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重大新闻
精英医学人才培养再启新程 | 北京协和医院举办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十周年总结研讨会
时间:2025.09.22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2025年9月18日,作为“牢记嘱托再出发,共绘发展新图景”庆祝建院104周年主题活动之一,北京协和医院举办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十周年总结研讨会。会议总结回顾了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十年发展历程,立足健康中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对人才需求的目标,创新谋划高端医学人才培养蓝图。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林蕙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副司长唐燕红,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教育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陈昕煜,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名誉院长赵玉沛院士,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文凯等出席会议。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致欢迎辞。党委书记吴沛新主持会议。副院长杜斌主持讨论环节。

from clipboard


“十年砥砺耕耘,十载春华秋实;十年厚积薄发,十载赓续奋斗!”张院长指出,医学人才培养是关乎国家卫生健康事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要以体系为基,强化战略引领,积极推进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融入医学教育和医疗实践,构建特色鲜明的培育生态;以创新为擎,深化改革创新,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先进经验,培育高素质复合人才;以协同为要,加大资源整合,持续拓展对外合作,搭建高端育人平台,提供坚强的支持保障。

吴沛新书记指出,北京协和医院始终立足国家医学人才培养大局,坚持立德树人、守正创新,携手全国同道,初步构建了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未来更要把这一项目办出协和模式、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强国建设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

林蕙青会长在致辞中对项目给予高度评价。她指出,项目为国家培养青年医学拔尖创新人才,探索我国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新模式,推动国家医学教育深化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出站学员多数已成为临床一线的中坚骨干,在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承担国家医疗卫生任务和开展临床重症诊疗中展现出卓越的岗位胜任力和领导潜力。项目创新提出中国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框架,系统构建了将临床实践能力、科研创新素养与医学人文精神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的“协和模式”;项目成果在全国推广应用,促进了八年制医学教育体系的完善和规培制度的规范与质量提升。这些成就得益于北京协和医院始终秉持的教育精神,有家国情怀和远见卓识的领导者,以及一代代协和人的坚持不懈。希望北京协和医院继续发挥“排头兵”“领头雁”的作用,为我国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这一项目已经成为国家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的标杆项目”,陈昕煜副司长对项目给予了充分肯定。她指出,在人社部、教育部、北京市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项目汇聚多家顶尖医疗机构,形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与继续教育贯通的新型医学人才培养体系,获得国家级教学奖项,胜任力框架共识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制定提供了重要实践依据。她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支持项目建设与发展,进一步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加强标准化与质量建设,为我国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与高水平临床人才培养提供坚实支撑。

吉训明院校长指出,北京协和医院始终坚守“高进、优教、严出”的精英育人模式,将协和特色融入学员培育全过程,实现了学员核心胜任力的全面提升,这一模式历经十年探索优化,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典范。他表示,北京协和医学院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项目的建设与发展,在政策支持、资源整合、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更加全方位的保障,以实际行动践行、传承协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努力为我国医学人才培养和国家医药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出更多的协和智慧和协和力量。

在项目总结汇报环节中,教育处处长李航、内科学系主任李雪梅,外科学系主任翁习生分别就项目总体情况,以及内外科学系的经验做法进行汇报。已出站2021级麻醉科临床医学博士后金迪、在站2024级放射科临床医学博士后任静代表学员发言。

李航处长在报告中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月前的凌晨3点,一位多发伤、命悬一线的孕妇被送到北京协和医院急诊。急诊科徐胜勇大夫当即发起一场10个科室的多学科会诊。李航是当天的二线院总值班,他细心地发现,参与当天会诊的二线大夫大多数是出站的临床医学博士后。从医30年的李航回忆道,“我当时坐在交班室也是非常紧张的。但我们的临床博后非常沉着、从容,勇于担当、团结协作。会诊只用了15分钟,病人就被第一时间送进了手术室。”李航说,“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那个夜晚是他最开心的一个晚上。如果老一辈协和专家看到这个场景,一定觉得很欣慰!”李航处长话音刚落,会议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from clipboard

▲左起:浙江大学医学院教学办公室主任阮恒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匡铭、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副司长陈昕煜、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勤、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沈宁、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杜斌

from clipboard

▲左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学工部部长、教育处副处长白浩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赵维莅,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北京办事处首席李文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杨莉


在讨论环节,两组嘉宾聚焦“人才培养与评价”和“新时代数智赋能”两个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百年协和是中国现代医学教育体系的奠基者、推动者,始终致力于培养符合时代医学教育目标的高层次医学人才,推进我国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与改革实践。2016年,在人社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委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支持下,北京协和医院立足国家医学人才培养大局,赵玉沛院士与张抒扬院长高站位布局医学人才培养规划,坚守“三基三严”教育理念,紧密围绕胜任力培养目标,率先探索并推广“八年制”衔接“临床医学博士后”的“8+3”一贯式医学教育模式,正式启动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

十年来,通过广泛吸纳优质生源,组建优秀教学师资队伍,系统构建了基于胜任力的课程体系、个性化进阶式的培养方案和全面考核评价体系,全面提升了我国高端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精英医学教育模式创新与标准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from clipboard

▲2016年8月,第一届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医学博士后入站合影,首届入站20人

from clipboard

▲2025年8月,第十届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医学博士后入站合影,本届入站155人


项目运行十年来,累计招收10届共870人。截至2025年,已有7届416名学员顺利出站,其中389人留院,一大批优秀学员日益成长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中坚力量。

协和医院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的策划者与推动者赵玉沛院士在总结讲话中深情致谢各方。正是十年来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精英教学医院联盟各兄弟单位的帮助,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的持续支持,各位老师的精心培育和同学们的不懈努力,才使得项目有了今天的发展。“展望未来十年,我们相信,临床博后项目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赵院士说。

北京协和医院各学系、各科室主任及教学管理团队,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优秀教师代表、临床博士后代表参会。

from clipboard

文字/陈恔

图片/孙良

编辑/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