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2(CysLT2R)因其独特的组织分布和生理功能,近来成为药物研发领域炙手可热的“新宠”。近日,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药物研发与评价平台主任栾晓东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团队合作解析CysLT2R的结构,首次揭示了其被半胱氨酰白三烯D4(LTD4)激活的结构基础,为新药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上。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研究持续深入,研究人员逐渐认识到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LTRs)在炎症和肿瘤等疾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CysLTRs的两种亚型CysLT1R和CysLT2R虽同属一个家族,但工作地点和责任分工却大不相同。CysLT1R广泛分布于肺、外周血白细胞、脾脏和胎盘等组织,主要负责“处理”呼吸道相关事务,是治疗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重要靶点。CysLT2R则偏爱心脏、大脑和肾上腺,参与调控心血管、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甚至在癌症领域也能找到它的踪迹,与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也有密切关系。▲活性状态下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2(CysLT2R)LTD4是CysLT1R的“心头好”,在哮喘等炎症性疾病中十分活跃,是引发急性和慢性哮喘的重要因素,在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导致心力衰竭的疾病过程中,LTD4水平升高会加重心肌细胞的损伤和凋亡,使心肌收缩力进一步下降。目前,针对CysLT1R的多款抗哮喘药物已在临床应用。但由于对CysLT2R的激活机制了解不足,至今尚无专门针对CysLT2R的药物上市。为探明CysLT2R的激活机制,研究团队对人CysLT2R进行改造,让其与Gαq蛋白在昆虫细胞里“合作”,之后采用冷冻电镜技术,成功解析出LTD4结合人CysLT2R与Gαq蛋白复合物的结构,分辨率高达3.15Å。这一结构揭示了CysLT2R如何识别并与LTD4结合,以及激活后如何与Gαq蛋白耦合传递信号。栾晓东表示,这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微观世界的大门,CysLT2R与LTD4的“互动”一览无余。此外,研究团队采用NanoBiT标记策略提高了复合物的稳定性和均一性,利用冷冻电镜技术实现了高分辨率结构解析,这些技术手段的运用,也为其他G蛋白偶联受体(GPCRs)的结构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本研究首次揭示了CysLT2R与LTD4结合的高分辨率结构,以及激活过程中与Gαq蛋白的相互作用机制,填补了CysLT2R激活机制的空白,为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为针对CysLT2R的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栾晓东表示,未来,随着针对CysLT2R的药物研发不断推进,有望看到更多新型药物问世,从而为更多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共同第一作者:栾晓东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北京协和)药物研发与评价平台主任,罕见病医学中心PI、冷冻电镜中心负责人、中医药研发中心负责人,协和罕见病诊疗创新发展研究院副理事长。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1篇Science、1篇Nature、1篇NSMB等,总被引超1500次,2篇论文被Facultyof1000推荐评论,2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HighlyCitedPaper,Top1%),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共同通讯作者:张抒扬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兼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北京协和医院罕见病医学中心主任。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国家卫生健康委罕见病诊疗与保障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罕见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牵头主持国家科技部“十三五”“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等16项国家级重大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EJM、Science、Lancet、Nature等发表SCI论文300余篇。文字/栾晓东陈恔图片/栾晓东提供编辑/肖雄
2025.04.23
从手术、放化疗到靶向治疗,人类抗击肿瘤的武器不断升级。近年来,一种“唤醒人体自身免疫力”的新疗法——肿瘤免疫治疗,走入大众视野。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更是成为抗癌明星。但它如何工作?又有哪些风险?每年的4月15日~21日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有关肿瘤免疫治疗的那些事——免疫治疗的奥秘为什么癌细胞能“隐身”?目前肿瘤免疫治疗主要有细胞因子治疗、抗体治疗、肿瘤疫苗、过继细胞疗法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广泛应用。免疫检查点是人体自然存在的抑制免疫系统的蛋白质(CTLA-4、PD-1、PDL-1等),癌细胞通常会激活免疫检查点,来实现免疫逃逸。这就好比在开车时一直踩刹车,这种情况下车子肯定一动不动。因此,免疫系统对癌细胞毫无反应,视而不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作用就像一位“拆除刹车”的工程师!这类药物能重新激活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追杀能力。ICIs是把双刃剑警惕这些“免疫误伤”!尽管免疫治疗的副作用总体低于化疗,但它可能让“重启的免疫系统”敌我不分,攻击正常器官,这就是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irAEs有以下四个特点:1普遍但可控约10%~20%患者出现中重度反应,但多数能通过及时停药、激素治疗控制。2症状像“百变怪”irAEs的临床表现多样。累及到不同的器官就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疲劳、皮疹、腹泻最常见;也可能引起肺炎、肝炎等,但无需恐慌,身体预警请及时就医。3潜伏期长irAEs延迟出现,时间跨度大。与传统化疗产生的副作用相比,irAEs通常延迟出现,开始免疫治疗至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不一。早至治疗后1周左右,晚至停止治疗后3个月左右,个别情况下甚至停药一年后出现。患者在短暂的住院期间内,可能还没有出现irAEs,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松警惕。4副作用≠无效研究发现,出现轻度皮疹或甲状腺炎的患者,肿瘤控制效果可能更佳。但严重副作用需及时干预,莫因小失大!居家护理指南做好这3步,科学抗癌!①每日自查清单:②症状记录技巧:用手机备忘录或专用本子,记录症状出现时间、程度变化、是否用药。就诊时展示给医生,能快速锁定原因。③紧急情况立即就医:备好急救药品,熟知附近医院位置,遇突发症状如呼吸困难、剧烈疼痛等,务必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避免延误治疗。免疫治疗为抗癌带来新希望,但知己知彼才能用好这把“双刃剑”。保持定期复查、留心身体信号、与医护人员充分沟通,我们与您一起为健康护航!文字/肿瘤内科郭苗侯秀凤许峥杨巍马娜唐磊王雅楠审核/邵亚娟图片/网络编辑/陆灵煜洪成伟
2025.04.22
康复治疗学,初级康复治疗师,康复理疗针对于运动损伤人群,像肌肉拉伤、关节扭伤后等;慢性疾病患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等;对于术后康复者等。
2025.04.22
康复治疗硕士,有三年的儿童康复工作经验,2024年7月起在协和康复医学科工作至今。
2025.04.22
北京协和医院康复治疗师,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并获得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学位。
2025.04.22
施杰洪,北京协和医院康复医学科作业治疗师。美国南加州大学作业治疗学博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康复治疗学硕士。美国作业治疗协会(AOTA)成员。主要从事作业活动与健康、老年健康与促进、心脏康复。发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6篇,参与撰写专家共识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北京市重大科技专项。
2025.04.22
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物理治疗专业,期间在英国皇家国立骨科医院(RNOH)完成联合培养。曾前往美国罗格斯大学进行交流学习。现为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参编专业书籍3部,参与撰写专家共识1篇,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
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