系,和协和医大联合建设模拟教学示教室等,使大家对急诊的未来充满信心。

    2006年12月12日下午,由王仲副主任主持召开了急诊科教学工作小组年度总结会议,回顾了一年来的教学工作,大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提出了很多不足,并制定了整改措施,比如在时间安排上如何处理教学和临床工作的冲突,如何使讲课内容更突出急诊特色,如何对各层面的教学进行更系统化的管理等,同时明确了教学小组明年的工作重点和具体分工,力争使急诊科的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27、郭赛珊教授荣获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

 

    为了贯彻落实吴仪副总理倡导的“名医、名院、名科”三名战略,更好地做好中医药学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工作,“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颁奖仪式12月20日上午在广东省中医院隆重举行。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张文康、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卫生部原副部长朱庆生等出席颁奖仪式。中华中医药学会向邓铁涛、陈可冀、石学敏等135位全国名老中医颁发“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嘉奖他们在中医药传承工作中做出的突出贡献。我院中医科郭赛珊教授获此殊荣受到表彰。               (中医科  吴群励)

 

 

第10版  2007年1月5日  教育专版

 

28、点评专家——

常务副院长李学旺教授

 

    《富列斯内报告之后一个世纪的美国医学教育》总结了医学教育改革一百年来发生的种种变化,指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并介绍了一种新的医学教育模式。读了这篇文章后有一种清新的感觉,结合我校和我院的医学教育现状,有许多发人深省的思索。

    北京协和医学院是西方医学教育在我国的成功复制,在过去近九十年的历史中,协和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医学精英。西方的医学教育在改革,国内其他医学院校在改革,协和必须考虑我们怎么改?协和强调的是精英教育,精英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教学意识、我们的教学组织、我们的教学设施、我们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我们在教学上的责任感能否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现代协和的医学精英教育的需要,这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的问题。

    自从有了医学教育以来,医学教育的改革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学校都认识到了医学教育改革要做到更好地传播知识、传授技能、灌输职业精神,并把这三者和谐统一。2006年我校已经通过了教育部的评估,通过评估我们更认识到了我们的不足,同样这种严格的评估加强了我们教学改革的决心、加快了教学改革的进程。学校已恢复了校务委员会、校长办公会、专家组、督导组等教学管理的组织,基础和临床学院也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的措施,我院正在尝试着对临床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一步深化改革。我们深知任何改革都是具有挑战性的。都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

文章中提到的一些问题,我们存在不存在?比如重视科研,轻视教学的问题;教师们是否存在由于经济上的压力而影响了教学时间的问题等等。协和医院在21世纪的医学教育改革中承担什么角色?哪些方面是我们的优势,我们如何发扬协和的优良传统,又如何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本文会带给您一种清新的感觉和发人深省的思索。

 

29、富列斯内报告之后一个世纪的美国医学教育

 

    医学教育前进的步伐似乎永不停歇。从20世纪初到现在,医学教育的模式过分重视科学知识,而忽视了生物学机理、临床推理、操作技能,以及个性、同情心、人格的培养。很多基金会、教育和专业医学团体已出版了20多份报告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批判。而这种现状是如何形成的呢?对于这种现状,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包括本文在内,《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将发表一系列关于医学教育的文章。我们将总结过去一个世纪内医学教育发生的种种改变,并描述当前面临的挑战。若要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专业教育的话,它们是:传播知识,传授技能,灌输职业精神。

    亚伯拉罕.富列斯内(Abraham Flexner)和美国医学教育

    近100年前,卡内基基金会中一位从事教育研究的学者,亚伯拉罕·富列斯内,访问了当时美国和加拿大的全部155所医学院校,并对北美的医学教育进行了一个整体的评估。他于1910年发表了一份报告,其主要目的是改变大众对于美国医学教育的认识。他强调了科学作为临床实践的基础的重要性,由于他的调查很全面,所以这份报告吸引了很多美国民众,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虽然在那个时候医学教育的改革已经开始,但富列斯内的报告仍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在报告中批评了一些质量不高、并以盈利为目的的学校和教员。此外,他还通过与德国那些以大学为依托的医学教育体系的对比,批评了一些课程和设备不足、或者教学方法不够科学的学校。

