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协和医报
2006年第15期《院报》内容
时间:2006.08.22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koujie








第15期总第64期 2006年8月18日 1、我院开展向华益慰同志学习活动 党委下发《关于开展向华益慰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的通知     本报讯(记者 林夕夕 杨敦干)今年6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一份介绍华益慰事迹的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军广大医务工作者向华益慰同志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号召,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个学习华益慰同志的热潮在全国兴起。卫生部和首都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委员会先后发出了“开展向华益慰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组织召开了华益慰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此期间我院积极响应党中央、卫生部和北京市的号召,迅速行动,广泛开展了向华益慰同志学习的活动。     7月17日,我院党委副书记杨玉雯同志参加了北京市卫生局召开的关于华益慰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预备会后,立即向党委书记鲁重美同志做了汇报,鲁重美书记指示要按照要求,认真组织好人员参加此次活动。7月19日,在党委副书记杨玉雯、党办主任杨敦干的带领下,医院20多名医护人员代表到北京市会议中心,参加了北京市卫生局召开的首都卫生系统学习华益慰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与会同志被华益慰同志平凡而伟大、感人至深的事迹深深打动。7月18日卫生部做出《关于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开展向华益慰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后,在7月21日的院朝会上,党委副书记杨玉雯向全院到会的正副科主任、职能处室正副处长、以及各科护士长宣读了卫生部的这一决定,要求各科室领导,及时将这一精神传达到全体工作人员;并同时指出,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人、很多事值得学习——我院有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也有全国和首都的劳动模范,在平凡的岗位上,大家为医院发展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希望全院职工以华益慰同志为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白求恩式的好战士。在朝会上,党委书记鲁重美同志也深情地告诉大家:华益慰同志是协和医学院53届学生,同时也曾是我院变态反应科的奠基人、耳鼻喉科著名专家张庆松教授的女婿,作为协和人,我们更应该带头向华益慰同志学习,学习他的思想、精神、品德、作风,发扬协和的光荣传统,通过学习,在全院进一步树立良好的医德风尚。7月25日,我院又组织20余人,由党办贾青同志带队,前往人民大会堂,参加了由中宣部、卫生部、总政治部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行的华益慰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会上听取了关于华益慰同志的事迹报告和卫生部党组书记、卫生部部长高强同志的重要讲话。我院离休干部郭秀娟在大会期间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表达了对华益慰同志的爱戴和敬意。7月27日,我院召开了全院党总支、支部书记会,会上要求各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学习华益慰同志的先进事迹,要求广大党员要带头学习,并带领广大职工将华益慰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落实在实际工作中。     为了配合学习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我院在东、西两院区分别张贴了“向华益慰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向华益慰同志学习,做白求恩式的好医生”等横幅,以激励全院职工以华益慰同志为榜样,爱岗敬业,勤奋工作。     8月1日,党委向全院发出《关于开展向华益慰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的通知,要求各总支、各科室要结合本科工作实际,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学习华益慰同志的活动,并将学习华益慰同志的活动同学习“八荣八耻”结合起来,同医院管理年结合起来,同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结合起来。     为了进一步将学习活动落到实处,8月4日在全院朝会上,党办主任杨敦干同志向全院布置了关于组织观看华益慰同志先进事迹“光辉的旗帜”等相关事宜,并刻录“光辉的旗帜”的光盘10多套,下发到10个总支,要求各总支、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和职工观看。8月7日起各总支、支部已开始行动。     各总支支部组织学习后,在党员职工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大家都被他无私忘我、敬业奉献的崇高境界和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高尚道德情操而感动,纷纷表示要在华益慰精神鼓舞下,学典型,见行动,像华益慰那样行医做人,把这种动力体现在实际工作中。现在正值暑期,酷热难当,而暑期赶上学生潮,来医院就医的人数进一步增加,挂号紧张问题更加突出,为了缓解“挂号难”的问题,医护人员主动加班加点,许多老教授带头加号,有时拖班到很晚,尽可能地为更多的患者服务,医院日综合门诊量多时可达8000人次,仅7月份门诊量就上升了9.48%。    金大鹏局长在讲话中曾指出:要把学习华益慰同志活动和学习宣传身边的先进典型结合起来。要善于发现和宣传身边的先进典型,在学习华益慰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典型引路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我院有许多医术精湛、医德馨人的老教授,他们长期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有许多感人的事迹,需要去挖掘,如我院的方圻教授、刘彤华教授、郎景和教授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方圻教授是心内科的老前辈,曾经为周总理等党和国家的老一辈领导人做过保健工作,现在已86岁高龄,仍工作在医疗第一线,在60多年的从医生涯中,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广大患者服务,把毕业的精力奉献给了祖国医疗事业。刘彤华教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她几十年如一日不懈钻研,为我国的病理学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现为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的郎景和教授是我国妇产学科的创始人林巧稚教授的学生,他继承和发扬了林巧稚大夫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并使之不断发扬光大,在我国妇产科学界树立起一面旗帜。还有许许多多的医生、护士、行政后勤工作人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都是值得好好总结和学习。通过大力宣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教育职工学习身边的好人好事,做华益慰式的好医生,做华益慰式的好职工。 当前全国正在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医疗行业是这次治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按北京市的安排,现在已进入自查自纠阶段,重点是自我教育,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党委要求把学习华益慰先进事迹同与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相结合起来,通过学习华益慰的先进事迹,通过观看《苍生大医》、《生死托付》等电影,加强职业道德和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构筑起抗腐拒变的第一道防线,切实杜绝在物资采购、基建工程和医疗服务中可能发生的不良行为。 2、卫生部、北京市检查组分别到我院检查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       本报讯(记者李岩)7月13日,卫生部治理商业贿赂办公室整规组一行7人,在于德志组长的带领下,来我院检查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     医院党委副书记、治理办公室副主任方文钧代表医院治理领导小组向整规组作了专题汇报。党委鲁重美书记、李学旺常务副院长在会上表示:医院历来重视精神文明、医德医风和行风建设,对本次专项治理工作也是高度重视,常抓不懈。     检查组领导对我院开展的专项治理工作表示满意,认为我院专项治理工作组织认真、工作到位,并且在工作中还注意研究问题,同时表示整规组回去后将认真研究,协调工商、检察等执纪执法单位,做好此项工作。卫生部将陆续出台有关文件规定,解决、解答医院在专项治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8月2日下午,北京市治理商业贿赂协调组一行9人前来我院检查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进展情况。党委鲁重美书记和方文钧副书记、杨玉雯副书记及有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方书记向检查团汇报了我院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进展情况。     北京市治理商业贿赂协调组组长窦熙照书记及有关领导听取汇报后肯定了我院专项工作的做法。并指出:北京协和医院领导高度重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成立机构,举办培训班,工作思路清晰、全面,对政策界限有思考,既提出问题,又有自己的解决办法,工作办法符合卫生部的要求。     此前,为了做好我院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医院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安排时间对因故未参加培训的骨干进行了补课,并要求将培训内容传达到每位职工。医院治理商业贿赂办公室还将培训班内容刻录成光盘,下发至全院各总支,组织全体职工学习。医院治理领导小组针对具体问题,给出具体规定,明确了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可做的该怎么做,并设计完成了相关表格,要求科室(个人)进行申报。此举极大地保护了职工的积极性,同时也维护了医院正常的医疗服务秩序。医院还利用院刊、公告栏等多种形式,宣传部署专项治理工作。   院领导班子表示要在上级的领导下,带领全院职工,认真组织自查自纠工作,把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开展好、完成好,取得实效。 3、我院隆重举办协和病案展览庆祝建院八十五周年  

    本报讯  8月9日,由医务处、病案科、护理部和门诊部联合承办的北京协和医院病案展览在医院教学楼三层多功能厅隆重展出。卫生部医政司张宗久副司长、北京市卫生局邓晓虹副局长、中国医院协会陈同鉴秘书长和各位院领导均参加了病案开展仪式。该仪式由赵玉沛副院长主持。北京市三甲医院部分医务人员应邀前来参观病历展。     病案展览共包括了七个版块,分别是:历史风采、医学大家风范、优秀病历及专家点评、如何正确书写病历、住院病历存在的问题、门(急)诊病历、协和病案管理学科的发展等。此次病案展览内容丰富,一经展出就受到了广大参观者的好评。     刘谦院长在欢迎辞中讲话指出:值此协和85岁之际,隆重推出协和病案展览,是为了让青年人更好地了解历史,怀念先辈,传承协和精神和优秀传统;展示优秀病案,表彰先进;进行病案书写规范化教育,进一步提高医院病案质量;促进病案信息资源共享,为医院医、教、研、管各项工作的蓬勃发展作出更大的支持与贡献。     北京协和医院病案一直被誉为是“协和三宝”之一。自1921年建院至今八十五年来,病案室保存的病案已达到240余万册。病案是医务人员临床思维的体现,更是医务人员汗水与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不仅是宝贵的医疗、教学和科研资料,是医院管理与决策的信息来源,还是有效的法律文书,是医院的一笔无价的财富。     北京协和医院从建院以来,始终如一地重视病案的质量、积累、保管和利用,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制度与方法,形成了严格的管理流程与严密的管理体系,病案专业也被纳入医院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中,随着信息化手段的丰富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病案管理也正在迈进一个崭新的阶段。

