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初冬雨,萧萧枕上鸣。”明天(11月7日)我们将迎来冬天的“敲门声”——立冬。“立”为始,“冬”为终,此时节,天地闭藏,正是我们滋养肾精、固本培元的黄金期,但天气越来越冷,也给肾脏带来多重考验。今天,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刘奕携手肾内科主治医师吴海婷支招,让您的肾“暖”起来。
天气寒冷 肾脏考验多
中医认为,冬季与人体五脏中的“肾”相应,天气骤冷,从西医角度来讲同样给肾脏带来了多重考验:
一是早晚、室内外温差加大,容易产生血压波动。多数肾友存在高血压,而高血压又是肾病加重的危险因素。
二是冬季是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而感染是肾炎活动的诱因之一,并且不少肾友还服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肾炎,这些药物也加重了感染事件的可能性及严重性。
三是天气变化改变了大家的生活习惯。人们倾向于进食更多高热量的食物,如火锅、炖肉等,这些食物往往高盐、高脂、高嘌呤,再加上冬季户外活动和运动量普遍减少,就容易加重肾脏负担,诱发痛风活动,也不利于心脑血管健康管理。
动静结合 让肾“暖”起来
立冬时节补肾藏精、养护正气、强健筋骨,能为身体积蓄足够的能量,待到春天便能生机勃发,虎虎生威。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三条护肾指南:注意防寒保暖,每日监测血压,平稳降压;注意戴口罩、勤洗手,规律用药,预防感染;注意清淡饮食,结合适度运动。
肾友们火锅、炖肉吃不了,不妨试试栗子、黑芝麻、核桃、枸杞、山药这五种食材,堪称“养肾五珍”。日常可以做成核桃枸杞饮,能温润补肾;黑芝麻糊,可乌发润肠;栗子山药粥,达到脾肾双补的效果。但特别提醒,一定要低盐、控蛋白、远离高嘌呤。
中医认为“动则生阳,静则易寒”。冬季运动,关键在于“藏”,切忌大汗淋漓,造成气的“外泄”。一般推荐选择柔和缓慢、圆活连贯的传统功法,能滋养肾气,强健筋骨。气温较低时,这些运动在室内也能完成,比如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太极剑等。练完之后,腰暖肾安。
岁月忽晚,万物诉寒
添衣保暖,祝卿冬安
文字/刘奕 吴海婷
图片/孙良 董静格
编辑/王敬霞