    富列斯内的核心思想是:严谨的分析问题以及对于自然科学进行整体思考的的能力,应该放在医师培训的首位。19世纪80年代,这个思想在在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占据了主导地位;并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教育模式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而这些学校的教育模式,也被富列斯内认为是理想的模式。除了以医学教育为目的建立科学基金之外,富列斯内还设想在教学医院进行临床教学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有思想的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在问题的驱使下进行学术研究,同时也通过言传身教影响他们的学生。在富列斯内看来,研究本身是没有止境的,因为它能够促进医疗服务和医学教育。确实,就如同他的座右铭一样,“思考得多,发表得少”。

    20世纪医学的转型

    自富列斯内报告之后,学术界的氛围就发生了改变。在一些学术性的医院,做研究的重要性迅速超过了教学。并且,在美国的大学和医学院校,开始流行一种“要么发表文章,要么被淘汰”的思潮。发表文章数成为判定大学教员成就的衡量尺度 ;而教学、照顾病人、解决更为宏观的公共卫生问题则被视为是次要的事情。可以说,今天美国医学院重科研轻教学,重技术轻人文的传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相对于教学和临床来说,研究的重要性不仅发生了改变,其本身的内容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对我们的现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20世纪的前50年,美国医学教学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医、教、研的统一。医、教、研,三方面能够相互扶持,因为很多研究都是建立在对病人的检查之上的。优秀的临床研究者也是常常同时优秀的临床医生和临床教师。然而,1960年之后,由于临床研究开始越来越倾向于分子水平,大多数尖端的的研究项目不再需要病人的直接参与,仅需要整天在实验室埋头研究,这使得临床教师要成为一线的研究员越来越困难,而研究员也越来越少把自己的临床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

    最近20年医疗大环境的变化使得美国的医学教育遇到了另一种困境,与富列斯内当年的设想背道而驰。临床教师面临着增加临床生产力的巨大压力,或者说是通过治疗病人来增加收入的压力。如此一来,他们能够用于教学的时间就减少了,这也使他们非常沮丧。同时,残酷的商业竞争已经渗入到很多学术性医学中心。学生们从学校领导那里听到的不是如何预防和减轻病人的痛苦,而更多的却是“产量”、“夺取市场份额”、“服务量”以及“财务底线”等。这种商业的氛围会威胁医学生们对于医学事业的使命感。

    这样,我们就了解了现代医学教育的困境 :教医学生和住院医生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埋头于实验室的研究员,他们看病人或提高医术的时间很有限(或者说他们把行医视为是事业中的次要部分),另一种是忙于临床工作而对现代生命科学了解甚少的医生(因为他们看不到教学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回报)。不论是哪种人,他们都不再是富列斯内所倡导的临床研究型医生。

    医学教学是一项专业教育

    各种形式的专业教育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将学生塑造成为能够有效并负责地在实践中为他人服务的人才。所以,专业训练必须包括丰富的理论和大量的知识。然而,在学生们学习之后,应该检验他们会做什么,而不是他们知道了什么。医学教学的目的是传播知识、传授技能、灌输职业精神,并把这三点和谐地统一起来。在学徒体系盛行的19世纪中期,医学生们在照顾病人的过程中,通过他们的老师,学会了这些知识、技能和职业精神。但在当代的医学教育中,这些知识、技能和职业精神应该怎样体现呢?

    正如富列斯内所预想的那样,由于医学教育被大学的气氛所同化,学生们接受医学基础知识的方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富列斯内的理论中,一些思想自由、价值中立的学科所阐释的科学知识,是医学知识和论证的基础,而对于造就一个优秀的临床医生来说,这样的学校尚不能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和道德要求。富列斯内当初也并不认为,这些科学知识应该是临床决策的唯一基础,或者说主导因素。在他的报告发表之后的15年内,富列斯内逐渐认识到,医学课程中科学的比重远远超出了社会和人文。于是,在1925年,他特意写了一篇名为“美国的科学性医学——年轻、有活力、有自信,但缺乏文化和哲学底蕴”的文章。今天如果他看到现状仍然如此的话,无疑会十分失望的。

