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搜索

搜索页

关键字 “0”的搜索如下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试剂采购院内谈判项目(2025-1)采购公告

    日期:2025年3月14日为满足临床工作需要,北京协和医院拟对试剂项目进行公开采购,现邀请合格投标人就下列需求提交报名材料。本次采购委托中技国际招标有限公司办理(以下简称“采购代理机构”)。1.采购内容:注:本次采购供应商必须以包为单位进行投标响应,评标和合同授予也以包为单位。2.项目审批情况:本项目已获得主管部门审批,资金已落实。3.报名资格:(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和经营许可,向采购人提供货物和服务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自然人。(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4)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5)近三年内(本项目投标截止期前)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6)被“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和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的、被“中国政府采购网”网站(www.ccgp.gov.cn)列入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处罚期限尚未届满的)的供应商,不得参与本项目的政府采购活动。(7)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供应商,不得参加同一包的投标或者未划分包的同一招标项目的投标。(8)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9)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10)采购项目有特殊要求的,供应商应当提供其符合特殊要求的其他资格证明文件。4.报名截止时间及要求:(1)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3月21日17:00。(2)所有报名文件加盖供货商公章后电子扫描,采购目录需同时提供扫描件及excel表格,打包发送至xieheshijiguanli@126.com,邮件标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试剂采购院内谈判项目(2025-1)--包号--供货商名称”,邮件内附件标题需与邮件标题一致。经我院相关部门资格预审后,通知入围品牌。5.报名提供的所有文件材料均须真实有效,具体如下:(1)采购目录(点击下载附件),请如实准确填写。(2)供应商如为代理商:须提供供应商营业执照、供应商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生产厂家营业执照、生产厂家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生产厂家出具的报价产品授权书。(3)供应商如为试剂生产厂商:须提供供应商营业执照、供应商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供应商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4)医疗器械注册证(试剂)。(5)产品说明书及其它相关说明。(6)产品报价单(实验所需主试剂、辅助试剂及相关耗材均须一并列明)。(7)评审时小型和微型企业产品享受10%的价格折扣。监狱企业视同小型、微型企业。残疾人福利性单位视同小型、微型企业。不重复享受政策。6.采购人信息:(1)名称: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2)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帅府园1号(3)联系人:辛老师(4)电话:010-691562157.采购代理机构信息:(1)名称:中技国际招标有限公司(2)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西营街1号通用时代中心C座912(3)联系人姓名:姚玮、柳勋伟(4)电话:010-81168492、81168272

