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 > 医学新青年
协和核医学科王雪竹喜获北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年会重磅奖项
时间:2022.07.26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近期,在2022年北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Society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SNMMI)年会上,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在读博士研究生王雪竹获得心血管版块青年研究者奖(Young investigator award,YIA)一等奖。王雪竹作为首个国内本土培养获此殊荣的核医学博士,凭借研究我国临床需求和有关数据的成果脱颖而出,是三个一等奖获得者中唯一的临床研究人员,另外两名基础研究人员均来自德国。

王雪竹师从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霍力教授。为了实现临床上无创诊断转甲状腺素蛋白相关心脏淀粉样变(ATTR-CA)这一目标,自2018年12月起,霍力带领的课题组围绕核素显像诊断心肌淀粉样变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在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的指导下,在心内科教授田庄的帮助下,课题组在国内率先成功完成99mTc-PYP SPECT(/CT)显像的临床转化研究,并迅速将99mTc-PYP SPECT(/CT)研究转化成临床常规诊疗项目。2019年8月,核医学科与协和心内科发现了中国第一例野生型ATTR-CA患者,开创性地建立了我国ATTR-CA诊断标准,搭建起高危人群心脏淀粉样变的动态监测平台,通过规范化、标准化地收集国内多中心数据,进一步统计分析出国内ATTR-CA发病情况,建立了国内标准诊疗规范。

为建立健全心脏淀粉样变的核医学研究体系,2020年5月起,在血液内科副主任李剑、放射科副主任王怡宁的帮助下,核医学科开展了11C-PIB PET/CT在轻链型心脏淀粉样变(AL-CA)早期诊断、危险分层、疗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研究,并与核磁共振成像(MRI)相互印证,逐渐形成了从单光子到正电子显像的多分子探针系列研究体系,初步建立了临床急需的、可诊断ATTR-CA和AL-CA两种疾病的无创性核医学方法,着手探究核医学影像在AL-CA治疗决策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在本次大会中,王雪竹的获奖论文Risk stratification and therapy response values of 11C-PIB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for amyloid light-chain amyloidosis就是该研究工作中的一部分。研究发现,11C-PIB PET/CT显像在AL-CA患者的疗效评估和危险分层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王雪竹的获奖,标志着协和核医学科在心脏淀粉样变领域的研究工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from clipboard


文字/李从心

编辑/洪成伟 陈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