    尽职尽责地照顾病人使学习得到有力促进,而主动地学习需要的临床技能,无论是临床知识还是操作,都只能在老师的监督下,在对病患的照顾过程中才能获得。就像富列斯内所说,医学的新手需要在有经验的教师的监督下,获得实践技能的机会,直到他们的熟练度达到一定的程度。对于医疗质量、病人安全、病案管理的重视,对于医疗本身来说是一大促进,但同时又存在将医学生降到了被动观察者地位的危险。如果每一个病人都要求得到尽可能最好的照顾,在教学医院,就面临着这样的矛盾:是应该给予那些新手合适的机会来学习,还是应该满足病人的需要。由于缺乏明确的操作标准和评估方法,学生不能及时地被予以独立处理病人的权力,教学医院的教学任务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

    医学教育的道德要求需要医学生和住院医生拥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其核心就是要心甘情愿地把病人的需要放在首位。上一代人简单地把工作时间作为敬业的衡量尺度,而现在,出于对学生的健康及其病人安全的考虑,需要把敬业的衡量标准做一个重新规定。职业精神,不能仅仅依赖伦理课和医患交流课,而应该是在医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通过角色扮演、管理预期、讲故事、打比方与医护互动等方式逐渐形成的。然而,学生们现在越来越难关注职业精神,由于他们看到了低保人群获得医疗服务的艰难,看到了昂贵的医疗技术在不同条件的地区使用的差别,看到了他们的老师(同时也是医生)和医药公司存在的复杂关系,他们得出结论:应该关注自己。

    在富列斯内报告之后,不仅仅在医学教育中过分重视基础知识,而且医疗服务也变得更加复杂,大众的期望值变得更高。但是,要想同时在学生和住院医阶段将医学教育与作为一名熟练的医生所需的技术、知识和态度相融合,是非常困难的。很多学生和住院医虽然对跨专业的合作,对公共卫生、卫生政策,以及健康服务组织都很有兴趣,但这些话题在医学院校以及住院医的课程中都很少涉及。纷繁芜杂的真实世界中的问题很难教授,但是医生需要明白这些事情对他们的病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如何与这些问题相处,最终能将其改变,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为21世纪培养医生

    医学教育应该怎样在传授知识、技能和职业精神之中寻找更佳的平衡点,怎样为21世纪培养出色的医生呢?正如这一系列文章能阐述的那样,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法非常明确,但培养住院医的医学院校和机构需要足够的意愿来贯彻。另外一些问题更加复杂,而且解决的方法也更加不确定。

至于医学知识,我们所了解的人们学习的方法和当前医学教育方式之间的差距将逐步被纠正。认知心理学证明,理解并记忆知识和概念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将来可能运用这些知识的环境下去学习、运用并评估。关于临床专业知识的几十项研究都说明,当医生在评估症状或体征,选择和解释诊断检查,综合信息进行临床分析和制定治疗计划时,他们的想法可以与他们的学生、老师分享。

    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临床技能的方式。虽然在过去的临床技能传授中,有这样一句很有特色的格言“看一个病人,做一次操作,教一个学生”。但现在已很明确地发现,要想在技能方面有长进,各个阶段的学生都必须有机会将自己的操作和标准操作进行比较,并且通过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度。既肯定练习的重要性,又担心新手由于不够熟练而不可能达到高水准的操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一种方法来练习技术,同时又不会将病人置于不必要的危险之中。使用更多的仿真病人和有效的真实病人,可以在一个安全的练习环境中,给各种水准的医生提供更新技能和学习知识的机会。这也很好地说明了专业性教育的一个特性:受训者还未在技能与判断上达到相当的熟练,就不允许晋升到下一个级别。

    大力倡导职业精神,作为专业性教育的基石,以及有效的角色扮演和在医疗活动中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都能帮助我们更全面更完整地理解专业性教育。社会学家注意到,社会化和潜移默化的熏陶对于培养职业态度和行为都非常重要。

    人们很早就发现,评估能够促进学习。如果我们想知道医学生或住院医是不是一个熟练的医生,一个敏感的、富于同情心的医疗者,一个知识丰富的技术人员,那么,我们就需要一套严格的评估方法。这种方法不能仅仅评价学生获得了多少知识,而要综合考察医学生的操作技能、评判能力,以及对病人的服务。为了在职业精神、掌握知识、分析问题能力以及技能方面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医学教育者已经越来越多地运用自我评估、群体内互相评估、论文质量、病历书写、标准化病人考试、口试、场景模拟等方法。严格的评估有助于激励学习,塑造职业精神,强化进行评估竞争,并可以打消公众的疑虑。