    2025.03.14

  • 愈见温度‌ | 当医艺融合轻叩儿科病房之门

    “韵韵,想让风车转得快一点吗?”医务社工小胡半蹲在患儿面前,将彩纸风车轻轻放在女孩掌心。四岁的韵韵(化名)眨了眨眼睛,略显苍白的小脸泛起红晕,她抿着嘴,指尖悄悄用力——风车倏然旋转,在阳光中投下斑斓的光影。这一刻,北京协和医院儿科病房的监护仪仿佛也放轻了声响,唯余纸叶转动的沙沙细响,如同春天破冰的溪流。这是“童趣1+1”艺术疗愈项目的活动剪影,该项目自2024年10月启动,以医务社工为纽带,在儿科病房组织手工、绘画、绘本阅读等丰富多彩的艺术疗愈活动,推进艺术疗愈手段融入整体治疗进程,帮助住院患儿打败“情绪小怪兽”,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医学与艺术的融合,打造多元支持的人文病房。破茧风车转动的悄悄话4岁的韵韵在北京协和医院儿科病房住院时,给人的印象是极度内向。她拒绝与医护人员交流,在表达自身感受时,都只敢小声告诉妈妈,由妈妈转述给医护团队。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很难准确了解韵韵的需要,而韵韵的沉默又让她的忧虑与恐惧难以被察觉。当医务社工将彩纸和竹签递到韵韵手中时,那双原本躲闪的眼睛突然闪出一丝丝欣喜。随着风车在指尖转动,这个沉默的小天使用独特的“风车语言”开启了心扉——转动风叶代表“是”,静止则代表“否”。这个充满童稚智慧的互动设计,让旋转的彩纸风车成为了医患对话的特殊媒介。当韵韵用自己制作的风车回应问题时,跃动的光影不仅传递着孩子最真实的感受,更在无声中架起一座跨越沟通壁垒的心桥——那些曾被病痛禁锢的童真与渴望,终于通过转动的风叶找到了宣发的出口。萌芽风车病房里的春日派对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紧闭的心门逐渐被打开。他们开始倾诉内心的想法,纯真的天性得以释放。“我叫‘橙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甜甜的快乐!”活动中,大家摒弃了医护人员与患儿之间传统的严肃称呼,取而代之的是亲切俏皮的昵称,身份界限也悄然模糊。“我是‘酸菜鱼’,是不是感觉我很有个性?”“我叫‘彤彤’,愿我们每天都过得红红火火、开开心心!”一声声可爱的昵称,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也为艺术陪伴课堂营造了欢乐温馨的氛围。孩子们的脸上重新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眼中的恐惧与抗拒被好奇和期待所取代。他们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创作思路,讲述着心中的奇妙故事。记录色彩中的童声倾诉艺术陪伴活动结束后的“自由表达”环节,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情感出口。除“风车语言”反馈表外,孩子们还可以使用黏土、彩笔、折纸等课堂上提供的材料,将他们的感受和想法具象化。他们用这些物料表达出对活动的热爱和期待。“希望下次能时间长一些。”“我很开心!”“我很喜欢这样的活动!”“期待下一次的惊喜。”这些真实的感受进一步证实了艺术活动对孩子们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北京协和医院“童趣1+1”项目已举办16期,它的魔法正蔓延成春天的藤蔓。那些旋转的风车、彩绘的石膏、叮咚作响的音乐盒,都在轻声吟唱:每个孩子都是银河派来的魔法师,而我们要做的,是为他铺开洒满星光的草稿纸。暮色渐沉,韵韵正专注地给风车系上铃铛。她说,这是送给明天新入院小伙伴的“勇气礼物”。窗外的玉兰树沙沙作响,恍惚间,仿佛听见春天在说:你看,希望从来都不是奇迹,而是用心编织的日常。文字/邢学铖审核/李春厚图片/社会工作部提供编辑/傅谭娉陈恔

