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搜索

搜索页

关键字 “0”的搜索如下

  • 王日旺

    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物理治疗专业,期间在英国皇家国立骨科医院(RNOH)完成联合培养。曾前往美国罗格斯大学进行交流学习。现为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参编专业书籍3部,参与撰写专家共识1篇,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

    2025.04.22

  • 朱远春

    北京协和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物理治疗师,硕士毕业于上海体育大学运动健康医学系,获运动康复学硕士学位,发表SCI论文7篇。

    2025.04.22

  • 张厚强

    康复治疗师,专长领域: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髋膝踝关节功能障碍、运动损伤的保守及术后康复,发表多篇核心论文。

    2025.04.22

  • 储晓天

    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清华大学医学部),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2020年至2023年于北京协和医院从事临床博士后工作。

    2025.04.22

  • 全民关注痛风日 | 北京协和医院面向北京市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培训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基层医疗机构是痛风和高尿酸血症防治的主战场。”为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对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诊治和综合管理能力,2025年4月18日,北京协和医院全科医学科(普通内科)主办的北京市“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评估和综合管理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启动会暨业务骨干培训会在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举办。来自北京市东城区、密云区、海淀区、朝阳区、昌平区和怀柔区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80人线下线上参会,接受首期培训。北京协和医院全科医学科(普通内科)主任曾学军介绍,科室自2005年起长期参与社区居民管理适宜技术的研发和推广。2018年,团队发表《高尿酸血症社区管理流程的专家建议》,强调全科医生在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将继发病因、危险因素识别作为基层医生需掌握的社区适宜技术进行推广。2019年,协和多学科团队牵头制定《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形成了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基层管理流程图。2021年起,我院曾对北京市10家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病历展开调研,系统分析基层对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诊疗现状,并深入梳理基层医生在接诊和病历书写中存在的“问诊不全面、记录不规范、随访缺连贯”等共性痛点问题。全科医学科(普通内科)沙悦副主任医师介绍,本项目是在北京市卫生健康科技成果和适宜技术推广项目支持下,基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和痛风/高尿酸血症基层管理流程图开展的针对性培训,聚焦基层医生在病历内涵质控、临床诊疗思维及患者行为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通过规范病历质控、推广SOAP病历应用、强化临床诊疗思维,全面提升基层医护人员对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综合管理能力,助力实现“早发现、早干预、规范随访”的全程管理目标。▲痛风/高尿酸血症病历书写培训病历质量是医疗质量的核心体现,是医生临床思维的直观呈现。首次培训围绕3份东城区抽查病历进行现场讨论及深度剖析,从“问诊求全、查体求细、记录求实、分析求深、诊断求准”五个维度进行质量评估。北京协和医院全科医学科(普通内科)专家团队从诊断依据、鉴别思路、随访计划等方面逐一指导,手把手示范SOAP病历的细节处理。张昀副主任强调:“基层医生需化身‘健康侦探’,重视家族史、生活方式等细节,确保病史采集全面。此外,针对性地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对促进痛风/高尿酸血症的诊断和管理具有重要作用。”陈嘉林主任医师指出:“加强基层医生对病历的规范书写,就是加强其对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管理。”项目已建立“病历质控反馈机制”,将通过定期督导、问题清单反馈及整改跟踪,帮助基层医生发现诊疗盲点,强化循证医学思维。曾学军主任指出,这一机制旨在形成“病历质量提升—诊疗能力优化—患者获益增加”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基层医疗从“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的跨越。本次启动会既是基层医护人员对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规范化管理的重要起点,也是北京协和医院百年病历质控经验向基层辐射的实践。未来一年,项目组将通过系统培训、病例互评、质控督导等方式,持续赋能基层医疗机构,推动基层医疗服务提质增效,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全程健康管理。文字/李小容傅谭娉图片/谢天歌编辑/傅谭娉陈恔