    很多我们认为有效的干预还没能从研究阶段进入日常的临床工作。人们也越来越多地重视起循证医学、整体治疗、质量提高。这些领域的进展需要医生有能力将科学的发现与临床试验有机结合,以实现医学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能够将这些方法联系起来的新的范例正在逐渐形成,它们将很有可能改变人们学习的方式和氛围。

寻找改变的决心

    很明显我们需要从根本上重新设计医学训练的内容。对某些问题,解决方案是明确的。比如,对于医疗服务的提供,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其社会、经济和政治方面的问题。然而,课程的改革从来不会是简单或轻松的,困难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面临的挑战并不是如何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而是如何用一种合适的方式将它融入课程,并且与传统的生物科学课程相比能够体现出它的重要性,然后就是找到或培养合适的教员来教这门改进后的课程。

    改革临床教学就显得更具有挑战性。然而,政府和许多民间组织都在尝试某些改革。一些学校正在开展医学生实习的改革,其核心是不再单纯拘泥于轮转住院科室,而是注重学科间的联系,让学生同时轮转病房和门诊,学习住院和门诊病人的处理。有人正在尝试重建目前长时间的导师制度或者学徒体系,以保证足够的观察、监督和对学生的辅导。有人倡导内、外科住院医生教育的改革,包括缩短核心科室轮转的时间,提早进行专业培训等。但是谁来做培训?及早地发现、培养和支持那些医学教育的中坚力量,包括上面所说的杰出的临床医生/教师,实验室/科学家,以及医生/科学家,才能撑起医学教育的未来,不断创新,为医学生提供全面的监督、评估和辅导。

    最后一个问题是医学教育的经费。优质的教学,无论是在教室、诊所还是医院进行,都需要时间。无论是教学、操作技能指导、多层面的评估,还是对职业发展的支持,所有这些创新都需要老师有时间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培训和评估,还要留给他们时间自省并推进自身的事业。虽然教育很昂贵,但很多医学院校已经有了充足的支持教育的资金。当然,前提是他们将这笔钱用于上述目的。

    100年前,富列斯内关于医学教育的评论将北美正在进化中的医学教育转变为一场革命。富列斯内的报告之后,医学及其基础的科学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而现在,我们教学的方法又一次不再能满足医学发展的需要了。僵化的课程结构,过分地注重知识基础(实际上只是小细节),教员分心和过分受束缚,陈旧的评估方法,受规章限制的束缚,所有这些都会对技术、知识的掌握产生负面的影响。熟练的操作技能,职业精神的内化,将共同塑造一个知识面广泛、有求知欲、有同情心、有造诣的、并且品行端正的医生。

    对于医学教育改革,没有人比有亚伯拉罕·富列斯内更摇旗呐喊的了。他认识到,医学教育必须跟随科技、社会、经济形式不断地更新,以适应新的时代。而这种改变的灵活性、自由度及其必要性,实际上是富列斯内的核心思想中的一部分。他绝对会毫不犹豫地支持我们今天的医学教育改革。甚至,我们怀疑,他会觉得这个改变来得太晚。

 

第11版  2007年1月5日教育专版

 

30、我院召开教育委员会会议

 

    本报讯 12月5日,教育处组织召开了我院教育委员会会议,16名教育委员会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通过课程改革小组人员名单,讨论了关于招收实习医生工作的调研报告及2007年招生计划及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工作阶段报告及下一步工作计划。魏珉教授主持了会议。教育处副处长潘慧、处长助理杨萍分别对三个议题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委员们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会上,委员们原则通过了课程改革小组人员的名单。为更有利于完成课程改革的使命,委员们提出个别人员的调整。调整后的人选科室覆盖面更广泛,具体人选由科主任推荐。

会上,委员们就每年从外校招收实习生的情况,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我院多年来从外校招收实习生,主要目的,一是解决近亲繁殖问题,二是解决我院住院医生缺乏问题。但近年来,医大的招生规模已经扩大,每年招收学生近百人。目前我院有医大八年制、七转八、新招收的研究生,加上新招收的七年制学生,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培养计划也不一样。我院的实习生越来越多,病房里实习大夫堆砌。因此,如何培养精英?如何保留优秀学生?医院现在能够容纳多少学生?招收后能否充分进行培养?值得思考。我院今年通过了住院医培训基地的评审,过去我院住院医培养是很完善的,现在生源不完全是我们自己的,要保持协和的水平,必须提高门槛,严加挑选。三生计划很重要,实习生与住院医是两条线,但应该统筹规划,不同层次的人,医院各能留多少?疏散到外院有多少?应该由人事部门与多科室协调解决。

