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3日,爱思唯尔(Elsevier)与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联合举办的MeettheEditors肿瘤学术交流会在协和学术会堂举行。会议旨在促进国内外肿瘤学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中国肿瘤学界与国际肿瘤领域期刊进一步深化合作搭建桥梁。北京协和医院彭斌副院长出席会议并致辞。多位国内外知名肿瘤学专家以及爱思唯尔的高层管理人员参会。彭斌副院长表示,北京协和医院作为中国顶尖的医疗机构之一,长期致力于推动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发展,期待以本次会议为契机,为中国肿瘤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交流平台。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孟昭主任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与参会专家共同探讨了肿瘤研究前沿话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徐燕副主任主持会议。爱思唯尔在医学出版领域具有深厚的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力,旗下有近三千本高品质期刊。爱思唯尔全球医学领域高级副总裁CarlSchwarz先生表示,期待与中国肿瘤学界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双方共同推动肿瘤学研究的进步。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MSO)主席FabriceAndré教授远程参会,并介绍了ESMO肿瘤学期刊组,分享了投稿AnnalsofOncology等10本ESMO旗下学术顶刊的要求;André教授还就与会学者关心的学术研究及论文投稿等问题进行了解答。在主编见面会环节,来自EMSO旗下JournalofThoracicOncology,LungCancer等5本国际顶尖肿瘤期刊的6位编辑,与国内12位肿瘤领域专家展开深度学术交流。CancerLetters主编李敏教授作专题报告,系统阐释了期刊发展动态、投稿标准与审稿机制,与会者聚焦论文质量提升与国际期刊投稿策略展开热烈讨论。在圆桌论坛环节,中外学者围绕“如何更好地支持医学研究人员”以及“寻找潜在合作机会”两大议题展开交流,并就深化国际学术联动、积极参与期刊活动达成共识。爱思唯尔代表表示,将通过举办学术活动、搭建国际交流平台等方式,为中国肿瘤学领域专家学者提供更多的学术资源。在研究成果汇报中,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12家医疗机构的学者围绕“肺癌的基础转化研究与放疗化疗相关临床研究、胸膜间皮瘤、妇科罕见肿瘤”等前沿领域主题作了分享,国际期刊编辑从专业视角给予深度点评与优化建议。本次学术交流会不仅为中国肿瘤学专家提供了与国际知名期刊主编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还为爱思唯尔进一步了解中国肿瘤学研究现状和需求、双方进一步拓展学术合作搭建了平台。未来,双方将继续致力于推动中国肿瘤学研究的发展,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肿瘤学领域的影响力。文字/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徐燕图片/洪成伟编辑/洪成伟陈恔
2025.03.25
2025年3月20日,第十二届“感动东城”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在京举行,活动公布了从东城区各系统、各单位评选出的10名“感动东城”道德模范和10名“感动东城”道德模范提名者。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学系副主任谭先杰获评“感动东城”敬业奉献道德模范。他用专业技术帮助女性患者解除病痛,用科普知识帮助女性和孩子改变命运的故事,赢得了大家的赞誉与敬仰。▲“感动东城”道德模范颁奖现场,谭先杰(左三)谭先杰主任医师有30余年临床工作经验,主要从事妇科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及临床研究,用精湛医术守护女性生命健康。他也是知名的健康科普专家,致力于女性健康知识传播,兼任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首批成员、中华医学会唯一科普杂志《健康世界》常务副总编。谭先杰主任医师笔耕不辍,所著《话说生命之宫》(上下卷)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此外,他还出版了《10天,让你避开宫颈癌》《见证——一个协和医生的温情记录》《致母亲:一个协和医生的故事》《协和妇产科医生手记》等科普和医学人文图书,荣获科技部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金奖等荣誉。▲谭先杰在西藏大学作科普讲座谭先杰主任医师将“始终做科普”作为行医准则,投身科普宣讲和各类公益活动,向广大女性普及生殖健康知识,提高妇女主动预防和早诊早治疾病的意识。2024年夏季以来,他积极参加“青藏高原及云贵高原民族地区女性教师及爱心妈妈宫颈健康关爱行动”,利用周末前往西藏拉萨、青海玉树、云南迪庆、贵州毕节和安顺等地,举办科普讲座、进行义诊答疑、赠送科普图书,为当地女性送去温暖与关怀。“未来10年,或者更长时间,我会把这项活动坚持开展下去。”谭先杰说。“感动东城”道德模范颁奖典礼给谭先杰的颁奖词是:“刀笔之力,同发于腕;医文之功,皆成于心。对母亲深沉的爱让他选择医学,守护女性健康。手术台上,他手握柳叶刀,承托起重生的希望;科普阵前,他打破壁垒,让知识抵达大众。一边是妙手,一边是仁心。”文字/傅谭娉图片/谭先杰提供编辑/傅谭娉陈恔
2025.03.25
近日,在麻醉科手术室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成功完成一例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中的持续喉返神经监测。该技术通过刺激迷走神经,持续监测术中喉返神经的功能变化,降低术中神经损伤的风险。该技术就像“GPS”一样,可以精准地为手术刀“导航,获得北京协和医院医疗新技术新项目支持。▲胸外科团队手术中,左起:何嘉副主任医师,李力副主任医师,主任助理赵珞主治医师食管癌是恶性程度较高的一类肿瘤,常见喉返神经周围淋巴结转移。因此,做好该区域的淋巴结清扫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复发至关重要。保护喉返神经是头颈部手术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喉返神经从迷走神经分出,下延至心脏,绕过主动脉再折返回咽喉,行程较长,位置较深,喉内分支多,解剖变异大。单侧喉返神经损伤会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症状,双侧喉返神经损伤会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需要气管切开。因此,在手术中,显露、识别并保护喉返神经是头颈部手术的重要步骤。但肉眼不能判断神经功能的完整性,术后声带麻痹时有发生。为更好地保护喉返神经,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将术中喉返神经监测应用于食管癌手术。