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培训计划”是我院实施的重要人才战略,该项目于2009年底正式启动,在全院公开遴选出了近百名中青年骨干,包括医师、护士、技师、管理人员等,共同组成我院第一批“百人培训计划”人才库。第一批人员主要赴欧美和亚洲地区的一流医院进行为期3至6个月的学习。
在院领导和科主任的大力支持下,“百人培训计划”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已有72人完成培训或联系好机构待出国,占总人数的76.6%。完成培训的成员返院后积极“述经历、讲所学、提建议”。麻醉科赵晶、放射科冯逢、整形外科龙笑、护理系列代表潘瑞丽、肠外肠内营养科陈伟、整形外科黄渭清、放射科陆菁菁、眼科龙琴、内科杨辰、内分泌科姜艳、中医科朴元林等先后作为代表在院周会做汇报,从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护理、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院文化等方面总结了学习感想,与全院同事分享,并提出了很多有利于医院发展的建议。
“百人培训计划”的实施激励着我院中青年奋发向上,同时为实现“国际一流”目标培训和储备优秀人才。为保障人才战略的连续性,院领导班子决定启动第二批“百人培训计划”,继续选拔中青年优秀人才赴国内外一流医院或管理机构参观学习先进的文化理念、领先技术、管理方法等。我们相信,随着“百人培训计划”人才库的不断壮大,大家的点滴进步必将共同推动协和的长远发展!
我由医院“百人培训计划”资助,赴美国Johns Hopkins医院(JHH)学习临床营养相关工作流程及技术三个月。
JHH被誉为医者心中的殿堂,连续20年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评为美国第一医院,是现代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和儿科等专业的诞生地。医院的愿景(vision)随处可见:提供多元化、兼容并包的工作环境,与全世界的同道们分享、发现、创造、传递新知识,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的未来。他们的核心价值观也在维护这样的宗旨,即用八个单词(卓越,创造,领导力,诚信,多元,包容,尊重,共治)很好地解读了JHH所崇尚的内涵。在访问回国后,我有几点感受与大家分享:
1.团队合作。
这里不像国内各科室分工细致,而是完全围绕着一个病人及疾病来决定该由谁出手。每个病房都是综合团队,最基本的单元就包括各种岗位的护士(伤口护理、口腔护理、发热护理等)、医生(住院医师,主治医师,查房教授等)、营养师、康复师、药剂师、呼吸治疗师等,而社会工作者会把专业技术人员从纷杂的“费用及人事关系”中解放出来。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的看法通过文字或信息系统记录下来并及时沟通,每周利用一个中午(1小时)的时间,集中各岗位人员,针对每位患者进行描述和讨论,决定下一步的临床诊疗方案。正是这种贯穿患者诊疗方案的团队合作,使得病人都能得到及早的诊断和针对性的治疗。
2.开放教育与和谐尊重并存。
对于临床问题的探讨,JHH人似乎永远兴致勃然。针对团队中各专业人员的意见,医生、护士们都有充分的尊重,没有谁主谁次的区别,在大家心目中,只有病人是第一的。JHH每周一次的内科大查房严格控制时间,每周一个Topic,讲40-45分钟,固定讨论10-15分钟。在老年医学的查房中,每一位研究者开题、文献报告、发表文章等都经过了多位教授面对面的讨论与建议,这样的培养制度大大加快了人尽其才的速度。开放的教学制度催生了JHH创造的全新临床教学理念。这里同样实行临床导师制度,但不同的是临床培养优秀学员的理念在于多重导师制(三人行必有我师)、全力寻找合作者、让老师当学生,让学生当老师(把传统的导师转化为导引者)制度。学生群体被激活了,导师又怎能不奋进?!
3.创新,永远是第一位。
在JHH最受人尊重与关注的人,是创新者。这里鼓励各种创新,JHH人经常会对你说:如果一件事情为别人所做并且告诉你它的好处,你就已经落后很久了。这是怎样的使命感!有幸参观了国际上非常有名的PACE项目。它是针对社区老年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诊断、治疗、随诊等照护,目前已经发展到全美多个医院及社区参与并进行标准化科研随诊设计,运行15年。当我谈及希望把老年患者人体成分分析以及营养评价与其长期随诊看护的临床结局联系起来,并建立老年人最适合的、易行的营养评估方法时,负责人立即表示希望我写一个具体方案,并在第3天就希望我参与其暑期培训项目,作为临床导师专门面对面培训一位学员如何建立老年营养评估系统。医学发展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
4.坚定的信念。
协和90年的历史沉淀让我们底气十足,现在协和更是迎来了大发展的难得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协和欲想攀登中国乃至世界医疗之巅,必须求变。我们的硬件条件落差并不大,虽然目前的确存在缺人、缺地、缺钱的现况,然而那种一往无前的精神,为患者康复“不择手段”的信念以及团队建设的理念在协和似乎更加重要。JHH的新CEO提到JHH的发展:“我们只有第一,也只能第一”。这种自信是在无数团队上百年的努力及创新下才实现的。
JHH的老人提起老协和医院时都是比较熟悉的,“协和”是他们少数熟知的中国医院之一。在JHH工作的华裔学者也对协和充满了感情,他们心目中“协和”依旧是最棒的医院。在美国期间还前往Boston参观了麻省总医院(MGH)和Joslin糖尿病中心以及Tafus老年营养研究中心,协和力量在这里无处不在,很多协和走出去的老院友们都关心协和的发展,愿意为协和、为中国做些事情。我们需要他们,需要他们的协和亲情,共同为协和的辉煌添砖加瓦。
谈了许多JHH的优势,而在离开协和的这3个多月,却让我深深感受到自己对协和的眷恋,对患者的思念。也许营养在救死扶伤面前并无光芒,然而我仍愿做好这个团队的螺丝钉,为协和战车的顺利前进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这就是我,一个协和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