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子宫颈癌国际高峰论坛2011年10月11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的召开是为了庆祝北京协和医院建院90周年和纪念林巧稚大夫诞辰110周年。会议特别邀请到2008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豪森(Harald zur Hausen)教授、伦敦医学院和伦敦玛丽女王医学院阿提拉(Attila Lorincz)教授,与国内多位知名学者一起,就子宫颈癌预防与筛查“从病因到预防、从世界到中国”作了精彩的专题学术报告。在中外学者深入面对面交流中,豪森教授对中国在宫颈癌防治方面的投入和研究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本次论坛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主办,得到了卫生部、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协和医院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卫生部黄洁夫副部长,中国抗癌协会彭玉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刘德培院士、副院校长曾益新院士,医科院肿瘤医院孙燕院士、程书钧院士、张友会教授,北京协和医院王以朋副院长等出席会议。黄洁夫副部长、彭玉理事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王以朋副院长代表赵玉沛院长对豪森教授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在此次高峰论坛上做学术报告的还有著名妇产科专家郎景和教授、乔友林教授、谢幸教授等。郎景和教授、沈铿教授、向阳教授及国内多位知名专家还就子宫颈癌防治的重要问题和研究热点,与豪森教授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的对话与交流。
子宫颈癌的预防和筛查是国内外妇女健康领域关注的焦点,也是国家妇女事业重点关注和发展的方向。国务院《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大妇女常见病防治力度,普及妇女常见病防治知识,建立妇女常见病定期筛查制度。加大专项资金投入,扩大宫颈癌、乳腺癌检查覆盖范围”。为更好地贯彻实施《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任务和内容,北京协和医院多年来将子宫颈癌防治作为重要课题开展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尤其在近年来先后开展了全国范围的宫颈病变和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提出了宫颈病变“三阶梯”诊断原则,制定了宫颈病变诊治指南,实现对子宫颈癌的治疗个体化、人性化。
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高峰论坛,会议的形式和内容得到业界人士的广泛好评,大家一致认为,此次会议是国内举办的最高水平的子宫颈癌防治论坛,对推动我国子宫颈癌的防治工作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