 

31、认识协和,融入协和

李学旺常务副院长在2006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摘要

 

    协和是我国现代医学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西方医学传入我国并在我国成功复制、成长的典范。今年是协和建院85周年,大家都在讲协和精神,什么是协和精神?八个字:“严谨、求精、勤奋、奉献”。我理解的协和精神是一种超前的精神,协和人今天做的工作不但是解决眼前的问题,而且看到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为之积蓄力量;协和精神也是一种执着的科学的精神,是一种为了医学科学的发展而孜孜不倦的永远追求的精神。协和精神要求我们对待每一件事都要严谨求精,在任何时候都要勤奋奉献。

    首先我想讲素质问题。

    协和进行的是精英教育,协和的教育理念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协和培养的不是“医匠”,也不是只能做某些实验的基础科学工作者,协和要培养的是具有发展潜能的高级医学人才。

    临床的工作是非常繁重的。每个人都要有白求恩同志那种一切为患者服务的精神,要具备为患者解决问题的高超技术,要有远见卓识,要成为站在科学前沿的全面人才。要成为一个好大夫,首先要虚心,其次是要负责任,第三是刻苦,第四要有科学、严谨的作风。希望大家养成良好的医德和科学的作风,实习过程中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刻苦努力,勤奋好学。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最基础的东西往往最容易被忽略,但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要保持“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和严密的方法”,要重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每一个同学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取。

    其次是重视临床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现代内科学鼻祖William Osier曾经说过,“医学的全部艺术在于观察”,医生治病重在观察。张孝骞教授指出:“要着重教好、学好临床工作方法,而不是在于多学几种具体疾病。要做到举一反三”。重要的是要学习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协和有丰富的临床资源,有许多东西你们可能从来没有见过,希望大家珍惜在协和的学习机会。充分利用协和的教授资源、图书馆和协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努力学习,勤勤恳恳工作。

    张孝骞教授曾经在《基础、临床、社会实践》上说过,临床医学的最大特点是一刻不能离开实践,不能离开病人,要深入到病人中去,而不是单纯地把功夫用在书本上。教授的查房记录、意见常常是书本上没有的,大家要用心学习、总结。要利用各种机会,与别人交流,要和同一个宿舍、同一个年级的人主动交流。

    我们提倡任何一个医生都要有自己的主见,没有主见的大夫不是好大夫。任何一个医生都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思考汇总成对疾病的认识,拟定出处理办法,再和上级医师讨论,征得同意后再执行。我们既反对住院大夫什么责任都不负,上级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也反对住院大夫尤其是实习大夫自己做主,没有经过上级的同意去做超乎你能力、越乎你职权的的事情。

    要学会自学,老师只是起到一个示范作用。你要学会发现问题,学会问问题。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着的人,而且是需要帮助的人,你犯的错误可能造成终身大错,因此我们对待病人要非常认真、仔细。出现了问题,要勇于负责任,不要找借口,记住西点军校的校训“No Accuse”。

    最后是关于科研工作。

    大家最后要进行半年的科研训练,科研工作是一项创新、求索的崇高事业,任何一个人的科研成果都是在总结前人的无数次成功和无数次失败的基础上得来的。我们医院已经具备科学创新的条件,要求从事科研工作时要有科学的远见,要在自己的领域中,不求广,但求深。研究生做的是探索性的工作,其结果既可能是阴性的,也可能是阳性的。要以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实验结果,诚实、严谨,坚决杜绝作假。只要发现任何作假的事情,发现这一天就是你离开协和医院的一天。

    总之,我希望大家尽快融入协和这个大环境,养成很好的道德修养,总结出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

 

第12版  2007年1月5日  资讯·服务

 

32、2006年我院科技报道又传喜讯

一则新闻入选“2006年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

一则新闻入选“2006年国内十大医学新闻”

 