 

 本次病案展览将历时一个月,欢迎广大医护人员及爱好者到此参观。     病案科

  第2版  2006年8月18日  医院文化   4、医患同心  友情是金  

 

变态反应科  文昭明教授

 

    四十年前的往事渐渐地依稀若梦从记忆中淡出,但有两件事却仍然那样清晰地铭刻在我的脑海中,因为那是我刚刚走上医生生涯的成功侦察,而这成功却源于患者对我的完全信任。     1964 年4 月10 日,一个6个月的重症病毒性肺炎患儿住进了病房,虽经全力救治,病情仍急转直下。到了住院第4天,诊断合并胸腔积液、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全身浮肿。这时患儿已经昏迷,完全靠静脉输液维持生命,除抗生素外,吸氧,还静脉定时给予呼吸兴奋剂和强心剂,并下了病危通知。患儿移到单间病房,已向其父母交待清楚病情,让家长作好“思想准备”。     一切安排就绪,但我仍不死心,总在床旁仔细观察,我想发现蛛丝马迹——使他起死回生的一线希望。     住院的第5个晚上,全科人员到病房义务劳动。劳动完后,已十点钟,我又待在他的床旁观察,看呀看,突然发现了一个矛盾现象,他肺上湿罗音已不那么密集,较前明显松动,那就是说肺炎已有所好转。肺炎既然有所缓解,如此严重的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和昏迷等表现,就难以用肺炎的中毒症状来解释。那又该如何解释呢?如果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婴儿就有希望了。我反复思考想到一个可能。     立刻急诊查血,结果正如所料,患儿合并了重度低钠血症,血液的张力主要靠钠维持,与血液张力相等的为等张液,而现在患儿的血液呈严重的低张状态,血管里的大量液体都跑出了血管,到细胞里、组织间去了。     必须及时纠正这种情况,尽快输入高张液,因为只有高张液才能将低张的血液纠正为等张,只有高张液才能使血管内液体不再外流,并将细胞内多余的液体拉回血管。诊断明确,理论上应该这样治疗,具体该怎么执行?     我和我科还从来没有静脉输过高张钠液呢!因为稍一不慎,高张钠液就会增加心脏负担,引起细胞脱水,更何况患儿还怀疑有心力衰竭,一直在用强心剂呢!我认为原来心力衰竭的诊断是错误的,必须尽快矫正血液的低张状态,这是当前患儿的主要矛盾,是抢救他的唯一办法和一线希望。抢救生命要紧,我,作为一个医生,按自己的思路想下去、干下去已经是深夜了,我紧急向外科借来10 %的氯化钠,再稀释成3%的高浓度(等张浓度约为0.9%) ,根据计算决定静脉输入84毫升。现在想来,要给一个仅6个月、曾诊断为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并下了病危通知的婴儿,静脉注射3 %的高张氧化钠84 毫升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可那时我没有去想这些,一心想救活他。     那时医疗条件很差,没有心肺监护仪,为了作好观察,我从棉棍上扯下一点棉花拉成细丝,把它粘在患儿的鼻尖上,棉花丝轻轻地有规律地来回飘动着。我用这个办法来观察他微弱的呼吸,把听诊器贴在他的胸前,倾听他低钝的心音。我让护士尽可能慢地从静脉输入配好的液体,并告诉她,如果一旦出现问题,我一举手就立刻停止注射。     静脉注射开始了。我全神贯注地盯着棉花丝来回轻轻的飘动,仔细聆听着他心脏微弱的跳动,时间伴随着他的心跳一秒一秒地过去,四周静得好像连掉下一根针都能听见。液体终于平安地输完了。     接下来奇迹出现了,在静脉注射高张盐水2 小时后,患儿打了几个呵欠,4 小时后患儿眼微睁、微咳,12 小时后能吞咽,喂入牛奶30 毫升,24 小时后大声哭闹要吃母乳,神智清楚,尿量增多,不久痊愈出院。     虽然没有谁表扬我,但孩子的母亲一直在床旁看着我们所做的一切。。她的完全信任给我无穷的力量。后来我将这一个病例整理投稿,发表在1965 年的中华儿科杂志上,这是我第一次投稿。 这次将一个濒临死亡患儿从病危中抢救过来,我心中十分高兴,因为这当中有我的智慧,还有我的勇气。我第一次享受着一个医生的快乐。     我回忆起第二件往事。     一个两岁多的诊断中毒性痢疾患儿住进了隔离病房,按惯例注射了一次冬眠灵,并派了特护严密观察:患儿在冬眠灵的作用下已安静人睡。护士突然发现了一次不正常的呼吸,那时全国都主张对中毒性痢疾及其合并的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早诊断、早治疗。既然出现一次不正常呼吸,根据以上标准,这应该算是早期的呼吸衰竭了,主管医生除了按时给他肌内注入冬眠灵外,还定时静脉推入呼吸兴奋剂----洛贝林,可是异常呼吸的次数不但未减,反而愈来愈频,洛贝林也随之愈用愈多,愈用愈勤,几个钟头以后,竟连一次正常呼吸也没有了,呼吸不是快慢不均,就是深浅不匀,主管医生给家长交待了病情,以后就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下午5 时,大家下班了,我值主治医生的夜班,在床旁仔细观察,心里产生了怀疑。后来送来晚饭,我把患儿摇醒喂他,他竟将一碗有肉有菜的婴儿粥喝得精光,然后又在冬眠灵的作用下呼呼大睡起来。他能喝下一大碗粥说明中毒症状不重,中毒症状既然不重怎么会有如此严重的呼吸衰竭呢?我想来想去,得不到恰当的解释:这时脑子里闪出一个念头,会不会是洛贝林本身引起的异常呼吸?如果是这种可能,继续这样治疗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应该立刻停药才对。     考虑再三之后,我决定停用洛贝林。整整一个不眠的夜晚,我在床旁守护着他、盯着他,看着患儿的异常呼吸逐渐减少,到次日早上已完全恢复正常,我的一颗心才放下。后来患儿很快痊愈出院了。     患儿的父母信任我所做的一切:那时病人与医生的关系就是这样:一位年轻医生就是在床旁的观察和在病人的信任中成长着。     斗转星移,转瞬到了1980 年,我调到了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除了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外,仍一如既往仔细观察病人。 1983 年的夏季,我发现有少数哮喘患者的各项检查指标与其他哮喘患者不完全相同。他们有典型的哮喘表现,但有两点不同,第一,在没有寄生虫的情况下,外周血嗜酸细胞(过敏细胞)和血清中的总IgE (过敏抗体)比一般支气管哮喘高出许多;第二,病史中肺部常常出现成片的浸润阴影,而一般单纯的支气管哮喘肺部不会出现阴影。     这是单纯的支气管哮喘,偶尔出现了肺炎,还是另一种疾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我感到这里有问题,应先从诊断入手才是。我带着这些疑点走进了图书馆。一种伴哮喘的嗜酸粒细胞肺炎----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决定对此进行探索。同事们各有自己的工作,只能挤出空余的时间从事这项研究,但在主任叶世泰教授的支持下,大家同心协力,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开始了没有任何经费和报酬的研究而毫无怨言。半年后(1983年12月)试验成功,在患者的血清中查出抗烟曲菌的沉淀抗体。不久,乔秉善老师又在患者痰中发现了烟曲菌的分生孢子梗。我们终于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从而诊断了国内的第一个病例。     到了1984 年,国外许多权威医学杂志纷纷在醒目的地方登载关于本病的综述,这说明那时国外还普遍不熟悉本病,需要提醒大家重视呢!这期间又来了几位可疑的病例,我们都一一作出了诊断。最初的3 例发表于《中华结核和呼吸疾病杂志》1985 年第 2 期上。这是国内第一次从临床和免疫检查确认本病。     说到发现潜藏于牛奶中的青霉素是不明原因休克的重要原因,以及青霉素安全皮试法的建立,则是又一个十分曲折、不断完善的过程。     1989 年, l 例原因不明反复休克的 41 岁患者前来就诊。前面的医生对寻找病因已无能为力,只得每月为他注射长效激素,维持了3 个月未犯。由于没有找到原因,患者仍然忧心忡忡找到了我,我想尽自己最大努力为他探寻原因。     经多方了解情况、查资料,发现其发作均在饭后半小时内,而每餐必进的食物为牛奶,患者有一个对青霉素高度敏感的病史,但已几十年未用过青霉素。如何将这两件事结合考虑,我求助于药剂科李大魁主任,在他的帮助下我走访了牛奶研究所乔燕平工程师,了解到奶牛最常患的是乳房炎,而该病的主要治疗是注射青霉素,因此牛奶中含有青霉素就不足为怪了看来患者很可能是潜藏于牛奶中的青霉素在作祟。但那时国内包括药检所在内尚不能检测牛奶中的青霉素。     不久,这位病人又发生了一次休克,在高度怀疑又不能肯定、急需诊断的情况下,我想起了文献中介绍的口服激发试验。后来诊断明确了,是潜藏于牛奶中的青霉素使他发生了休克。     这事既使我高兴,又使我沮丧不已。高兴的是此后他喝不含青霉素的牛奶,再未发生过休克,患者感激不尽。沮丧的是患者在试验中出现了较重反应(激发试验只要求出现较轻反应):怎么办?我不能就此停步。     我继续想下去,如果不让患者咽下去不就安全了?我告诉患者一旦出现症状立刻吐出并漱口,试了几例均成功了。但这方法虽然安全,出现的症状却看不见、摸不着,全凭患者的感觉,必须再改进。     在口腔含服法的启示下,何不将青霉素皮试液放在皮肤表面观察作为皮肤试验的第一步,一出现局部症状立刻冲洗掉,不也就安全了?皮肤上的症状看得见,摸得着。这方法也成功了。     经不断改进整个试验的过程,我们终于建立了一个只要四步就可以肯定或否定青霉素过敏的诊断方法,且它比当前国内外的皮试法更简单,在10多年的实践中未出现过1例不良反应。证实这是既简单而又安全的皮试法,这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为许多可疑对青霉素高度敏感的患者十分安全地作出了诊断。这二办法既是我们摸索的结果,也符合国际的准则。有关论著分别发表于 1992 和 1993 年的国内外文献。这方法为许多不明原因的休克患者找到了原因。为一些后来确诊为青霉素高度敏感的患者安全地进行了试验,也为许多心因型青霉素过敏患者解除了多年的心理障碍,他们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我也在工作中和许多患者建立了友情。     回顾四十多年来,我能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近 60 篇文章,编著专作,从1997年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诊治(从婴儿到成人)》,1998 年的再版,到2002年问世的《呼吸系统变态反应疾病诊断治疗学》,以及在临床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首先得益于患者对我的帮助。他们是我认识事物的第一位老师。在临床不断的探索中亲眼看到患者从病痛中、从心理障碍中走出来,我心里充满着成功后的喜悦,一切烦恼和委屈都在这熊熊燃烧的喜悦中化作灰飞烟灭。我累并快乐着。我要将几十年的体会告诉年轻医生——首先,要关爱病人。两千多年前,西方有一个《希波克拉底誓言》。这个誓词是针对医生的。誓词中有这样几句很重要的话:“……我只履行根据我的智能和判断力认为有益于病人的医疗措施,而不做任何有损和加害于病人的事……”     其次,科研要结合临床。临床有许多诊断治疗间题亟待我们去研究解决!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曾说过:求学问须学问不学问非学问。其核心是一个“问”字!科学包括医学就是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得以前进的。 最后,科研要实事求是。民俗学泰斗钟敬文先生说:“知识分子应该是社会的良心,是中流砥柱。”在从事医学的研究上一定要实事求是,讲究诚信。弄虚作假那怕是一点点,吃亏的最终是病人和自己,如果弄虚作假的人多了,受影响的将是整个医疗事业。   第3版  2006年8月18日医院文化   5、“协和青年志愿者杯”英语演讲比赛成功举办  
院领导为获奖人员颁奖    英语演讲比赛会场本版摄影/陈媛
