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协和医报
2006年第22期《院报》内容
时间:2006.12.11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koujie

第22期总第71期 2006年12月8日

第1版  2006年12月8日  协和要闻

1、我院举办十六届六中全会辅导报告

医院党委要求:认真学习理论,联系医院实际,构建和谐医院

    本报讯(记者 段文利)由医院党委组织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辅导报告11月22日下午在北配楼多功能厅举办。党委鲁重美书记出席会议并讲话。十六届六中全会文件起草组成员、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培林教授应邀来我院作了题为“和谐社会建设和理论创新”的辅导报告。来自全院各总支出、支部,包括离退休职工100多人听取了报告。

    李培林教授从和谐社会的理论创新、我国面临的发展机遇、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应当引起我们关注的几个新问题、新的重大政策选择等五个方面为与会者做了精彩的阐述,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了中央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构想,将从那些方面去实现这一构想。

    鲁重美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到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思考,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

    鲁重美书记说,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技术和服务水平,首先需要一个和谐的大环境;同时建设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医院,只有小集体得到和谐发展,整个大环境才能和谐有序。所以,鲁书记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我们首先需要联系工作实际,在医院内部继续加大改革力度,降低运行成本,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医疗技术,努力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为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尽我们的一份力量。其次,要在全体员工中继续狠抓医院医德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进一步引导广大职工规范医疗行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做出我们应有的努力。

    鲁书记还要求各科室和各部门的领导和广大员工要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医院整体的发展目标,在医、教、研、管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做好人才梯队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科室、和谐团队。要求各总支支部要认真组织学习,要引导广大党员思考我们现在的工作当中还有哪些方面与和谐社会要求相违背、需要改进的地方,要求党员要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她还希望各总支支部要在构建和谐集体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特别是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最后,鲁书记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六中全会和《决定》精神,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决定》的要求上来。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努力工作,全力以赴促进医院和谐和社会和谐。

2、由我院感染内科李太生教授牵头完成的“十五”科技攻关课题“中国艾滋病病人的抗病毒治疗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科技部12月1日在该部新闻发布厅举办规模较大的新闻发布会。科技部刘燕华副部长、科技部社会发展司马燕合司长、卫生部科教司刘雁飞副司长、中国首例AIDS发现者王爱霞教授、我院陈杰副院长、感染内科李太生教授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了媒体记者提问。

科学家找到国产抗病毒药物的优选治疗方案

从左至右依次为主持人、陈杰副院长、刘雁飞副司长、刘燕华副部长、马燕合副司长、王爱霞教授、李太生教授。        摄影/陈媛

    本报讯(记者  段文利)国家科技部刘燕华副部长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在科技部新闻发布厅宣布了一项鼓舞人心的消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中国艾滋病病人的抗病毒治疗研究”近日通过验收。北京协和医院艾滋病中心李太生教授等通过迄今国内最大样本量、前瞻性、多中心联合攻关的规范化临床研究证实:国产抗病毒药物疗效与进口药物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优选治疗方案为D4T/3TC/NVP(司他夫定+拉米夫定+奈伟拉平)和3TC/AZT/NVP(拉米夫定+齐多夫定+奈伟拉平)。

    艾滋病的强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又称"鸡尾酒疗法",是目前国际上公认最有效的艾滋病治疗方案,不仅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降低艾滋病的传染性,而且能重建患者的免疫功能,是降低艾滋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最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已能够生产HAART疗法中的5种药物,费用大大低于进口药,随着“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实施,大量艾滋病患者通过免费药物的发放得到了治疗,减少了他们的痛苦,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为了证实国产抗病毒治疗药物的疗效,科技部会同卫生部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安排了"中国艾滋病病人的抗病毒治疗研究"课题。

    研究组在北京协和医院艾滋病诊疗中心等全国13个研究中心,从362例HIV感染和艾滋病患者中筛选出的处在不同疾病进展阶段的198个病例,随机编入国产HARRT仿制药的三个配伍组(1号方案:AZT/DDI/NVP;2号方案:D4T/3TC/NVP;3号方案:3TC/AZT/NVP),严格质量监督和控制,进行了为期一年国产药治疗和随访。

    研究结果表明:国产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安全有效,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和提升免疫功能指标。58.8%的患者血浆中的病毒被抑制到测不出水平。患者免疫细胞数量平均增加了149个/ml,CD4+T细胞上升数量与国际上的临床研究数据相比未见明显差异,实现了免疫重建。研究还发现,规范化治疗的情况下,患者耐药发生率较低,明显低于国内其它横断面研究的结果;患者临床状况得以改善,未见新发生的机会性感染和艾滋病相关的死亡;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后经正确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或消失。

    研究组在比较各方案在我国患者中的疗效差异后,明确提出了艾滋病的优选治疗方案。2号方案组、3号方案组治疗一年后病毒处于测不出水平的比例分别达到68.2%和 69.0%,而欧美国家同类研究中这一比例为58% (70%,1号方案组仅有39.7%。说明2号方案组和3号方案组的病毒载量下降程度明显优于1号方案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因此,2号方案组、3号方案组应作为我国艾滋病人抗病毒治疗的首选方案。

    研究还初步确定了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时机,即当病人CD4细胞计数在200 cells/ul 以上时就开始抗病毒治疗,以获得更好的免疫提升效果。

    科技部刘燕华副部长指出, 目前,我国正处于HIV病毒感染者发病的高峰期,临床救治的压力将越来越大,而该项研究成果的取得,对于提高国产艾滋病药物的治疗效果、指导我国艾滋病患者合理用药、减少毒副和耐药反应、制定我国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规范、更加科学合理地推广应用抗病毒治疗等多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3、光 荣 榜

    根据所院、院校及卫生部评选和推荐,人事部组织专家评选,我院李太生教授当选为2006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的国家级人选。

    神经内科崔丽英教授被评为2005—2006年度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在健康报和中国医院协会举办的“医患和谐,共赢健康”大型公益活动中,沈悌教授、杜斌教授被评为先进个人。

4、内、外科学系副主任确认及增补

    日前,医院发出通知:因工作需要,经科室推荐,人事部门组织考察,院长办公会研究决定以及院内公示,内科学系确认副主任人选3名,增补科室副主任2名。外科学系确认副主任1名,增补科室副主任2名。

    内科学系副主任有:李太生、严晓伟、曾小峰、朱峰、曾学军

外科学系副主任有:王任直、廖泉、刘昌伟。

第2版  2006年12月8日  医院文化

    5、史轶蘩教授出生于1927年11月1日。她是国际、国内著名的内分泌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主编。现为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名誉主编。

    11月1日,史轶蘩院士生日这天的晚6-9点钟,北京西单武警招待所湘鄂情饭店二楼的一个大厅内,烛光摇曳,花香扑鼻,《祝你生日快乐》歌声飘荡,欢声笑语阵阵,与会人员个个脸上挂满了笑容......。史轶蘩院士童颜鹤发,精神矍铄,由她所直接创建并领导的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垂体-男性生殖内分泌学组成员、在京弟子及协和医院内分泌科领导共20余人欢聚一堂,举行了小规模的、俭朴却又十分隆重的庆祝活动。

寄 恩 师

——写在史轶蘩院士78岁生日暨从医52周年

内分泌科  伍学焱副教授

    今天是我们敬爱导师您的生日,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高兴的日子!可以说,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是您的学生。我们在生活或工作中,都直接或间接受益于您的指教。此刻,我们欢聚在这里,共同庆贺您78岁的生日。让我们饱含深情地齐声祝贺:史大夫,生日快乐!

    您为发展中国的内分泌学事业奉献了一生,作为北京协和医院名医之一,您当之无愧!大医精诚。对同事、学生、病友,您总是坦诚相待。在学术上、生活中,您始终追寻着真理的光芒。“诚”,是您做人的原则;“诚”,也是您的学术灵魂。每一项研究,您总是强调数据的准确性、方法的可靠性和实验的可重复性。遇到弄虚作假的行为,您总是毫不客气、不讲情面地进行不懈的斗争,这是您在学术上的“诚”;一生俭朴、淡泊名誉、坚决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这是您在生活中的“诚”。

    看,每一位来宾的脸上都洋溢着极其自然的、灿烂的笑容,可以断言他们的喜悦是发自内心的。也许张大夫正回味着您的嘉言良行给予他的终生教益,也许李大夫心底里正油然升腾起一股在您的指引下事业取得成功后的感激之情......。

    听,《祝你生日快乐》歌声的旋律已经响起。这也是发自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后辈的心声!

