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护校1954级学生回母校
9月1日,是北京协和护校1954级学生入学60周年的日子,22位学生重回母校,叙往昔,忆当年,共话协和发展。此次聚会活动由我院原副院长、1954级学生之一的黄人健发起,护理部承办。
前来参加聚会的毕业生都已是耄耋老人,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75岁。1954级护理班是协和护理专业在解放后第一次招生,选拔十分严格。当时全班共50人,主要来自杭州、上海、苏州等地。1957年,毕业生被分配到301、中日友好、阜外等各大医院,并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卓越的成绩。这些毕业生中,不乏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会理事长、护理院长、护校校长、全国三八红旗手、劳动模范及先进工作者等。
活动当日,前来参加聚会的毕业生一行在护理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新门诊楼和院史馆,并与赵玉沛院长、姜玉新书记、陈杰副书记、王以朋副院长、柴建军副院长、李冬晶副院长等院领导合影留念。
随后,毕业生与院领导在学术会堂举行了座谈会。会上,黄人健老院长首先代表1954级学生感谢协和及恩师的培养。黄院长提到,1954级学生的老师们都是协和的老前辈,为协和乃至全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林雨老校长是全国人大常委;陈淑坚老师是世界卫生组织亚太地区唯一的护士代表;张惠兰老师是我国肿瘤护理的创始人,也是目前唯一健在的老师;黄伍琼老师编写了我国解放后第一部《基础护理学》教材等黄院长还如数家珍地介绍了近年来在护理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全国护理技能大赛金奖、卫生部第三方满意度调查112家医院第一名、北京市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评比第一名、吴欣娟主任获得第43届南丁格尔奖章等黄院长说,今天的协和护理事业蒸蒸日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相信今后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赵玉沛院长对前辈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与前辈们的聚会是一堂非常难得的协和文化教育课,各位前辈十几岁来到协和,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了协和,才有了协和的今天。为此,赵院长代表全体协和人对前辈们为协和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崇高的敬意。护理部吴欣娟主任在会上作了题为“传承创新发展”的报告,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协和护理工作的进展。她表示,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前辈们打下的坚实基础,她们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前辈们对院领导和护理部对此次活动的重视表示感谢。她们说,看到协和今天取得的成就,深感协和后继有人,十分欣慰。为了方便联系,大家都留下了联系方式,护理部现场制作了通讯录。院领导表示,前辈们今后在生活上有困难有要求可以随时提出,协和永远是她们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