    2025.03.14

  • 协和医生说减重 | 天选“易胖族”,“胃”你减减压

    “看啥都香、胃口超棒、喝水都胖”可能是很多天选“易胖族”最大的苦恼。肥胖,现今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不仅是现代社会的健康隐患,更是多种慢性疾病的诱因。据权威预测,2030年,我国成人肥胖率将达到70.5%,肥胖防治迫在眉睫。针对肥胖的干预,中医讲究审病寻因、辨“证”施治。今天,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医生将针对“易胖族”,聊聊“胃”你减压的那些事儿。有种胖叫“胃强脾弱”肥胖的成因复杂多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印发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中指出,肥胖的中医病机为“胃强脾弱,酿生痰湿,导致气郁、血瘀、内热壅塞”。由此可见,“胃强脾弱”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因素,也是易胖族“胃口好、吃就胖”的代名词。脾胃合作“胃”惧失衡中医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胃主受纳,如食物“收纳袋”;脾主运化,如营养“加工厂”,两者配合,消化正常,营养平衡。“胃强脾弱”既是肥胖的中医病机,也是肥胖中常见的类型,它反映出脾胃功能(即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衡状态。“胃强”的突出特点是“特能吃”,指胃的消化功能过强,表现为食欲旺盛、容易饥饿、食量大,甚至刚吃完饭不久就又想进食。“脾弱”的特点是“消化慢”,指脾的运化功能不足,饮食不能有效转化为营养,体内食积形成痰湿,导致脂肪在腹部囤积发生腹型肥胖。“啤酒肚”“游泳圈”和腹部肌肉松软无力,均是此类型的写照。同时,由于脾运化能力弱,这类人群饭后易腹胀、嗳气,大便不成形或粘腻,排便不畅,且饮食营养不能充分传输至全身,导致机体气血生化乏源,发生疲倦乏力、精神不振、舌苔厚腻等。吃动结合“胃”能减压防治“胃强脾弱”,以“扶弱抑强”为原则,吃动结合则“胃”能减压减重。首先,每餐七分饱,给“胃”空位。避免过食油炸、辛辣食物,可选燕麦、荞麦等粗粮,多饮水,配合芹菜、菠菜等富含纤维的蔬菜,增强饱腹感,改善“胃强”人群易饥饿的情况。日常可选择一些药食同源的食物,如茯苓、白术、薏苡仁、陈皮、山楂、栀子等,搭配煮茶泡水,有助于强脾调胃。推荐几款理气健脾、消食化积、补脾和胃的中药“代茶饮”:①栀子麦芽茶:取栀子3~5克、炒麦芽10克,栀子清热泻火、麦芽行气健脾,适合胃“强”易饥饿、食量大的易胖族。②陈皮山楂茶:取陈皮6~10克、山楂10克,陈皮理气健脾、山楂消食化积,适合胸闷痰多、吃肉多的肥胖人群。③茯苓薏苡仁茶:取茯苓10克、薏苡仁15克,茯苓健脾利湿、薏米清热祛湿,适合易腹胀、尿黄、皮肤湿疹的肥胖人群。④党参白术茶:取党参6~10克、白术6~10克,党参补气健脾、白术健脾燥湿,适合肥胖伴乏力倦怠、食后腹胀等人群。⑤荷叶决明茶:取荷叶5克、决明子10克;荷叶清热利湿、决明子润肠通便,特别适合怕热、口苦、便秘、血脂升高的肥胖人群。小贴士:以上“代茶饮”,用沸水冲泡或煮沸15~20分钟即可饮用,每日饮用600~800ml,需根据自身体质和症状“对证”选择,中药代茶饮药效较为平和,需坚持饮用4~8周,必要时咨询医师进行综合干预。其次,增肌健脾,即增强有氧运动和力量锻炼,减少久坐,提高基础代谢率以减脂增肌,帮扶“脾”弱。运动的原则遵循“适、缓、后”的原则。一要适度,以轻度到中度运动为主,避免程度剧烈耗伤脾气,反而加重脾虚;二要循序渐进,逐渐增量,避免突然加大运动量损伤肌肉或关节;三是要饭后30~60分钟后再运动,避免空腹运动或餐后立即运动。此外,中医穴位按揉可谓“经络运动”,通过按摩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等穴位,利于增强脾胃功能。值得提醒一点,部分肥胖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异常,存在空腹或运动后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建议减重期注意补水、分餐,谨防大汗、晕倒等。再者,静思解忧,防止伤脾。中医重视“心身同治”,如通过聆听五行音乐、正念冥想等配合舒缓的中医传统养生功法八段锦、五禽戏等,调理气血,增强脾胃功能;能以“柔”克“强”,抑制“胃强”之亢旺食欲,还可避免中重度肥胖人群高强运动对关节造成损伤。最后,建议“易胖族”定期体检。通过专业医师指导,纠正代谢指标的异常,必要时通过健脾益气、化痰祛湿的方药,如二陈汤、六君子汤、参苓白术丸、补中益气汤等中药,改善脾胃功能的失调。总之,天选“易胖族”切勿“听天由命”,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养生保健原则,采用合理方式、重在坚持,不难获得减重的“逆天”效果。让我们科学管理体重,“胃”自己减压减重,拥抱健康生活!文字/中医科李可歆宣磊图片/网络编辑/洪成伟