    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在协和内分泌科,在您的悉心指导下度过的艰难但充满生命真义的时光,它是我们一生中学会飞翔的重要时刻,奠定了我们一生事业的坚实的根基。是您牵着我们的手,把我们领进了神秘玄妙的内分泌学的殿堂,帮助我们学会辨析五彩缤纷的激素,激励我们找寻隐秘的致病基因,指导我们从错综复杂的疾病表象中抓住本质,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写论文、制幻灯、作讲演等等...

    现在,虽然您年事已高,但您仍然思维敏捷,时时闪烁出智慧的光芒;尽管腿疾使您行走不便,但您仍处处关心着内分泌科以及垂体-性腺学组的发展。

您是难得一遇的好导师,真正杰出的学术带头人。

    学风上,我们体味到了您的严谨、认真。

    学术上,我们领略到了您的执著、求精。

    生活中,我们感受到了您的随和、慈祥。

    您是蜡烛,您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人。

    您是园丁,为我国的内分泌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

    今天是您的生日,对应着您的生日——11月1日所含有的3个数字“1”:您是中国内分泌学史上的第一位院士,也是目前惟一的女院士;是您第一次把中国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用“内分泌学宫殿”的美称以洋文印在了世界著名的内分泌学术杂志《JCEM》的开篇之上。当然,您还有以第一作者身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殊誉及其他众多在学术上的独占鳌头的第一。

    今天是您的生日,对应着您的名字——史轶蘩教授:中国内分泌学界的历史必定会传颂诸如您在人群中一眼就能看出垂体生长激素瘤初期患者以及严谨治学的趣闻轶事。北京协和医院的内分泌学科,也必然会在您的关怀下,茁壮成长并枝繁叶茂地发展下去。

    在此,让我们再一次唱起《祝你生日快乐》歌,祝愿我们的导师寿比南山,健康长寿!

6、An green apple

The Third Prize, Xu Yunyun   from the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It is one year that I've been working in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for. When I have a sight of last July, it is only like yesterday. I see myself standing at the edge of the new stage in my life, leaving the life of a medical student and stepping onto the position of a real doctor in this famous hospital. After years of study here, I thought I was more than a freshman. However, the challenges I faced was beyond my imagination.

        When I was studying here, I put more attention on the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diseases. I believed that only an erudite doctor could be helpful and beneficial to patients.

        It was only the simple thoughts of an inexperienced passionate young girl. However, to be a doctor here, the best among the best, only passion and knowledge were not enough and there was still a long way for me to go.

        In the twelve months, my world is being more and more mixed up with that of the patients. Much as I pride myself on my professional skill and warm heart, I still can't avoid being influenced by all the disturbing things and unwilling occasions,including the complicated health-care system and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patients.

        Walking in the hospital, following the footprints of my respectable teachers, I believed it was also the way they had been through. How could they overcome?

Reading the history of the hospital, I saw these shining names that were so familiar to us. Every one of them also worked as normal 7/24 resident at the beginning, that's just what I'm doing now. They were careful about every detail that might be clue to the diagnosis. We all know that patients admitted into PUMC hospital often suffered from puzzling diseases whose cause was not so easy to confirm. The doctors would spend hours writing the case history, after which, they did the routine tests themselves, observed the signs and symptoms carefully, reviewed correlative literatures and recorded all their findings on the case report in handsome handwriting or even in English. That's why the case reports could be one of the treasures of the hospital.

        our predecessors were really able to work 7/24 and devoted themselves to the career. Even when they are famous professors now, they would also work all through the night whenever necessary. What's more, they took money and material things lightly and regard the recovery of the patients as their reward for virtue.

        In sharp contrast to the teachers, we do less but complain more. It's only too common a case that we may be faced with diseases that are difficult to cure, patients that are difficult to communicate, occasions that are difficult to explain. We are frightened and surrendered, and then draw back so as not to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In this case, we'll never grow up. To be a qualified doctor here in PUMC hospital requires not only a certificate, a warm heart, but also a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hat may help us devote ourselves to the undertaking.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of a doctor contain not only the knowledge on the text books. The stories of predecessors reveal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for us to enhance our basic record and ability of research and analysis.

        As a real freshman here, it is our sacred responsibility to shape the hospital with an even brighter future. Saying in this way may show my ignorance and unscrupulousness. But let's hold true the belief that common as we are, we still can do something.  ■ (完)

7、采 桑 子

为吾师七十八寿辰作

内分泌科  李乃适

三生有幸聆师诲,高屋建瓴,

举世堪惊,严谨治学立盛名

孜孜不倦研医道,垂体为朋,

性腺纵横,仰止高山励众行

8、雨   燕

张宏誉

琉璃顶,展飞檐

檐下飞雨燕

青色砖墙白玉栏

校园是摇篮

燕衔泥,筑家园

精雕细琢求谨严

燕语喳喳舞翩跹

爱心洒人间

旭日升,又落山

新月又变圆

雨燕飞去又飞还

这里天更蓝

Swift

译者:James B. Gronseth ①  韩江娜

Neath flying eaves

Of glazed tile roofs

The swifts of Beijing

Fly on unceasingly

Nests for their young

Of leaves, twigs and mud

Are fashioned with love

Near old marble balustrades

Twirling so trippingly

Blurring the sky 

While building their temples

Their cradles for others.

Sentient beings,

Heed their example,

Labor unendingly

Help those in need.

The sun rises and sets.

Moons become full.

The swifts come and go

The sky ever bluer.

注①:James B.Gronseth 原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教学医院院长

第3版  2006年12月8日医院文化

9、“我谈协和人的荣辱观”有奖征文(十三)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特需医疗部 堵丹

    在医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在干部保健特需医疗总支的精心组织下,在一支部的具体指导下,我通过认真学习,充分认识到中央开展学习“八荣八耻”、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必要性,它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教育活动,意义非常重大。

    胡锦涛同志在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中提出的“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这一论断,以科学精神规范道德价值取向,闪耀着社会主义道德的时代光芒,是广大干部群众崇尚科学、反对愚昧的行动纲领和锐利武器。

    科学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是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杠杆和基石。毫无疑问,崇尚科学、反对愚昧,就是我们应有的品质。就是我们共产党人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标准,“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是我们每个同志都应牢固树立的荣辱观。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是科学的世界观。牢固树立并坚持科学的世界观,我们就能自觉地崇尚科学,坚持真理,反对和破除各种愚昧、迷信,始终举起科学、文明的旗帜。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完成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共产党员必须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共产党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的纯洁性,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党员,我们要牢记党的教导和党的宗旨,竭尽全力做好党交给的工作和本职工作,在任何时候都要坚定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不管任何时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不能偏离。工作变,党员本色不变;环境变,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变,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人生观不变。共产党员要有一种坚韧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有一种高昂饱满的革命斗志。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掌握新的技术,以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10、“我谈协和人的荣辱观”有奖征文(十四)

协 和 魂 护理学院 程颖慧

在有些人眼中,

你高高在上,遥不可攀,

只因你是权威,你有的,而他没有,

如果真是这样,你会不会有点儿孤单,

有点儿高处不胜寒。

其实,

你喜欢开窗通风,喜欢和大家亲密接触,

其实,

你倾听大家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

有时,你们会达成一致,

但更多是分歧,

恰恰是分歧,

使你们彼此更了解,更信任,

协作让你永葆青春,步伐轻盈。

在有些人眼中,

你是朋友,是亲人,

是他们心中最可爱的人,

因为你明白,救死扶伤是你的职责。

你喜欢微笑,

喜欢一张张苦脸变笑脸,

你喜欢挑战,

向死神挑战,

一个个家庭因你而再次幸福美满,

和谐让你诠释得如此具体。

你拥有令人称颂的历史,

你拥有令人仰慕的现在,

你定会拥有美好的未来。

“协和”培养出协和人,

“协和”造就了协和人,

“协和”必将引领着协和人向前、向前、向前!

