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协和医报
国际医疗部参加第五届“高端医疗服务与建设”国际研讨会
时间:2012.11.06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何帆

    2012年9月20日-9月22日,第五届“高端医疗服务与建设”国际研讨会暨2012年国际级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在上海召开,国际医疗部派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全科医生培养、商业医疗保险的管理以及涉外医疗护理。此次会议的三个议题和国际医疗部的工作关系密切,与会专家的讲解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首先在全科医生方面,我们充分认识到目前的高端医疗服务主要是以全科为基础、实现专科衔接的服务。第一天会议主要讨论了两岸及国外全科医师(GP)的培养模式、考核及绩效机制。英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全科医师培养模式多为:完成大学培训后→3年左右住院医师培训→1-2年全科住院医师培训(含社区、门诊)和或2年左右定向培训。发展全科医学将是今后一个发展方向。全科医生是全科医学的专家而非低级别医生。我们要建立起对全科医师的考核、继续教育和专门的全科医师培训体系。
    在商业医疗保险方面,我们认识到国际、国内医疗保险公司各自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国际医疗保险公司受中国政策的限制,对中国市场不够了解,因此在国内目前还采取谨慎的态度,很多的产品只能在国外销售。国内保险公司则起步晚,经验不足,服务跟不上,业内的影响力及对参保人员的吸引力不高,宣传力度不足。尽管如此,从目前的统计数据和对未来预期的分析,我们可以预见商业保险作为社会支付的一种方式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上海市商业健康保险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保险公司对于商业健康保险逐渐认识,居民的健康保险意识逐渐增强。为此国际医疗部要想占领高端医疗市场就必须加强对商业医疗保险的探索。
    在涉外护理方面,我们认识到要充分关注服务细节,给患者体贴入微的体验。例如:上海东方医院将所有能够公示的信息都在护士站及病房走廊进行公示。比如病房的收费标准、护士及医生团队的照片、便民措施、中/英文的入院宣教,这样病人入院后会对自己的花费及所接受的医疗护理服务有个大概预知。病房有自己的科室文化之窗,上面张贴了病人的照片及感谢信,这样既增加了病人的信任度,又丰富了科室的文化。病人的房间里,还设有小型饮水机。病房还特别注重病人的多元文化护理,特别为不同宗教的病人准备了祷告间、古兰经、圣经、十字架,满足宗教病人的需求,使病人心理得到安慰。
    上海市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对发展高端医疗的阐述是:“高端医疗并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只为‘富人’们服务的医疗,而是代表着更尖端化的技术、更精细化的管理、更个性化的服务以及更舒适化的环境等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国际影响力的稳步提高,高端医疗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国际医疗部的全体同仁将齐心协力迎接这一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