    2025.03.14

  • 协和医生说减重 | 肥胖症患者怎么吃?一文详解五种减重膳食模式

    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16个部门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并制定《“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建立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形成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局面。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提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旨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体重、管好体重,健康饮食、积极参与运动锻炼等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肥胖可引发多重危害,俗话说“减重七分靠吃,三分靠练”。合理健康的膳食模式是管理体重的基础。今天,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医生就来带您一文了解肥胖症患者应该怎么吃。推荐给肥胖人群的膳食模式对于肥胖人群的饮食管理,目前有几种推荐的膳食模式:限能量膳食(CRD)这是一种限制能量摄入,同时保证基本营养需求的膳食模式。在目标能量摄入的基础上,每天减少500~1000千卡的能量摄入,或者推荐减少总热量摄入的30~50%,或者每日保证能量摄入1000~1500千卡。在CRD推荐的营养搭配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脂肪分别占总能量的50~60%,15~20%,20~30%。研究发现,CRD适合轻度肥胖人群,或者曾经中重度肥胖,已经减重至轻度肥胖,以及目前还在减重维持期的人群。推荐一份约1300千卡能量摄入的一日菜单——高蛋白膳食(HPD)人体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该占到总能量的20%~30%,换言之,每公斤体重每天应摄入1.2~1.5克蛋白质。最方便的记忆方法是“四个二”———即每天需要摄入两袋牛奶(一袋250毫升)、两个鸡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可以只吃蛋白)、二两瘦肉(红肉:白肉=1:1)和二两豆制品。研究发现,对于单纯性肥胖以及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HPD膳食对于减重后控制体重反弹、降低体脂效果显著。但建议合并慢性肾病的患者要慎重选择HPD这一方式,因为这可能会加速肾功能不全的发展。推荐HPD的一日餐食:早餐:蔬菜煎蛋卷(2个鸡蛋+75克混合蔬菜);午餐:鸡胸肉(约150克)+蔬菜(约200克)+橄榄油(15ml);晚餐:烤鱼(约150克)+绿色蔬菜(约200克菠菜/西兰花)+豆类(50克干重)。低碳水化合物膳食(LCD)LCD推荐每日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100~150克,碳水占总能量的26~45%。近年来火热的“生酮饮食”属于LCD的一种,但“生酮饮食”对碳水化合物的限制更为严格,需要保证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小于50克,占总能量供应的5~10%。研究发现,LCD饮食有助于减轻炎症,降低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如果使用这一方式,您可以根据以下表格,推算出每日实际摄入碳水化合物的量:间歇性能量限制(IER)IER是指在指定的时间段内进行禁食或摄入极低能量,也是当下火热的“轻断食”减肥。在非断食日正常饮食,断食日的能量供给通常在正常需求的0~25%。也就是说,非断食日不必刻意节食,断食日则建议保证摄入平常0%~20%的能量(女性约500千卡/天,男性约600千卡/天)。轻断食期间摄取能量低,更需要注重对食物的选择,多选优质蛋白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清蒸白水鱼、去皮鸡肉和虾等。只有遵循膳食平衡的原则,才能坚持下去。研究发现,IER膳食能减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延缓衰老,改善肠道微环境,减少肿瘤的发生风险。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轻断食”。孕产妇、身体消瘦、营养不良、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以及患有严重胃部疾病的人群不要贸然尝试“轻断食”。目前推荐的IER方案:隔日断食:吃一天、断一天,循环往复;5/2轻断食:一周内选择不连续的2天进行低热量饮食,其余5天正常进食;4/3轻断食:一周内选择不连续的3天进行低热量饮食,其余4天正常进食;16/8轻断食:每天连续16小时不吃食物。低血糖生成指数膳食(LGI)LGI模式指多吃对血糖水平影响小的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是一种反映食物引起人体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标。一般认为,GI小于55的食物是低GI食物,比如谷物、新鲜蔬菜、水果和乳制品等。低GI指数的食物有助于增加饱腹感,减少脂肪堆积。但这并不意味着采用低GI饮食,就可以胡吃海喝了。需要注意的是,同一食物在不同状态下GI不同,加工越精细的食物往往GI越高,越容易消化吸收;另外,部分食物虽然低GI,但却是隐形的热量炸弹,如牛油果等。推荐低GI食材:玉米、大麦、燕麦粥、牛奶、豆浆、豆类(扁豆、大豆等)、芋头、大白菜、卷心菜、芹菜、菠菜、油菜、韭菜、苦瓜、黄瓜等。肥胖人群的减重注意事项膳食均衡:无论采取哪种减重膳食模式,都应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素,避免单一营养素的不足;避免极端饮食:避免过于极端或不合理的减重方法,以免造成营养不良或身体健康问题,反而“得不偿失”;适量运动: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相结合可以获得更好的减重效果,同时有助于塑造身体线条和增加肌肉含量;注意心理健康:减重过程中,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分焦虑和压力。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每个人都应该积极、科学地管理体重,选择适合自己的减重膳食模式,并结合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和管理肥胖症,提高整体健康水平。我们建议您实施减重计划前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规范化、精准化的科学指导。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4,23(10):1237-1260.[2]ContrerasF,Al-NajimW,leRouxCW.HealthBenefitsBeyondtheScale:TheRoleofDietandNutritionDuringWeightLossProgrammes.Nutrients.2024Oct22;16(21):3585.[3]BrayGA,QiL,SacksFM.IsThereanIdealDiet?SomeInsightsfromthePOUNDSLostStudy.Nutrients.2024Jul20;16(14):2358.文字/内分泌科郭筱楠段炼图片/网络编辑/洪成伟

