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协和医报
2004年第1期《院报》
时间:2004.05.20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koujie

1、医院评审结果令协和人鼓舞  催协和人奋进

 

    2003年11月25日,北京市卫生局和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组织18位资深专家评审小组,其中有9位来自三甲医院的院长及3名专兼职督察员对我院各项工作进行了两天细致的工作检查,11月26日下午,各检查组对我院工作的检查情况向我院做出反馈。反馈会由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吕鹏同志主持,北京市卫生局金大鹏局长及医院全体院领导、职能处室的负责同志出席了检查情况反馈会。

    专家组此次来院检查共分为7个组,各组评审专家分别反馈了检查情况。医院管理组的专家讲:协和医院全院职工在院党委和院长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深化公共卫生体制改革的精神,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规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依法执业,遵守医疗卫生规定和法规,不断完善院内各种各类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法制观念,各项工作由人制向法制转变,办事有准则,资格有认证,医护有常规,行为有规范,新技术的开展有准入。这些措施保证了医疗安全,提高了医疗质量。医院组织机构合理,领导指挥得力。  

    协和医院科室设置齐全,人才济济,知识资源丰厚,医疗设置先进,为北京市乃至全国提供了优质、安全高效率、高效果的医疗服务,解决危、急、重症和疑难病症,深受老百姓和公务人员的信任。 

    医院院科两级质量管理出色。医务处、护理部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的管理持续改进措施有力。"三基,三严"开创在协和,持续改进也在协和。

    医疗质控中心的成立,由分块管理向全面质量控制前进,管理为医疗安全优质提供了保障。质控中心的工作受到了同行们的好评,在北京影响很大。

    医院服务管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处处方便病人,尊重、关爱病人,真诚的为病人服务。

    协和医院是全国诊治疑难重症的指导中心,技术实力雄厚,医教研防综合实力国际知名,国内一流,是高尚医德,精湛医术的榜首,协和医院是国家级医院,我们首都人民为此而骄傲。

    医院高质量的三级查房,尤其是主任这一级的查房很好。大的节日主任教授都要到病房来。各科都有一个早会制度,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体现了注意医疗安全,我们觉得这个非常好。另外,每周三的全科大查房和专科大查房,多年来一直在坚持,是医院发展和培养青年医师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对年轻医师的培养有轮转制度,医生梯队好。很多科室都有医师培养计划、有检查、有目标,已形成一定的激励作用。后备力量的培养对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内一直处于一个领先的地位。

    医院尊重老专家老教授,充分发挥老教授的作用。我们觉得这也是协和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评审组专家讲,在手术科室我们感觉协和医院有一个非常严格的准入制度。比如说开展某项技术,它有一个非常严格的审批制度。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不以牺牲病人利益为基础,这一点做得非常好。

    医院有医生的准入制度。比如说你出国两年没有做临床,回国后还保留你原来的待遇,但必须降级使用,然后经过一定考核,才可以恢复到原来的职位,我们觉得这个制度非常的好。

    医疗质量的控制,在终末质量控制上都管理得非常好,使医院医疗纠纷少,病历质量高。

    参加护理工作检查的专家讲:医院管理层对护理工作认识到位,在工作上给予了大力支持。特别是医院主管领导对护理队伍的建设,护理专业的发展,有规划、有设想、有方法。从不同的层面提高护士的整体水平,在培养协和医院护理队伍的团队精神方面,有独到之处。护理队伍中具有大专学历者已从3年前的29%快速提升到69%,是目前已评审医院中比例最高的。医院每年出资,鼓励临床护理人员参加研究生学习,保证协和医院护理队伍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在两天的检查中,我们共访谈了十余名住院病人,病人认为护士工作尽职尽责,服务态度可亲可爱,对协和医院护理工作放心。

    专家组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总体印象:规章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责任明确,国内领先。

    医技质量组专家讲:通过在各科室看到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医院对各医技科室的建设是非常重视的,人才的引进,设备的购置有很大的投入。各科的人员结构,配置非常好。副高以上的占科室的比例这个标准定的很高。各科还有不少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各个专业的学科带头人的实力非常强,设备的购置和更新上是国内先进的,这些都为我们医技科室开展业务和科室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医院各医技科室都非常重视医院医疗质量的业务管理,有严格的报告签发制度。如病理科来科四年以上经考试合格后才可以签发报告,制定签发报告的流程,这些制度都保证了医院签发报告的准确性。

    医院检验科每天都坚持做室内质控,而且绘制质控图。医院除了参加北京市检验中心、卫生部的室间质控外,还参加了美国、英国、荷兰等几个国际间的室间质控,医院质评的成绩都是优良的。

    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保证出报告的时间,各科都非常重视对患者的服务。各种检查一般当天都能出报告,预约检查在1、2天之内完成。由于医技科室工作速度的加快,医院病床的使用率、周转率在北京市是非常出色的。