▲喉返神经在颈部的走行示意图一位59岁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成为该技术的首位受益者。胸外科李力副主任医师、主任助理赵珞主治医师为患者行腔镜下食管癌三切口根治手术。术者从颈部、胸部、腹部分别切口,分段切除食管癌,并彻底清扫食管癌区域的淋巴结。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喉返神经监测仪也在一直工作,尤其在清扫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时,当喉返神经受到轻微牵拉或压迫时,监测仪都可以敏锐捕捉到电信号变化,迅速预警。术者在收到警报后及时调整操作,有效避免了神经损伤的进一步加重。▲喉返神经监测仪在工作中手术平稳结束。术后患者声音无嘶哑、声带运动正常,于术后第6天顺利出院。▲李力副主任医师(左)、赵珞主治医师(右)与患者合影“食管癌术中持续神经监测技术在日本已经开展,而尚未见到我国出现相关的应用报道。”李力副主任医师表示,“以往食管癌手术对喉返神经没有客观监测指标,手术中仅凭肉眼评估避免损伤。食管癌术中持续喉返神经可以有效预警手术中可能存在对神经损伤的操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文字/赵珞李力干玎竹陆灵煜图片/胸外科提供编辑/陆灵煜干玎竹陈恔
2025.03.25
3月17日,北京协和医院召开专题会议,党委书记吴沛新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以及3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扩大会议暨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精神,并代表医院党委提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的工作要求。会议指出,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三下团组”并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内涵深刻,思想丰富,为国家发展锚定方向,为人民幸福谋篇布局,为我们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会议强调,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要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走好第一方阵。深入学习全国两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卫生健康领域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对北京协和医院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在深学细悟中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聚焦重点任务,抓好贯彻落实。对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重点工作任务,明晰形势、明确目标,高站位谋划全年工作,在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中走在前、作表率。要凝聚共识、凝聚智慧,筹备开好医院“两会”。坚持公益性主导,落实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任务,“一科一策”发挥绩效考核引导作用。坚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对标国家医学中心十大功能定位,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中体现协和担当。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加快推进“1+3+6”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医院治理效能。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持续优化学科布局和诊疗流程,推进医疗服务和诊疗模式创新。坚持规划引领,在认真总结评估“十四五”发展规划落实情况的基础上,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研究编制医院“十五五”规划。三是加强作风建设,强化责任担当。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高标准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从严从实抓好学习研讨、查摆问题、集中整治、开门教育、巩固深化,在学透、深查、真改、见效上下功夫,持续推进医院作风建设和行风建设走深走实。医院党委把2025年确定为“党建质量提升年”,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为牵引,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全体在院院领导、职能处室及临床医技平台科室第一负责人、党总支书记、护理中层干部等参会。北京协和医院全院干部职工将进一步增强做好各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发扬追求卓越、勇立潮头的精神风貌,向着新目标奋楫再出发,共同谱写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文字/党委办公室宣传处图片/孙良编辑/史真真王敬霞
2025.03.21
北京协和医院拥有的“一种多光谱组合的皮肤基底细胞癌识别方法及利用光谱层析技术实现色素类疾病的边界查找方法”科研成果,拟进行科技成果转让,欢迎有兴趣的单位来参与洽谈转让。公示日期:自2025年3月24日----2025年4月8日止联系人:北京协和医院科研处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电话:69155781公示人:北京协和医院科研处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2025年3月24日
2025.03.24
2025.03.19
根据《北京协和医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协科研发〔2025〕43号)规定,对“一种治疗代谢性疾病的mRNA、药物组合物及应用”科技成果的成果转化相关事项公示如下:一、成果名称及简介:成果名称:一种治疗代谢性疾病的mRNA、药物组合物及应用成果完成人:李小刚,秦岩,艾三喜二、拟交易价格:18万元三、价格形成过程经发明人同意,并与上海翃甫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协商,双方同意以专利权转让方式实施该科技成果转化。特此公示,公示期15日,自2025年3月19日起至2024年4月3日。如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实名反映。公示人: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联系电话:69155781科研处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2025年3月19日
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