11、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怀念恩师邓家栋教授

眼科  胡天圣教授

    邓家栋教授以98岁高龄乘鹤西去已一年多了。我怀着景仰的心情撰文悼念我的恩师。

    去年我先后两次在5楼病房住院,常到三层病房看望邓老。当我听到他逝世的消息,感到十分突然,一时难以接受,因为5月18 日上午看望他时,他仍如往常那么健谈。他畅谈往事,经常谈协和精神与优良传统,充分体现了他对协和生活的无限怀恋,以及对协和的热爱与关切。

    住院期间,我常练习写小楷。有一天他来串门时,我正在为病房护士写《木兰诗》。他当面夸我:“你的毛笔字写得不错,你还有写好的字吗?” 我便拿出已写好的三国演义卷首词《临江仙》影印件,他很赞赏该词:对待人生的评述极其深刻。他问我:“能送给我吗?”我说:“这是影印件,对老师不恭,请您把喜爱的古诗词告诉我,我为您写。”他立刻低声吟颂着南宋爱的国词人辛弃疾的《南乡子》;他说:“这首词是借对孙权的怀念与歌颂,鼓舞人们抗金复国的斗志。”我写好后送去,他正在睡觉,我把它交给护工。约半小时后护工推着他来到我的病室,他极其认真地说:“字写得很好,但是我不能接受,你是眼科知名教授,又没有学内科,我怎么是你的恩师呢?” 我笑着说:“您健忘啦!” 我告诉他以下一段往事。

    1953年秋,我是临床见习生(clerk)在内科见习,邓教授是我的导师,每两周内科总住院医师给我一个病人,我完成全部临床工作(问病史、体格检查、化验检查及写好病历)后,交给导师,然后由他安排时间进行个别辅导。当我的第一份病历完成后,我应约到他的办公室。邓教授说:“你的病历写得很好,我们到病房看病人去。”在床边他向病人询问我未问到的某些病史,当时我脸上火辣辣的,为自己疏忽而深感愧疚。这个病人有两个重要阳性体征:脾大及心前区有杂音。他亲自对病人进行体检后说:“脾刚可触及,你作为医学生,就能摸到,这很好。请你听听心前区有杂音,形容给我听。”我听了三次未听准确。他鼓励我:“再听听,我相信你能听出来。”听完第五次后我说:“这是二尖半闭锁不全吹风性辘辘样杂音”。他说:“对啦,回办公室去。”回到办公室后,他表扬并鼓励我:“今天对你来说是个良好的开端,我看了表,不到五分钟,你终于听对了杂音,这比叫你跟着我听10个不同病人的杂音还强,因为这是你自己琢磨出来的。希望你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讲完这段往事后,我很激动地说:“您是一代宗师,言传身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学敬业精神,这就是恩师的高尚品德。因为您对所有的学生都是这样,习以为常而不以为然,但对我这个刚涉足临床实践的医学生来说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遇,这对我以后从医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这就是恩师的风范!”我说完后,师生握手,激动对泣。最后邓老说:“好吧,我就接受这幅字吧!”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我引用范仲淹的名句赞颂邓家栋教授为人师表的学者风范。这正是我们后人应永远向他学习和继承的协和优良传统与敬业精神。

12、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感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3、成长感悟 ——穷人家的孩子,亲情包袱是否太过沉重

泌尿外科  李宏军副教授

一、亲恩深似海

    学有所成的“我”无疑是村里人的最大骄傲,尤其是对于年迈的双亲。培养了一个博士,这在村里、乡里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要知道,即使我们县城,考出去的博士也寥寥无几。

    最艰苦的日子是大学本科的那5年,每次的寒暑假,我总是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可以见到父母和小伙伴,难过的是又要为新学期的费用而发愁。每当即将开学的时候,我都会看到父母又分头“串门”去了。我知道,他们是在为我筹集下一学年的费用,这总要让我在心里默默地难过好久,这种感觉像一块巨石一样从来没有离开过我,我也从来没有勇气直接说出来。

    每当开学的时候,母亲照例要为我带上一小面袋蒸馍和一塑料袋咸菜,可以让我有近一周的时间不必到学校的食堂花“现钱”买饭。父母照例要为儿子送行,他们总是站在风里雨里,一遍又一遍地叮嘱我不要忘记给家里来信报平安。让我永远也忘不了的是父母那花白的头发、日渐弯曲的身影和母亲婆娑的泪眼。这么多年过来了,我仍然忘不了这个场景,我仍然害怕送别,仍然害怕面对父母那期盼的眼神。

    熬过了最“艰苦”的岁月,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毕业后又留在了人人羡慕的首都工作,自己终于可以挣钱了。为了回报父母多年的付出,在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后,我给家里写了一封信,让父母到北京旅游。当年迈的双亲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时,父亲激动地拍着胸脯说:“我是咱们村第一个来到首都、第一个来到天安门城楼的。”看着父亲那自豪和激动的样子,我也受到了强烈的感染,眼泪刷刷不停地流淌。一刹那,多年的愧疚和负债感也离我而去。在以后的岁月里,每当想起当时的情景,仍然让我心潮难平。

    当我可以不必带着内疚和负债感面对父母时,我坦然地问他们:“每半年一次的借钱一定让你们很难过,很没有面子吧!你们是怎样还清借贷的?”

    父亲的回答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他说:“每次我和你妈出门借钱的时候,从来没有过丢面子的感觉,相反我们觉得很自豪。家里能够出一个‘状元’,这是多少钱也换不回来的,是我们家祖辈上积德,祖坟冒青烟了。我们家里的积蓄肯定不够培养一个大学生的,但是你不仅属于我们老两口,也是属于全村的。村里人都知道我们的难处,借给我们的钱从来也没有人找我们要过,大家只是希望帮助我们家解决困难。只不过,你还想到问起这件事,算你小子还有点良心。”说着话,父亲用颤抖的手打开了家里惟一的一个上锁的木箱子,取出了一个包袱。打开包袱,我看到了厚厚的各种各样的纸,有报纸的边、窗纸的片、墙纸的角,有些已经变色发黄了,上面写满了哪年哪月哪日从哪家借来的钱的数目。

“欠条都在这里,你看着办吧,乡亲们没有人会在意你的钱。这都是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别人资助你的,你还钱会伤害到他们的感情。你是我们两口子和全村人的骄傲,你的成功已经大大地超过了我们对你的期望,你早已回报了我们。”

    拿着这些不需要偿还、却永远也还不清的欠条,我沉默了。

二、因求学而“负债”

    学有所成无疑是穷人家孩子的极大骄傲,更是家乡父母和亲朋的最大期盼。但是,成材让众多穷孩子付出了太大的努力和太多的艰辛,尤其对于那些来自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更是如此。他们能够成材就等于永远摆脱了贫困,还等于没有辜负亲人的期望,更是为偿还多年来对父母亲朋的亏欠奠定了基础。尽管家庭并不富裕,但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毕竟充满了亲情和友情,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仍然可以深切感受到这一点,这也让我们更加怀念和希望加倍回报支持自己的父母亲人,毕竟多年的求学给贫困家庭额外增添了太多的负担,这几乎可以表达了万千学子对父母的亏欠和报恩心理,以及永远也偿还不清的精神债务。

三、艰难的求学之旅

    自从我的杂文“还不清的欠条”在2002年8月1日的《南方周末报》发表以来,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许多亲朋好友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对“我”的同情、理解和支持,这让我非常激动。应该说,感动他们的不是我的文字,而是基于真人和真实事件为背景的人间真情。实际上,穷人家的孩子哪一个不是依靠艰苦奋斗熬过来的呢!又有哪一个不是在父母亲人的期盼和泪眼中成长的呢!

    所以才让他们在读到“还不清的欠条”时,会有“类似年轻时看《读者》文章时经常涌起的那种感动”。在成长的道路上,穷孩子们可能都有着几乎同样的生活经历,这也是引起他们共鸣的主要原因。例如开学的时候从家里带上几个蒸馍和咸菜,这可以让他们几天内不必到学校的食堂花“现钱”买饭;生活在大都市却从来没有尝试打一回“的”,甚至为了节省微薄的交通费用“算计”是否要少坐一站地;饥肠辘辘难以入眠,可以与室友分享一袋简装方便面;衣着简朴的甚至可以与“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媲美。有多少穷人家的孩子仍然忘不了父母为了孩子远行而依依惜别的婆娑泪眼这个场景,这让他们到独立多年以后仍然害怕送别,仍然害怕面对父母那期盼的眼神。

四、过于沉重的“报恩”

    然而,长年的节衣缩食和辛苦工作,尤其是背负着沉重的亲情包袱,严重地伤害了“穷人家孩子们”的健康。他们往往两鬓过早地斑白了,面容比同龄人衰老憔悴了许多,患有脂肪肝,经常失眠,记忆力大不如前。面对着如山般的工作几乎快要把他们压垮了。

