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协和医报
2004年第13期《院报》文字内容
时间:2004.06.10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koujie



1、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和卫生部党组书记、常务副部长高强,五月二十六日,亲临我院视察指导工作。

2、“献血,赠送生命的礼物。谢谢你们。”
                                 ——纪念2004年6月14日第一个世界献血日


    6月14日将作为一个专门用于庆祝和感谢自愿无偿献血者的特殊日子被定为世界献血日。2004年第一个世界献血日的主题就是“献血,赠送生命的礼物。谢谢你们。”这一天,写有北京协和医院明显标志的无偿献血车将在王府井新华书店前,热情接待无偿献血者。
    世界献血日建立在2000年世界卫生日成功的基础之上,其主题为“血液可拯救生命。血液安全从我做起。”
    我院输血科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经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献血办批准,在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新购置了无偿献血车,2004年2月19日印有北京协和医院醒目标志的无偿献血车正式在王府井新华书店门前接待自愿无偿献血者。
    今年5月1日是协和医院无偿献血车上街迎来的第一个七天长假的第一天。那天输血科的工作人员刚刚为采血车消毒完毕,戚院长和赵院长就来到无偿献血车上慰问,鼓励大家为无偿献血者提供一流的服务,充分展现我们协和人的风采!
    我院的无偿献血车每天停放在中国最繁华的街道上,接待着来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无偿献血者,有学生、军人、打工者和各行各业的人。作为从事无偿献血工作的医务人员,每天迎来送往的都是一些纯洁善良而又高尚的人们,激动人心的感人事例每天都在发生。工作人员总是以饱满的热情,把献血者的健康和感受放在第一位,耐心地讲解献血知识,消除一些献血者的恐惧心理,使献血者有被尊重的感觉,让每一位献血者都拥有一次愉快的献血经历。一对来北京旅游的外地夫妇,离开北京的那一天两人不约而同地产生了一个想法,为纪念他们结婚两周年,用参加无偿献血的方式来奉献爱心,以纪念他们的结婚纪念日,使得北京之旅更有意义。还有一位母亲在献血的过程中告诉她五岁的女儿从小要学着帮助别人、要勇敢,妈妈感觉很好一点儿都不疼。小女孩很懂事的说长大了也要象妈妈一样来献血救人,还要做好多好多好事。这样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却因先天听力障碍,小小年纪要靠助听器来聆听这个世界。小女孩还为车上的工作人员和在场的献血者表演了一段儿歌,给车上的人带来了轻松和快乐。像这位家长这样带着孩子来献血的还有很多。
    我院的无偿献血车无论节假日还是双休日,每天晚上定为20:00收车,但是经常是临近收车还有积极的献血者带着挡不住的热情纷纷上车,接待完毕已经将近21:00。回到医院大家还要把当天采集的血液分离成成份血,留样,入库,完成这些工作至少要一个半到两个小时。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和工作地点的转换,大家的辛苦自不必说。节假日所有的同志都必须放弃休息,来到医院走上街头工作,所有的苦累同志们都默默的承担着。
    由于多年来从事献血工作,输血科的同志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胃病,在街上工作没有时间买饭,大家就商量好了自己带饭,方便面冲饥是常事。有的时候忙不过来吃不上饭,带的饭热了凉、凉了热,随便吃几口又来献血者了,虽然大家是换班吃饭,“一人多岗、多岗一人”,献血者多时,少一个同志都不行。由于在街头工作,上厕所不方便,同志们都不敢多喝水......但是每次看到献血者献血后兴高采烈而又充满自豪感地从我们的无偿献血车走下来时,总是被他们高尚、无私的行为所感动,由衷地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我们有责任为他们服务好!
    截止到6月3日,我院的无偿献血车已经接待了两千余人,采集200毫升血液1772袋,400毫升血液104袋。在北京血源紧张的形势下,大力提倡节约用血、科学用血、我们的无偿献血车为开源节流作出了巨大贡献。协和医院的无偿献血车也是我院面向社会的一个窗口,输血科的工作人员会用自己的真心、耐心,让每一位我们接待过、服务过的献血者感到安心、放心。协和医院的无偿献血车也为协和医院创造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数百万人的生命应归功于他们从未遇见的人——这些人无偿捐献他们的血液。全世界的证据显示,自愿的、无报酬的献血者是安全血液供应的基础,因为他们最不可能将艾滋病毒和肝炎病毒等潜在威胁生命的感染传播给他们的血液接受者。世界献血日正是专门为这些未赞颂的英雄而指定的。 输血科