    本报讯(记者 陈志军)为了迎接北京2008奥运会、庆贺协和85周年华诞,工会和团委联合举办的2006“协和青年志愿者杯”英语演讲比赛于8月7日落下帷幕,取得圆满成功。28名参赛者经过激烈角逐和两组评委的认真评选,最终评选出12名获胜者,其中:妇产科任常获得一等奖;内科张和内科吴东获得二等奖;消化内科王力进、妇产科徐蕴芸和内科朱卫国获得三等奖;耳鼻喉科商莹莹、内科郑可、药剂科刘新月、妇产科钱晶晶、神经内科董立玲和整形外科贾懿获得优秀奖。同时,现场观众还热情地投票选出了五名最佳人气奖得主,他们分别是内科吴东、妇产科任常、内科朱卫国、妇产科钱晶晶和内科张。     这次比赛充分展现了协和青年人较高的英语水平,不仅吸引了许多协和青年人到会观摩,而且也得到了老一辈专家的参与。名誉院长方圻老教授到场致词,赵玉沛副院长作了决赛总结,杨玉雯副书记给观众颁发幸运奖,陈杰副院长等10名教授作了精彩的专家点评。北京外国语大学著名的语音学专家朱鑫茂教授特邀参加了英语演讲比赛决赛,在会后他感慨地说:“我们英语专科院校举办的类似活动也未必能超过协和医院的水平”。 6、Ode to Dr. Lin Qiaozhi The First Prize, Ren Chang from the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Love can make a great spirit even greater," wrote German poet Schiller. During 60 years in practice, one woman had delivered more than 50,000 babies. She had no children of her own, but in a way she was the greatest mother in this world. And her name was Lin Qiaozhi. She lived an unromantic life, but never an ordinary one. Every step of her growth was closely connected to the spirit of our hospital. "Medicine is humanity." At the Core of the spirit is broad benevolence, respect for life and dedication to the medical profession. Dr. Lin's entrance to PUMC was dramatic, yet a vivid embodiment of this spirit. Perhaps everyone present realizes that it was on 1921, the same year of the foundation of our hospital, that Dr. Lin took her entrance examination. At that time the overall enrollment rate was very low for all, let alone female candidates. Nevertheless, Dr. Lin performed confidently through all the examinations, till the last subject, English, which was normally a piece of cake for her. But soon after the starting bell rang, a female candidate fainted. Without hesitation Dr. Lin ran to her help. Time slipped away slowly and quietly. When the girl finally regained consciousness under Dr. Lin's care, it was time to hand in the test papers. With disappointment, Dr. Lin went back home. But 1 month later, much to her surprise, came the admission notice. It was her willingness to give a hand, her readiness to heal the wounded and save the dying that agreed with the spirit of the hospital which had won her the chance. "Medicine shares much with religious belief." The hospital had taught Dr. Lin that medicine-more than merely technological knowledge-was divine for humanity. Her first operation was on a patient of tubal pregnancy. As an assistant resident, she had no right shouldering such great responsibility; the easy choice was to transfer the patient to another hospital. But on that snowy night, any minute on the road was adding the risk for such a severe patient. Decisively Dr. Lin carried out the operation immediately. She had the patient's safety in mind, and she had considered every detail of the operation, but there was one thing that slipped her mind- the personal risk she was taking. If she failed, it was the end of her practice. The operation turned out to be a success, the patient was saved, and her duty as a doctor fulfilled. In the following years, she had operated on various patients, each time as the first; all she cared about was the welfare of her patients. Fame and gain meant nothing to her.  During her years as chief of the department, she treated every colleague fairly and tried to bring out the best of them. Through her efforts, constructive scientific debates prospered and generation on generation of excellent gynecologists and obstetricians bloomed in the department. To encourage young doctors in doing research, she donated all her earnings to grant those who did well. Till the last years of her life, there was always a phone in her apartment directly connected to the department, with the other end to her heart. Anytime, any question, Dr. Lin was always there to help, never being impatient, never equivocating. If there was any doubt, she would hurry to the hospital no matter it was raining hard or late into the night. "Be a good official otherwise a good doctor". It was the love for her vocation and love for her patients that kept her going. And there was always the love for the hospital and love for young doctors in her heart. As a young resident I have no chance to listen to Dr. Lin's edification in person, but I am lucky enough to be a member of Gynecology & Obstetrics where she dedicated all her life. I am lucky enough to have so many excellent teachers just like Dr. Lin helping and tutoring unselfishly. I am lucky enough to witness the growth of our department and our hospital. Thinking of the center for women & children under construction fills my heart with hope and pride.  Then what can I do to for my patients, my hospital and my colleagues? Love is the answer.   7、“我谈协和人的荣辱观”有奖征文(七) 荣    誉 护理学院 甄智慧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殿堂的那一刻,心中切实感受到了这句话的重量。刹那,我的生命有了全新的意义,维护这个“意义”是我此生的荣誉。     传说中,仁慈的上帝为了解除人间的疾苦,要求每一位天使拔掉自己一支羽毛,然后洒向人间。于是,大地上出现了一些身着白衣的人,她们用自己的智慧,挽救徘徊于死神门口的人类,用慈爱的心呵护着每一条生命,她们的微笑深深地烙印在了人们的心里……     我为自己身着白衣而自豪,这不仅仅是因为我是天使的后羿,最重要的是因为这一身白衣使我有救死扶伤的机会。我常常想像着自己已跨出校园,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护士,奔波于医院中,为身受病魔摧残的人们解除痛苦,用微笑安抚他们受伤的心。然后,看着他们的病情一一天好转,直到恢复健康、出院。就连他们向我道别的表情我都想像得到,我突然觉得自己的职责伟大。即使这种“伟大”要付出很多。在临床实习中,我已体验到了护士的辛苦,在病人床前的操作仅仅是护理工作的一小部分而己。她们还要随时观察病人,全面地了解病人,掌握病情,分析资料(病情),提出治疗计划等。一天工作下来,身心疲惫。但这些并不会把我吓倒,而只能更坚定我的信念——成为一名优秀的护理工作者。     脱掉稚嫩的校服,我即将步入医院。我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有更多的人需要我照顾,这使我更确定了自己的存在价值,并也使我深深地爱上了自己未来的事业。     现在身为一名学生的我,正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养料,“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使我不知疲惫、不知满足地学习着。在老师的谆谆教诲下,我们不仅学习着专业知识,还学习着如何做人,做一个真正有为的人,在这里,我充实着,快乐着。     我会用心继续学习这一专业,秉承先辈的精神,将护理事业发扬光大,用行动证明我生命的意义,用行动维护此生最大的“荣誉”。   8、“我谈协和人的荣辱观”有奖征文(八) 协和的荣与耻 护理学院  张滢心   协和人,知荣辱。 为医者,父母心; 白衣天使是护士。   世界观,看世界, 要和谐,需素质, 虽小善,也为之!   价值观,衡价值, 若有失,必有得, 是奉献,不求报!   人生观,面人生, 想光辉,得努力, 我的路,唯付出!   荣辱观,分荣辱, 想患者,是为荣, 顾自己,是为耻!   荣要扬,耻要灭, 以三观,看协和: 只有荣,没有耻!   第4版  2006年8月18日        综合消息  

