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科普
吃肝补肝吗?
时间:2025.07.30
字体:
所属分类:营养膳食
来源:本站原创

“吃啥补啥”这句老话大家肯定不陌生。尤其是“吃肝补肝”的说法,不少长辈都爱挂在嘴边。很多人觉得多吃猪肝、鸡肝能增强体质、保护视力。但这种说法真的科学吗?动物肝脏到底该不该吃?能不能补肝?吃多了有什么影响?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天,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医务人员就为您细致剖析!


动物肝脏确实是公认的“营养大户”

动物肝脏是营养密度极高的食物,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铁、锌等微量元素。对于缺铁性贫血或者维生素A缺乏的人来说,适量食用动物肝脏是高效且经济的营养补充方式。所以在膳食指南里,动物肝脏被归为“可适量摄入”的肉类副产品类别。


吃肝补肝?想多了

“以形补形”的说法,最早来源于中医传统理念,但现代医学并不支持这种观点。吃下去的动物肝脏会被消化系统分解成氨基酸、脂肪酸、葡萄糖等基本营养成分,然后被全身吸收和利用,不会专门“跑去”补你的肝。


吃动物肝脏小心这些“坑”!

胆固醇与心血管风险:作为生物体中胆固醇合成的场所,动物肝脏的胆固醇含量相对于其他部位更高,以猪肝为例,每100g猪肝里含有288mg胆固醇。虽然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未设定胆固醇摄入上限,但过量摄入仍可能因代谢负担增加而影响心血管和肝脏健康。

痛风或高尿酸血症:动物肝脏属于高嘌呤食物,每100g约含200~300mg嘌呤,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应严格限制摄入。

维生素A中毒:动物肝脏中的维生素A含量也非常高,吃的太多容易引起慢性维生素A中毒,出现肝功能受损、骨质疏松、头痛、皮肤干燥等症状。

重金属与毒素残留风险:动物肝脏作为代谢器官,还可能会积累重金属(比如铜、镉、铅)和脂溶性毒素。长期大量摄入,尤其是儿童,可能会对神经系统和肝肾功能造成潜在危害。


这些人要少吃动物肝脏

儿童:对维生素A的耐受量较低。建议每月吃1~2次,每次不超过25克(大约半个鸡蛋大小)。

孕妇:维生素A摄入过量可能导致胎儿畸形,要严格控制在推荐摄入量范围内。

痛风或高尿酸人群:动物肝脏嘌呤含量高,可能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肝病患者:肝功能受损的人不宜吃高胆固醇和毒素蓄积的动物肝脏。


正确吃肝指南

可以吃,但别常吃、别多吃。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动物肝脏可以作为饮食多样化的一部分,但不要频繁大量吃。每月吃1~2次,每次不超过50克,大约为半个手掌大小。如果想“补肝”,更科学的方法是保持营养均衡、控制饮酒、规律作息,预防病毒性肝炎感染等等。

结语

“吃肝补肝”更多是一种心理安慰或传统认知,并没有科学依据。动物肝脏虽然营养丰富,但过量食用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偶尔吃解馋没问题,但并不能靠它治病。记住:均衡饮食+健康生活,才是真正的“养肝法宝”,下次再听到“吃肝补肝”的说法,可别轻易相信啦!


参考文献

1.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2. Wang J, Tang H, Zhang C, et 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s in animal liver consumed in China. Scientific Reports, 2021, 11: 12455.

3. Gong Z, Chen M, Wang L. Vitamin A toxicity and liver damage: a review.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20, 141: 111422.

4. 王琛, 李文. 从中医“以脏补脏”探讨动物肝脏营养价值与风险.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 26(8): 1072–1074.

文字/ 吴宇 刘芮琪 潘新伟 徐雪蕾 万雪帅

审核/ 杜顺达

编辑/ 洪成伟

科普作者
相关科普文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