    “成材”对于辛勤的学子们具有多么大的诱惑呀!多少人为之而努力,而又有多少人为了难以如愿而扼腕叹息。穷人家的孩子常常会甘于寂寞却不甘平庸地加倍勤奋,甚至“乐于”忍受与星星做伴的孤独,“成材”也会更加“关照和光顾”他们。然而,当他们一旦真的成材,却又面对众多的亏欠,尤其是来自于父母、爱人和子女的亲情“债务”,当然也包括自身健康的亏欠,而精神上的“亏欠”却更让他们难以承受。这些“亏欠”的不断累积,甚至可以让美好的事业中途夭折,让人惋惜。一些调查发现,家庭出身贫寒的后代,他们成年以后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许多人存在营养失衡(脂肪肝、大肚楠或过于瘦弱)、精力不济(神经衰弱)、疾病缠身(高血压、糖尿病、前列腺疾病)等健康隐患,甚至有许多英年早逝的中青年才俊,给他们本应很乐观的事业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五、成材即是最好的回报

    学有所成的孜孜学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回报亲人的付出理所当然,但是完全不必额外背负沉重的精神负担,完全可以不必带着内疚和负债感面对有恩于自己的父母亲朋。

    父母亲情是伟大的,他们完全是心甘情愿不求回报地在支持着自己孩子的事业,况且能够学有所成已经是带给父母的骄傲,更是对他们的最大回报。成材是多少金钱也换不回来的,是让父母觉得很自豪的事情,只要子女的事业成功就已经实现了他们的期望。更为重要的是,父母亲朋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亲人因为背负着过于沉重的精神包袱而艰难前行,甚至于倒在前进的路途中。既然我们连最“艰苦”的岁月都熬过来了,就不要让得来不易的良好发展基础毁在“爱”的沉重包袱下,不要让我们跌倒在人生旅途的竞跑线上,尽管父母亲情永远也偿还不清,却并不需要背负任何精神负担,不要让沉重的亲情带给我们身心无形的巨大压力。

第4版  2006年12月8日        综合消息

14、我院培训入党积极分子

    本报讯(记者  贾青)我院第26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于11月22日至24日举行,来自医、教、研不同科室、部门的医生、护士、管理干部以及一位特殊的学员——77岁的离休老干部,共22人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培训。党委书记鲁重美同志在百忙之中参加了开班仪式和座谈会。通过三天对党史、党章、时事政治等内容的学习,大家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历经85年所走过艰难曲折的路程,了解了我党的性质、宗旨、纲领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家还聆听了党委举办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宗大问题的决定》的辅导报告,观看了大型纪录片《邓小平》。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明确了入党动机,并思考了结合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这一远大目标,作为协和的一员,如何构建和谐医院。通过这次系统的学习党的知识,使每一位入党积极分子,更加坚定了入党决心,感到工作有了更大的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严格按照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坚持不断的学习政治、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为病人服务的技能。

15、我院被评为2001-2005年普法先进单位

    本报讯 (记者 周君) 根据卫生部、北京市政府、北京市教工委的要求,近五年来,我院始终以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普法与德育相结合,宣传与建设相结合,增强全院职工的法律素质,立足于维护稳定和谐的局面,在普法工作中涌现出一批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为了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推动院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院校于2006年12月4日在东单三条礼堂召开了“四五”普法总结大会,对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我院荣获院校“四五”普法先进单位,医务处、纪检监察处荣获院校“四五”普法先进集体,盖小荣、纪云香、林淑换、季丽华荣获院校“四五”普法先进个人。纪检监察处纪云香处长和医务处盖小荣副处长分别代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做了大会发言。

    盖小荣同志还荣获“2001-2005年全国卫生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

16、感 谢 信

    北京协和医院: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日前已圆满闭幕。在此,谨对贵院对大会新闻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在峰会期间,一名临时来华的采访记者突发重病,贵院领导及赵玉沛副院长等同志从政治高度出发,以大局为重,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并为及时、妥善、圆满地处置此次涉外突发事件做出了大量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现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热情。再次对贵院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谢意!

外交部新闻司

    北京协和医院:

    今年9月11日,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台湾旅游团发生严重交通事故后,有关伤员转送北京治疗。其中台湾某重症患者经国际SOS于9月17日转到你院后,经过医务人员的努力,病情好转,现已转回台湾。通过你们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使患者及其家属感受到大陆人民的关爱,充分体现了海峡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深情,对当前做好台湾民众工作具有现实意义。特此致函,对你院医务人员为救助台湾同胞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

卫生部港台事务办公室

17、爱心捐款  助残济困

    本报讯 根据党中央、北京市、东城区的有关文件精神,我院积极参加了“送温暖、献爱心”捐助活动。此次捐款活动是以“送温暖、献爱心”为主题,以帮扶本市特殊贫困群体和对口支援江西、内蒙古、重庆灾区、贫困地区为重点。

    在捐款活动中,全院职工积极参与,踊跃捐款。短短一周时间里,共收到2362名同志的捐款,总额达41027.86元。共收到捐物(各类棉、毛衣、被等)1921件。这充分体现了协和人的助人为乐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协和人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体现。

    医院已按规定渠道和时间将捐款和捐物交至东华门街道办事处。       党委办公室

第5版  2006年12月8日        资讯·技术·新知

18、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在京召开

我院胸外科为大会发言最多的单位

    本报讯  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于11月23日至26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每四年召开一次的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自1985年首次举办以来,到本次会议已经圆满举办了六次,这是我国胸心血管外科专业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学术盛会。

    本次会议中,我院胸外科老主任、北京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徐乐天教授在全体大会上做了题为《我国普胸外科的发展历史》的演讲;老主任李泽坚教授出任大会顾问;老主任、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张志庸教授主持了普胸外科分会部分会程,并做了题为《我国纵隔外科现状和热点问题》的演讲;我院胸外科常务副主任李单青副教授当选为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主持了普胸外科分会部分会程,并做了题为《PET在肺癌治疗前N分期的临床价值》的报告;胸外科崔玉尚副教授在会上做了题为《胸部微创切口的意义及临床应用》的报告。我院胸外科在此次年会中成为大会发言最多的单位,全体医师积极参与、共同与会,有8片论文收入本次年会论文集,体现了胸外科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近年来,在院领导的支持和科新领导班子的带领下,通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我院胸外科迅速发展,医疗技术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逐步开展新技术,手术量节节攀升,临床科研工作取得较大发展;今年胸外科还通过了卫生部首批胸外科腔镜培训基地(全国仅2家)和卫生部胸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的评审。我院胸外科学术地位在全国范围内稳步提高,科室发展前景喜人。

19、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在成都举行

李太生教授当选为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会副主任委员

艾滋病“晚期发现者”和深部真菌感染问题引起高度关注

    本报讯(记者段文利  谢静) 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于2006年10月12日至16日在成都召开。与会代表逾千人,收录论文700余篇。大会邀请了国内20位知名专家作专题报告,并经专家严格审议遴选出26位青年学者的论文做大会发言。此次会议规模前所未有,专题报告和大会发言均代表了国内先进水平,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

    艾滋病的流行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同时也是感染病学界研究的热点,机会性感染是艾滋病的主要表现之一。李太生教授针对常见的几种机会性感染:肺孢子菌肺炎、弓形虫、巨细胞病毒、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物等的诊断治疗作了专题报告,并在报告中重点强调了艾滋病的“晚期发现者”概念。国际上将首次确诊HIV感染后6个月内发展至艾滋病期的患者称为“晚期发现者”,近年国外“晚期发现者”约占新发现者总数的30%,而国内的HIV/AIDS患者首诊时已达艾滋病期的比例高达70%以上。专家提出,国内艾滋病早期诊断水平亟待提高。

    在过去二十年里,随着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器官移植的开展、抗肿瘤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深部真菌感染发病率逐渐增高。深部真菌感染死亡率高、诊断及治疗困难,这种状况日益引起医学界的重视。我院感染科在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刘正印副教授就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临床表现和抗真菌药物合理治疗等话题进行了专题报告,内容精彩,赢得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此外,范洪伟的论文《结核性脑膜炎100例临床分析》、谢静的论文《HIV/AIDS患者外周血总淋巴细胞数和CD4+T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研究》经专家审议被遴选为大会发言,展示了我院实力。

本次会议还进行了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的换届选举,我院李太生教授当选为副主任委员,其他三位副主任委员分别是浙医大的李兰娟院士、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的王宇明教授和南方医科大学的侯金林教授,主任委员由北京地坛医院成军教授担任。新一届感染病学会委员的名额扩大到57人,常委增加到19人。      

