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ew H. Woods(安德鲁 H.伍兹)于1872年8月25日生于美国哈特伍德,1890年进入华盛顿和李大学(Washington and Lee University)学习,3年后获得学士学位,之后任教2年;1895年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提供的4年奖学金进入医学系学习;1899年受到了参与成立广东基督教学院医学系的邀请,他牺牲了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完成实习医生的机会,应邀来到中国广东开展工作;1907年,回到美国并继续他在1899年时中断的临床学习和工作,在费城总医院斯皮勒教授的指导下,作为一名助理神经科医师,从事门诊、病房的医疗和教学工作。
Woods拍摄的老协和网球场
1919年,洛克斐勒基金会邀请伍兹到新成立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建立并主持神经科工作。新成立的协和医学院令他精神振奋,伍兹如此评价当时的协和医院“这里很理想——具备临床和研究工作的所有条件”。当时的北京协和医学院也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好的医学院,云集了来自欧洲、英国和美国定级的科学家”。伍兹在课堂上和病房中向中国医学生讲授神经科和精神科课程。期间,他与同事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在协和医院工作期间的研究论著,包括基底节变性疾病和脊髓肿瘤的神经病理学研究等。1928年,当他离开协和医院时,他的工作受到了院方和董事会的高度评价,其开创性的工作在当时影响了“中国的统治阶级去关注精神疾病的合理医疗”。
1928年,56岁的伍兹教授回到美国,受邀担任衣阿华大学精神科主任直到1941年。今天,我们可以在衣阿华大学的网页上看到对这位老主任的回忆和赞扬——“他在学系中将神经科与精神科相结合,带来了跨越文化界限的新视野”。“跨越文化界限”即是指伍兹教授在中国多年的行医经历。
1956年秋天,安德鲁 H.伍兹教授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受伤住院,1956年11月5日不幸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