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协和医报
第四届协和重症与血流动力学大会在京召开
时间:2011.11.03 字体: 发布来源:ICU 作者:段文利 胡雅洁

    一个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病人,出现多脏器衰竭,各种治疗手段面临冲突的情况下,如何判断什么是主要矛盾?对一个大出血又有水肿的病人,血容量不足的时候能否进行脱水治疗?如何确立治疗的每一个阶段性目标,阶段性目标又如何服务于最终目标?这些每天都在困扰ICU医生的问题,有一个共同的属性,就是将血液流动与器官功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血流动力学。10月13日至15日,以“连续与动态”为主题的、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办的第四届协和重症与血流动力学大会在京召开。
    血流动力学以血液与血管的流动和变形为研究对象,探讨组织灌注好器官功能的改变,以及身体的整体影响。近年来,血流动力学治疗已经开始向微循环和组织氧代谢方向发展,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微循环功能、细胞线粒体代谢等各个方面。正如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刘大为主任所讲:血流动力学这张大网联系着重症病人诊断、监测和治疗的各个角落,丝丝入扣地将ICU的日常工作编织在一起。编织好这其中的每一环、每一扣,既平常、普通,又对全局有着关键影响。临床上每一个血流动力学指标对临床医护人员提出的要求,既包括了指标测量的准确性、指标自身的意义,也包括了该指标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
    本届大会以“连续与动态”为主题,以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专家团队为主,结合自身临床实践与体会,通过多场报告和讨论,从不同角度讲述了血流动力学是如何解读好各种数据以便为临床诊断、监测与治疗提供根据,深入探讨了血流动力学的连续概念、动态概念及其在重症医学中的重要意义,从而实现对病人的连续与动态的管理。连续,指的是将不同的时间点连接在一起,每个时间点上自成目标,每个时间段上目标明确,监测并解读各个器官的血流量、血流阻力和压力值,来判断最合适的药剂量和施救强度,从而调整治疗方法、治疗强度和治疗目标,达到“救活”且“救好”;动态,指的是干预的概念,对不断变化的参数有辩证的认识,即使调整治疗目标、治疗反馈,调整局部思路,服务整体目标。
    协和“重症与血流动力学大会”已成功举办了三届。第一届大会的主题是“血流动力学——无处不在”,强调了血流动力学在重症救治中的重要性;第二届大会的主题是“血流动力学——从理念迈向实践”,主要教授了如何将血流动力学的理念应用在重症医学救治的实践中;第三届大会的主题是“血流动力学——细节决定成败”。
    本届大会有2300多位代表参加,学术内容上继续深化了从血流动力学入手,促进重症医学整体发展的主题。大会设置了“前负荷与液体反应性”、“后负荷与心肌功能”、“血流动力学与肺功能”、“微循环与组织缺氧”、“感染与代谢”、“休克治疗的连续与动态”、“血流动力学与急性肾损伤”、“血流动力学护理管理”及“血流动力学护理技能”等九大板块,共58场报告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它所提出的各项理论以及“血流动力学——连续与动态”的观点将我国重症医学提到了新的发展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