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某个雷雨夜,部分医院的急诊科充满了因憋气就诊的病人,既有哮喘急性发作的老患者,也有从未得过哮喘的新患者。一向身体健康的小明(化名)平时只会流流鼻涕,并未多在意,在一场大雨前去了公园散步,结果觉得突然憋气了,而且随着大雨越来越重,于是立即前往急诊科看病,大夫查体听到他肺里的呼吸声像吹哨一样,便告诉小明,他可能是哮喘。小明很疑惑,活了半辈子,怎么就哮喘了呢?
同样因为哮喘发作来急诊看病的小红(化名)也表示疑惑,自己的哮喘控制得很好,怎么就突然加重了呢?今天,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医生就带您了解雷暴哮喘的知识。
1雷暴哮喘现象
雷暴哮喘最早是1983年在英国发现的,在雷暴天气后1天半内有26例患者因哮喘发作就诊,远远多于同期的就诊人数,此后全球范围陆续有雷暴哮喘事件的报道,最大范围的灾难性雷暴哮喘事件发生于2016年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在一场雷雨过后,该地区有3000多人因憋气就诊于急诊,是往年的6倍以上,而这些人有50%以上未曾诊断过哮喘。
2雷暴哮喘是怎么发生的?
目前雷暴哮喘的发生机制未完全明确,专家们普遍认为雷雨天气能够在短时间内使空气中花粉(尤其草地)浓度迅速、明显升高,花粉在这样的天气里吸水、膨胀、崩裂,释放出大量的、更小的、能够引起过敏的小颗粒,这些小颗粒随着下雨返回地面。
如果人体短时间内接触这么多可以导致过敏的小颗粒,就可能导致气道迅速狭窄,从而引发剧烈的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严重者会出现低氧甚至呼吸衰竭,即哮喘急性发作。
所以雷暴哮喘多发生在夏秋季节(特别是花粉高峰期,如北方地区的蒿草花粉季节)。另外,天气原因导致的真菌孢子大量释放,一些土地作业如农业耕种因素等,也可能在雷暴哮喘的发生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促成作用。
3谁是高风险人群?
你可能认为只有哮喘患者才需要担心,但事实并非如此:
首要目标:
过敏性鼻炎患者:尤其是对花粉过敏的“枯草热”患者。他们是雷暴哮喘最高危的人群,因为他们的气道本身就处于高敏状态。
哮喘患者:毋庸置疑,已有哮喘病史的患者症状可能会非常严重。
最大的“隐藏”群体:
未知的过敏者:最值得警惕的是,许多雷暴哮喘的受害者之前从未被诊断过哮喘。他们可能只是有轻微的、未被重视的过敏性鼻炎,或者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对花粉过敏的体质。雷暴就像一次突然的“压力测试”,让他们的呼吸道问题首次剧烈爆发。儿童和青壮年因活动量较大,往往受影响更明显。
4如何预防雷暴哮喘?
在充斥花粉的雷雨季节,外出要做好防护,比如戴好口罩,另外雷雨天气时尽量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减少接触这些导致过敏的小颗粒的机会。
过敏人群家中应常备急救药物(如快速起效的支气管舒张剂)。
文字/ 马士程
审核/ 王江山 关凯
图片/ 网络
编辑/ 洪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