3、我院王世真、刘彤华教授出席全国院士大会

    6月2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七次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这是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界最高学术团体召开的一次盛会。1300多名两院院士出席了这一空前盛会。
    我院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世真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彤华教授出席了大会(我院工程院院士史轶蘩教授因病未能出席)。

4、诚信服务在协和
             我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诚信服务活动


★ 我们对各岗位工作人员提出这样的
   口号:
   准时上岗是尊重病人的重要体现
   准时上岗是优质服务的重要内容
★ 对窗口岗位工作人员提出:
   宁可提前到 不让患者等
★ 对机关工作人员提出:
   电话有人接 上门有人候
★ 对其他岗位工作人员提出:
   以病人为中心 诚信服务病人
★ 对后勤工作人员提出:
   方便一线 服务一线

5、能不能不让病人等


    日常生活中,人人都有等人的经历,不管是在什么情景下等人的滋味都不好受,要说最不是滋味的当属在医院里等大夫看病。本来挂个号就挺难,甚者还要熬个夜,好不容易熬到点儿了,大夫还没到。常到门诊走走,不难看到一个个望眼欲穿的面孔;不难听到一句句怨声载道的声音;加之候诊条件再差点儿,不急才怪呢!换个位置想一想……我们早到2分钟,兴许患者的病就好一半儿,不信您试试。   心  语

6、美国加州大学 LAWRENCEM.TIERNEY 教授来院进行临床教学

    美国加州大学LAWRENCEM.TIERNEY教授在世界各国的20多所知名大学从事教学活动,LAWRENCEM.TIERNEY教授不仅在美国内科学界和临床教育领域享有盛誉,而且蜚声国际。2002年以来,他连续三年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从事临床教学。他渊博的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灵活的教学方法,深受同道和学生们的好评。
    LAWRENCEM.TIERNEY教授难能可贵的是,他对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和北京协和医院,以及中国卫生事业情有独钟,不计得失,热心于我们的临床教学工作。
    LAWRENCEM.TIERNEY教授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邀请,从5月24日至6月11日,在我院内科进行三周的临床教学工作,其中两周时间在我院普通内科开展临床教学工作。这将对我院新生的普通内科的发展和临床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教育处

7、北京协和医院眼视光学医疗中心将举办暑期酬宾活动


    北京协和医院眼视光学医疗中心将于2004年7月17日至2004年9月5日在中心举办暑期酬宾活动。活动内容包括:
    在活动期间,大、中、小学生及教师配镜时(不参加买镜架送镜片活动),凭学生证、工作证可享受7折优惠。
    活动期间购买隐形眼镜或隐形护理液等产品可享受9.5折优惠。
    本次活动若单配镜架或者单配镜片可享受8折优惠。
    活动期间购买眼睛架送镜片。(本次活动所送镜片只限于日本银雅系列镜片和视力信加硬加膜镜片,其它品牌的镜片不参加赠片活动。)
    北京协和医院眼视光学医疗中心全体医护人员将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质量保障,欢迎患者光临!
                                                                                             眼视光学医疗中心

8、一次难忘的党组织活动


    近日,我院退休的70多名党员在一起过了一次有意义而又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活动中,医院党委副书记杨玉雯同志给大家作了一场生动的形势报告,并向大家描述了医院发展建设的美好前景。大家在听完杨玉雯副书记的报告后热烈鼓掌,为医院的大好形势鼓掌,为医院美好未来高兴。通过这次组织活动,退休人员开阔了眼界。
    在北京春光明媚、鲜花盛开的5月,老干部处请示医院党委,欲将此次组织生活的地点安排在京郊昌平的九华山庄,目的是想让老同志们看看北京的发展变化,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风光。院党委对此非常支持。很多离退休党员同志们非常高兴,积极参加这次活动。年龄最大的尹昭炎同志也不落后。老同志们在春光里,踏着春天的气息,边走边聊激动不已。大家从心里感到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同时异口同声地说:“虽然我们离开了工作岗位,但是医院领导对我们这些老同志依旧是非常关心和照顾。”
    在活动中大家互相关心,年纪小一些的主动照顾年长的老同志。史连喜同志看到尹昭炎老教授行动不方便,主动用轮椅车推着他,使尹教授一直与大家在一起全程参加了这次组织活动。
    老干部处的几位处长和工作人员,对整个活动安排的非常周到。他们不时叮嘱大家:您慢点儿走,您慢慢吃,前面有坡,您小心点儿……关切的话语声声渗透在老同志的心里,令大家感动。在他们的组织下,大家度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和令人难忘的组织活动。
                                                                                                           付永昭