8、霍英东肺癌专项研究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揭晓

    2006年我院霍英东肺癌专项研究基金分重点项目和青年基金两个类型进行资助,共收到标书44份,其中申请重点类的15份(包括出资人意向资助的3项),申请青年基金的29份。经过专家评审、论证,最终以下21项课题胜出并被予以立项资助。   1. 重点项目   科室            申请人                            课题名称 1.病理科            刘彤华            肺癌生物学特征及其在个性化治疗中的作用               20万元 2.放射科            金征宇            肺癌的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                             20万元 3.呼吸内科 李龙芸 检测循环肿瘤细胞在肺癌诊断和治疗中价值研究(意向资助) 20万元 4.特需医疗部 李冬晶            老年肺癌诊断治疗探讨(意向资助)                     20万元 5.胸外科            李泽坚            中晚期NSCLC个体化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意向资助)     20万元 6.核医学科            王世真            提高肺癌诊断准确率的新途径——创新PET显像剂的研制    15万元 7.骨科            王以朋            肺癌骨转移手术治疗的规范化研究                       15万元   2. 青年基金   科室            申请人                            课题名称 1.呼吸内科张晓彤(崔玉尚)以EGFR信号通路为靶点的靶向治疗药物疗效预测研究    8万元 2.放射科            宋伟            肺癌的筛查、早期诊断与随访                           6万元 3.核医学科            朱朝晖            PET结合血清蛋白指纹分析鉴别诊断肺癌                 6万元 4.病理科            梁智勇            应用双siRNA干扰系统同时干扰EGFR和VEGFR                         对人肺癌细胞生长影响的研究                            5万元 5.耳鼻咽喉科魏伯俊            肺癌外科治疗中颈部淋巴结清扫重要性的临床研究          5万元 6.放疗科            沈捷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中常规放疗和适形放疗的                         剂量学比较和疗效分析                                  5万元 7.核医学科            蔡炯            凋亡核素显像在肺癌诊治中的应用                        5万元 8.内分泌科            李梅            肺癌骨转移的内分泌生化指标预警和防治新药实验研究      5万元 9.胸外科            李单青            肺癌病人血清蛋白质组构型与病理分期的关系              5万元 10.ICU 芮曦 关于肺癌肺叶切除术后呼吸支持与支气管胸膜瘘和肺不张发生率的研究4万元 11.放疗科            连欣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研究                4万元 12.神经内科            陈健华            肺癌的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免疫诊断及病理机制研究      4万元 13.中医科            田国庆            肺癌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特点及中药干预的研究              4万元 14.肿瘤内科            宁晓红非小细胞肺癌DNA修复相关基因的表达与化疗耐药及预后的关系 4万元                                                                                                                                               科研处 9、简  讯     ★日前,卫生部离退休干部局组织开展了表彰卫生部离退休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活动,我院老干部处被评为“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老干部处马红巍同志被评为“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      (老干部处)     ★8月7日下午,我院一行20人前往卫生部参加了卫生部办公厅、人事司、直属机关党委、国际司举办的“每月一讲”活动。会上大家听取了江苏省援圭亚那医疗队队长姚勇和浙江省援马里医疗队队长杨周明所做的报告。报告介绍了两个医疗队在国外艰苦的条件下,克服困难,较好地完成了援外任务的事迹。报告人的生动发言赢得大家一阵阵的热烈掌声,使与会者受到很大教育。大家表示要向医疗队员们学习,更好地工作,以对得起医务工作者的称号。             (纪委 纪云香)     

★工会每年一度举办的暑期职工托管少儿班今年又增加了一项特别内容:聘请外教免费为孩子们讲授英语,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图为孩子们学习的场景。(工会)

   

 

★7月31日,心内科党支部组织召开了沈珠军同志入党发展会。会上模范共产党员方圻教授对大家提出了中肯的希望,他指出:做一个好大夫不容易,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更不容易,希望全体党员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党和国家、为人民的健康、为医院的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心内科 方理刚)

