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科普
三伏天口腔健康保卫战:科学防护让笑容无惧"烤"验
时间:2025.07.25
字体:
所属分类:健康知识普及
来源:本站原创

当三伏天的热浪席卷而来,人们往往将防晒和中暑预防作为头等大事,却忽视了高温高湿环境对口腔健康的隐秘威胁。作为健康生活的第一道防线,口腔在夏季面临着独特的健康挑战。今天,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颌面外科团队将为您揭示那些潜伏在炎炎夏日中的口腔健康隐患,并为您提供专业的防护策略。


夏季“口腔危害三宗罪”

1)脱水:口腔健康的隐形杀手

高温环境下人体易脱水,当水分流失超过1.5%时,唾液分泌量会显著减少。唾液不仅是天然的口腔“清洁剂”,更是维持口腔微生态平衡的关键要素。当人体脱水使其分泌不足时,不仅造成口苦、口臭等躯体和社交不适,还会引发口腔内的有害细菌疯狂繁殖,加速牙菌斑形成,易造成龋齿的发生。

2) 口腔感染:高温天气相关的风险源


游泳可能引发的口腔感染

有关数据显示,公共泳池中的铜绿假单胞菌在30℃水温中繁殖速度提升3倍。当呛入泳池水时,这类病原体可通过拔牙创口、口腔溃疡或鼻窦开口侵入,引发特殊感染。


饮食方式的变化导致口腔感染增加

夏季,人们饮食模式发生改变,冰镇高糖冷饮、辛辣刺激食物对口腔刺激增加,增加了牙本质敏感及牙痛发生率,以及口腔黏膜损伤风险,进而导致口腔内感染风险上升。


创伤愈合延迟

夏季口腔颌面部外伤发生率较其他季节提高,主要与运动损伤相关。高温环境(35℃)可能通过促进病原微生物增殖、加速组织水肿及削弱局部免疫功能等途径,导致伤口感染风险较常温环境(25℃)增加。

3)颞下颌关节: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

其典型症状是:张口困难、关节弹响及关节区疼痛。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

肌肉痉挛:空调环境导致的温度骤变可诱发关节周围肌群痉挛,干扰关节运动。

血管收缩:冷饮或冰镇食物的低温刺激可引起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关节区血供。

代谢产物堆积:关节区血供减少导致乳酸等产物蓄积于关节周围组织,加剧疼痛。

关节润滑障碍:高温环境下人体的水分流失增加,脱水状态导致滑液分泌减少。

from clipboard


夏季口腔颌面防护建议

1)预防脱水是关键

如出现口腔黏腻感、频繁口渴、舌面出现裂纹、唇部干裂出血等躯体症状时,应警惕是否是脱水表现。

建议每日饮水不少于2.5升,可随身携带无糖口含片刺激唾液分泌;食用黄瓜、西瓜等高水分果蔬;严控含糖、含酸的饮料;减少酒精和咖啡因饮品的摄入。空调房内放置加湿器,保持空气湿度在50%~60%为宜。

2)运动防护不可少

口腔有创面者至少两周内避免游泳,日常游泳时要避免呛水、游泳后使用含氟漱口水清洁。进行球类、骑行等运动时,佩戴运动护齿套,预防牙齿外伤(断裂、脱落)。

3)调整生活作息

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尽量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和空气流通。食用冷饮或冰镇食物时,控制食用量和速度,避免对颞颌关节和黏膜造成过度刺激。

4)重视口腔卫生

每日定时高质量刷牙3分钟,用牙线清除残留的食物残渣及清洁舌苔,避免滋生细菌。

5)口腔颌面部外伤紧急处理

面部外伤后应立即用清洁瓶装水冲洗,避免使用可能污染的河水等冲洗;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总结

高温对口腔颌面健康的影响犹如“温水煮青蛙”,往往在不知不觉中造成损害。通过科学认知这些潜在风险,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我们完全可以在享受夏日乐趣的同时,保护好珍贵的笑容。

当出现牙齿敏感、牙龈肿痛、牙龈出血、粘膜溃疡以及口腔异味等异常症状时,建议及时咨询颌面外科专家,不建议自行处理。

这个夏天,让我们从“齿”开始,做好全面防护。

文字/ 王靓雅 张伟 史妍萍

审核/ 余立江

图片/ 网络

编辑/ 洪成伟

科普作者
相关科普文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