    本报讯(记者 段文利)  12月28日,"西京杯"2006年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评选结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揭晓。“由北京协和医院领衔的中国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研究优选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药物治疗方案”被评为本年度十大医药科技新闻之一。

    这条新闻是与“我国进一步加强对艾滋病防治和科学研究、国务院公布《艾滋病防治条例》、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中国首个艾滋病疫苗Ⅰ期临床观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有原始创新性艾滋病疫苗获准启动临床观察、国家中医药免费治疗艾滋病项目扩大至14个省区市”等内容在一起位列本次入选新闻的第二条。

    本条新闻是在12月1日科技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对外发布的。

 

    又讯(记者段文利)中国医学论坛报2006年国际、国内十大医学新闻揭晓。我院“国产抗艾滋病药物治疗首选方案确定”入选。

    2007年1月4日出版的中国医学论坛报刊登了这则消息,具体内容为:8月18日,科技部、国家食品药品临床管理局联合在北京宣布,我国自主研制的艾滋病疫苗已经顺利完成Ⅰ期临床试验,全部49名受试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12月1日,北京协和医院领衔的中国艾滋病病人的抗病毒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国产抗艾滋病药物安全有效,并确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药物治疗方案。

2006年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  

  一、在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肝脏外科专家吴孟超教授荣膺国家最高科技奖,成为自2000年该奖项设立以来中国医药卫生界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二、我国进一步加强对艾滋病防治和科学研究、国务院公布《艾滋病防治条例》、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中国首个艾滋病疫苗Ⅰ期临床观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有原始创新性艾滋病疫苗获准启动临床观察、北京协和医院领衔的中国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研究优选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药物治疗方案、国家中医药免费治疗艾滋病项目扩大至14个省区市。

  三、国家"十一五"期间加大对医药卫生科技投入。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先后启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863"计划中人口与健康相关重大项目,并积极筹划实施"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两个重大科技专项。

  四、我国建立大规模人胎肝基因表达谱。军事医学科学院贺福初院士等成功建立迄今国际上规模最大的人胎肝基因表达谱,首次在分子水平阐释了人胎肝的"行为"特征,为揭示人胎肝治疗重症肝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的奥秘奠定基础。该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五、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完成我国首例、全球第二例"换脸术",即"颜面部复合组织异体移植术"。手术在切口层面、手术流程设计、脸部皮瓣的耐缺血时间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并在免疫抑制治疗方面取得了成果。

  六、我国城乡居民十大死因公布。卫生部对全国30个市和78个县(县级市)进行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城市居民死亡原因构成中居前十位者分别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及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疾病。农村居民前十位死因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及中毒、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肺结核、精神障碍。

  七、科学技术在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检测和处理中发挥支撑作用。在"福寿螺"、"红心鸭蛋"、"多宝鱼"、"欣弗"、"齐二药"等事件的发现和处理中,科技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八、青藏铁路全线正式运营,我国高原医学研究团队为保障青藏铁路建设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作出突出贡献,实现了在严酷自然条件下鼠疫人间"零传播"和高原病"零死亡"。高原医学成果对青藏铁路开通后广大乘客的健康安全出行意义重大。

  九、军事医学科学院王玉民等研制出我国首个移动生物安全三级(P3)实验室,获得近10项发明与实用专利,使我国成为继美、法、德之后,极少数能够独立设计和研制该装备的国家。

  十、我国新药创制取得新突破。第二军医大学郑秀龙课题组研制出国家一类新型肿瘤放化疗增敏药物,此项研究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广州中医药大学李国桥教授"抗药性恶性疟防治药青蒿素复方的研发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3、患友反馈

患友平海星家属给骨科的感谢信

 

协和医院骨科的负责同志:

    您们好:

    我儿子平海星从小患重型甲型血友病,全身各大关节经常出血,导致各大关节畸形。2003年10月,由于外伤,导致右侧膝关节骨折,因医疗条件有限无法手术、畸形愈合,双侧跟腱萎缩,双足下垂,不能行走。2006年2月,孩子在网上“血友病之家”获知贵院有一批国际援助赠药后,在网上与贵院血液科朱铁楠老师取得了联系,并获得一个手术名额。经多方查询,获知贵院翁习生教授在血友病骨关节手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全家决定慕名前往。