    医院感染管理组的专家讲:在控制医院感染工作方面,协和医院有三高,即基础高,起点高,要求高。

    检查组专家先后查访了医院的14个科室。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上,感觉协和医院的院领导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第一,医院的基础好。第二,医院有一批知名的感染控制专家,所以医院起点特别高。第三,医院的要求高。医院的院长,对院感工作能够亲自过问,院长是医院感染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很多协和的知名专家都是委员会的成员。协和医院特别值得借鉴的,就是医院拿出200万元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专项经费用于控制医院感染这项工作,可想这个力度之大。

    评审组专家最后讲:这次检查的结果是真实有效没有虚假的。很多实际情况超出了我们医院评审检查的范围,但是协和医院做到了。甚至有的评审专家讲,通过对协和医院的检查,给了评审组一个很好的修订检查标准的机会。

    反馈会的最后,北京市卫生局金大鹏局长作了总结发言,他讲到:我知道协和医院的领导班子确实为了这次评审检查做了很多的工作,做了积极的投入,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听到评审专家们对协和医院总体的评审结果以后非常的感慨,我也很受教育。我为协和医院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感到自豪,感到宽慰。

    我感受到了协和医院同志们的与时俱进和既往开来,他们没有吃老本,这是老协和人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协和医院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是我总觉得在困难中,让我们看到了协和医院的领导班子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带领广大职工坚持了一个方向,就是发展;坚持了一个中心,就是以病人为中心;坚持了一个标准,就是始终追求全面工作的高水平。基础质量,高起来,环节质量,高起来,终末质量,高水平,是做好医院工作的保证。

    协和医院是北京的骄傲,是北京的荣誉。在医疗工作方面协和医院不仅是北京的品牌,也是全国的品牌。希望协和医院永远走在全国医院系统的第一。我希望通过这次评审,协和医院全院职工更应该再努力,我希望同志们能够把协和医院的工作推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加反馈会的全体协和医院的同志,听了医院评审专家组对我院的评价后,心情都很激动,很高兴。为协和医院获得如此高的评价而感到自豪。但是,冷静的协和人,在激动高兴的同时,更感到肩上担子之重,更增加了催人奋进的干劲。医院领导在全院干部会上通报此次医院评审工作情况时,要求全体协和医院的职工,要以评审工作为促进医院工作进步的契机,发扬我们已有的成绩,克服我们工作中的不足,虚心向兄弟医院学习,用更高的标准衡量我们的工作,牢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信条,为将医院各方面工作推上新的台阶而努力工作。2004年,是协和医院大发展的一年,医院面临的任务非常艰巨,我们一定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去,要与时俱进,为创造医院的辉煌而开拓进取。             (闫虹)

 

2、我院荣获"全国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集体"称号

 

党委荣获北京市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

党委荣获北京高校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

医院SARS治疗组荣获北京市首都劳动奖状

医院团委荣获北京市抗击非典健康卫士红旗团委

营养科荣获全国餐饮抗击非典先进集体

戚可名荣获"全国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称号

高凤莉荣获全国、北京高校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刘大为荣获北京高校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刘爱辉荣获北京市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抗击非典健康卫士

李太生荣获北京市首都劳动奖章

王仲荣获北京市第十七届五四奖章

蔡伯蔷荣获北京市统战系统抗击非典斗争先进个人

罗爱伦、于晓初当选全国妇联第九届执委

王子时当选东城区人大代表、刘瑞雪当选西城区人大代表

姜玉新当选中华医学会超声学分会主任委员

黄人健担任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

邓开叔、江国柱当选北京医院协会副会长

赵玉沛当选中华外科杂志常务副主编

 

3、我院接受北京市医保中心检查

 

   2003年11月28日,北京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一行15人前来我院,对我院的医疗保险工作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总体认为我院的医保工作做的比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改进。

  

    据了解,此次市医保中心组织的全市医保工作联审互查,范围包括"第1一5批认定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检查方式为自查和检查相结合,所有二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由市医保中心组织检查。检查内容有综合管理情况、门诊管理情况、住院管理情况、信息系统和结算管理情况以及药品管理情况。

   检查组到我院后,分成四个组深入到门诊、病房和相关职能处室进行了实地查看。综合管理检查组向门诊和住院病人发放问卷10余张,在改革办和器材处查看了物价管理的情况,到肾内科病房查看了床位收费情况。门诊管理和信息系统结算管理检查组,抽查门诊处方200张,其中中、西药各100张(公费医疗处方各40张、医保处方各60张)。抽查了一份血透病人的用药、收费情况,查看了门诊为病人机打票据情况,在住院处了解了计算机管理情况,包括目录库维护、软件升级和结算情况。住院管理检查组查看住院病历10份,其中3份大额病历(5万元以上),7份随机抽取的病历,从这些病历中又抽取5份检查了收费票据。药品管理检查组查看了医保目录内药品备药率和药品效期管理等。