20、健康体检发现外科少见病

“肠系膜囊肿”被擒获

莎仁高娃  许莹  楼慧萍

    59岁的李先生,今年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在无任何不适自觉症状的情况,被查出患有肠系膜囊肿。肠系膜囊肿为外科较少见的病例,在健康体检中检出更为罕见。

    体检医师在为李先生做前列腺超声检查时,发现膀胱右上方无回声9.3×6.2cm,边界清,壁薄,内充满均匀流动的中等回声光点。超声提示:膀胱右上方囊性占位,建议其进一步做CT检查。CT扫描提示:盆腔内膀胱上方单房囊性占位,9.14×9.68×7.2cm,增强后未见强化,边界清楚,密度均匀,膀胱、精索、前列腺形态密度大小未见明显。为明确诊断,患者以盆腔占位待查入院治疗。入院后进行剖腹探查,发现肠系膜处有一囊性包块,手术切除包块,病理显示:小肠浆膜面见纤维囊壁组织衬以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考虑为支管源性囊肿,临床诊断为回肠系膜囊肿。

    肠系膜囊肿是一种较少见的外科疾病。肠系膜囊肿泛指肠系膜上一切来源的囊性包块,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由于该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囊肿的大小及所在部位,当囊肿较小时,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及体征,通常偶然被发现,如在健康体检过程中;当囊肿长到足以引起症状时,可表现为慢性腹痛,当囊肿发生破裂、扭转、感染、出血及压迫肠管等情况,则可表现为急腹症,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非常重要。定期健康体检可早期发现一些无任何自觉症状的疾病,及时给予治疗,避免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和经济上的损失。

21、我院获“北京市第六届行业英语大赛”铜奖

    本报讯 12月1日,我院青年医护人员作为北京市卫生行业唯一一家代表队参加了北京电视台举办的“北京市第六届行业英语大赛”,并获得比赛铜奖。比赛共分三个环节,来自普通内科的交换住院医师Laura、妇产科住院医任常、整形外科住院医贾懿和消化内科护士王力进表演的《奥运之缘》在情景剧比赛环节中获得最高分,该情景剧描述的是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开幕当天,Laura扮演的外国朋友在中国青年志愿者(贾懿扮演)的陪同下,专程来到北京协和医院感谢曾经救治过她母亲的医护人员(任常、王力进扮演)。原来,七年前,也就是2001年的7月13日,奥运会地点投票的当天,她的母亲在来中国旅游过程中突发心梗,经协和医院医护人员奋力抢救成功。此次行业英语大赛活动是由医院团委组织参加的。           团委

从左至右依次为:贾懿、Laura、王力进和任常。 

22、卫生部第九届医药卫生青年科技论坛在蓉召开

我院感染内科谢静获优秀论文二等奖

    本报讯  由卫生部科教司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共同组织的卫生部第九届医药卫生青年科技论坛于2006年10月16日至1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此次大会全国范围内共收到三百余篇论文,经专家审核,153篇收录入论文集,并择优选取85篇进行大会发言。通过分组讨论,经专家评审从所有参会报告论文中评选出临床、基础两类优秀论文各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我院感染内科谢静的论文《263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免疫病理改变特点研究》获得本次大会临床组优秀论文二等奖。

    1987以来“论坛”已成功举办过八届,吸引了广大医药卫生青年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成为医药工作者探讨医学科学领域学术进展的盛会。本次“论坛”规模空前,为广大青年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提供了广阔平台,展现了青年工作者的科研热情和学术水平。            (感染科戴懿)

第6版  2006年12月8日  人物采风

第7版  2006年12月8日 人物采风

23、她是在年轻时就受到著名医学泰斗张孝骞欣赏的为数不多的几位才女之一;她在国内最早开始研究院内感染控制,是继国内感染病学鼻祖戴自英教授之后、研究和倡导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国内最著名的临床医生;她是北京协和医院、北方地区乃至全国诸多疑难疾病诊治中涉及感染问题的最后拍板拿主意的人。

王爱霞——疑难病例活“病典”

本报记者  段文利

〔采访手记〕

大学时代王爱霞(前排右)

    王爱霞老师这一辈子没有午休,所以我的两次采访都是在她中午饭后、下午外出会诊前“抽空”进行的。

    她说话的节奏太快,74岁的人思路一如年轻时般敏捷,以至于我这个年轻人都必须调动全部的注意力才能跟得上她的思维。

    她就像一本厚厚的疑难病例字典,随着她的讲述、动作和神态,每一个病例的诊断过程就生动地浮现在我的眼前。她的讲述里全是病例,惟独没有她自己。

    她把自己的这辈子全部交给了病人,却忘记了自己其实也是一位病人。长期的拼命三郎式的工作,使王老师频发房早,心律不齐,症状发作时,她总是在三把并排的椅子上躺下休息一会儿,然后再继续工作。

    与王老师告别时,她正在准备一个重要的讲课幻灯片。4年前,她和中国感染学界的同事们将美国著名的《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翻译过来,介绍给中国医生,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各系统器官感染性疾病,包括细菌、真菌、寄生虫和病毒在内的各种常见病原菌、首选治疗方案和备选治疗方案、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她说,“4年来,这本书已经4次再版。但是我们发现大家还没有很好地掌握这本书的使用诀窍。所以,我正在备一堂课,内容就是如何解读这本《指南》。”

 

王爱霞在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为艾滋病患者义诊

    让临床医生都能对药物娴熟驾驭,这是王爱霞最大的心愿。

    发现首例艾滋病,举国震惊

    1985年6月3日,北京的初夏刚刚涌上些许燥热。一位阿根廷籍病人因严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被收入北京协和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当晚,病人气管被切开,神智开始昏迷。6月4日一大早,时任内科副主任的王爱霞教授就被请去会诊。病人胸片为典型的肺孢子虫肺炎(PCP),病情进展异常迅速,“太典型了,艾滋病(AIDS)晚期!”,一个惊人的诊断马上跳入王爱霞的脑中。

    根据病人携带证件,外宾医疗科同志当晚(因为与北京有时差)把电话打到病人在美国洛杉矶驻地的电话局。在电话局的帮助下,她们很快联系上了病人的家庭医生,结果证明病人在他们国内早就被诊断为艾滋病。

    但是要说服同仁相信中国已经出现了艾滋病人,必须拿出证据,血清学证据!

    当天会诊同时,王爱霞取走病人5毫升的血,亲自跑到实验室分离出只有2.5毫升的血清标本。这是一份让大家闻风丧胆、躲之不及的血样。“谁也不许动,我亲自来做”,她请卫生部药品与生物制品鉴定所的张华远同志帮忙检测,几天后,结果出来了,艾滋病病毒(HIV)血清抗体阳性。

    6月5日下午,病人死亡。几天后的病理报告与血清学报告一样,支持艾滋病的诊断。

    当年的报纸、电视台连篇累牍地报道北京协和医院发现全国首例艾滋病,可谓举国震惊,国际震惊。因为传统的中国很难接受以性传播为主要特征的艾滋病在自己的国土上出现,因为这一年距全球首例艾滋病的发现仅有4年。

    首例艾滋病人毕竟是外国人,是不是中国人中就没有?国际报道的病例中,艾滋病多见于同性恋、吸毒人员和献血人员。1989年,王爱霞在中国的献血员中开展了HIV的筛查工作。那时候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凤毛麟角,哪里会轻易找到?苦思冥想后,王爱霞思绪豁然开朗:梅毒

与艾滋病同为性传播疾病,梅毒血清阳性患者中会不会隐匿着HIV阳性?她立刻找到医院检验科,得到了检验科所珍藏的已确诊为梅毒的病人血清标本,结果在67份血清中筛查出了一份HIV阳性。为了得到临床证实,根据病人在病历中所留的家庭地址,在当地派出所帮助下,她的学生拿着介绍信上门家访,结果得到的消息是病人已经出国去了澳大利亚。这份病例的追踪就这样搁浅了。

    真是无巧不成书。几年后的一天,王爱霞突然接到了东城区防疫站刘英同志的电话:“王教授,您还记得那年报告的那例HIV阳性病人吗?前几天,我去澳大利亚悉尼参加一个学术交流活动,顺便聊起来,澳大利亚官员说,确实有一位叫某某某名字的北京来的病人,是他们当地一个艾滋病人的同性恋伴侣,刚来的时候只是HIV阳性,但仅仅过了一年之后就出现了艾滋病症状,现在已经是艾滋病人了。”这是我国发现的首个成年男性同性恋患者HIV感染。