10、我院完成2004-2005年度院外课题经费匹配预算       本报讯 日前,根据国家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我院已完成2004-2005年度承担的院外课题经费的匹配预算,2004年匹配经费242.6750万元,2005年匹配经费520.9750万元,两年共匹配763.6500万元。根据我院科研奖励政策与科研经费管理的暂行规定,除一定比例的奖励性劳务费之外,匹配经费原则上在院外经费使用完毕后开始使用。(科研处  关健)   11、沈铿教授成为北京地区宫颈病变研究项目总负责       本报讯 妇产科沈铿教授通过竞标成为“北京地区宫颈病变的现状调查及防治对策的研究”的项目总负责人。该项目是北京市科委的重点项目,总资助额600万元。(科研处 关健)   第5版  2006年8月18日        资讯·技术·新知   12、我院在国内率先采用经肛门内镜显微技术治疗直肠肿瘤   最大优点:创伤小、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     本报讯(记者 林夕夕)将一个直径为4公分宽的特制直肠镜,从患者肛门插入到直肠,从直肠镜上的四个通道中分别插入立体视镜和手术器械,医生在立体视镜下借助手术器械将肿瘤完整切除。这是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在国内率先开展的治疗直肠肿瘤的最新技术——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该项新技术的引进,使一些原本只能开腹才能完成的直肠腺瘤、早期直肠癌等手术被微创手术所取代。最大优点是创伤小、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据了解,该项技术目前在国内尚未见有报道。     70岁高龄的北京患者张大爷,一年前出现无诱因便血,大便常带有少量鲜红色血液。去年12月到北京协和医院就诊,检查发现距肛门7公分处有一个2×3公分的息肉,诊断为直肠绒毛腺管状腺瘤,医院给予圈套器切除。3个月后患者病情复发,再次到北京协和医院就诊,检查发现距肛门8公分处又出现一个2×2.5公分的肿瘤,初步诊断为早期直肠癌。患者癌肿部位比较深,以住此类手术都需要开腹才能完成,但这次医院采用了最新技术TEM为患者实施手术。基本外科常务副主任邱辉忠教授亲自主刀,林国乐主治医师协助,手术仅一小时便顺利完成。术后3天患者便能下床活动,术后7天患者出院回家。     一位江苏省患者,说起几个月前在当地医院治病,险些因切除直肠肿瘤而差点丢掉肛门的经历时仍心有余悸。54岁的王先生,因大便次数增多,肛周刺痛一个多月等症状前往当在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距肛门3公分处的肠后壁上有直径1.5公分的管状腺瘤。当地医院告知,需要做肿瘤切除术,术中肛门保不住,也要一并切除。患者没有贸然决定手术,而是来到北京协和医院就医。北京协和医院在为其做了必要的检查后,诊断为直肠绒毛腺管状腺瘤,决定采用新技术TEM为患者实施手术。7月13日,邱辉忠主任亲自主刀,林国乐主治医师协助,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第3天患者出院回家。患者住院仅8天,没受多少罪,既切除了肿瘤,又保住了肛门,术后他逢人便高兴地说:“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样好的结果”。     据邱主任介绍,TEM由德国专家设计发明,1983年首次报道,至今已在临床应用20余年。研究证实,TEM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在直肠中、上段良性肿瘤和早期直肠癌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一些西方国家和日本的医疗机构已把TEM作为处理直肠肿瘤、早期直肠癌疾病的标准手术。该技术1995年引入香港,但至今在国内尚未见有报道。     邱主任介绍,目前国内手术治疗直肠肿瘤仍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对于距离肛门较近(不超过4、5公分)的直肠肿瘤,一般采用经肛门切除手术,由于操作是在一个平面上进行,手术有一定难度,掌握不好很容易切除不彻底而使肿瘤复发。对于距离肛门较远(超过4、5公分)的肿瘤,则都要实施开腹手术,手术创伤很大,术后容易发生并发症。近几年来,邱主任在国内率先开展的手术方法——经肛门括约肌途径的直肠外科手术,虽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手术创伤仍较大。     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结直肠外科专业组,多年来专门研究结直肠肿瘤的外科治疗。收治病人的专业化率在95%以上,有丰富的结直肠肿瘤临床诊治经验。自今年4月起在国内率先成功开展了8例TEM,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一并发症发生。为今后开展此类手术积累了初步经验。     邱主任介绍说,TEM技术是一种兼备内镜、腹腔镜和显微手术优点于一身的新技术。手术系统由特殊的直肠镜、专用手术器械和视镜显像系统构成。特殊的直肠镜外径有4公分宽,根据患者肿瘤部位可选择12公分长或20公分长的直肠镜。手术中,在为患者实施麻醉后,经适当扩肛,将直肠镜缓慢由肛门插入直肠。在特殊直肠镜上有4个用特制橡胶袖套密封的通道,从其中一个通道中插入立体视镜,另三个通道插入专用手术器械。医生通过立体视镜可以看到三维的和放大了3-6倍的清晰的手术视野影像。在视镜下,借助手术器械完成肿瘤切除、止血、缝合等系列操作过程。立体视镜上有一接口可接入摄像镜头,连接图像监视器,从中可以看到手术操作全过程。     邱主任介绍说,TEM最大的优点是创伤小,术中无皮肤切口,不像开腹手术,创伤大并留下疤痕,更重要的是可以使一些用传统手术方法需要连同肛门一起切除的患者保住肛门;第二、可以切除距肛门任何距离的直肠肿瘤,并且由于是在显微镜下手术,手术视野好,切除精确,不仅能够完整切除肿瘤,还能留下理想的切除边缘,防止术后复发,降低复发率;三、手术时间平均仅为一个小时,比开腹手术显然时间要短,术中出血量很少,一般仅为5至10毫升,患者无需输血;四、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由于手术操作精确、创伤小、对病人的全身情况影响很小,因此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五、术中能获取高质量的肿瘤标本用于准确的病理分期;六、相比较其他手术方法病人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邱主任介绍说,该项技术主要适应于直肠各种腺瘤、早期直肠癌、进展期直肠癌的姑息切除和其他如直肠良性狭窄、直肠黏膜内脱垂等病症。 邱主任介绍说,该项技术操作是在平行的平面上进行,明显有别于腹腔镜手术,手术医师需借助电视屏幕或立体双目镜来进行操作,切除肿瘤后还要在狭小的空间里完成腔内缝合,因此医师需要有丰富的传统直肠手术经验并接受过TEM专业培训,才能熟练掌握操作技术。 13、我院成功开展首例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术三尖瓣闭锁患儿获救       本报讯 近日我院心外科为一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三尖瓣闭锁的单心室患儿顺利实施了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Bidirectional Glenn,BDG)手术,患儿现已痊愈出院。该例手术的成功实施为我院心外科今后开展此项技术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患儿为14岁男孩,出生时发现严重紫绀,每当活动时即出现气短、胸闷、蹲踞等症状,严重时出现晕厥、意识模糊。患儿发育差,有严重缺氧表现,重度杵状指趾,安静状态血氧饱和度只有75%。心脏超声提示有先天性心脏病,三尖瓣闭锁,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右室流出道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右室和肺动脉严重发育不良。     患儿住院期间,心外科对手术方案进行了认真讨论。该病为单心室畸形,单心室矫形(Fontan手术)为最佳手术选择。但由于患儿肺动脉发育差,一期矫形手术风险很大。决定手术分期进行,一期完成双向格林术,改善肺血流,促进肺血管发育,减轻左室容量负荷,为二期Fontan手术做准备。2006年7月12日,苗齐副教授为患儿实施了一期双向格林手术。手术是在全麻非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过程中出现严重快速心律失常,在麻醉科罗爱伦教授、黄宇光主任、王静捷医师的积极治疗下,手术得以顺利完成。术后患儿缺氧明显改善,增强CT提示一期手术效果满意。     三尖瓣闭锁(Tricuspid Atresia TA)是一种少见紫绀属先心病,指先天性右心房、右心室之间没有房室瓣连接的一类心脏畸形,通常右心室发育不良而左心室正常或扩大,常合并室间隔缺损(VSD)。TA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3%。本病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是:上下腔静脉血经房间隔缺损进入左心房,与肺静脉回流的氧合血混合,通过左侧房室瓣(二尖瓣)进入左心室,射入主动脉。肺动脉血来自经VSD的左室血。该病患者的自然预后早期由肺动脉血流的梗阻程度,晚期由左心室容量负荷过度引起的心肌肥厚、心室扩张决定。

