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国际医疗部的全体护士中只有12%达到了大学英语六级水平,35%曾自费在院外接受英语培训,这说明国际医疗部的护士们有接受英语培训的必要,也有接受培训的愿望。
英语培训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科室经过集体讨论决定,国际医疗部针对护士的英语培训应有多种形式、分级培训。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护士要提高能力,对于基础较薄弱的护士要夯实基础,内容上要讲授实用的护理职业英语。
引入元培翻译培训
如何继续提高英语基础较好的护士的英语水平,把她们培养成英语骨干,以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国际医疗部计划引入专业的英语培训。经过现场观摩和价格比对,最终选择了元培翻译。经过全面的英语考核,并参考护士们的工作需要和日常表现,确定了能够参加培训的20名护士。
本次英语培训的理念是精准和实用。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强调互动,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元培翻译的老师非医学专业出身,但在教学方面紧紧围绕学员的工作内容,涉及护理工作中的种种器具、检查项目的说法和各种情形下的对话。在教学模块方面,元培翻译同时兼顾词汇、发音、语法、口语,力求让学员的英语得到全面提高。为了保证授课质量,保存授课内容,国际医疗部在护士长的协助下做好排班,尽量保证学员的培训时间;由选出的班长负责考勤和课程录音;课后收集学员的反馈情况,及时反馈给培训老师,调整授课内容。
元培翻译的培训结束后,学员的医学英语基础得到了夯实,英语发音也更为标准,基本完成了从羞于开口到乐于交流的转变。
充分利用院内资源,组织科内英语培训
临床护士需要的英语培训主要是针对日常工作的护理英语。国际医疗部调研发现,科室内的部分人员可以胜任培训工作。因此在专业培训的同时组织科内培训。科内培训的定位和元培翻译培训的定位不同。科内英语培训旨在给所有的国际部护士提供培训机会。国际医疗部科内英语培训的时间和地点固定,大家可自由参加。
2011年初,国际医疗部邀请了青年工作部口译协会的会员参与科内英语培训。口译协会的会员大部分是我院临床一线的工作人员和协和医学院的学生。同时,科室鼓励参加完元培翻译培训的护士承担部分教学任务。由此,国际医疗部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
为了解决教师备课缺乏系统性,话题和素材寻找困难的问题,国际医疗部选定了《护理美语》作为培训教材,涵盖对话、英语文化、词汇、词组、句法和角色扮演等内容。同时,穿插话题性的讨论课。课后,办公室将授课幻灯发到公共的英语邮箱和院内网,供学员课后复习。近期,国际医疗部还要求每位教师在备课的同时设计一份课后测试题,以帮助学员课后更牢固地掌握课堂内容,保证培训效果。
组织问卷调查,制定科学决策
一期课程结束后,国际医疗部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了解护士对于英语培训的意见。调查显示,96%的被调查者认为英语培训有必要继续开展。参加科内英语培训的43名被调查者中,30%觉得比较难,63%觉得难度适中,7%觉得比较简单。由此可见,科内英语培训的难度适合大部分被调查者。授课内容方面,46%的被调查者表示科内的英语培训实用,47%的被调查者表示一般,另有7%的被调查者表示不实用。上课时间方面,有66%的被调查者表示临床工作紧张,难以安排时间;76%的被调查者表示临床工作繁忙,中午过于疲惫;14%的被调查者表示难度过大,难以跟得上;23%的被调查者表示不好意思开口说英语;26%的被调查者表示由于个人惰性;19%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激励措施,动力不足。另外此次调查中,护士们提出了提高实用性,进行分层次教学,鼓励自主学习;增加鼓励机制,集中培训词汇、阅读、听说等建议。
这些宝贵的数据和建议有利于我们全面掌握目前英语培训的现状,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国际医疗部将定期征求护士和护士长们的意见,继续完善英语培训课程,使英语培训成为国际医疗部的重点工作和特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