    第三个艾滋病人的发现同样充满了福尔摩斯探案般神奇的色彩。一位29岁的男青年,因发烧初步诊断为肺结核,住进协和医院老楼8楼三层病房第六床。那个病床离卫生间很近,可是小伙子总说,从病床步行到卫生间,感觉憋气,总想吸点氧。下级大夫流露出“病人太娇气”的抱怨。王爱霞在听完病历汇报后,来到病人床旁,仔细听诊后,她让病人从床上坐起来,就在那一瞬间,一个小小的细节被王爱霞捕捉到了,病人的鼻翼出现扇动。这是严重的呼吸窘迫才会有的表情呀。即刻做血气分析,氧分压只有70多一点,极有可能是PCP引起的气短。为肯定诊断,立即抽血化验。当时病房里不少人说,“王大夫对艾滋病太着迷了吧,见什么都是艾滋病”。诊断并不顺利,防疫站对这名病人所做的蛋白印迹法检查结果抗体阴性,不支持临床诊断。王爱霞想:病人在感染早期,会出现抗体低、抗原高的情况,于是再抽20毫升血,果然不出所料,预防医学科学院的检测中P24抗原确实特别高,结果再次支持了王爱霞的判断。病人经积极治疗,病情迅速稳定。当他对王爱霞表示千恩万谢时,王爱霞说,“谢我,就把你的伙伴劝来找我看门诊”。如今13年过去了,病人已病故,而他的性伴侣仍然活得很好。

    在国际艾滋病学界和科研项目的支持下,王爱霞把从各种渠道获得的免费治疗药物长期用在前来就诊的病人身上,使他们中多数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多年来王爱霞坚持在各种学习班上宣讲HIV/AIDS的防治知识和新进展,又为全国培养了一大批艾滋病的专科医生。在她的倡导下,协和医院于2001年3月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在所有患者手术前、血透前和有创操作前的抗HIV抗体的检验,目前,这一做法已在全国推广。她把学生李太生等送出国培养,如今协和医院已经有了一个令同行刮目相看的艾滋病学术团队,仅仅在今年一年内就连续诊断了国内首例合并格林巴利和合并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的艾滋病病例。由协和医院牵头的“中国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研究”,证实了国产抗艾滋病毒药物的疗效与进口药一致,科技部为此在今年12月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来宣布这一重大成果。

    在王爱霞教授办公室的书柜里,放着一本厚厚的艾滋病人档案,上面记录着从1985年到现在的21年里她所确诊过的所有艾滋病人的基本情况,每一页泛黄的纸张里藏着一个故事,一个只有她与病人之间知道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里渗透着她与病人之间的信任、他们共同与艾滋病的斗智斗勇。

    记者问王教授:“为什么在确诊首例艾滋病的时候有那样的果敢、自信和决断?”王爱霞教授笑得风轻云淡,“在国外学习的时候,电视片里插播最多的就是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和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片,艾滋病的临床表现早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中了。”

    相比之下,记者更愿意相信方圻教授的解释:王爱霞大夫有两个特点:一是细心,一是责任心强,这是一名临床医生的最大优点。

    那个阶段是成长进步最快的

    “三基三严”是二十世纪60年代协和人总结出来并在全国推广、沿用至今的医学教育思想。老协和不乏严师,张孝骞教授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张主任查房的严厉会让学生吓得直哆嗦。常就某一个疑难病例或他感兴趣的病例突然发问。在张老手下做总住院医是一点都不能偷懒的,内科所有病床的疑难病例情况都必须了如指掌,对各项化验检查结果要倒背如流,这样才有可能不被张主任问倒”王爱霞欣慰而又感慨地说,“虽然经常挨老主任的‘  ’,但感觉那个阶段是自己成长进步最快的。”

  有空就到病房看病人、仔细查体不漏过任何细节、拿证据说话、语言简约精炼,王爱霞的这些好习惯就是在那时候、在师长们严格的要求下逐渐形成并得到了强化。“我知道怎样在最短的时间里如何说话,就能把主任们说服,不仅不批评我,还会到病人床旁帮我看病人。”王爱霞笑得很得意。

    一天早晨,王爱霞被张孝骞叫到他的办公室,“林主任(林巧稚)来过了,说他们科的一位病人需要转内科而你不收,为什么不收?”王爱霞急忙解释:“头一天已经看过了,病人是急腹症,停经40天,宫颈有举痛,虽然尿液蟾蜍试验(一种检查是否怀孕的项目)目前是阴性,但不能排除宫外孕。我已经请她们继续做浓缩尿液的蟾蜍试验,如果是阴性,我明天就收。”听了解释,张主任判定王爱霞处理没错,他放心了。从主任办公室出来,王爱霞一直等妇产科叫她,但一直等到中午,也不见妇产科来人。于是自己直奔妇产科病房,病人不在屋内,接着到妇科实验室,实验室的人说,浓缩尿液结果阳性,病人已经上了手术台。听到这里,王爱霞会心地笑了。证据在协和是最好的“发言”。

    二十年后见分晓

    2003年2月,当北京人还在笑谈远在广州的SARS时,2月13日从广州会诊回来的王爱霞教授随即在医院多功能厅开始了第一场关于SARS的科普讲座。那一天,包括楼道里都挤满了人,食堂的大师傅都来了。他们说,“听完王老师的讲座,我们就消除了恐惧,知道该怎么做了。”王爱霞说,“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关键的东西交给大家,让大家懂。”在随后狙击SARS的战役中,协和医院从容不迫、应对自如,就是因为有王爱霞等一大批重视院内感染、早就涉足这一研究领域的专家。

    早在二十世纪80年代初,王爱霞就在全国率先开始院内感染研究。她说,“我的第一个调查题目是‘临床医护人员是否洗手与细菌数量’。这份调查起源于一次偶然的会诊。”

    在那次会诊中,王爱霞发现,同一屋的两个病人被查出是同一种细菌感染。给予治疗后,王爱霞立即找病房的主管大夫谈话,要求他们在查体前先用1‰的过氧乙酸泡手,并说:如果不严格洗手,过几天后这个屋就会出现感染同一种菌的第三个病人。

    对病房来说一场风波过去了,可王爱霞敏感地意识到其中的严重性,立即着手展开两个调查:一个是将医院药房内、外环境中细菌数做对比,结果发现药房外空气中细菌数远高于药房内;另一个是对病房治疗护士、护士长、实习大夫和住院大夫手上的细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护士的手是最干净的,而实习大夫的手是最脏的。大夫每天要为病人查体,细菌就这样到处传播?太危险了!全国第一篇呼吁重视院内感染的论文连夜赶了出来。

    但在当时,这样的文章能不能公开发表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当时的协和内科有一个习惯,医生们要发表的论文首先要经过科主任的批准。这篇论文首先在当时任协和内科主任、后来担任卫生部长的陈敏章教授那里被扣住了。因为报道院内感染无异于自暴家门,陈部长自然有他作为领导的担忧。上海的同行也劝王爱霞,“院感是护士们的事情,你完全可以选大一点的课题来做。”“现在下结论为时过早,20年后见分晓,”王爱霞不屈不挠。

王爱霞与陈民钧一起出席抗微生物研讨会议

    接下来,王爱霞主动找到协和医院检验科的陈民钧教授开始了一个长达20多年的合作。王爱霞深知细菌室工作的重要性,但当时面临的问题是尽快得到领导和临床对她们工作的支持。原来,过去由于大家不重视,送标本的时间很随意,标本中的细菌往往在室内放置时间过长而在送达细菌室时已经死掉了,这就造成了细菌室的阳性率低,也直接影响了大家对细菌室工作质量的评价。为此,王爱霞一方面从临床需要的角度站出来为陈民钧教授说话,多方游说领导支持细菌室购进了国际先进的设备。另一方面还带头亲自抽血样及时送标本,极大地提高了细菌室的阳性率。

    这样的工作坚持了25年,与细菌室一起每5年做一次调查,最终完成了对协和医院院内感染细菌及其耐药的连续动态监测。在国内首先报告了院内感染在二十世纪80年代是以革兰阴性(G-)杆菌为主,而到了二十世纪90年代,革兰阳性(G+)球菌明显上升,同时真菌感染开始增加。抗生素诱导的耐药性快速增长,已经从院内感染发展至院外感染。

