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北京协和医院转化医学国际大会动态报道
1月17日下午,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转化医学研究经验分享会在我院学术会堂多功能厅举行。来自UCSF的五位专家分别介绍了各自领域的转化医学研究经验。会议由我院陈杰副书记和张抒扬副院长主持,姜玉新书记、于晓初副院长及我院各临床科室正副主任、科研骨干等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Marc Shuman教授首先与大家分享了UCSF建立转化医学肿瘤中心的经验。他指出,建立转化医学肿瘤中心要注重专业性和系统性,不但要有好的领导和专职办公室,还要在业务上涵盖临床流行病学、临床医疗、基础研究等各个领域,实现不同领域专家的共同协作。Marc Shuman教授还表示,未来将在建设转化医学肿瘤中心方面加强与我院的合作,共同推进肿瘤治疗、研究、教学水平的提高。
Emic Small教授从三个方面总结了UCSF综合癌症研究中心的运作模式:一是以疾病为导向;二是开展多科室合作,如影像科、病理科、泌尿外科等科室会定期针对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会商;三是集中优势,减少实验量,增加每个实验入组数量。此外,他还以前列腺癌研究为例,分享了如何将医、教、研有机结合的经验方法。
Hubert Stöppler教授重点介绍了UCSF组织标本库的运行及管理模式。他认为在标本库建立与运行过程中,分享与共建很重要。同时,Hubert 教授还对与我院共建标本库表现出浓厚兴趣。
随后,Pamela Munster教授分享了UCSF的临床试验模式和经验。她指出,专业化培训、研究兴趣、临床实践及团队合作能力是优秀临床实验研究者的必备要素。Pamela教授还提出了结合分子影像等先进技术深入到分子/细胞药理学水平的研究。建立离体模型等方法,将和现有研究模式一起构建未来抗肿瘤药物早期研发的主体模式。
最后,Long-Cheng Li教授重点介绍了小RNA介导的正性基因调控,并以saRNA与肿瘤的关系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为例,说明了从基础医学到转化研究的发展过程。
来自UCSF五位专家的精彩发言让与会者受益匪浅,不但开拓了研究者的视野,也为我院开展转化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专家演讲结束后,与会者反响强烈,同专家进行了热烈互动。有参会者关心作为临床型医院的协和医院,在肿瘤中心建设上与作为学术型大学的UCSF有何不同。Marc教授对此解释说,国外有很多种肿瘤中心,有科研与临床截然分开的,但最高级别的是将科研与临床有机结合,协和医院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划建设综合性的肿瘤中心。
此次经验分享会是UCSF专家首次系统地向我院展示其转化医学研究模式及成果,对于促进双方互动交流与合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UCSF是世界前沿医学研究和教育中心,以医科和生物技术而闻名。该校每年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获得的研究经费都位居全美前列,是旧金山地区最大的研究机构,其在转化医学研究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