    1906年Kuhne首先报告此病,1945年Blalock和Taussig首先用体动脉—肺动脉分流术治疗此病。1958年Glenn率先实施了腔静脉-右肺动脉分流术,即格林术(Glenn procedure)。1968年Fontan实施了第一例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即方坦手术(Fontan‘s),并于1971年报告手术成功。此后,双向格林术的出现扩大了方坦手术适应症,大大降低少了一期矫形手术死亡率。双向格林术采取直接切断上腔静脉与右心房连接,关闭右心房残端,上腔静脉直接与右肺动脉吻合。手术可选择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术中需要行上腔静脉与右心房转流,以减少脑水肿发生。术中常见的并发症为快速心律失常,循环不稳定。满意的麻醉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本例是我院心外科收治的第一例三尖瓣闭锁患者,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院心外科在复杂先心病诊治方面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6版  2006年8月18日  健康传播   14、胰腺癌筛查术—早期诊断胰腺癌的新途径   本报记者  林夕夕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虽然发病率不高,仅为恶性肿瘤疾病发病率的第6、7位,在我国发病率为6.5/10万,但死亡率很高,为恶性肿瘤死亡率的首位,5年生存率仅为5%左右,被称为“癌中之王”。对于胰腺癌疾病,争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寿命、降低死亡率并减少治疗费用的关键。因此对胰腺癌早期诊断的研究是世界临床医学界一直在探索的重大课题,也被列为我国卫生部重大临床科研项目。由北京协和医院承担的这一课题的研究,经过6年的努力,已初步建立起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经济省时、准确率高的胰腺癌筛查术,该项研究有望成为胰腺癌早期诊断的新途径。     一、胰腺癌诊断现状——早期诊断困难,误诊多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钱家鸣教授介绍了这个一个病例。一位50多岁的北京籍男士,以上腹部不适、消瘦为主要症状,前后看病一年之久,按胃病治疗,症状不但不能缓解反而日益严重。钱家鸣教授接诊后,经过认真细致的问诊,怀疑可能是胰腺癌,要求病人去做必要的检查,起初病人不相信也不肯去做检查,在钱主任耐心细致的说服解释下,去做了B超和CT检查,果然如钱主任所料是胰腺癌,遗憾的是已到了晚期。     钱主任说像这样的误诊病人很多,绝大多数病人在诊断明确时已经到了中、晚期,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胰腺癌一般早期症状都不典型与特异。胰腺的位置(后腹膜)比较深在,早期无特异的临床症状,难以引起病人重视,即便是引起了重视,到医院看病,也常常因为症状不明显、不典型,被误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一但症状明显确诊了绝大多数已到了中、晚期。二是目前医学界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还缺乏有效的方法,一般性的检查手段对胰腺敏感性都不强。正是因为早期诊断困难,一但确诊后已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时机,采用放疗和化疗效果尚不理想,所以造成胰腺癌的死亡率非常高,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首位。     二、胰腺癌筛查术——早期诊断胰腺癌的新途径     钱家鸣主任介绍说,目前国外在高危人群中已经开展了胰腺癌的早期筛查,主要是通过超声内镜检查和肠管造影检查等检查手段,这些检查大都是在麻醉状态下的无痛检查,虽然检查费用很高,但由于人们的健康意识比较强,所以容易接受。而在国内,因条件所限,采用的多是有创检查,疼痛加上检查费用高,老百姓很难接受。因此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经济省时、准确率高的胰腺癌筛查术非常必要。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对170名胰腺癌患者病历进行的前瞻病例对照研究显示,胰腺癌病人的临床特点主要有消瘦、腹胀、腹泻等,有的甚至在发现胰腺占位前没有任何症状。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对于病人临床症状、各种临床诊断方法、生活习惯和分子生物学监测评估,研发出筛查术的基本模型,包括:问卷调查、一般检查和特殊检查三部分。根据长期积累的临床经验,分别设计出社区调查问卷和一般内科病人调查问卷。根据问卷答题的分值能很快筛查出胰腺癌的高危人群,进而对高危人群作进一步的检查,尽早地发现胰腺癌病人。     该筛查术模型已于去年6月在黑龙江大庆的社区中进行了试用,筛查的主要对象是50岁以上的无症状人群,至目前已筛查人口2万余人,其中对筛查出的数百名高危人群进行了一般检查,已有胰腺癌可疑患者进入筛查术的特殊检查阶段。     据钱主任介绍,该筛查术主要通过两条渠道推广试用,一是在比效完善的社区推广试用,二是在病人比较集中的一、二级医院推广试用,因为一般三级医院大多都是已到了中、晚期的重病人。     三、胰腺癌筛查术的基本模型——问卷调查、一般检查和特殊检查     胰腺癌筛查术的基本模型有问卷调查、一般检查和特殊检查三部分。     (一)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女性月经初潮和绝经年龄等。     2、身高、体重,调查前一年的体重。     3、是否吸烟及吸烟量,是否饮酒及饮酒量。     4、饮食情况,如是以肉食为主,还是以蔬菜为主,或各占一半。     5、在调查前一年是否有以下症状:厌食、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疼痛并伴随背部疼痛、下腹部疼痛、稀便、黄疸、腹胀、皮肤瘙痒、体重下降等情况。     6、有无糖尿病史,以及糖尿病发生的时间。     7、既往是否患过: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胆结石、胆囊炎、胆囊切除等疾病。     8、血缘亲属(一级亲属指:父母对子女、同胞之间;二级亲属指:叔、伯、舅、姨、姑对侄儿女,祖父母对孙儿女之间)中,是否有以下疾病患者:胰腺癌、肺癌、结肠癌、直肠癌、肝癌、胃癌等疾病。     (二)一般检查和特殊检查的主要内容:     一般检查主要有:B超、血CA199、大便K-ras、 p53等; 特殊检查主要有:超声内镜、逆行肝胆管造影—ERCP等检查。     对问卷调查中筛查出的胰腺癌高危人群,进行一般检查,再根据情况做特别检查,从逐步筛查中发现早期胰腺癌患者,使患者获得早期治疗机会。实践证明,这种筛查术既经济、省时又实用,老百姓容易接受,适合国情。     四、高危人群警惕和预防胰腺癌——改善饮食习惯,有突出症状及时就诊     钱主任介绍说,研究表明:吸烟、过量饮酒、以肉食为主、糖尿病患者或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是胰腺癌的高危人群。有资料显示,吸烟、饮酒者胰腺癌发病率是非吸烟、饮酒者的2-2.5倍,且发病年龄提早10-15年,尤其是超过50岁的男性、有吸烟酗酒史者发病率比较高;研究还发现以肉食为主的人胰腺癌发病率比较高;18.49%的胰腺癌病人有糖尿病史;少数慢性胰腺炎可演变成胰腺癌。在上述的高危人群中,如发现有以下症状,应格外引起警惕:     1、近期体重下降:研究发现体重下降是胰腺癌的突出症状之一,而有48.89%的胰腺癌患者体重下降发生在3个月之内。     2、不明原因的上腹部及后背部疼痛:因为胰腺位置比较深,疼痛主要发生在上腹部或背部,而且往往不明显或没有诱因。     3、突然发生的糖尿病:研究发现,糖尿病确诊与胰腺癌确诊之间的时间间隔常为半年,提示糖尿病可能是胰腺癌的早期症状。     4、食欲不振、乏力、黄疸都是胰腺癌的典型症状。     钱主任介绍说,当出现难以用胃肠疾病和心胸疾病及肝胆疾病解释的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上腹痛和消瘦时;难以用胰腺炎来解释的血清胰淀粉酶反复增高时,应特别警惕胰腺癌的可能。若出现胆囊肿大、腹部有肿块和腹水时,大多已是胰腺癌晚期。     钱主任说,如有上述症状发生时,要尽快到正规的医院去检查。一般采用高质量、高分辨率的螺旋CT检查效果比较好,确诊率比较高。一旦诊断为胰腺癌,也不要丧失信心,要尽早争取手术机会及化疗药物治疗,以获得满意疗效。     如何预防胰腺癌?钱主任介绍说,胰腺癌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与饮食、化学药物、吸烟、糖尿病和慢性胰腺炎等因素肯定有关。特别是饮食、生活习惯,如西方人食用肉食比较多,所以胰腺癌的发病率高。我们国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食在膳食中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高,过量摄入这些含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可能会增高胰腺癌发病风险;而蔬菜水果等含维生素多、纤维多的饮食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胰腺癌的发生。因此预防胰腺癌的关键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先从调整膳食结构入手,如不吃烧焦和烤糊的食品,尽量少吃高脂、高油、多盐的食物,以谷类、豆类、甘薯等粗粮作为膳食的主要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控制肉类等动物性食物和油脂的摄入;适量饮酒;控制食盐摄入;杜绝暴饮暴食,这样可减少胰腺癌等的发生。   15、如何使用办公室内电话?       我院程控交换机扩容改造完成已有两个多月,电话班为了使大家更多地了解程控交换机系统功能,更方便的使用手中的电话,特告诉大家如下知识和方法:     交换机系统功能:     1. 东、西两院互通电话,直接互拨后四位号码即可。     2. 来电显示功能:每个号码均具备来电显示功能。条件:电话机具备来电显示功能。     3. 呼叫转移功能:可将本机电话转移到手机、小灵通和其他座机上。条件:个人独立使用的电话机     4. 遇忙回叫功能:拨叫对方电话听忙音时,按 * 9后挂机,待对方通话完毕挂机后,本机电话振铃,此时摘机即向对方振铃---通话。     5. 待答组:多个电话组成一个组,组内其它电话振铃时,可在本机按 *7键接答。(需申请设置)     6. 寻线组:多个电话组成一个组,可对外公示一个号码,多线同时接入电话。 (需申请设置)     7.服务等级转换:电话可设置两个等级,只有输入密码才能拨打外线或长途。(需申请设置)     8.时间组设置:任意电话组成一个组,每个组设定时间控制,可限定拨出外线和外线电话拨入的时间段。(需申请设置)     交换机外设功能:     1. 会议电话:支持在东、西两院任意电话组合举行电话会议,最大支持90个电话方分别参加N个会议。条件:会场电话机具备免提功能。(试运行)     2. 200号电话漫游系统:个人申请帐号和密码后,可在东、西两院任何内线电话上拨打外线电话,采用先付款后使用方式(9月份开始 办理)     3. 传真服务系统:通过医院局域网个人邮箱,可向对方传真机发送文件和接收对方传真机的传真文件,本方无需配置传真机。(有限 试用)     4. 电话费查询与催交系统:院内电话拨打170,输入电话号码和密码后,可获取各个月份的电话费用报读,对欠费电话播放语音催交通知。(试运行)     5. 语音信箱系统:(试运行)     ①当电话无人接答时转入语音信箱留言,并将信箱信息传送到BP机或手机上     ②外线拨打65296688,听语音提示可呼叫医院BP机(总机房)   第7版  2006年8月18日健康传播   16、得了肿瘤怎么办?