9、老年妇女不该不治的病 —— 子宫脱垂

    张大妈70多岁了,身体硬朗,但近期总发现自己的阴道口有东西堵在那里,尤其在下午买菜回来后更加明显。其实张大妈是患上了子宫脱垂的疾病。子宫脱垂是老年妇女的常见病,虽非致命性疾病,但在二十一世纪强调生活质量的今天,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
    造成子宫脱垂原因很多,主要是由阴道生产的次数及困难度、病人组织本身的强韧性,以及身体活动状况来决定的。也就是说,由于生产的损伤,使得骨盆底,尤其是子宫基底韧带过度伸展,而使子宫脱垂,并且同时伤及会阴,造成阴道口松弛,并使阴道前后壁肌膜受伤。由于年龄增长使肌肉、肌膜更为松弛无力,情况因而变得更糟糕,以致整个子宫、膀胱及直肠都完全脱出于阴道之外。
    子宫脱垂会使患者小腹有下坠感,并且腰酸背痛,这都是由于牵扯子宫韧带及静脉淤血所致 ;如合并膀胱膨出,则常会导致小便困难、解不干净,进一步导致泌尿系感染;如合并直肠膨出,则造成便秘,有时大便积在膨出的阴道部位,还要用手向下推才能解出大便,完全脱出的子宫在走路时经常会摩擦到,更是苦不堪言,由此引起的溃疡、化脓或子宫肥大,都是不易痊愈的。所以,子宫脱垂是患者自己就可以诊断的疾病,也是一种不可以轻视的疾病,应及早就医。
    子宫脱垂以手术治疗为主。依据患者年龄、是否生育和全身状况来决定手术方式。如无生育要求,可以行子宫切除术同时阴道壁修补术;对子宫没有病变患者要求保留者,可以行子宫悬吊手术。(朱  兰)

10、患者心中的协和 ----人民来信摘登


患者林云起的感谢信(节选)
协和医院党委:
    1977年,我被查出患反流性食管炎,伴有食管下端糜烂,以后的几年中,在北京和新加坡的几家大医院做过中西药治疗。每年一次胃镜检查,始终未见好转。去年(2003年)11月的一天,我在本院胰腺中心陪伴术后病人,得知前来会诊的是著名的消化内科专家柯美云大夫,便冒昧地拦住柯大夫,说起自己的病情。柯大夫并不介意我的唐突,在耐心地听完我的叙述之后,首先对北京某医院“Barrett食管”的诊断持慎重态度。她劝我拿病理切片来协和复诊。果然,病理会诊结果,否定了“Barrett食管”的结论。这解除了长期以来我心理上的压力。因为,听说“Barrett食管”就是癌前期病变。继而,柯大夫让我参加新药“汉利特”试验。服药八周后,做胃镜复查,“糜烂”消失了。真是喜出望外,这是七年来久治不愈的顽疾啊!
我是一个普通的患者,和柯大夫非亲非故,且是初次谋面,前后三个月,短短的几次门诊,柯大夫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以及科学的作风,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庆幸自己遇上了一位好大夫。
    也许,这就是协和。

患者曹艳辉的感谢信(节选)
    我是一名来自湖南长沙的脑病患者曹艳辉,今年1月份某天头昏脑胀,四肢无力以为是小感冒打了几天针,休息了几天却发现病情越来越严重,在湖南湘雅一医院治疗了4个多月,花费了不少钱却并没多大效果倒似厉害,且全身无力,舌麻脚软手变形,有时连排泄也不由自主,最终坐上了轮椅,经再三诊断也没什么结果,因为这种病况在湖南也只有一例,我感到无助、悲痛、失望甚至绝望,眼泪无声的流着,我对自己生命的存在失去了意义与信心,盲目的过着艰苦的日子。一日邻床病人介绍贵院,医术高超,技术精湛,我怀着碰一碰的心情乘机北上,在门诊时结识了崔丽英教授,她带我到神经科还安排床位,黄蓉医生与周颜医生对我关心备至,不过二天,就诊断了我的病情,对症下药后,病情显而易见的减退,我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为表达我内心的感激,送礼、请客却一一被他们的大公无私、高素质、高品德所谢绝,尤其是崔丽英教授五次都拒绝我门外,我相信其他工作人员也拥有这种行医之道,行医之术,从他们身上我看到的不仅仅是生命的复燃、首都医学的高明,更有高尚的品德。现在我日益康复,是协和医院给了我再生的机会,日后,我会在湖南大力宣传贵院医技的高超,品德的高尚,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谢、感谢、再感谢。