    2月13日,我们母子乘坐的飞机由于晚点,下午五点多钟快下班的时候我们才到达医院骨关节治疗中心。经翁习生教授仔细检查诊断,在床位非常紧张的情况下,立即安排了住院。经过2周的各种仔细检查和反复论证,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由翁教授及宋海峰、朱勇医生给孩子做了右侧四关节融合术及双侧跟腱延长术,术后双侧小腿石膏固定,并给予第Ⅷ因子替代治疗、抗生素及输液治疗后,情况良好。看着孩子被矫正的双足,虽然效果还不是很明显,但我们也感到了一丝欣慰。

    最让人感动的是,在住院期间,翁教授每天早晨很早就带领治疗小组全体医生来到病房,仔细询问孩子病情,并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和耐心解释,使孩子对战胜疾病充满了信心,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看到他们每天都很匆忙的身影,看到他们对病人的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看到他们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医风,我们由衷感到肃然起敬,整个治疗过程中,朱勇医生等都给予了孩子很多的关爱。不但在治疗上,还是精神上都倾注了很多心血,让我们都很感动。

    我谨代表我们全家,再次向翁教授及贵科全体医护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恭敬地对您们说:“老师们,您们辛苦了!请您们一定保重身体”。

    祝您们: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重庆南川市人民医院

患者平海星的母亲及全家敬上

 

34、2006年国内十大医学新闻

    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延缓肾功能恶化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凡凡教授等,通过3年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证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对血清肌酐水平在3.0~5.0mg/dl的第Ⅳ期非糖尿病晚期慢性肾病患者具有明显肾脏保护作用。(N Engl J Med 2006,354:131)

    2.吴孟超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颁发了2005年度国家科技奖。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肝脏外科专家吴孟超教授荣膺国家最高科技奖,成为该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中国医药卫生界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3. 国务院公布《艾滋病防治条例》

    2月12日,国务院公布《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将在全国范围开展对吸毒人群的药物维持治疗工作,医疗单位不得因就诊者是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而推诿或者拒绝对其其他疾病进行治疗,未经本人同意任何单位不得公开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信息。

    4. 卫生部规范人体器官移植临床应用

    3月16日,卫生部发布了《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对开展人体器官移植技术医疗机构及相关人员的资质,以及该技术应用和监督管理要点做了详细规定。11月13日,卫生部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委员会发表声明,号召全国医疗机构在现行规定框架中,遵守医学准则和伦理原则,恪守职业道德,尊重生命,按照法律规程实施手术,坚决抵制各种形式的人体器官买卖活动。

    5. 我国学者完成一男性患者"换脸术"

    4月14日,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郭树忠等为1例严重毁容的30岁男性患者完成了"颜面部复合组织异体移植术",从组织器官捐献者面部切取相应部位、大小与深度的组织,包括皮肤、皮下组织、表情肌、颊部黏膜以及上唇和鼻全层组织,移植到受者面部受区,吻合面动脉、颈外静脉、眶下神经和面神经的颊支。

    6. 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十大死因公布

    卫生部对全国30个市和78个县(县级市)进行的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原因构成中居前10位者分别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及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疾病。农村居民前十位死因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及中毒、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肺结核、精神障碍。

    7. 中国人陈冯富珍担任WHO总干事

    11月9日,世界卫生大会特别会议选举中国推荐的候选人陈冯富珍女士为WHO新任总干事。她成为在联合国专门机构中担任最高职位的中国人,任期从2007年1月4日至2012年6月30日。

    8. 我国首个艾滋病疫苗完成Ⅰ期临床试验,国产抗艾滋病药物治疗首选方案确定

    8月18日,科技部、国家食品药品临床管理局联合在北京宣布,我国自主研制的艾滋病疫苗已经顺利完成Ⅰ期临床试验,全部49名受试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12月1日,北京协和医院领衔的中国艾滋病病人的抗病毒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国产抗艾滋病药物安全有效,并确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药物治疗方案。

    9. 北京人食用福寿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事件

    北京友谊医院热带病研究所确诊, 食用福寿螺致病的患者感染了藏匿在螺中的食源性寄生虫--广州管圆线虫。据北京市卫生局9月公布的数据,共有160例患者发病。

    10. 首部《中国心血管病报告》发布

    12月1日,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发布了我国首部心血管病报告--《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5》,指出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病者达250万至300万,心血管病的医疗费用超过1300亿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