    2025.03.14

  • 协和医生说减重 | 警惕健康“隐形杀手”——内脏脂肪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症已然演变为一种全球性的“流行病”,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公敌。肥胖不仅对人们造成身体上的多重伤害,还在精神层面给患者带来巨大压力,使其陷入自卑与焦虑之中。更为关键的是,肥胖所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犹如一颗颗“定时炸弹”,贯穿患者一生,其中,内脏脂肪的过度堆积则是这些疾病的“罪魁祸首”。人体健康的“定时炸弹”——内脏脂肪人体的体重主要由肌肉、脂肪、水分以及骨量构成。脂肪依据其分布位置,可分为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相较于皮下脂肪,内脏脂肪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为隐匿且严重。从医学角度来看,位于腹部大网膜以外的脂肪属于皮下脂肪;而内脏脂肪则主要分布于腹腔或胸腔下方,大网膜表面附着的油脂便是内脏脂肪的一种表现形式。此外,脂肪还会沉积于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等脏器内部。当脂肪沉积于肝脏时,便形成了脂肪肝;沉积于胰腺,则为脂肪胰;沉积于心脏,即为脂肪心。尽管心脏看似以肌肉为主,但其内膜中同样存在一定量的脂肪,甚至骨骼的骨髓中也含有脂肪,这些均属于内脏脂肪的范畴。健康危机的“多米诺骨牌”——内脏脂肪过多内脏脂肪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主要体现在其沉积部位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以脂肪肝为例,这是内脏脂肪过度堆积最为典型的病症之一。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和维生素合成场所,其正常功能的维持依赖于肝细胞的正常运作。然而,当每个肝细胞都被三个脂肪细胞所侵占时,肝脏功能便会大幅下降,进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血脂升高、血糖失控以及肝功能指标异常,如转氨酶升高,都是脂肪肝患者的常见伴随症状。更为严重的是,这些生化指标的异常往往在早期不易被察觉,大多数患者在无明显症状的情况下,体重持续增加,直至出现明显的不适,如身体疲乏、精神萎靡,以及肝脏区域的胀满感等,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实际上,此时内脏脂肪对身体的损害已经悄然累积,犹如多米诺骨牌一般,引发了全身性的健康危机。打破内脏脂肪的“枷锁”——科学应对(一)认识误区:“局部减脂”的真相在减肥的过程中,许多人误以为可以通过局部吸脂等方式直接减少内脏脂肪,然而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事实上,脂肪在人体内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它会随着身体的代谢和能量摄入情况而在不同部位之间进行重新分配。吸脂手术虽然能够去除部分皮下脂肪,但由于脂肪的全身游走特性,一旦术后饮食不加控制,摄入过多的热量,内脏脂肪会迅速补充到皮下部位,甚至可能堆积得更多。因此,依靠极端方式试图快速减少内脏脂肪是不可取的,也是违背人体生理规律的。(二)生活管理:饮食与运动“双管齐下”1、合理饮食:制造“热量缺口”要减少内脏脂肪,关键在于制造热量缺口。在保持基础代谢率正常且不影响自身代谢性疾病的前提下,一般而言,每消耗7000千卡的热量缺口,便可减轻1公斤脂肪。这一热量缺口的实现主要依赖于饮食的控制和运动量的增加。在饮食方面,应避免高能量密度、低营养成分、高脂肪、高糖分以及高盐分的食物,这些食物往往含有大量的“空热量”,即提供较高热量却缺乏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选择富含膳食纤维、优质蛋白质以及复杂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鱼类、豆类等,既能保证身体获得充足的营养,又能有效控制热量摄入,从而为制造热量缺口奠定基础。2、适度运动:持之以恒的“脂肪燃烧器”运动是消耗热量、减少内脏脂肪的重要途径之一。每周应保证至少5次,每次不少于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以上的身体活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有氧运动。这些运动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促进脂肪的燃烧。同时,结合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可以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使身体在休息状态下也能消耗更多的热量。值得注意的是,运动消耗热量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遵循一定的顺序。在运动初期,身体首先消耗的是碳水化合物,即糖原储备。当糖原储备耗尽后,身体才会开始分解脂肪来提供能量。因此,只有持续不断地坚持运动,才能逐步动员并消耗内脏脂肪,达到减少内脏脂肪的目的。总之,面对内脏脂肪这一健康“隐形杀手”,我们应树立正确的观念,摒弃不切实际的减肥幻想,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搭配和持之以恒的运动锻炼,逐步改善身体内环境,减少内脏脂肪堆积,重塑健康体魄,让健康与美丽同行,享受高质量的生活。文字/临床营养科陈伟图片/网络编辑/洪成伟

    2025.03.14

  • 光明与生命的交响 | 一例罕见病背后的温情战役

    2025.03.14

  • DeepSeek+量子安全 | “协和智枢”综合智能体进入实际应用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