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2日凌晨,我们敬爱的池芝盛教授--中国糖尿病界的泰斗溘然辞世。我不禁潸然泪下,为他对糖尿病病人所做的一切,为他在我们心目中的崇高形象,为他对内分泌科的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池芝盛教授是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创始人和第一届主任委员。他曾撰写中国第一部糖尿病学专著《糖尿病学》,还有一本普遍受到年轻医生和病友欢迎的《糖尿病的防治和自我护理》。后者曾是我们在做住院医时必看的糖尿病实践手册,无论碰到什么样棘手的临床病例,在池老的那本小册子中都能找到答案。池老从60年代开始,就在协和医院开展糖尿病患者小组活动,给糖尿病患者讲课、答疑,首开中国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先河。
当我20年前刚到协和医院内分泌科的时候,他已年届八旬,仍出门诊、带学生。他对我的谆谆教诲一直指导着我的糖尿病医疗实践。他曾说,你要对病人的病情不断做出分析、假设,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方案,并经过一定时间的随诊来验证自己当时的分析是否正确。这样你才能进步,病人也会因此受益。
不管糖尿病患者提出多少问题,池老总是很客气地询问他们能否等一小段时间,然后把一小时内看糖尿病患者召集在一起,集中答疑并讲解糖尿病知识。这种集看病和教育于一体的门诊非常高效。每次池老给住院医和进修医门诊咨询时,门诊后总要把大家集中起来,讨论病例并为大家答疑。这种形式也一直为内分泌科所保持至今,成为年轻医生迅速成长的有效方式。
池老很善良,非常心疼病人。记得有一位他刚开过化验单的老年女患者回来告诉他,由于蹲不下去而无法留尿做化验。池老听了马上站起来说:“我知道有一处厕所有坐便器,我可以马上带你去。”一名堂堂大教授居然肯屈尊带患者去留小便,一点架子都没有,也没指使让助手去做,令我深受感动。我想池老积累的丰富糖尿病治疗的经验大概都是这样亲力亲为的结果。
同样为糖尿病事业倾尽毕生心血的我的导师王姮教授也已于一年半前辞世,享年76岁。
大师们渐行渐远的身影仿佛还在叮咛我们——一定要做好糖尿病教育,要让病人受益。协和是一座殿堂,这里有那么多巨匠,有那么多扑面而来的儒雅和严谨,有那么多令人仰慕的求索和奋斗。我们有幸在协和成长并工作,没有理由不承担继往开来的责任。我国已是拥有上亿糖尿病患者的“大国”,糖尿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作为协和的后人必当倾尽全力,把糖尿病教育和诊疗及研究工作努力进行下去,不辜负老前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这样才会使他们在天堂遥望我们这些后辈时,会露出欣慰的微笑。
糖尿病教育 任重而道远
时间:2014.02.27
字体:小大
发布来源:内分泌科 作者:李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