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窦红涛:务实创新,细心呵护雪域高原检验小树成长
时间:2018.10.17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晶

窦红涛是第三批援藏队员中最早来到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在这里整整工作了15个月。协和检验科对受援科室的学科规划呈现出清晰的脉络——前两批队员的专业特长分别是生化和免疫,而窦红涛的专业方向是微生物。援藏期间,他务实创新,一点一滴把控工作细节,一心一意做好质量管理,使当地检验科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他心细如发,特别擅于发现科室业务流程中的问题并持续改进

他发现,用于培养细菌的二氧化碳孵箱处于不工作状态,他启用了传统的烛缸,教大家如何更好地把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等苛养菌分离出来,明显提高了这些病菌的检出率,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他发现,西藏地区的结核病患者较多,在第一批援藏队员邱玲开展的萋尼法抗酸染色的基础上,新增敏感性较高的荧光法抗酸染色,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大大提高了抗酸染色的工作效率,提高了结核初筛的检出率。

他发现,用于判断药物敏感性的药物折点数据陈旧,就根据最新指南更新了临床菌株和质控菌株药敏折点,同时还丰富了药敏报告的内容,保证了提供给临床的药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他发现,用不带毛边的载玻片进行细菌涂片,染色的时候经水冲洗,编号很容易模糊,就改用带毛边的载玻片,避免了张冠李戴。

他发现,把病人的信息条码揭下来粘贴在检验流转单上,既繁琐又容易出错,就改用重新打印微生物检查条码后粘贴在检验单上,增强了原始标本的可溯源性。

这些虽然都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足以对检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他在精细化管理方面的持续改进与创新,使检验科微生物处理的理念和流程都有了一定提升,不少常见细菌的鉴定方法得到完善。

他目光长远,扎实推进受援医院乃至整个西藏自治区检验规范的建立

窦红涛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操作技术和理论知识培训,包括微生物常规工作中的病原体接种、鉴定和药物敏感性等,提高了受援科室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能力。

针对医院整体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不高、质量参差不齐、标本采集不规范等问题,他组织全院医护人员进行微生物标本采集和送检培训,尤其对血培养、无菌体液、组织等重要标本的采集方法、送检时间和保存温度等进行了专业培训,培训后的效果立竿见影,全院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和送检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

他带领检验科按季度统计分析医院2017年的药敏数据,并在院内网发布,使全院医生都可以看到医院细菌分布情况,包括所在科室病原菌的分布、耐药率、耐药趋势等;还整理了医院五个季度的药敏数据,上传至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为国家掌握和了解西藏地区的情况提供了依据。

他在前两批援藏队员的工作基础上,继续完善ISO15189体系建设,力争打造西藏自治区第一个通过ISO15189实验室认可的单位。目前,实验室认可申请已向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提交。

他协助西藏自治区临检中心成功举办2018年质控大会,对提高西藏自治区检验同仁的规范化操作和综合能力起到积极作用。他还赴拉萨市人民医院、日喀则人民医院、阜康医院等基层医院进行现场微生物理论知识传授和操作技术指导,提高了当地医院的微生物检测水平。

在谈及援藏体会时,他念念不忘的依然是工作——希望设备采购流程能进一步优化,这样就能开展更多的新项目……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慷慨激昂,仅用最诚恳的语言表达着最殷切的期望:唯愿在他曾努力耕耘过的地方,检验这颗小树能够早日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