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科普
为什么乳牙会换掉,还要治疗?
时间:2025.06.03
字体:
所属分类:儿童保健
来源:本站原创

许多家长疑惑:“乳牙反正会掉,蛀了还需要治疗吗?”这种想法看似合理,实则可能埋下隐患。乳牙虽是“临时工”,但它们在儿童生长发育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若放任乳牙问题不管,可能对孩子的健康、容貌甚至心理造成长远影响。


乳牙的任务是什么?

乳牙的“隐形任务”:远不止咀嚼那么简单

乳牙从6个月左右萌出,到12岁左右全部替换,虽然寿命短暂,却肩负多项重要使命:

为恒牙“占座”

乳牙的牙根下方藏着恒牙胚,乳牙的健康直接关系到恒牙的生长空间和方向。若乳牙因龋齿、外伤等原因过早脱落,相邻牙齿会向空缺处倾斜,导致恒牙萌出时空间不足,出现牙列拥挤、错位等问题。约有60%的牙齿不齐与乳牙早失有关。

影响颌骨发育

乳牙咀嚼时的刺激能促进颌骨正常发育。若孩子因蛀牙疼痛只用单侧咀嚼,可能导致面部发育不对称,形成“大小脸”。

语言表达和营养汲取

前牙蛀蚀可能影响发音清晰度(如“f”“v”音),后牙缺损则导致孩子拒绝咀嚼硬食,长期依赖软烂食物可能引发营养不良。

全身健康的“警报器”

严重龋齿可能引发牙髓炎、根尖周炎,细菌毒素可能通过血液影响心脏、肾脏等器官。有研究显示,重度乳牙龋患儿发生低体重、生长迟缓的风险是健康儿童的2-3倍。


乳牙蛀了不及时治疗

会造成哪些后果?

乳牙龋坏→恒牙“未出生先受伤”  

若乳牙蛀到牙髓引发根尖炎症,可能感染下方的恒牙胚,导致恒牙釉质发育不全(表面斑驳、易碎),甚至阻生或畸形。  

from clipboard

乳牙早失→恒牙牙齿“大塞车”

一颗乳磨牙早失2年以上,对应恒牙萌出空间可能减少50%。临床上因此需要后期矫正的案例屡见不鲜,费用往往是乳牙治疗的数十倍。from clipboard

疼痛→心理阴影  

反复牙痛的孩子容易对看牙产生恐惧,甚至形成“牙科焦虑症”,这种心理阴影可能持续到成年。


治疗乳牙是白费功夫吗?

乳牙治疗 ≠ 白费功夫

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让治疗变得更高效,针对乳牙的常见治疗手段已经高度成熟:  

预防:定期涂氟;窝沟封闭技术

龋齿:防龋材料充填,恢复咀嚼功能,保护牙髓。

早期牙髓炎:生物相容性好的材料保护牙髓,保留牙齿至替换

牙髓炎、根尖炎:乳牙根管治疗,清除感染保留乳牙至正常替换。

严重根尖炎:拔出,清除感染,间隙保持,减少对恒牙的影响。

from clipboard

守护乳牙的黄金法则

预防胜于治疗,让我们一起守护乳牙!

出牙即开始清洁:用纱布或指套牙刷清洁婴儿牙龈,第一颗乳牙萌出后使用含氟牙膏(米粒大小)。

戒除奶睡习惯:避免“奶瓶龋”,1岁后逐渐停喝夜奶。

定期涂氟+窝沟封闭:牙齿萌出后即可涂氟,磨牙完全萌出后及时封闭深沟隙。

from clipboard


饮食控制:减少粘性糖分(如软糖、蛋糕)摄入,鼓励咀嚼纤维食物(苹果、胡萝卜)。

每一次口腔检查与治疗,都是在为孩子未来的笑容做铺垫。从第一颗乳牙萌出开始,定期口腔检查应成为儿童保健的固定项目——毕竟,预防永远比补救更轻松,也更经济。

文字/王爽

审核/万阔 马林 朱宏伟

图片/网络

编辑/陆灵煜 洪成伟

科普作者
相关科普文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