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病理专业质控中心(下称“质控中心”)2025年度工作会议在重庆举行。会议全面总结了2024年质控中心工作,并对2025年重点工作进行部署。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赵勇、中国科学院院士卞修武出席会议。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全体委员、各省级质控中心主任及秘书在线上线下参会,共商病理专业质量控制的未来图景。
▲与会人员合影
质控中心主任、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主任梁智勇深入解读了《病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4年版)》。他强调,2025年质控中心要在高质量完成“六个一”工作任务的基础上,通过“国家-省-地/市”三级联动机制,有序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工作任务。
各工作组组长分别汇报了2025年工作计划。分子病理工作组将着力提升分子病理室间质评的参加率作为新一年工作重点,细胞病理工作组将进一步扩大现场调研工作范围,病理诊断工作组将持续拓展病理诊断能力验证的深度,病理技术工作组将加强室间质评与专项技能培训的有机结合,管理工作组将开展有关病理危急值的调研工作,并深化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实践,非公医疗工作组将持续稳步推进对第三方及民营医院病理服务能力的评估。
质控中心秘书、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临床博士后刘笑玎介绍了省级病理质控中心2025年度工作指导细则。浙江、福建两省病理质控中心主任分享了在质控工作中的宝贵经验。质控中心委员、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卢朝辉主持会议。质控中心秘书、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主任助理武莎斐主持专题讨论环节。与会专家积极建言献策,结合各省级质控中心的实际情况,对前期总结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进一步明确后续工作的重点发力方向。
2025年是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的关键收官之年,国家病理质控中心将在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安全行动的框架下,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筑牢考核体系,优化管理培训,推动质控中心高效运行;同时,还将着力完善质控网络与体系建设,强化省级质控经验的交流互通,提升三级质控网络的协同联动效能,助力各级医疗机构提升病理诊断和技术水平。
文字/武莎斐 刘笑玎 陈龙云 董静格
图片/陈龙云
编辑/董静格 陈恔
审核/梁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