    检查认为,我院的医保管理工作总体比较好。主要有:满意度调查,患者认为服务态度好,用自费药签有协议并开白处方,对投诉有登记并有处理意见;医保收费正规,抽取的10种招标药符合收费标准,床位收费符合标准,一次性材料收费符合标准;检查的200张处方中,绝大部分处方符合要求;信息系统管理,药品有明细,设施符合要求,住院结算查询及时,结算单与HIS相符;检查的10份住院病历,总体符合要求,从中抽查的5份病历收费票据相符,入住ICU病人符合入住标准;未发现效期外药品等。(林夕夕)

 

4、我院完成国内首例鞘内持续输注泵植入术

 

    2003年11月20日上午,因胰腺癌复发失去手术机会的金先生成为国内第一位接受新的疼痛治疗方法的幸运患者。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和麻醉科的医生在床旁X光机引导下,联手成功将一个9cm×2cm的小饼状的微电脑装置--容量为18毫升的持续输注泵埋入患者腹部皮下。这一装置通过一根很细的导管穿过预先打通的皮下隧道与腰4、5椎间隙部位的蛛网膜下腔连接,医生通过一个手持的体外遥感器、根据病人疼痛评分来确定输注泵"单位时间的泵出剂量",从而以口服止痛药的三百分之一的剂量换取最满意的止痛效果,同时减少口服止痛药带来的强烈副反应。

    

    该项技术是由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麻醉科、神经内科、特需医疗部、手术室等联合引进的。恶性肿瘤、神经性疼痛、背部手术失败综合征等在内的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常常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在最近十年里,国际上使用鞘内持续输注泵植入术治疗顽固性疼痛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协和医院经过近半年的酝酿和充分准备在国内率先引进该项疼痛治疗新技术,为我国广大顽固性疼痛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带来希望。 (段文利  陶蔚)

 

5、我院举行纪念林巧稚大夫诞辰102周年暨妇产科学论坛

 

    2003年12月24日,由我院妇产科组织的"纪念林巧稚大夫诞辰102周年暨林巧稚妇产科学论坛"在医院新业务楼报告厅举行。中华妇产科学会主任委员曹泽毅教授,我院妇产科主任、中华妇产科学会第一副主任委员、中华妇产科杂志总编辑郎景和教授等5位著名妇产科专家,就学习林巧稚精神和妇产科学的新观念、新技术、新疗法等作了学术演讲,中青年医师也在会上宣读了论文报告。以学术论坛的形式纪念林巧稚大夫的诞辰,正是林巧稚大夫生前提倡的求真务实精神的具体体现。院党委书记邓开叔、副院长陈杰应邀出席了论坛,本院以及北大、人民医院等300余人应邀参加。

   郎景和教授满怀深情地致开幕词。邓开叔书记代表戚可名院长及全体院领导向论坛表示祝贺。他说,林巧稚大夫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祖国医学事业,她取得的成绩不仅仅是妇产科的,而是整个医学界的成果,是人类的进步,她的成绩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不仅得到医学界的认可,而且得到整个社会的高度赞誉。他说,妇产科在发展建设中始终贯穿了林巧稚大夫治学治医的思想,顺时代的发展协和妇产科不断进步和发展,现今床位已近200张,新的林巧稚妇产科研究中心建成后将达到600张,这个理想我们一定能够实现。最后他预祝协和医院妇产科永远进步。

   应大会邀请,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妇产科学会主任委员曹泽毅教授、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陈贵安教授、北京妇产医院黄醒华教授以及郎景和教授和本院妇产科沈铿教授分别在会上就"宫颈癌诊断治疗的新概念""子宫内膜异位发病机制研究"等论题作了演讲。        (林夕夕)

 

6、郎景和教授致开幕辞

 

同道们、同事们、朋友们:大家好!

   每年的十二月二十几日是吉祥、喜庆的日子,我们要欢度圣诞,我们要纪念林巧稚大夫。

   "纪念林大夫、学习林大夫"是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永恒的主题,光荣的传统--也是所有妇产科大夫,所有医务工作者的执业信条。因为林大夫的精神、品格,她对事业的追求,她对病人的极端热情和负责,她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她对下属和同仁的宽厚与慈爱,她的心地的善良如水,她的胸怀不容城府……,都是我们的楷模,是我们的财富,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正像希腊的大力神,永远不可以离开脚下的大地。我们不会忘却林大夫,林大夫也永远庇护着我们--尽管在座的多数人也许并没有见过林大夫,但我们都会真切地感觉到她的存在。

   2001年,在人民大会堂纪念林大夫诞辰100周年大会上,卫生部正式命名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为林巧稚妇产科研究中心,这是鞭策和鼓舞;现今,我们又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今天的纪念会上,我们邀请了院外的几位专家作报告,有曹泽毅会长、董尔丹主任、黄醒华教授、陈贵安教授,也邀请了全市的同道们参加。我代表协和医院妇产科欢迎你们,感谢你们!

