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协和医报
北京协和医院成功开展多科协作腹腔镜胃束带减肥术
时间:2010.11.02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肥胖症患者的福音
北京协和医院成功开展多科协作腹腔镜胃束带减肥术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联合基本外科、营养科、心内科、呼吸内科、麻醉科、ICU、心理医学科、整形美容外科、消化内科、妇产科、骨科、超声科和放射科等相关科室,于2009年成立肥胖症综合诊治多科协作组,迄今成功完成12例腹腔镜胃束带减肥术,无一例并发症发生,随访减重及合并症改善效果均满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发病率逐年增高。根据我国体重指数(BMI)分级标准,24kg/m2≤BMI<28kg/m2为超重,28kg/m2≤BMI<32 kg/m2为肥胖,32kg/m2 ≤BMI<37kg/m2为中度肥胖,BMI≥37kg/m2为重度/病态肥胖。肥胖不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带来许多心理和社会问题,而且还伴随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和肿瘤等疾病,严重危害健康,显著缩短寿命,且病态肥胖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于2003年在国内率先成立了包括内分泌科、营养科、妇产科、超声科、放射科等科室在内的减肥治疗协作组,并开设肥胖门诊,对肥胖症及其合并症进行诊治,但临床发现非手术疗法对于重度肥胖及其合并症的治疗效果十分有限。与此同时,减肥手术在国外、国内相继开展并逐渐发展成熟,近年已成为公认的中重度肥胖患者获得持续稳定减重的唯一手段。减肥手术不但可以显著减重,还能降低肥胖合并症的发生率、根治或改善肥胖相关疾病,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降低死亡率。协和内分泌科联合我院相关科室,于2009年成立了肥胖症综合诊治多科协作组,旨在最大限度发挥减肥手术疗效的同时,减少其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进一步提高疗效和安全性。
    2009年10月,基本外科于健春教授主持开展了我院首例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减肥术,该例患者术前体重129kg,BMI 52.3kg/m2,腰围140.5cm,诊断“单纯性肥胖症、胆囊结石、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脂肪肝、月经紊乱”,行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减肥术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无明显并发症。协作组专家在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期间均对其进行综合治疗,术后1月、3月和6月体重分别减至108kg、100kg和87kg;现已术后近10个月,体重减至79kg,BMI 减至32kg/m2,多余体重减轻百分比(%EWL)为67%,效果良好,达国际标准。迄今,协作组已完成12例LAGB术,无一例并发症发生,随访减重及合并症改善效果均满意。 
    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减肥术(LAGB)是减肥手术中创伤最小的手术,它不改变胃肠道完整性,而且可逆(置入的胃束带在帮助患者减重达标、养成良好饮食及生活习惯后可以解除,胃肠道可基本回复到术前)。1985年世界首例 LAGB术由Hallberg 和Forsell在瑞典实施,1996年以后逐渐在全球推广,我国2003年以后逐渐开展该技术。手术时,医生仅需在腹壁打四个孔,进入腹腔镜操作器械,在食管下方分开胃周组织开辟一条隧道,将一条特制束带经预制隧道环绕胃一周后收紧、固定,就像给胃系了一条腰带,使其形成葫芦样上小下大内部相通的两部分,我们将上面较小的部分称为胃小囊,术中通过特殊装置将其容量控制在20ml左右。术后患者所进食物迅速在胃小囊聚集,大多数病人会马上出现饱食感而减少进食量并最终减重。束带内侧紧贴胃壁部分是一个中空的水囊,通过管道与腹壁皮下注射壶相通。术后可通过向皮下注射壶打水或抽水而收紧或放松束带,从而进一步调节胃小囊容积、控制进食量,将体重控制在合适范围。
    手术完全在腹腔镜下操作,创伤小,恢复快。一般术后第1天即可活动如常,术后2-3天可恢复饮食。术后1月开始酌情打水,此后根据减重情况决定打水量,一般控制在每周减重0.5-1kg,术后2年可减去体重超重部分的50%,减去术前BMI的25%。荟萃分析显示此术式并发症发生率约5%,且严重并发症少,围手术期死亡率约0.1%,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接近,为中国肥胖病外科治疗指南推荐术式。北京协和医院多科协作组成功开展LAGB术,为肥胖患者带去福音!

文/康维明  图/古应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