    1994年,在卫生部和医院领导的支持下,王爱霞建起了中国医院内第一个、也是最好的P3实验室。当时医院说,“实验室里的设备我们支持您建,但工作用房得您自己解决。”由于协和医院空间狭小、工作用房非常紧张,王爱霞就动员原来在两间屋子办公的感染内科同事挤在了一间屋子里办公,而把另一间办公室腾出来改建P3实验室。随后,协和的P3实验室配备了流式细胞仪和bDNA检测仪,在北京各医院中率先开展了ELISA和蛋白印迹法检测抗HIV抗体。2003年,协和医院所经治的308名SARS病人的血清检测就是在这间不足20平方米的实验室里完成的。检验科倪安平主任等还利用这间P3实验室分离出了中国惟一合格的三株SARS病毒株,名称为“PUMC”。

    大夫用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抗生素滥用引起的全球性耐药,激素滥用引起的败血症、股骨头坏死、真菌感染,以及许许多多的错误用药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常常令王爱霞痛心疾首。

    由于大家对首例艾滋病表现为肺孢子虫肺炎(PCP)印象太深刻,在二十世纪80年代一段时间里曾认为PCP是艾滋病的特异合并症,其他疾病不会合并PCP。当一位白血病人出现呼吸衰竭,表现出PCP症状时,北大人民医院陆道培院士将王爱霞请去会诊,王爱霞却斩钉截铁地说,PCP一点也不神秘,它不是艾滋病的专利,血液病、肿瘤和艾滋病一样,都会因免疫功能低下而产生PCP,立即用复方新诺明治疗。事实证明,用药正确,病人迅速好转。

    “只有熟悉药物的禀性,你才能很好地驾驭它们”。王爱霞说,“大夫斗不过细菌产生的耐药性,所以一定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在药物的掌握上,王爱霞脱口而出的一些话语,常被临床医生奉为宝典。比如,“尽可能少用、必须用时尽可能用窄谱少用广谱”、“需用广谱抗生素时一般不超7天,减少真菌感染发病率”、“药物引起的肝炎,可用激素治疗”、“半衰期长的药,除了非常对症,否则就不要用”、“药物进入体内什么时候起作用、作用持续时间等都要在用药前做严密推算”......协和医院引以自豪的合理用药,受到同行叹服。

    让大家有了拼命干事的理由

    王爱霞教授是一位让学生“又怕又喜欢”的严师,她给学生上的第一课是“要把病人的生命看得最重”。

    现在已经担任协和内科各专科主任或副主任的中青年骨干医生,如普通内科的曾学军教授、呼吸内科的许文兵教授、消化内科的钱家鸣教授、心内科的张抒扬副教授和严晓伟教授等,都是在王爱霞担任内科副主任、分管医疗工作时接受住院医师和总住院医师培训的。无论是当年见了王爱霞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绕道走的钱家鸣,还是总说“真可怕”的许文兵,这段成长经历都令他们最难忘怀。

    急诊是高度紧张的地方,在这里独立工作的住院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稍一松懈就容易出差错。那时候的总住院医师不会包庇任何一个人,会把一线发生的情况如实地汇报给王爱霞主任。而一有异常王爱霞就会马上出现在一线。

    “她有敏锐的临床观察力,总能抓住问题的关键,然后一针见血地解决问题。她会透彻地讲清楚整个事情的过程,即使没有犯错误的同学也能从中学到经验和教训。”曾学军感触很深地说。

    除了严厉,王爱霞留给大家还有太多温馨的回忆。曾学军清楚地记得在那年的除夕夜,王爱霞带来面粉和做好的馅儿,在感染内科的实验室桌上铺了一张白单子,和住院医们一起包起了饺子。

    她对学生的关心,绝不仅仅在生活上。更多地体现在针对他们每个人成长的需要而作出的精心安排。

    协和医院二十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台了一项政策:完成三年轮转的住院医师可以直接考博。想到第一年名额有限、竞争激烈,曾学军没有报名,王爱霞在内科查到报名底单,立即让总住院医把她找来,“大家都报名,你为什么不报?走,跟我去。”不由分说,把她拉到了张乃峥主任、也就是曾学军后来的导师那里。

    初试顺利通过,可就在这时候,曾学军接到了家里的电报,父亲病故了。没有来得及告别,曾学军立即回家奔丧。是王爱霞把电话打到了家里通知她赶回来复试。

    一年后,结束了一年的研究生的课堂生活、刚到实验室的曾学军被王爱霞又找去谈话,“有个机会做总住院医师,但是你必须先去急诊、ICU轮转半年,这样对你做总住院有好处。”曾学军特别不理解,做总住院无疑是每个人求之不得的锻炼机会,但实验室工作也刚刚开始,这时候扔下,以后是要从头开始的。可是王爱霞主任口气是那样不容置疑,曾学军只好带着不解而屈从。可是那段经历结束后,曾学军理解了老师的这种安排,虽然那13个月过得非常忙碌和辛苦,但临床能力得到了非常好的训练,实验室的工作也没有耽误。

    “王老师总是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给予我们实质的关心。这让大家在艰苦的生活中看到了公平,有了拼命干事的理由。”说这句话的时候,曾学军的眼睛是湿润的。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王爱霞教授提供)

    ★王爱霞专家档案

    1932年出生于上海,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同年到北京协和医院工作。

    多年来一直从事感染病的诊治工作,对发热待查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感染性休克的诊断和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对艾滋病的临床均有丰富的经验,对内科其他专业组的疑难病种的诊断也有独到见解。先后发现了我国第一个艾滋病病人和第一个中国人经性传染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1995年制定了艾滋病诊治的国家标准,2001年主持了该国标的修改。

    1996年,“G-CSF单克隆抗体和试验盒制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HIV/AIDS临床诊断及免疫病理的研究”获2002年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是艾滋病研究领域迄今国内最高的奖项。国内最早从事院内感染细菌变迁的动向研究,“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变迁及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研究”获得2003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牵头完成输血后丙肝的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率先提出要警惕输血引起的丙型肝炎交叉感染。此外还主持了二十多个临床药理实验项目。

先后发表论文100多篇,参与主编了《内科疑难病症百例》、《现代内科学》、《现代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等专著。

第8版  2006年12月8日  健康传播

24、目前,全球肺癌病人数为130万,中国为50万。据推测到2025年中国肺癌病人数将上升为100万,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肺癌大国。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确定为“全球肺癌关注月”,协和医院积极响应这一号召,著名呼吸科专家李龙芸教授带头组织和参加大型健康教育和义诊咨询活动,并响亮地提出——

关爱您的健康,点亮生命曙光

    本报讯(记者段文利  战春丽)由呼吸内科李龙芸教授牵头,胸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病理科、心理医学科等科室的多名专家参加的肺癌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专场讲座和义诊咨询活动12月2日上午在北配楼多功能厅举行。

    李龙芸教授在回顾2000年—2005年肺癌病人发病率时指出,我国肺癌发病率在五年间上升了30.5%,到2025年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肺癌大国。吸烟、职业接触史、慢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和家族遗传是肺癌患病的五大高危因素。但她同时乐观地指出,早期诊断、规范化治疗和新药的快速发展已经给肺癌病人带来了新的曙光。

    王孟昭副主任给大家介绍了“肺癌的基础知识”。张力副教授在讲课中提出了“肺癌的三级预防”,并建议患者要重视首诊及首诊医院的选择。心理医学科洪霞主治医在娓娓道来的讲课中教给大家许多缓释心理压力、调整心态积极应对疾病的办法。课后,胸外科崔玉尚副教授、肿瘤内科王毓洲副教授、放疗科何家琳副教授、病理科崔全才副教授等与呼吸内科专家、医护人员一起为患者现场义诊咨询。

    一位三年前被确诊为肺癌脑转移的晚期肺癌病人李荣华自告奋勇上台讲述了她的治疗过程及感受。她激动地说,生病不是资本,我们生病仍然不能忘记责任,要给自己创造快乐,同时要学会感恩,感谢亲人、感谢医生。她的发自肺腑的话语打动了在座所有的人。

    精彩的讲座、精心布置的会场、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的答疑、设身处地的关照以及“感恩的心”音乐所营造的温馨气氛,使每一位与会者都从心底涌起浓浓的暖意,医患之间的无限信赖和托付尽现其中。