   按照惯例,还有青年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作学术讲演,是交流、是汇报、是锻炼、也是考核,请大家品评、指导。

   青年是我们科、是林大夫事业的未来。我们需要一幢中心大楼,我们更需要在这幢大楼里拚搏的精神。从来都是:厚德载物,人兴家兴。

   我们要有一个坚强团结、努力进取的方队:对老者,要尊重、搀扶;对后生,要爱护、提携;对同龄,要关照、牵手。

    在林巧稚大夫的旗帜下!

 

7、“协和婴儿”的福音 提高大众健康的有意探索

  

    自2003年9月21日开始至今的每一个星期天,医院的门诊总会看到一些面带喜悦的老年同志和一些忙碌工作的医务人员的身影。这些老年同志是1921年-1941年在我院出生的"协和婴儿",忙碌的医务人员都是参加"IUGR与老年慢性病的关系"科研项目的工作人员。

  我院神经内科的张振馨教授是"IUGR与老年慢性病的关系"科研项目的牵头人,该项目与美国DUKE大学联合,我院有18个科室和部门的同志参与工作。两年前,在经过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激烈竞争中,我院的研究设计方案一举中标,最终得到了NIH的资助。此项目自2003年初开始启动,由于我院病案的完整保存,科研工作的受试人群首先确定为1921年-1941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出生的"协和婴儿"。

    目前,已找到符合条件的"协和婴儿"近700名。

    参加该项工作的同志们,从2003年9月就放弃双休日的休息,在每个星期日的一大早就赶往医院,热情耐心地接待每一位"协和婴儿"。内分泌科教授史轶蘩院士,内分泌科的王  、邓洁英教授、神经内科的张振馨、汤晓芙教授、妇产科的盖铭英教授,特需医疗科王子时教授,心内科方全副主任,超声诊断科的姜玉新主任,药剂科张继春副主任,检验科的倪安平主任和宋耀虹教授,沈英副主任,病案科的刘爱民主任和周晓翎副主任等著名的专家教授以及几十名医务人员都无私忘我地参加这一有意义的工作。

    很多"协和婴儿"在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喜悦而激动,他们说这是"协和婴儿的福音"。参加该项目工作的医务人员说:"我们所付出的辛苦能为提高大众健康做有意义的探索,值得"。

    这项调查研究项目工作一开始就得到了媒体的关注,已有京内外的十几家媒体对此进行了采访和报道,同时也得到了来自医院领导及很多科室部门的积极支持和配合。目前该项研究工作进展顺利,但是研究工作还只是刚刚开始,随着工作的不断展开,我院将会有更多科室和部门的医务人员参加到这项有意义的工作当中,共同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而同心协力,不懈探索。 (闫虹)

 

8、我院眼视光学医疗中心开诊

 

    位于西城区辟才胡同丰汇园9号的北京协和医院眼视光学医疗中心于2003年12月28日正工开诊。

    该眼视医学中心不同于一般的配镱中心,它是集医疗、咨询、验光、配镜于一体的眼视光学医疗中心。在中心每天有眼科医生出诊,接待有眼疾的患者,为患者进行诊断、咨询;需要配镜的同志可以在中心得到专业技术人员准确的验光,并指导配镜。中心同时还开展超声乳化白内障复明手术等业务。

    具专家讲,这样的以眼病医疗诊断、治疗和验光、配镜于一体的中心,在北京是第一家,它可以为需要配镜的同志提供"量体裁衣"式的符合个性化的"一条龙"式的服务。                 闫虹

 

9、我院举办《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培训班

  

    为认真贯彻落实新颁布的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北京协和医院于2003年11月26日至27日举办了,学习贯彻《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培训班,参加培训班的有医院领导、党政机关相关处室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各业务科室负责计划生育工作的同志。培训班特邀了东城区计生委法规科龙琳科长,为大家详细讲解了《条例》的相关内容,并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贯彻实施《条例》的具体操作方法。

    参加学习班的同志一致认为:学习班办得及时,内容可操作性强,非常实用。协和医院一贯重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学习班上医院党委杨玉雯副书记做了重要讲话。此次学习班达到了预期目的,他将对做好医院的计划生育工作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寇杰)

    

 10、耳鼻咽喉—头颅外科成为首批《北京市儿童听力诊断定点医疗机构》

 

       2003年12月4日,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以近乎满分的优异成绩通过了北京市卫生局组织的专家组的考核验收,成为首批《北京市儿童听力诊断定点医疗机构》。何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