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重大新闻
搭建成长云梯 筑牢支撑体系 | 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纪实
时间:2025.11.11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在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十载耕耘历程中,外科学系作为首批试点且规模最大的培养单位之一,传承外科精神、构建创新育才模式,为国家培育出一大批兼具精湛技术与人文情怀的医学骨干,于2023年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授予“北京本科高校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平台-外科卓越人才联合培养平台”称号。

自2016年项目启动以来,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已累计招收167名临床博士后。如今,80人顺利出站,留院率达90%。其中48人已晋升为主治医师,日益成为外科中坚力量。这支青年队伍不仅在临床一线表现亮眼,42人次荣获“优秀住院医师”称号;更在科技创新中勇挑重担,累计斩获65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实现临床科研双丰收。


分层培养 因材施教

面对临床医学博士后生源的多元化背景,规培经历各不相同的现状,外科学系打造精细化“分层培养体系”,构建差异化成长路径。

对于未规培者,外科学系通过标准化大外科轮转,筑牢临床基本功;对于本院已规培者,经严格的专科评估后,进入个性化培养阶段,聚焦亚专科技能提升与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对于外院已规培者,经基础和专科水平双重测试,确定个性化培养方向。这一分层培养体系既守住了培养质量底线,又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个体潜能,实现“因材施教”的精准化培育目标。

from clipboard

▲2025年外科学系迎新会


阶梯培训+闭环反馈  筑牢成长支撑体系

外科学系为不同等级“选手”搭建阶梯式技能修炼“赛道”。初级阶段(1—2级)聚焦无菌技术、简单缝合等基础技能;中级阶段(3—5级)涵盖体表肿物切除、腹腔镜基础模拟等;高级阶段(6—10级)开展腹腔镜高级操作、活体动物手术模拟,并逐步衔接“教学手术日”实战。

项目依托虚拟仿真教学培训中心和机器人手术技能培训中心等平台,结合多媒体视频短片和VR技术,助力进阶式技能培训向标准化、情景化和智能化发展。这一体系严格执行“评估-准入”机制,确保学员稳步提升。

from clipboard

▲分级进阶的外科操作技能培养体系部分示意图(左图);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右图)

from clipboard

▲手术机器人培训

from clipboard

▲外科技能培训


教学质量控制离不开科学的监管反馈。2024年起,外科学系全面推广“闭环式双轮反馈”模式。首轮采用“背靠背闭门评议”,由评议团基于临床博后的轮转表现和客观量化指标进行集中评议。次轮为“面对面开门反馈”,临床博后进行年度总结汇报,评议团结合首轮评议结果给予建设性反馈,确保评价的客观性。

学系持续完善跟踪改进机制。对评价结果不符合预期的临床博后,进行单独指导谈话,帮助其制定改进方案,持续关注后续的成长发展,确保反馈效果落到实处。

from clipboard

▲外科学系博士后年度反馈



设立教学手术日

让博后站上主刀位

外科青年人才的成长,得益于分层培养、阶梯培训的精心锻造。在此坚实基础上,“教学手术日”作为核心创新环节,有力地推动了他们临床能力的跨越式提升。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在国内率先系统开展“教学手术日”,符合条件的临床博后作为主刀,在指导老师一对一全程辅导下,独立完成部分甚至整台手术。

from clipboard

▲教学手术日


自2022年3月设立以来,外科学系教学手术日已累计开展超三百天,教学手术千余台。该模式全面锻造了临床博后的六大核心胜任力:在真实手术场景中巩固理论,逐步掌握核心技能;提升医德医风、职业素养;完善围术期管理能力;增强团队沟通、协作技巧;从经验分享中逐渐增强教学能力;在反思总结中锤炼终身学习的能力。

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以十年探索构建起系统化、专业化、人性化的外科领军人才培养体系。从这里走出青年医师,承载着协和的医者使命,正昂首迈向中国外科学的广阔未来。

图文/外科学系 教育处 宣传处

审核/翁习生 马琳

编辑/干玎竹 陈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