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重大新闻
“组团式”援藏人物志 | 徐海峰:两年坚守,书写援藏担当
时间:2025.11.04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徐海峰的援藏工作虽已落幕,但高原已在他身上烙下了深深印记——明显增高的心率、下降的视力、临界的血压,还有悄然泛白的头发。他的微信昵称后紧跟着他的藏语名字,朋友圈里点赞最高的一条是凌晨两点半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灯火通明的手术室,那是他与死神赛跑的日常缩影。

“性格沉稳内敛,做事坚韧不拔”,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杜顺达主任用12个字概括徐海峰。2024年援藏将要满一年时,徐海峰向杜主任汇报:科室发展规划尚未完善,徒弟们的技术还未扎实,他想再留一年。这份对高原医疗的责任和深情,得到了医院和科室的全力支持,也让他的援藏工作得以延续。

初到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徐海峰面对诊疗规范不统一,高难度手术开展极少的局面,没有急于求成,他牵头梳理诊疗流程,组织全科讨论术前和急诊病例,遇有疑难杂症,或启动多学科会诊,或向协和“大后方”求助,把“严谨求精”的协和精神一点点融入科室日常。

from clipboard

▲徐海峰(左1)在手术中

2023年9月履新医院副院长后,徐海峰围绕医院整体发展目标,着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优化管理流程、提升医疗质量,高频次开展远程多学科会诊与学术讲座,为医院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西藏,肝包虫病、肝癌发病率高且病情重。两年来,他带领团队突破重重技术瓶颈,完成西藏自治区首例ALPPS手术(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首例腹腔镜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术、首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首例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还将三维重建技术和荧光腹腔镜技术相结合,让手术更精准、患者恢复更快。

两年来,徐海峰主刀或指导完成复杂手术近300台,科室疑难手术量较往年增长60%,患者外转率下降45%,“大病不出藏”一步步成为现实。

from clipboard

▲中央电视台对徐海峰等援藏队员的报道

急诊抢救不分昼夜。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作为区级危重患者的集中收治点,时刻面临考验。徐海峰多次在深夜接到紧急呼叫,总是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在生死时速中为患者抢出生机。2024年冬天,一位遭遇严重车祸的患者被紧急送医,脾门出血、肝脏严重裂伤、肾上腺出血、后腹膜大血肿,已陷入休克。徐海峰接到电话后,不到十分钟赶到手术室,协调麻醉科、输血科开通绿色通道,带领团队连续手术大半宿,最终止住出血、修复损伤,从死神手中抢回了生命。“这些患者多是家里的顶梁柱,救一个人,就是救一个家。”徐海峰的话语里满是责任。

from clipboard

▲图源于徐海峰的朋友圈,在一次成功抢救后,他随手拍下深夜的急诊

“援藏不是‘一阵风’,而是‘长流水’。” 徐海峰深知,唯有技术扎根,才能真正帮到西藏。他通过“双向选择”确定3名“徒弟”,为他们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对手术熟练的高年资医生,要求掌握复杂手术技巧;对年轻大夫,从临床研究设计等基础教起。查房、手术、学术讲座……每一个场景都是他的“课堂”。他还帮科室建立肝胆恶性肿瘤标本库和数据库,依托协和平台合作申请专项基金,鼓励科室成员积极申报科研项目;作为西藏大学医学院硕士生导师,招收了第一名藏族研究生。

from clipboard

▲徐海峰(前排左3)参与西藏大学研究生答辩


如今,科室绝大部分医生能独立开展三级以上手术,5名副高级以上职称医生能独立开展四级手术。科室多篇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SCI期刊。带教的徒弟陈彪已经能协助开展腹腔镜半肝切除术,索郎多杰已经能够独立完成复杂的肝切除手术,他们说:“徐老师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手术技术,还有为患者担当的果敢和底气。”

从北京到拉萨,跨越千山万水;从医生到援藏队员,扛起责任担当。徐海峰用两年时光,在雪域高原写下“以技术破难题、以真心育人才、以责任护生命”的动人援藏故事,也为西藏医疗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持久力量。

文字/干玎竹

图片/杜禹甫 徐海峰 提供

编辑/干玎竹 陈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