    2025.04.22

  • 全民关注痛风日 | 北京协和医院牵头在四市7地举办义诊和科普活动

    2025年4月20日是我国第9个“全民关注痛风日”。当日,北京协和医院“高尿酸血症综合诊疗与管理多学科协作组(HUA-CMT)”联合多家医联体成员单位及北京市东城、朝阳区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在沧州、定州、承德、北京四市7地举办以“全程关爱多病共管医防融合”为主题的大型义诊和健康科普活动。本次活动累计服务居民近千人次,更把科学的痛风防治知识送到了百姓身边。▲义诊现场我国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逐年攀升,但公众对其危害认知不足。痛风急性发作可致关节剧痛,长期未规范管理可能引发关节破坏、关节功能障碍、肾功能损害、心血管疾病等多系统并发症。早期筛查、精准干预及全程管理是防治关键。本次大型义诊活动的主会场设在沧州市中心医院。定州市人民医院、承德市中心医院,以及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天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朝阳区高碑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步开展义诊活动。北京协和医院多学科专家以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当地居民进行义诊咨询与健康教育讲座,切实帮助公众提升对痛风科学防治的认知。▲协和多学科专家在沧州义诊北京协和医院(普通内科)主任曾学军,副主任黄晓明、张昀,全科住培基地教学主任沙悦,病房护士长张琦,以及肾内科副主任医师樊晓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叶子兴、内分泌科主治医师赵宇星、全科医学科(普通内科)主治医师张冰清、超声医学科邵禹铭医师等一行14人赴主会场沧州市中心医院义诊。“孩子尿酸高,能运动减重吗?”“我有痛风合并糖尿病,治疗矛盾怎么办?”“这个皮肤结节是痛风石吗?”义诊现场,前来咨询的患者和家属络绎不绝。各位专家认真倾听患者描述,仔细查看各项检查报告,深入分析病情,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方案,从用药、饮食到运动康复提供全程指导。▲曾学军主任为患者义诊闫先生饱受痛风折磨长达30余年,尝试了各种治疗,始终未能有效控制病情。原本打算去北京就诊的他看到协和专家赴沧州义诊的公告后,立即拨通电话预约。义诊现场,曾学军主任仔细询问闫先生病史,为他制定了详细的个性化诊疗方案,面对曾教授的耐心解释和鼓励,闫先生难掩感激之情,说:“听了协和专家的话,我有信心了,会好好配合治疗。”义诊结束后,曾学军主任一行深入沧州市中心医院,参加疑难病例讨论,围绕学科建设展开交流。曾学军主任与沧州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高广明共同为北京协和医院全科医学科研联体成员单位揭牌,标志着两院在全科医学领域的合作迈入新阶段。▲左:曾学军主任;右:沧州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高广明另一组协和医护人员走进沧州市福安社区开展科普讲座。医护人员与居民积极互动,现场气氛热烈。居民们表示获益颇多,对痛风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将在未来生活中践行健康生活管理方式,远离痛风、规范管理痛风。▲协和医护团队走进沧州市福安社区开展科普讲座在北京,协和多学科专家携手社区医护团队共同为居民进行义诊咨询。全科医学科(普通内科)主任医师、内科学系副主任焦洋,中医科副主任宣磊等一行5人赴东城区东直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学科(普通内科)副主任医师黄程锦、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王景等一行10人赴天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住院医党支部书记、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彭丽盈等一行11人赴朝阳区高碑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和专家们结合居民个体情况及检验报告,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用药方案的同时,关注肾功能、心血管风险等多病共管问题。中医科义诊团队为居民诊脉,进行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干预,为居民提供中西医结合的健康管理建议。北京协和医院“高尿酸血症综合诊疗与管理多学科协作组(HUA-CMT)”将持续关注基层、服务基层,通过远程会诊、AI辅助诊断等技术,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基层患者,为“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的痛风防治目标贡献协和力量。文字/全科医学科(普通内科)图片/沧州市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普通内科)编辑/傅谭娉陈恔

