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协和医院社会工作部组织开展的“清凉一夏”暑期志愿服务活动圆满收官。在为期两个月的志愿服务中,73名学生志愿者走进北京协和医院,志愿服务时长达1837.5个小时。他们身着橙马甲穿梭于门诊楼,在自助机使用引导、就诊咨询、特殊患者陪诊等环节,用耐心指引与温情陪伴给予患者无私帮助。作为全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这也是医院持续为青年学生提供社会实践与人文教育平台的具体举措。
暑期开展的“清凉一夏”活动与冬季开展的“冬日暖阳”活动共同构成北京协和医院寒暑两季学生志愿服务项目,是医院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协二代”刘尚博今年第一次参与这项活动,“我不仅了解了家长的工作环境,更体会到了医务工作者的不易,希望用自己的热情服务来温暖患者。”
不少志愿者走进中医科、外科等候诊区,在服务社会中践行青春担当。“见医者于细微处察症结,见生命在坚持中闪微光,只有亲自参与才读懂健康所系四字。希望能够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找到深钻医学的初心与真谛。”今年是刘淇源参与志愿服务的第三个年头,大学生活的每一个寒暑假,他都在志愿服务中度过。
今年暑假是江西中医药大学田孟轩来北京协和医院做志愿者的第三个假期。这次他走进了中医科诊区,开展专业相关的服务与学习,“通过志愿服务,我深刻体会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和医学实践的复杂性。医生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更需兼具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的能力,我也更加坚定了重视临床与实践相结合的从医信念。”
社会工作部精心组织了多样化的培训与实践活动,如芳香疗愈、花样折纸、急救培训及参观院史馆等,为同学们的全面成长“充电”赋能。“对于‘协二代’而言,院史馆参观以及与前辈交流等活动,更增强了他们对父母职业荣誉感和协和精神的文化认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家庭传承、党建引领与志愿服务的深度融合。”社会工作部主任李春厚如是说。
在一次又一次的志愿服务中,累计的不仅仅是服务时长,更是责任感与使命感。北京协和医院将持续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多样化、品牌化发展,用心用情为群众提供可感可及的优质服务。
图文/社会工作部 宣传处
编辑/王敬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