—肿瘤治疗攻略   (接上期院报第七版)肿瘤内科  贾宁医师陈书长教授     (3) 选择治疗方法除控制肿瘤外,应最大可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看到,肿瘤的发展恶化必然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不控制肿瘤就没有生活质量可言,反过来经积极治疗患者仍缺乏生活质量或生活质量进一步下降,也是必须认真加以克服的。手术、放疗、单一化疗都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综合治疗可以取各种治疗优势,对生活质量提高更为有益。有些年迈或虚弱者,以及主要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很难承受上述治疗,即使能接受这些治疗,其不良反应所引起的后果是杀伤机体,使其抵抗力、免疫力下降,反而加速病情恶化。这时治疗安排要权衡利弊,甚至牺牲“治疗肿瘤”,只作姑息对症治疗,来保证患者的正常生活。     (4) 肿瘤的综合治疗不是手术、化疗、放疗、生物学治疗和中医药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有顺序的个体化治疗集合体,是一个系统的治疗过程,需要内科、外科、放疗等多学科有效地协作才能充分发挥各治疗手段的作用。     (5) 综合治疗计划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具体诊治过程中可能会随着诊断的逐步完善和疗效的差异等予以适当调整,如术前制定的综合治疗方案可能会根据手术情况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予以适当调整。     (6) 综合治疗要考虑到患者的家庭、经济的承受能力,对治疗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各种负担(包括心理学方面的)作出实事求是的估计,以减少盲目地一味追求“治疗”带来的个人及社会不堪重负的状况,给患者制定一个合理化、节约型的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来节约花费。     4、综合治疗的模式     肿瘤的综合治疗模式有多种,临床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和患者所患肿瘤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适当的综合治疗模式,以求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其模式主要有:①传统方式,对比较局限的肿瘤先手术,以后再根据情况加用放疗或者化疗;②术前放、化疗,对较晚期或已有转移的患者可先做化疗或放疗,以后再行手术;③通过化疗及(或)放疗使不能手术者变为可以手术者;④同步放、化疗;⑤生物治疗与其他治疗相合。     (1)局限期实体瘤     1)手术+辅助治疗:针对早期和中期肿瘤,首先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肿瘤,术后根据手术情况和病理检查结果等合理选用化疗、放疗、生物学治疗等进行综合治疗,以消灭体内可能存在的亚临床转移灶,巩固手术治疗效果,以最终达到治愈目的。     2)新辅助化疗和/或放疗+手术:局部接近晚期的中期肿瘤,由于肿瘤的原发灶肿块体积较大、或者已经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等情况,直接进行手术切除难度较大,远期效果不理想,常首先进行阶段性化疗和/或放疗,待肿瘤体积缩小、区域淋巴结转移得到有效控制后再进行手术,术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合理选用化疗、放疗、生物学治疗等进行综合治疗。另外,对于一些局部和全身播散性倾向较强的肿瘤,由于这类肿瘤早期就常有明显的局部扩散和/或远处的亚临床转移灶,直接进行手术切除的远期效果不好,因此,常首先进行一定时间的阶段性化疗和/或放疗,待肿瘤的原发灶和亚临床转移灶得到有效控制后再进行手术,术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合理选用化疗、放疗、生物学治疗等进行综合治疗。     (2)局部晚期和晚期实体瘤     1)手术+化疗+放疗:对于某些病情进展缓慢的晚期肿瘤,如果为单个脏器的孤立转移,在放化疗的辅助下,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患者可获长期存活甚至治愈。另外,部分晚期肿瘤可以通过姑息性手术降低瘤负荷、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以化疗和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对于在确诊时已经侵犯大血管和周围重要组织器官、或者有严重的区域淋巴结转移等情况的局部晚期实体瘤,不能进行手术治疗,故而采用化疗和/或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另外,对于高龄患者、主要脏器功能受损、不能耐受手术治疗或由于其它原因不愿手术的早期和中期肿瘤也可以采用这种综合治疗模式。     3)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这种综合治疗模式的适应症是全身多处转移和术后复发转移的各种晚期肿瘤。虽然该模式的主要治疗目的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对于有些肿瘤也可以取得一定的长期生存。     5、综合治疗效果振奋人心     随着综合治疗的采用,多种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都得到了显著提高,甚至部分肿瘤的治疗出现了革命性进展。以大肠癌为例:MOSAIC研究对提高结直肠癌的治愈率是一个里程碑。研究证实:草酸铂+亚叶酸+氟尿嘧啶的FOLFOX4方案使大肠癌的疗效明显提高。FOLFOX4方案组3年无病生存率达77.9%;而亚叶酸+氟尿嘧啶组为72.8%。FOLFOX4方案组术后复发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相对危险度降低23%。草酸铂+亚叶酸+氟尿嘧啶方案显示出无可争议的优势。生物治疗也取得了飞速进展,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Cetuximab,Erbitux,C22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Bevacizumab,Avastin)为大肠癌的治疗翻开了新篇章。大肠癌肝转移综合治疗后,部分患者可以长期存活甚至治愈。     第三篇:惟思将来,故生希望     “……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     在19世纪,肺结核病是犹如现今的恶性肿瘤一般的“洪水猛兽”。而在今天,肺结核病已经不再是可怕的"不治之症"了。相信总有一天,肿瘤一定也会被征服。     20世纪40年代,现代肿瘤医学开始对恶性肿瘤进行有效的化学药物治疗,50年代开始有效的放疗,70年代发现“癌基因”,80年代发现“抑癌基因”。现代肿瘤科学研究日趋完善,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分子生物学水平。     在半世纪前,播散甚至区域性淋巴结转移都被列为比较难治的,远处转移则意味着不治。随着时间的推移,40年来这类肿瘤有很多已得治愈。 对恶性肿瘤发起的"新世纪之战"的号角已经吹响。第41届ASCO主席约翰逊教授指出:“提高肿瘤治疗水平,最终要依靠科学进步。”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院长克劳斯纳宣布:“我们在癌症治疗方面,正在取得全面而深刻的进展。”    近年,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捷报频传,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使我们坚信:在本世纪的前25年,有望出现可以治疗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的新药,有的可以完全根治。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在不远的将来,摆脱人体自生恶魔纠缠、全面攻克恶性肿瘤的梦想必将实现。   17、性爱中突发的“流血事件”     泌尿外科  李宏军副教授       性爱中突发出血,首先要明确病因     一次同房后,青年小陈发现自己的阴茎尿道口出血了。次日一大早,夫妻二人急匆匆地来到医院男科就诊,惶恐、不安,语无伦次地将昨晚发生的“流血事件”告诉医生。     医生反复问明情况后告诉他们:射出来的精液是红色的,这在医学上称之为“血精症”,是由于性活动中局部(主要发生在精囊)的急剧充血渗出或微细血管破裂所引起的。人们对于血精的恐惧,主要是受到传统的认识所影响,认为流血是一件十分恐怖的事情,尤其是与男性息息相关的“命根子”里发生的“流血事件”,就更加了不得。实际上,血精者精液内的那么一点血液根本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但是造成出血的病因却是应该明确的,也是医生治疗血精的基础和依据。     “那么,到底有哪些疾病可以造成血精呢?要紧吗?”焦虑的妻子迫不及待地开始发问了。 医生接着讲道:造成血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泌尿生殖系统的炎症、外伤、肿瘤、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多数患者的血精原因可能一时还难以彻底明确,但是医生可以凭借患者的年龄和临床经验来初步判断血精的病因。例如:青少年和新婚男性的血精大多数是前列腺在尿道的开口处(精阜)的毛病,是由于精阜充血所致,属于轻度的炎症反应,可能与过度频繁的手淫或性交频度过多有关,这可以引起局部的小血管的充血,甚至扩张破裂;中老年男性的血精则多与前列腺精囊的炎症、结石、囊肿和肿瘤等疾病有关,而肿瘤在其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导致病理性血精最常见的病因是精囊炎,多发生于中老年男性,近年来在青年中也呈上升趋势。事实上,只要排除了威胁生命的恶性肿瘤,其他原因造成的血精不必过分忧虑。而对于一个26岁的青年人,恶性肿瘤光顾的机率很少,所以你们大可不必太担心。     精囊炎,不影响生育和性功能     于是,医生给小陈开了检查单,都是寻找病因不可避免要做的检查。血液和尿液化验均没有发现问题。B超检查发现双侧精囊增大。肛诊检查时,医生在前列腺的两侧上外方触摸到增大的囊状物(精囊),让小陈感觉到酸痛不适。医生告诉小陈:“可以确诊了,你的问题就出在精囊,是精囊发炎。”     心情逐渐平稳下来的小陈这时问道:“是否会影响以后的性生活和生育问题?我们刚刚结婚1年,还没有孩子。”     医生告诉他:“由于血精多来自于精囊和前列腺出口处,不会影响到睾丸的生精能力,只可能短期内让精浆的成分发生改变,对精子的功能稍有不良影响,不过你们不会急在这个阶段要孩子吧?经过有效治疗(甚至部分人没有经过任何治疗),血精多数会很快改善、消失,到那时就不会对生育有任何影响了,对性功能更没有大碍。”     夫妻俩认为,尽管已经了解到血精并不可怕,但仍然迫切需要医生帮助他们立即“制止”这种“流血事件”的再度发生,或至少要减轻血精。医生为他们开了消炎、止血和解除焦虑紧张情绪的药物,详细讲解了用法和注意事项,并告诉他们近日内要避免性交,几天后可以逐渐恢复性生活,但是要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同时在以后的性生活中要避免频繁性交,不要在身体过度疲劳后或酗酒后性交,以免再次遭遇尴尬。     带着医生为他们开出的药物,夫妻俩心情愉快地离开了医院。   第8版  2006年8月18日  学科介绍   18、放射治疗科简介  
   
