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新的一天,阳光很美,从自动门倾泻进来,正值春光明媚的旅游旺季,这时候大批的外国游客来京,也是外宾就诊的小高峰期。周末的日子最不可预测,门诊停诊,24小时急诊,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进来的是什么样的病人,说哪种语言。
才交接整理好物品,我就看见两名游客,背着大包,手里拿着lonely planet和英汉字典走过来,“Morning, may I help you?” 我先微笑着迎了上去,老外的表情立刻从紧张变得舒缓“Finally!”他们俩高兴地告诉我,找了半天终于能有人能说英文了,本来还很担心到中国医院看病很麻烦,一路上被很多路人指点,但是因为语言不通,他们翻着字典急得满头大汗,才找到这儿。经交谈我了解到,他们是刚从越南旅游到中国,男的已经发烧两天了,拉肚子,一天没怎么吃东西,很担心自己得了疟疾,或者被不明蚊虫叮咬,得上可怕的黑热病。 “Easy. Don’t be panic. You may need to run some tests to find out what happened. No big deal. I’d be with you all the time.” 经过建卡、就诊、留标本送检,最后诊断为普通的急性肠胃炎,为其静脉输了可乐比妥和大液,在留观室躺了六七个小时后,他们就带上口服药回酒店了。临走前,我们帮他们整理好了收据和英文诊断证明,方便他们回国后申报保险。病人的妻子热情地拥抱了我,“I really appreciate your help. Thank you very much.”
很多外国人在中国患病的时候都很脆弱和恐慌,他们觉得中国也许和印度差不多,连自来水都不能喝,医疗更是不可靠。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服务,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真真正正认识和了解中国的医疗环境。记得当年我们入科教育的第一句话就是“Attitude is everything.” 态度决定成败。这句话一直提醒着我,当我为病人服务时,要抬起头、微笑,送病人一句安慰,会让他觉得更温暖。
“来120了”,我正感慨着,就听到前台的同事大声招呼着。我和元畅快步走到门口,帮着把病人接到抢救室。随行的导游说,他的客人在慕田峪把腿摔了,不知道是不是骨折了。元畅带着导游帮病人办就诊卡、建病历、呼骨科大夫。病人的小腿红肿变形,恐怕是要打石膏了。片子出来了,胫骨腓骨骨折。60多岁的老奶奶一个人跟团来旅游,受了伤,也没有家人陪着,真是不幸。我进去握着她的手“I’m sorry. There is bone fracture. Later orthopedic doctor will give you plaster. The manipulative reduction really hurts. I’d be with you during the treatment.”在骨科医生指导下,我托举着病人的患肢,配合手法复位和打石膏,并时刻安慰着她。老太太的中国游被迫中断,导游安排了航班明天送她回家,我们请医生给她写了证明和病情摘要,还写给航空公司一份证明书,请他们为老人安排个能抬高患肢的座位。
刚送走老奶奶,就听到“吱——”的刹车声,从奥迪上冲下名男士,急跑到护士台。“我老婆破水了,要生了!”“病人是平躺着吧?”我们小跑着推起平车迎了出去,车座上都湿漉漉的,“什么时候破的?肚子紧吗?”孕妇眼里含着眼泪,颤颤地说“我上厕所以为是小便呢,后来一直流,肚子也疼得厉害。”“不怕啊,已经到医院就踏实安全了,快当妈妈了,要坚强啊。”大家一边安慰着她一边迅速转运病人,放置头低位(防止羊水流失过多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推胎心监护,测生命体征,配合医生指诊。已经开了六指了,还是经产妇,我们迅速联系产房,安抚家属,安排病房。爽爽曾经创造过一个班接四个孩子的记录,是我们一段二的“送子观音”,所以今天有她接产妇,我们心里很踏实。
越到中午就诊人就越多,五个人忙得顾不上买饭。此时,留观室已经躺满了病人,肠炎脱水的孩子抽泣着挂着糖盐水,胰腺炎的老外泵上善宁走上营养液,颅脑外伤的摩托车手也刚复查CT回来。
“铃……”电话响了,“您好,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珊珊吧,我是陈琳,一会儿有位重要病人,名字是**,发热的,来了请内科大夫看一下,尽快送化验标本,看需不需要拍个片子,然后直接送到N1/8。”“是,主任,我们尽快做好准备。”大家各自准备,有的巡视就诊区,准备诊室,有的寻呼内科、放射科医生做好接待准备,有的通知病房准备房间,有的到病案室调取病历。五分钟后,陈主任和保健处老师到二层来接待患者,我们一个在留观室巡视病人,管理家属;一个在护士台分流就诊病人;一个在取血室取血打针;一个在诊室配合医生给患者查体,轻柔迅速地做心电图,取血,导引到X线室拍胸片,再陪同病人住进病房。这样的接待任务常有发生,大家都默契地各负其责,做好一切准备,和各科室病房通力合作。
二层的服务台就是个窗口,每个人走过,无论是本院员工或是病人都会看过来,有的是和善的微笑和招呼,有的是咨询或看病,每个人我们都报以微笑和耐心的解答。台子上的三个电话交替响起,最疯狂的时候,我同时接过一个内线,一个中文外线,一个英文外线。虽然工作总是忙忙碌碌,但是,我非常喜欢N1/2这个欢乐团结的集体,在这里,有人认真仔细,有人温柔可人,有人技术一流,有人能言善谈,有人灵气十足,最重要的是,大家都能通力合作,勇于承担责任,才使繁忙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也在忙碌中相互鼓励,相互扶持,共同成长。
微笑的力量——不同的肤色一样的快乐
时间:2011.06.14
字体:小大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贾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