    2025.04.22

  • 医疗强基 | “协和耆英”进沧州,开展联合义诊及学术交流

    2025年4月17日至18日,北京协和医院“协和耆英”志愿服务队首次志愿活动在河北沧州举行。风湿免疫科张奉春主任医师、血液内科许莹主任医师、麻醉科任洪智主任医师、基本外科郑朝纪主任医师、妇产科徐苓主任医师、眼科叶俊杰主任医师、中医科梁晓春主任医师、变态(过敏)反应科白纯政副主任医师等8个领域的知名专家携手沧州市中心医院专家团队,通过联合义诊、学术讲座和入科交流指导,为沧州百姓带来高质量医疗服务,助力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义诊惠民:解答患者难题在4月17日举行的“协和耆英进沧州”大型义诊活动中,协和专家团队与沧州市中心医院专家共同坐诊,耐心细致地为患者解答疑问、提供诊疗咨询。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小玉在父母陪伴下前来咨询,张奉春主任医师详细了解她的病情后,建议在现有治疗方案基础上考虑使用生物制剂,既能有效控制病情,又能减少并发症。61岁的马先生患有多种疾病,梁晓春主任医师诊脉后发现其属于气阴两虚、精血不足之证,建议在维持原有西医支持治疗基础上加入中药方剂治疗。每位协和专家的身边环绕着沧州市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专家们一边解答患者疑问,一边指导当地医生,以一个病例指导一类问题,真正让优质医疗资源“留得住、用得好”。此次义诊共服务患者近300余人次,为沧州群众送来了实实在在的健康福祉。协和问道:传承医者精神4月18日,“协和问道·沧州专场”(第九期)在沧州市中心医院举行。张奉春主任医师、叶俊杰主任医师、梁晓春主任医师带来精彩讲座,吸引了沧州市中心医院中层干部积极参会,现场座无虚席。张奉春主任医师在《人道、医道、医生培养之道》专题讲座中,从传承、实践、创新、示范四个维度,系统阐释了以“三基三严”为基石的协和内科医师培养体系。他强调,优秀医生的成长既要通过“三基三严”夯实专业根基,更要涵养医德修为,实现“医疗+科研+人文”的全面发展,最终为患者提供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叶俊杰教授在《我的从医之路》专题讲座中,以“珍惜、敬畏、热爱、勤奋”为成长关键词,生动讲述了自己40余年的从医历程。她用一个个守护光明的临床故事,诠释了“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勉励青年医师传承医者精神,在精益求精的奋斗中实现职业价值与人生幸福。梁晓春教授以《浅谈中医与中西医结合》为题,从中医学的源流及中西医结合的萌芽、中西医学的异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西医结合的成果三个层面,阐述了中西医学的交汇融合及其共同推动医学进步的重要意义,为与会人员提升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意识、促进中西医优势互补提供了有益借鉴。沧州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高广明、院长李勇对三位专家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希望大家将协和专家的科学精神与奉献精神融入实际工作中,深化人文内涵,用技术服务患者,用真情温暖患者。入科指导:赋能学科建设18日,协和专家团队深入沧州市中心医院开展入科交流指导。任洪智主任医师参观了麻醉准备间、耗材室、恢复室等,现场观看手术麻醉操作流程,表示愿意作为信使,进一步加深两院麻醉科学术交流,为推动沧州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学科建设提供助力。徐苓主任医师到妇二科指导交流并开展教学查房,围绕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管理、高泌乳素血症、子宫内膜增生等进行了分享交流。许莹主任医师到血液内一科进行专科讲座,以《低危MDS诊治进展》为题,深度解析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诊治进展,强调基因检测与骨髓相关检查在精准诊断中的核心作用。郑朝纪主任医师深入肝胆胰外一科开展交流指导和教学查房,针对多例复杂疑难病例进行全程示范,特别对术中解剖关键点及术后综合处理要点进行指导。白纯政副主任医师系统介绍了北京协和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的发展历程,双方重点探讨了鼻过敏专科多学科诊疗(MDT)团队建设方案。此次“协和耆英进沧州”活动,不仅让沧州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协和品质的优质诊疗服务,更通过专业技术指导助力提升当地医疗水平。“协和耆英”志愿服务队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社会价值,为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人民健康福祉贡献银发力量。文字/离退休干部处图片/沧州市中心医院提供编辑/陈恔王敬霞

    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