25、面对生命——她们也常争分夺秒

  裴黎虹

    提到争分夺秒地抢救患者生命,人们想到的更多是急诊或病房抢救室中那一幕幕扣人心悬的画面,却很难把它与紧张有序的门诊日常工作联系在一起。而实际上,门诊咨询台这看似普通平凡而又不起眼的岗位,除了每天接待上万人次患者及家属的问讯外,他们也常常从死神手中争分夺秒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12月1日上午10点刚过,在人头攒动的门诊大厅里,突然响起一声惊呼:“爸爸!”,前来就诊的患者们都惊呆了!只见一个小伙子,吃力地拖着一位中年男子,向大厅西侧楼梯移动。见状,门诊咨询台的梅永琴老师立即拨开人群,和一名保安员一起推着平车迅速跑向病人。当时,中年男子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四肢瘫软,小伙子在一旁吓得不知所措。梅老师指导小伙子和保安员把病人抬上平车,一同推着平车向急诊室方向疾奔。我马上意识到,又有急需抢救的病人了!我奔到平车边,病人面色已由紫变青,双臂垂在车边,露在棉衣外的手触上去冰凉,我们试图把病人的头侧向一边,但病人的头已搬不动了。车边那身高约一米八的小伙子趴在病人身上不停的喊着。我们一边吃力地推着车,一边安慰着小伙子,不顾一切地推着平车向急诊室冲去。一进急诊大门,梅老师和我不约而同的喊道:“快!推进抢救室!”正在值班的医护人员闻讯赶来,将中年男子抬到抢救床上,展开急救。

    这一切前后不超过5分钟!

    当急救工作就绪后,病人的老伴、女儿也赶到了急诊室。小伙子跪在抢救室门口的地上,通过门缝向里张望,一家人抽泣着,焦急地等候在抢救室外。5分钟的时间让人感到那么漫长。终于,抢救室的主管大夫出来了,告知家属“病人心率已恢复”,我们便欣慰地离开了急诊室。

    当天下午,在医院又一次碰见那个小伙子,他认出了我,边说“谢谢”边告诉我,他父亲病情已平稳,并已住进CCU病房。我好奇的问:“当时,你们怎么不叫急救车呢?”他说:“嗨!早上我爸说他胸闷,我们陪他到医院门口时,他还跟我要烟抽呢,谁知正说着说着他就倒下了。”

    看着小伙子匆匆离去的背影,我感慨颇深。

    说起门诊咨询台的工作,人们往往很难把它与“危重”、“急救”这些词联系在一起,然而,几乎每月都有危重或需急救的病人由她们送往急诊室进行救治,甚至多数情况下,家属还没赶到,她们已进行了合理的处置。在这里,经常能见到这样的场面:有病人面色苍白,腹痛难忍,趴在服务台上;有病人失血性休克,昏倒在厕所里;有病人全身抽搐、口吐白沫、晕厥在门诊大厅中。每当这时,门诊咨询台的老师们,特别是曾常年工作在护理一线的老师们,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病人身边,及时、准确地提供帮助。她们为病人能得到更好的救治,无怨无悔地、默默无闻地付出自己辛勤的汗水。

26、一个特殊病人的康复

    10月的一天,是个普通的日子,但对于骨科骨创病房的医护人员来说,却有着特别意义。因为这一天有位特殊患者治愈出院。他就是曾经从东单银街天桥跳下自杀未遂的袁先生。

    袁先生家住在外地,因与当地某机构发生矛盾,只身来到北京,以自杀为代价希望引起媒体关注。事情发生后,袁先生被好心人送到我院急诊室,当时他全身多处损伤,腰椎骨折、足跟部粉碎性骨折,病情严重,生命垂危。此时伤者身无分文,又联络不到家属。骨科医生紧急汇报院领导,经批准后立即将伤者接收到骨科创伤中心病房。在邱贵兴主任、张保中副主任的指挥下,张嘉大夫、钱军大夫不顾一天的疲劳,一刻不停地联系各科室,做检查,连夜实施急诊手术。术后护士们细心地帮助伤者清洗全身,严密观察病情,并特别注意其情绪变化,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袁先生住院期间,家属无人前来探望。骨创中心全体医护人员每天给予精心治疗和护理,经过大家的努力,伤者不仅逐渐脱离生命危险,一天天康复起来,最终能够独立行走,而他那颗冰冷的心也终于被大家温暖了。

    出院那天,骨科张保中教授特意从家中拿来自己的衣服给袁先生御寒。细心的护士长还特意买来路上吃的食品送到袁先生手中。全体医护人员凑钱为袁先生买了回家的车票,并将他送上开往山东老家的长途车。汽车即将启动那一刻,大家终于听到了一声“谢谢”,这不仅仅是一个病人的简单的谢意,更表达了一颗心灵苏醒的信息。他朝我们挥手,含着激动的眼泪说:“协和医院的医生护士真好!是你们给了我一个农民第二次生命,我以后再也不做傻事了,要用自己的行动来报答你们报答社会!”

    这让我们相信,经过骨创中心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他终于可以正视社会与人生,可以勇敢的活下去了。看着徐徐开动的汽车,大家为他高兴,为他祝福!                        骨创中心

27、寻找“迷蒙的眼睛”

  整形外科  王友彬

    在保定市陵山脚下,有两个睑裂狭小综合征家族。他们中的很多成员,睑裂狭小,举目无力,内眦处两条厚厚的赘皮,将眼睛远远地向外推挤。由于眼睛小,又远离中线,因此,和正常人相比,他们的眼睛就象一对远飞天际的孤雁,隐隐地在残照中飘动。为了揭开这两个家族小眼的谜团,了解他们黯淡世界的生活,几天前,我们探访了这两个家族。

    车轮碾着时间,缓缓地驶出北京城,驰入通向保定的时间隧道。不知不觉中,陵山丰腴的躯体,开始在我们眼前舒展。她斜躺在保定市的西部,如一位年轻的母亲,走出温暖的浴房,披着淡淡的水雾,拥卧在熟睡的婴儿旁。

    我们寻访的第一站,是离陵山不远的一个涂了一层现代气息的院落。这个院落的主人就是睑裂狭小综合征病人,不久前我们刚给她做了手术。正是她和她家族中另一个同样畸形亲属的求医,她早已结婚却不敢生育的苦闷,将我们带到这片曾经出土西汉金缕玉衣的土地,这个神秘而又同样遍布医学宝藏的世界。

    这是一个很大的庭院,花花绿绿的瓷砖包着一个空阔的院落。几十颗白菜无精打采地蹲在院子里,两条瘦狗在它们中间无聊地打闹。在迎接我们的人中,除了曾是我们的患者的女主人外,还有一位憨厚的年青人,他是患者双耳失聪的丈夫,一位躯体肥胖的中年妇女,她是患者先天弱智的母亲,两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他们是患者必须赡养的祖父母。院子里正房四间,厢房两间。据女主人说,两年前,她患有同样畸形的父亲,就是在这两间厢房里,因难以承受巨大的社会和心理压力悬梁自尽。

    在女主人家中,我们详细了解了他们的家族情况后,又沿着颠簸的山路,寻访另一个患有同样畸形的家族。这个家族成员住在山腰。进到村里时,天已近黄昏,村落后光秃秃的大山,就象黑黢黢的魔鬼,监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或许是它的存在使科学裹步不前,让智慧知难而退,这个村子处处弥漫着贫困的气息。在向导的带领下,我们在石头阵里转了好长时间才找到那个全部用石块垒砌的院落。院子没有大门,里面有两棵灰色的矮树、三间低矮的正房。房门上挂着一块破旧的门帘。

    没有人出来迎接我们,只是从屋里传来我们听不懂的一位中年妇女的招呼声。她就是睑裂狭小患者,就因为这一点,她找不到任何工作。没农活儿时,她就天天躲在家里睡觉。我们进院时,她刚从床上闻声而起。她有两个孩子,一个女孩,是自己亲生,长得和她一样,另一个是抱养的男孩——一个不得已的选择。她最大的希望,就是女儿的畸形能治好,能到城里工作,能有健康的后代。

    由她引见,我们对她家族的走访很快完成。即使这样,当我们从最后一个更加穷困的病人家返回时,四周已是漆黑一片。陵山无影,保定城灯火通明,象一个离开母亲怀抱的健壮青年,散发着青春的光芒。

    汽车驶回连接北京和保定的时光隧道,在我们的身后,是一双双迷蒙的眼睛,充满了对后代安康的渴望,对科学救治的期盼和希冀。这一双双眼睛不希望科学只是用金钱囤积天方夜谭,而是用爱心探求事实的真相。我们能让他们如愿以偿吗?但愿几十年后,我们不用再到陵山脚下,寻访这写满忧伤的迷蒙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