患者王铁民的感谢信(节选)
北京协和医院领导:
    我因患结节性甲状腺肿,住进贵院基本外科二病房。在不长的十天内,我得到了十分周到的治疗和护理,身体很快康复。回家休养后,那些可敬人们的身影还时常浮现在我眼前。于建春教授精湛的医术、严谨的学风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每次看到于教授,总见到她在不停地忙碌着。她几乎总是每天最后离开病房的大夫。即使周末公休日,她也来到医院查房。每当我向她询问我的病情,于教授总能用和蔼的语气、精炼的描述给我满意的答复。她那略显苍白的面容,微驼消瘦的身躯,使人难以相信她才年仅四十一岁。用献身和呕心沥血来描述于教授的敬业精神,我认为她是当之无愧的。刘子文大夫、康为明大夫兢兢业业,早来晚走,他们每天在病房的工作都超过十个小时。这是我第一次在协和住院治疗,没有想到协和医院的医生护士们的工作强度如此之大。林琦大夫负责我所在病房的日常治疗,病友都盼着他给换药。他手法熟练、轻捷,病人们丝毫感受不到痛苦。我的身材较高,入院后没领到合适的上衣。崔昱护士长专为此事与总务联系,为我解决了困难。基外二病房护士们的护理工作也十分到位,入院介绍、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饮食起居、出院康复指导等方方面面,无微不至。
    我体验着这一切,也不断被这一切感动。名不虚传,老一代协和人的医德医风在被新一代承传着、发扬着。患病是件痛苦和不幸的事,但我为能得到协和医院可敬的生命守护神的关照感到幸运。在协和医院就诊,每个患者都一定会有和我一样的共同感受,那就是由协和的医生治病,一百个放心!

病人家属覃树文的感谢信(节选)
协和医院党委:
    我老伴69岁,在贵院妇科作子宫切除手术,手术很成功。
    手术前朋友提醒我,当今的社会风气就认钱,不管哪个行业都一样,送少了还不成,不然手术的效果就是不一样。我想也是,万一因这一步没有做到,手术效果不好,可能还要输血,还受感染,病人受罪,花的钱还会更多,何必不事先花钱买平安呢?但如何行事,我真找不着门。
    我是一个长期受党教育的老党员,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不知道如何开口。再想协和的医术、医德、医风,享誉天下,全国各地、世界各地很多患者慕名而来求医,万一因为我的举动不当而影响了协和的声誉,干扰了医护人员的正常工作,损害了医生们的尊严呢?我左想右想,还是算了吧,听天由命吧!
    手术后完全改变了我的看法。
    在郎景和大夫的组织下,由于他们的高超医术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经过2小时40分钟的认真艰苦工作,手术做得非常成功,病人没有任何痛苦的感觉,体外没留有任何刀痕,(要是在别的医院做同样的手术,肚子就被切开一个很大的口子)。经过复查也没有问题,两个多月了身体恢复得很好。我非常感激,如果全国的医院都有像协和一样的医术、医德、医风,老百姓是多么幸运啊。

病人家属李义彬、张玲燕的感谢信(节选)
北京协和医院党委:
    我的岳父张锦春今年已有八十岁高龄,因心脏病、糖尿病、胃病综合症曾在协和医院做过心血管支架。当时吃什么吐什么,不思茶饭,疼痛难熬。在心内科病房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对病人十分负责。张琦护士不怕累、不嫌脏,无微不至的关怀护理着每一位病人,使病人和亲属感觉到了家的温暖。一天夜间,轮着我给岳父陪床,正值张琦护士当班。由于老人病情严重,医疗器具几乎“武装”了全身,有胃插管、输氧管、排尿管、吊瓶输液管、心脏测试观察机等等都同时在工作。张琦护士隔长不短就来查血压、量体温,问长问短,关照病人。
    老人因腹胀难受而坐卧不安,趁我出去的一会儿功夫,登开被子,歪着身子,两腿搭拉在床下,声称要下床。护士张琦听到动静后赶忙跑来,协助我边安慰老人边整理“管道”,并与我抬老人上床归位。没想到稀里糊涂的老人拉了满裤子,垫布、床单上都是(全是又稀又黑的病便),我和护士都抓了满手。看着我既歉意又带无耐的神态,张护士笑着说:“没关系,洗干净手就行了,老人能拉出来是件好事,能缓解难受和疼痛”。说着,她用她那瘦弱的身体硬是和我一起为一百八十多斤重的老人换上了新床单、新垫布,抬老人归位躺好,还与我争着给老人擦洗屁股,说什么“你不懂,得用湿纸巾轻轻擦,用力过大会擦伤皮肤”等等。一番话语,配合着她娴熟轻微的动作,令我十分感动。
    除了在闹“非典”期间,曾在报纸、电视上看到过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外,我还从未亲眼目睹过今天发生的情景,看似平凡但会让人非常感动的真实场面。看着老人安稳舒坦的睡着了,护士笑了,我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