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重大新闻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新希望 | 北京协和医院徐作军团队成果在Nature Medicine发表
时间:2025.08.04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徐作军主任医师团队牵头的一项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IIa期临床试验结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上。该临床试验所用药物为全球首个由AI全程驱动研发的药物。研究结果证明,该药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from clipboard


IPF是一种慢性、逐渐恶化的肺部疾病,全球约有500万IPF患者。患者的肺功能会持续下降且难以恢复,平均生存期仅3~4年。现有药物虽然能延缓病情发展,但无法阻止或逆转肺损伤,因此患者亟需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IPF患者体内,TNIK的异常激活会加速肺部纤维化。TNIK抑制剂Rentosertib是一种全新的小分子抑制剂,Rentosertib通过抑制这一过程,有望阻止甚至逆转肺功能恶化。从发现关键靶点TNIK,到设计药物结构,均由AI驱动完成。2023年2月,该药物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定。

徐作军主任医师团队开展的名为GENESIS-IPF的IIa期临床试验采用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实验设计,在22家研究中心招募入组了71名IPF患者,随机分配至安慰剂组或不同剂量的Rentosertib治疗组,持续用药12周。

研究首先评估了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显示,Rentosertib在所有剂量组患者中均耐受性良好,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轻度或中度的腹泻和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均为14.8%),且所有不良反应在停药后均可恢复,未出现严重安全问题。

在疗效方面,研究重点关注了患者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变化。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最高剂量(每日60mg)治疗的患者,肺功能关键 “金标准”——用力肺活量(FVC)平均提升98.4毫升,而安慰剂组下降20.3毫升。同时,高剂量组患者的咳嗽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评分提高2分。

研究还通过血液检测发现,高剂量组患者的促纤维化蛋白水平显著降低,抗炎标志物IL-10水平升高,且这些变化与患者肺功能改善直接相关,进一步证实了Rentosertib的作用机制。

目前,该研究的详细数据已在2025年美国胸科学会(ATS)年会上公布。徐作军表示,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为IPF患者带来了新希望,也展现了AI在药物研发中的巨大潜力。未来,AI或将成为医学创新的重要助力,推动更多难治性疾病的治疗进展。

文字/洪成伟 陈恔

图片/徐作军提供

编辑/洪成伟 陈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