    放疗科张福泉主任           放疗科邱杰副主任
 
 
    北京协和医院是国内最早开展放射治疗的医院。早在二十世纪20年代,协和医院已开始应用放射性镭治疗病人。有文献记载:孙中山先生曾在我院接受过放射治疗。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谢志光教授负责放射治疗工作,专门有放射物理研究和模具制作的专业人员。五十年代是放射治疗发展的鼎盛时期,放射治疗作为放射科的治疗专业组,由谷铣之教授负责,目前放疗界的许多知名专家均在我院工作和学习过,如殷蔚伯,胡郁华,曾荻闻,李鼎九,刘明远,周觉初等。1958年,国家组建肿瘤医院,我院放疗的主要设备均被转移绝大部分人员均参加组建。在胡懋华教授的坚持下,保留了少数放射治疗设备和人员。由周觉初教授负责继续进行放射治疗工作。1985年成立了独立的放射治疗科,由周觉初教授担任主任,并购进了法国CGR直线加速器和模拟定位机以及治疗计划系统,经过10余年的努力,放疗科在恶性肿瘤、良性疾病特别是垂体瘤的放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98年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医院的积极支持下,放疗科不断更新和引进了先进的放疗设备,引进和培养了大量放射治疗的专业人才,开展了先进的放疗技术,在现代肿瘤放疗技术的发展中走在了前列。     放疗科现任主任是张福泉主任医师,副主任是放疗科首席物理师邱杰副研究员。张福泉主任担任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委员,中华肿瘤杂志编委。邱杰副主任担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全国青年委员,放射物理专业委员会秘书。     放疗科目前拥有先进的放疗设备,包括两台支直线加速器(Varian2300CD,SiemensPrimusM),Philips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Varian常规模拟定位机,AccuKnife立体定向治疗设备(X刀),核通三维后装治疗设备,五套治疗计划设备(NOMOS,CMS,PHILIPS,CadPlan,Plato),超声图像引导的放疗设备(BAT),射频热疗设备,以及三维水箱等剂量测量和QAQC设备。放疗目前能开展几乎所有的放疗技术,已经开展了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调强放疗技术,超声引导的前列腺癌精确放疗技术(IGRT),多分次全身照射技术,X刀治疗技术,射野影像验证技术,三维近距离后装治疗技术。放疗技术和质量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其中在国内首先开展了宫颈调强放疗和三维后装近距离放疗技术,超声引导的前列腺癌调强放疗技术,3-4分次实时剂量检测的全身照射技术。         质量保证是放疗科工作的生命线,多年来,放疗科一直把严格的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放在首位,制定了严格的系统的质量保证体系,从病人治疗前定位,治疗计划设计,治疗剂量审核,定位验证,治疗验证等均有细致严格的程序。特别是对放疗的治疗设备和定位设备坚持日检,周检,月检和年检,从设备安全,剂量和机械精度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坚持每日进行剂量检测的医院,保证了治疗的安全和准确。     放疗科目前在岗工作人员20余人,包括知名专家、教授、副教授、主治医、放射物理师,和治疗技师等,有研究生,进修生和实习生近10人。医师、技师均有较好的人才梯队。每天治疗肿瘤病人和其它疾病的病人150人以上。目前放疗科已治疗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十万患者,在鼻咽癌、妇科肿瘤、乳腺癌和肺癌等肿瘤的治疗上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近五年来,放疗科在质量保证体系,鼻咽癌三维适形放疗,宫颈癌精确放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分别获得协和医院医疗成果三等奖。为病人提供及时优质的治疗服务是协和放疗科的宗旨。多年来,为保证病人治疗,放疗科坚持每日晚加班治疗已六年多。科室全体同志团结一致,相互配合,和睦相处,曾连续三年被评为医院先进集体。 在承担大量临床工作同时,协和放疗科开展了许多科研项目,承担了医院基金资助的肺癌放疗靶区的研究,多分次全身照射的研究和宫颈癌调强放疗技术的研究。与IAEA合作承担放疗在线剂量测量方法的研究,承担吴阶平基金会多项课题的研究。近年来先后发表文章10余篇,编著和参加编著放疗书籍6部。 放疗科   19、防范医疗风险 加强科室沟通 增强服务意识 保障医疗安全   综合办公室加强西院区管理       西院综合办公室成立于2005年9月。在院领导的支持和赵院长的直接领导下,在各科室的大力协助下,党办、院办、医务处、门诊部、护理部、院感办等6个处室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了西院的各项工作。上半年西院区运营状况良好,各项指标与2005年同期相比都有明显增长。普通门诊量163755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加11965,增长7.9%;急诊量13497人次,比上年同期减少1356,减幅9.1%;综合门诊量177252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加10609,增长6.4%;病床使用率86%,比上年同期增加0.11%;出院人次6802,比上年同期增加379,增长5.9%;病床周转率10.88,比上年同期增加0.6;平均住院天数14.3天,比上年同期减少0.8天;住院手术3312例次,比上年同期增加75例次。     综合办成立后,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加强了西院区的管理:     一、 防范医疗风险     强调合法行医,持证行医的重要性。按政府要求补齐相关证件和证书。在工作中,综合办发现西院高压氧室《医用氧舱使用证》于1998年签发,3年到期。根据市卫生局药械处要求,综合办公室组织相关科室于1月16日对高压氧舱进行自查,并联系北京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进行检验,结论是“整改后使用”。综合办公室组织力量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制定了整改措施,并于3月17日到朝阳医院参观学习,聘请操舱工程师。经复检合格后,现已取得高压氧舱的使用登记证。为尽快取得高压氧舱操舱、维护等人员资质,协调安排物理康复科、器材处等科室的人员参加北京市组织的培训,3人取得了相关 资格。     西城区卫生局来我院检查时发现我院的《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已于2005年8月到期。根据属地管理的规定,经院领导批准、授权,综合办公室向西城区卫生局递送关于在西院区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行政许可资质的申请材料,经过多方努力,于2006年2月取得了执业许可证,重新获得了该项服务的资质。     二、加强科室间沟通     为加强导管室与各科合作,3月24日上午,综合办公室召集心内科、放射科导管室等科室工作人员共同进行沟通,明确放射科工作人员应做好术前准备,以及抢救药品、抢救器械的准备,心内科医师做好术前病人知情同意签字及病情交待,希望在工作中互相支持,保证病人的医疗安全。     在西院区安装核磁共振、中楼手术室启用、迎接“创人民满意医院”工作组、消化内科申请增加床位、口腔科申请取消西院区急诊夜班等工作中,综合办公室立足于详细调研、充分沟通的原则,多次召集相关处室协调会,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随时掌握西院区医疗动态,保障医疗安全。     综合办克服人手少、任务重的困难,建立西院区病房工作人员登记和手术室重点质控制度。 由于西院区多数病房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医师的流动性较大,且各病房换班的时间也不一致。为了便于掌握西院区病房工作人员的动态,综合办于6月起对在西院病房(包括急诊科、手术室)共30个工作单元的医务人员进行了统计。计算出在西院区工作的各级医师占全院总数的比例,对领导调整西院区各级医师比例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保障医疗安全,综合办加强了对手术室重点质控。手术室工作是医院的重点工作,现西院区日手术量30余台,综合办每日派专人进入手术室,了解当日大手术,协调解决反映的问题,建立手术室联系汇报制度,对手术室进行重点管理。抽查了部分手术病历,检查入院记录、首程记录、术前病程记录、术前讨论、上级医师同意手术记录、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输血同意书、输血9项等项目,对基本外科、神经外科、妇科、耳鼻喉科、泌尿外科、口腔科等科室的大手术进行了重点监控,并加强与手术室的沟通,同时要求手术室对重大手术、抢救和特殊情况必须上报综合办,以便能够及时掌握,妥善处理,保证西院区的医疗安全。     四、增强服务意识     为了提高门诊分诊台及窗口单位服务质量、规范门诊护士的各项工作,6月15日召开,约50余名护士到会。门诊总护士长带领大家重温了《护士仪容仪表规范》,并提出《提高门诊服务质量的改进措施》,对护士素质、服务质量、医护配合、劳动纪律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综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