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协和医报
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工程新进展——《心术》读书会系列启动
时间:2011.01.11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12月下旬,在协和医院掀起读《心术》看《医者仁心》热潮的同时,协和医大的学生们也不约而同地表现出自己对医生职业与医生生存现状的关注。2010年12月22日,在职业发展研究协会(ACDR)与心理协会的共同努力、北京协和医院教育处的大力支持下,第一期《心术》读书会在新科研楼404教室举行。这次读书会我们很荣幸地请到了麻醉科龚亚红师姐与我们分享她作为一个住院总的感想与经历。
    读书会由医大八年制07级的蒋超开始。早已看过《心术》的他率先谈了谈他自己对于这本书的想法:我们要相信,大多数人有一颗angel heart。接下来学姐与我们分享她的感受,第一句就是“书里描写的并不是个例,而是这个医疗环境下医患关系的平均水平”。这句话让现场的同学们唏嘘不已。
    “患者没有错,医生也没有错,但为什么医患关系就是这么紧张呢?”协和老一辈的教授们,鲜少有患者投诉甚至抱怨,他们的存在似乎在告诉着我们即使在现在的医疗环境下,理想中医患关系依然存在。那么,从他们那里,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呢?现在的医疗环境的确不好,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可以做出哪些努力去尽力改善它呢?
    一个一个的问题被抛出来,读书会也进入了高潮。《心术》与《医者仁心》给我们描画了一个真实的医疗环境,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态度去应对这个环境。“既然无法改变环境,为什么我们不积极一点呢?”“其实患者也很不容易,那么早起来排队挂号,轮到自己却只有3分钟时间问诊,若是换了我们自己也会很不甘心。”如果我们多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患者进来后微笑一下,说一句“你好,请坐,请问你哪儿不舒服?”,患者询问时语气客气一些,态度好一点,不会耽误我们的时间,更会给患者一种被尊重的感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在这些点滴的细节中就能被巩固,也能被摧毁。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不试着建立患者对我们的信任呢?
    医生需要一定的人文素养,这一点几乎没有人否认;但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日积月累。本着“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努力做个好医生”的原则,在北京协和医院教育处的支持下,寒假之后,《心术》读书会与《医者仁心》交流会将在来年的第一个月掀起一个“心术•医者仁心讨论月”的热潮。在2008级学生即将结束预科、回到协和之际,他们的“寒假作业”,也是他们需要给自己上的第一课:在认真看了《心术》与《医者仁心》之后,反问自己“我为什么学医”?
    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国家的态度已经从“举证倒置”过渡到了《医者仁心》。这部电视剧给了整个医疗行业一颗极大的救心丸,我们     有理由相信以后的环境会好很多。为了我们的未来,也为了整个中国医疗行业的未来,坚定自己的信念,努力做个好医生、一个患者尊敬爱戴、医术精湛的医生,从现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