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迎接北京协和医院建院90周年,回顾手术室的发展历史和成长历程,2011年6月16日下午,手术室举办了与老前辈的座谈活动。座谈由徐梅总护士长主持,老一辈护士长曹玉华、刘月娟、方茂敏、何文琴以及谢明刚、贾淑兰老师共计六位老前辈受邀参加了此次活动。同时我们还有幸请到了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前主任委员、麻醉科的老主任罗爱伦教授一同参加。
几位老前辈见证了医院的发展历程,针对协和传统、手术室的历史变迁及医、教、研、生活等方面一一做了回顾。
老护士长们回忆起当年的工作场景历历在目: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护士们除了配合手术外,每天都要制作大量的手术用物(现均已外购),例如:引流片、碘仿纱条、宽纱条、引流管、布带子、花生米、胰管支架管、头皮夹、手术用线轴、肠线、泡手筒等等。为了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绝大多数物品都要清洗、消毒、灭菌后回收使用。从他们的讲述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老协和人高度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即便是偶尔一次迟到,都会觉得满脸羞愧,无地自容。那时的护士配合手术是不需要医生说话的,传递器械快、准、稳,缝针缝线恰到好处,大小长短适中,在每一台手术、每一次传递中体现着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与医生的配合堪称默契。
老师们还讲述了手术室在文革期间几经沉浮,在逆境中不断发展的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逐步建立起规范化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并制定了“一带一”的教学模式,使各方面的工作逐步走向正轨。
罗主任同大家分享了各位老师珍藏的老照片、50年代护士们出版的书籍、期刊,谈起当年的一些趣事,老前辈们不禁慨叹相见机会的珍贵、医院进步之快和手术室变化之大。
老前辈们在回忆往事的同时表达了对手术室美好未来的祝愿及对年轻人的殷切希望:希望年轻护士能够深刻领会和传承“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珍惜现有的工作岗位,热爱手术室这个大家庭,培养诚实、坚韧的职业素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任劳任怨、顾全大局、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优良传统,为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手术室护士而感到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