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协和医报
冷暖交织的夜班
时间:2011.04.25 字体:

    2011年01月30日 夜班
    5:00pm:提前做好了晚饭开始独自享用。
    5:30pm:吃完饭的我抹抹嘴,在桌上给老公留了张条儿:“下午就睡了1个多小时,没弄什么好的,将就着吃点儿吧。呵呵。”
    6:00pm:准时下楼坐车,踏上了夜班儿的征途。
    今晚夜班,抢救室加了6张床,原本能放一张床的距离,现在只能勉强过一个人。
在这种寒冷的季节里,脑出血病人占了一大半。每个意识不清的患者,我们都得翻身、叩背、吸痰,注定又是忙碌的一夜。
    交接班还没结束,20点05分120急救车就送来一位老年患者,意识障碍,我和娜娜立即给他做心电监护﹑吸氧﹑建立静脉通路。医生查体:左侧假眼,右侧瞳孔1mm。怀疑安定类中毒,但家属矢口否认。于是静推一支氟马西尼(氟马西尼是安定类药物中毒的拮抗剂)。正在我准备给患者抽血(做毒物鉴定,以便明确诊断)﹑导尿(患者已经处于大小便失禁的状态)的时候,老爷子缓缓醒来,家属欢呼,一把扒开我的手,叫道:“别给我爸抽血!我们不插尿管了!我爸醒了!我们要回家!”一系列的动作简直快得迅雷不及掩耳。我马上定了定神儿,收起手中的采血针,向家属解释道:“刚才给老爷子用了药他才醒过来的,这药作用时间短,他还非常的危险。您先别着急回家,病人还需要做一些化验和检查。”医生叶大夫也说:“必须等待307医院的毒物检测结果。”
    一名女家属牛气哄哄地嚷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不就是想多收钱吗?!我们才不上当呢!走走走,我爸都醒了,肯定没事儿了!”眼看家属就要给老爷子穿衣服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主班大史医生立刻放下了手中的病历,赶到患者家属面前劝阻说:“刚才护士跟您说过了,我们给他用的药只能维持短暂的清醒,一会儿病人又会昏睡过去,您不要看到病人清醒了就认为他已经好了,您吃完东西消化吸收还得几个小时呢,更何况老爷子这药吃了已经好几个小时了,如果不检查,我们不知道他到底吃了多少,现在血液里药物已经到达什么浓度了,我想您也不希望病人回到家后发现病情变化再回来吧?”
    先前激动的女家属听了大史的话,渐渐冷静了下来,跟其余家属嘀咕了一阵子,掏出兜里的药瓶:“我们发现我爸的桌子上放着少半瓶这个。”大史大夫一看:药瓶上赫然印着“舒乐安定”四个字,于是更加坚定了自己先前的诊断。“抽血化验是非常必要的,至少先抽管血做毒物检测,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向您解释每项化验的必要性,既然您来到医院,我们希望您相信我们,好不好?”一听化验又要交钱,女家属不客气地说:“别以为我们什么都不知道,你说得好听,不就是想让我们多花钱吗?哪项检查不得千八百的,让我们相信你,等你把我爸治好了我再相信你,治不好,凭什么相信你啊!”
    家属的话让我的心凉了半截,手里的采血针不知道是放下还是继续拿着才好。都说我们的职业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古今中外,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地区、哪一个民族会把一个真正帮助自己的职业——医生——作为攻击的对象。就连在你死我活的残酷无情的战争中,医生,也是受交战双方共同保护的……可是时至今日,居然受到家属这么无情的谩骂和羞辱,好像治病救人的医生在她的眼里变成了谋财害命的牛鬼蛇神!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先整理好用过的物品和记录,回到护士台。
    没想到接下来的“谈话任务”更是异常艰巨,和家属谈抢救措施,5个项目谈了30分钟。要知道这是在争分夺秒的抢救室啊,30分钟意味着什么?一个窒息的病人失去1分钟的氧源就会失去生命,一个心跳骤停的患者5分钟内不复苏大脑就会死亡,一个复合外伤的病人10分钟就会因失血过多而不治……就是在这种危急时刻,家属就是不签字,连抢救的意向也只字不提,急得在一旁的别床家属都纷纷议论着:“还不赶紧告诉大夫抢不抢救,这要是耽误了,以后后悔去吧!”患者的小孙女才3、4岁的样子,在一旁扯着她爸爸的衣角:“爸爸,我以前打针的时候您不是说医生护士都是给咱们治病,为咱们好吗。你看爷爷又睡着了,你赶快让医生姐姐给他治好了,我要爷爷陪我玩儿骑大马……”
    在距离推药30分钟后,老爷子果然如预期的昏昏睡去,家属经历了从大悲到大喜又到大悲的过程,跪在地上求大夫:“大夫,大夫,您看我爸这是怎么了?刚才不是还好好的吗?怎么又睡过去了呢?您快给治治吧,我爸不能就这么没了啊!”
    大史大夫无奈地向家属解释道:“我之前已经说过了,氟马西尼这个药虽然非常管用,但是它的作用时间短,很快病人就会再次昏睡,现在老爷子的呼吸节律是26次,氧合100%,我向您讲过安定类中毒严重的会抑制呼吸,我们观察如果出现呼吸不能代偿就需要气管插管……”
    不知道是不是女儿的话点醒了不知所措的爸爸和妈妈,家属听着大史的话,茫然地点点头,马上签署了抢救同意书。经过医生和护士的全力抢救,在凌晨7点老爷子终于渐渐神志转清,这一夜总算没白忙活,家属心中的石头也总算落了地。
    远在护士站的娜娜也目睹了这一家人的“悲喜交加”,小声嘀咕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非要在这么短时间里把人家医生8年学的东西弄明白啊?!”我示意她不要再说,但也无奈地摇摇头。
    没错,当信任被摧毁,再次树立却需要上千年的时间,可是身为医护工作者的我们,决不能因为那一小部分怀疑我们的人,而放弃了那绝大多数信任我们,愿意把生命托付给我们的人。我相信这也是支撑着我们在医学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的信念。当很多人的角色演变为患者的时候,他们会不自觉的把医患关系想象成消费关系,我花了钱,你就得给我治好病,小钱治小病,大病花大钱,殊不知有这种观念的患者反而被自己的想法所害,其实信任很简单,你会发现信任比怀疑得到更多,信任会让医生站在患者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提出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而怀疑则会让好心治病的医生垒起一道道坚固的墙。医生和护士也是人,他们也需要生活。只不过医学被人扣上了太多美丽的光环,所以这个行业不容玷污。中国的老百姓是善良的,他们看不了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的医院随波逐流;中国的医护工作者是认真的,他们也不希望以毕生梦想所寄托的医学事业出现瑕疵。这就是人们对于医学的尊重,是医者最应该为之自豪的东西。因为尊重,所以挑剔;因为自豪,所以认真。
    8:00am,接班的姐妹们来了,终于可以下班了。当我们拖着疲惫的身躯路过加9床,一名男家属由衷地说道:“你们这一宿真不容易啊。我这儿坐一宿腰都直不起来了,你们坐都坐不住,一路小跑儿着干活。现在可下班了,还没吃早点吧,来几个包子吧!”“谢谢您,不用啦……”听了家属的话,我心里又暖融融的。回想起昨晚,我想老爷子是幸运的,信任是一扇窗,它使阳光普照心房。
    但愿我们能打开心窗,永远享受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